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墨客-第3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有骑兵的素质也是大大不如的。
    要说在中原内地的攻防战中,都是针对一些城池的争夺,这样的话骑兵发挥不了多大的作用。
    可是现在要作战的是在北地草原之上。
    适合大规模的骑兵突击,步兵在茫茫的草原上根本就是沧海一粟,不值一提。
    人家骑兵来如猛虎去如闪电,打的过就打,打不过就跑。
    要想跟在城池争夺战中那样,大规模的杀伤蒙元铁骑是根本不可能的。
    所以,当武云照发现了火枪手可以完美的击溃骑兵阵法的时候,他都无法抑制激动的心。
    当即上书给老朱,可是却如同泥牛入海一般,杳无音讯。
    郁闷之下的武云照,差点又消沉低靡起来。
    不时的感慨,英雄无用武之地啊。。。。。。
    

第675章 接风洗尘
    用人之术是上位者的手段而已。
    针对武云照,老朱有自己的打算。
    这种新式火枪部队的犀利程度,老朱心里是有术的。
    这只军队可是老朱的心头肉,哪里能轻易的放出去?
    再说了,这只部队的首创者,郑长生带着人出去检验战法去了。
    针对弥勒教,各地方的卫所驻军,只是起到一个配合作用,封控各交通要道,真正唱主角的是郑长生率领的那五千火枪手。
    所以,在郑长生还么有最后的消息传来的时候,封长空就算是说破大天去,老朱也不会轻易的开口放人。
    另外,他之所以压制武云照,还存了一番磨历武云照的用意。
    都说练成文武艺,货卖帝王家,这在封建时代,是亘古不破的真理。
    可是现在是买方市场,不是说你有货,你有文武艺,帝王就会欣赏的。
    帝王下面三公九卿文物大臣多如牛毛,对每一个人都能够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吗?
    很显然这也不现实。
    不过,武云照还是想的有点多,有点立功心切,所以在没有得到老朱回应之下,才会感到失落。
    直到永和伯爵郑长生远征弥勒教归来,给老朱上了那道针对高丽的奏疏之后,武云照才算是彻底的愿望达成。
    不过并不是去草原跟蒙元血拼,而是即将跟随永和伯爵郑长生奔赴高丽行调停事。
    说是调停,其实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要说这高丽王氏就他娘的是个墙头草,当年皇上在金陵称帝。
    高丽王氏可以说是铁杆的蒙元支持者,还反对过当今皇上的。
    现在看蒙元不行了,又转而投靠大明。
    摔倒趴在美女的身上,净他娘得想美事儿。
    用的着的时候是大爷,用不着的时候恨不得一脚蹬开,这完全就是白眼狼啊。
    怀有此等狼子野心的人岂能容之?
    武云照可以说这次是憋足了劲儿的,其实按照他的武人思维。
    就连永和伯爵的先礼后兵,可以直接改成武力攻伐更好。
    铁拳砸过去,挡着皆碎,这才更能彰显王道。
    人都有弱点,也有强项。
    就拿武云照来说,行军布阵,疆场厮杀,武功方面,这是他的强项。
    可是真要讲究到文治方面来说,如何收服人心,如何教导人们归于教化,这就是他的弱点了。
    这也可以想见到,为什么都是武人安帮,文人治国的制度了。
    武云照有武云照的想法,可是郑长生也有自己的考量。
    这一觉睡的也不踏实,看是睡着了,可是脑子里面做梦都在预演着心中的推算。
    醒来的时候,已经天近中午了。
    脑子懵懵的,眼睛酸涩难当。
    本来还想再睡一会儿的,可是躺下之后,就再也睡不着了。
    索性,干脆就起床。
    听到动静的郑小刀,一挑帘子就进来了。
    给郑长生戍卫的护卫是三班倒的,午牛和郑小斧都去休息了,现在轮到他的班。
    ”少爷醒了,武云照大人一上午来了十几次了,估计是有事儿想跟您说。
    不过,看您都在休息,就没进来打扰您。
    临走的时候说了,什么时候少爷醒了,通知他来见您。“
    郑长生打了个哈欠,部队现在处于休整状态,况且昨天夜里两人商议到后半夜。
    还有什么事情?郑长生心中疑问顿起。
    ~~
    匆匆洗漱了一下,郑长生穿上狐裘就走出了中军大帐。
    远远的看到武云照从辕门之外策马赶来。
    偌大的军帐群落,是按照八卦的方位排列的。
    辕门离中军大帐五百米左右,快马奔来,转瞬即至。
    一下马武云照就抱怨:”一些地方官府的官员,还有当地的富商,想要见伯爷。
    这不是乱弹琴吗?
