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吧,郑家大院彻底的接纳了章欢和刀疤。
“呱呱呱。。。。。。”一大群鸭子在章欢和小七的驱赶下,“噗通”“噗通”跳下了河,欢快的在水中游着,不时地还扎一个猛子进去,再出来的时候嘴里已经叼着一条鱼儿。
鸭子赶下河,然后小七就和章欢一道儿在河边洗衣服。
三四月的天气已经渐暖,可是河水依旧冰凉,这是山上的冰雪融水,透骨的凉呢。
只一会儿的功夫,小七的手就红彤彤的,如同胡萝卜一样。
章欢不明白为什么小七那么喜欢洗衣服,尤其是喜欢给郑长生洗。
家里水缸里的水都不用,非得跑到小河边。
随着小七红着脸解释,她才算是明白了。
“少爷喜欢干净的衣服,山上的冰雪水最是干净,洗出来的衣服晾干了,穿在身上软和舒服。”
感情怀春的少女是这个样子滴啊,为了小情郎什么都不管不顾了,只一心的让“他”好。
章欢有点羡慕小七,女人能有一个心上的人挂念着,这是何等幸福的事情啊。
她活了十八年,可还从未对任何一个男人有过这种念想。
“可找到你们了,咦,小七,你咋不听话捏?让你不要在冰冷的水中洗衣服,偏不听,看看手都冻的通红了吧。”
郑长生一把拽过小七,然后双手紧紧的握住小七的手,用嘴哈着气。
小七脸羞的通红,头勾的低低的,脸上的红晕都要凝出水来了。
章欢望着眼前的一对儿璧人,呆呆的有点出神。
郑长生完全是下意思的动作,根本就没有那么多的杂念,可是在封建礼教大妨,男女授受不亲的伦理之下,这就有点意味深长了。
再说了,小七才十来岁,在郑长生眼里那就是一个孩子,关心爱护一下小孩子能有什么啊。
不过他忘记了他现在也是一个孩子,尽管他从不认为自己是一个孩子。
事实就是事实,这来不得半点虚假。
章欢的异样,小七的娇羞,他恍然大迷瞪过来。
额,赶紧丢开小七的手。
“你俩赶紧收拾东西回家,咱们要去京城了。”
“啥?京城?皇帝老子的地方,少爷,咱去那干啥呀,那边让养鸭子吗?”
小七似乎有点放不下她养的这群鸭子。
郑长生郁闷,这个傻丫头,不就一群鸭子吗?想要养,到哪里不能养啊。
方克勤来信了,信中对于郑长生考上秀才之事,表示很满意,没有辜负他的栽培。
另外朝廷现在重视文教,在全国各地招收学子进入国子监读书。
大明朝立国以来,可以说是一副烂摊子,连年的战乱,民不聊生,百废待兴。
千里无鸡鸣的景象到处都是,烂的不能在烂的烂摊子了。
可是老朱励精图治,雄心勃勃。
发誓要把大明建设成为一个,赶超唐宋的大帝国。
打天下可以马上武功,可是治天下那就得用文人笔墨了。
是以,从洪武四年正月起,也就是今年,朝廷下旨连续三年都要举行乡试,所有中第的举人免予会试,直接赶赴京师听候选官。
又从各行省的举人中选拔一些“年少俊逸者”担任翰林院编修,秘书监直长等官职,让他们在宫中的文华殿肄业,由著名的当世大儒宋濂以及招揽的其他名士大儒教导。
这是在为国家培养人才啊,老朱的雄心不可谓不大。
知道一国的强盛,离不开人才,所以大力的选拔任用年轻的人才。
郑长生想起了葛优的一句话:“二十一世纪什么最珍贵,人才。”
老朱的想法,跟葛大爷不谋而合,十三世纪的大明朝什么最珍贵,人才。
方克勤来信的目的,就是让郑长生赶赴京城,参加八月份的乡试,只要是中了举人,那就可以进入文华殿接受未来国之栋梁的培养。
有个牛逼的老师就是好啊,自己想到的人家早就给自己准备好了,想不到的更是未雨绸缪安排妥当。
他都想搂着方克勤的脖子“啵啵”的香上两口,这简直是太给力了。
信是夫子陆繁亲自送过来的,无他,朝廷这次的征召学子和大儒,他老人家也被朱皇帝给征