    官员仰慕郑伯爷,想要来结交攀谈一番也可以理解的。
    可是那些富商只不过是一些下等人,怎么能配见伯爷?我就自作主张给打发了。“
    对于这些迎来送往的事情,郑长生还真是没有什么经验。
    尤其是官场之上的人情往来,这里面都是有利益牵扯在里面的。
    郑长生听厌烦这一套的。
    这一点他跟老朱的理念颇为想通。
    老朱每年惩治那么多的贪官污吏,郑长生是打心底里感到痛快。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作为一地的地方官,不想着给本地的百姓谋福利,你还有何脸面舔居其位?
    不过呢,这些人还真是不能得罪。
    毕竟这是自己后勤的供应基地。
    以后入了高丽,粮草军械源源不断的通过辽东进行输送。
    这些地方官还真不好一下子得罪了。
    要不然的话,他们要想拿捏的话,全是借口和理由,你还挑不出什么理去。
    尽管很厌烦,可是这些人还是非要见不可的。
    不远之,也不近之即可。
    ~~
    辽东的地方官员自从接到圣谕之后,就开始筹措粮饷,一刻都不敢耽搁。
    深受皇上重用的宠臣永和伯爵郑长生率领大明使团和护卫,前往高丽国调停其国内权利纷争。
    要路过他们这里,这可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啊。
    官场之上的人,没有一个不会钻营的。
    不是说你是一个两袖清风的官员,从来不巴结逢迎上官就是好官的。
    官场有官场的一套规则。
    你再怎么清廉如水,可是不懂得团结同僚,不懂得逢迎上官,那你也是做不出什么政绩的。
    恶了同僚,那会扯你的后腿;恼了上官,处处拿捏你,时不时的一双小鞋仍过来,你是穿还是不穿?
    官场的潜规则多了去了,不在赘述。
    要想让同僚不扯后腿,那就只能是融入其中,要想让上官不拿捏你,就得懂巴结逢迎。
    是以,当他们听说永和伯爵郑长生要到来的时候,心中大喜过望啊。
    这要是接待好了永和伯爵,他在皇上面前稍微美言上几句的话,那就是简在帝心了,以后的前途可是无量的啊。
    可要是接待不好,恼了永和伯爵,只要他在皇上面前嘴一歪歪,别说前途了,恐怕小命能不能保的住,那还两说着呢。
    按照以往的惯例,但凡是上差,必须要特殊接待的。
    本来他们昨天就商议好要给郑长生接风洗尘的。
    可是奈何大军晕船者甚多,就连永和伯爷据说脸色都不太好。
    是以,他们就没敢打扰。
    可是今天,大多数的士兵都休息过来了,,已经在他们提供的场地上展开例行的训练了。
    这下子,永和伯爵应该没事了,应该可以接受我们的宴请了吧?
    

第676章 虎山县令
    县城很是破旧,就坐落在鸭绿江望去三里之遥的地方。
    城门楼子上的匾额上面的漆皮都已经剥落,依稀还能看出这里是叫虎山县。
    郑长生在十几个官员的陪同下,策马进了虎山县城。
    街道上似乎刚刚清扫过,虽然没有黄土垫道,可是却用净水泼街过。
    水渍的痕迹还没有干,寒冷的北风吹过,沿街店铺的招牌、旗帜都随风飘舞起来。
    这么冷的天气,街上几乎没有行人。
    家家户户的烟囱里都冒着烟,这一点郑长生还算是比较满意。
    单单从这一点来判断,家家户户是有柴火取暖,有粮食糊口的。
    这跟元末之动荡的时候,千里无鸡鸣,炊烟尽断绝的惨状,简直是云泥之别了。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三十来岁风韵犹存的妇人,一身厚实的棉衣,看起来有些臃肿。
    脚步如飞的,从胡同里拐了出来。
    她的手里端着一个簸箕,簸箕被一块棉麻布盖着,可是风吹开了一角,竟然是一簸箕土豆。
    她跟郑长生他们走了一个顶头。
    或许这妇人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阵仗吧,竟然被吓得站在原地,不知所措起来。
    郑长生突然翻身下马,径直朝那妇人走去。
    额靠,可把陪同的官员给吓蒙逼了。
    什么情况这是?难不成永和伯爷看上了这个风韵犹存的妇人不成?
    可是,他们也不敢说,也不敢问,只得下马陪同。
    郑长生把马缰绳交给郑小刀,他脚下不停,直接来到妇人的面前,微微一笑:“敢问大嫂,这土豆可否容在下一观。”
    那妇人似乎有些紧张,她不知道面前这位翩翩佳公子是何许人,不过她能够看出来这公子必定身份贵重。
    身后那么多官员陪同,定非凡人。
    紧张之余,那妇人唯唯诺诺的道:“公子,如果喜欢土豆,尽管拿就是,如果不够,家里的地窨子还有。”
    虎山县令胡沁脸面似乎有些挂不住了,上前来厉声斥责那妇人:“大胆,这是永和伯爵,奉皇命在身的钦差大人。
    区区几个土豆,岂能在伯爷面前献丑,还不退下。”
    妇人被吓坏了,双腿一屈就要跪下。
    郑长生回头狠狠的瞪了一眼虎山县令,同时赶紧上前,双手搀扶住了那妇人。
    “大嫂不必多礼,在下只不过是看到土豆有些欣喜罢了。刚才说你家地窨子里还有窖藏?可否容我一观。”
    妇人慌不迭的道:“可以,请随小妇人前往。”
    “大嫂前面带路。”说到这里,郑长生回头对一干官员道:“一同前往如何?看一看我大明寻常百姓之家的生活。”
    这一干官员都傻眼了,这永和伯爵怎么不安套路出牌啊。
    明明是去给他举行接风宴席的,顺便夸耀一番自己的治理的功绩,这可到好,被这一个妇人给搅合了。
    可是,谁敢忤逆郑长生的意思啊。
    于是,纷纷点头。
    妇人的家位于胡同的尽头的一座小院里。
    院子虽然有点破旧,可是收拾的倒还干净。
    院子的角落里是一个草棚,草棚下堆的满满的都是劈好干柴。
    旁边是一个红砖砌就的水池,水池边按着一个压水泵。
    额,郑长生更感到亲切了。
    这压水泵可是当年他发明出来的,没想到竟然已经普及到北方偏远的地方了。
    妇人撩开门帘,回过头有些羞赧的道:“外面天寒地冻,请伯爷和各位老爷进屋暖和暖和吧。”
    进的屋里,可以看的出,这是一个很普通的北方家庭。
    大炕烧的很暖和,屋里跟屋外简直就是两重天。
    “大嫂家里就你一人吗?”郑长生随口的问道。
    那妇人眼神略有闪烁,她看了一眼虎山县令胡沁,低头答道:“小妇人丈夫前往乡下收皮货,还未回来,家里的孩子去学堂尚未放学。”
    恩,郑长生点点头。
    冬季的时候,正是收皮货的时候,让他感到欣慰的是,妇人的孩子上了学堂。
    偏远的地方,学风还算是可以吧。
    郑长生微微一笑,回头看了一眼虎山县令胡沁:“胡县令治理虎山县果然政绩斐然。”
    受到夸奖的虎山县令胡沁,激动的都要给郑长生跪了。
    一家欢喜一家忧啊,虎山县令受到永和伯爵的夸赞,其他的地方官有点不自在了。
    他们也都是政绩很好的啊,可惜的是永和伯爷无法看到。
    他们不约而同的目光注视到了胡沁的身上。
    有的甚至是带着羡慕嫉妒恨的意思,可是胡沁可管不了那么多了。
    他躬身拱手施礼:“多谢伯爷夸赞,下官身为一县之父母,治理地方,为皇上牧民,乃是应有的职责,实在是当不起伯爷的夸赞。”
    虽然他这么客气的说,可是言谈举止之中,兴奋之情是溢于言表。
    郑长生的一句夸赞,胡沁很显然的有点飘飘然了,双脚就像踩在云里雾里一般,飘飘欲仙啊。
    这更惹的随行的其他官员的艳羡。
    这下子胡沁狗日的要发达了,要是永和伯爷回到京师,在皇上面前提及一两句的话,被皇上简在帝心,那想要飞黄腾达还不是分分钟的事情?
    这是所有的官员共同的心声。
    他们费劲周折大老远的前来迎接郑长生,还不是想在接风洗尘宴席上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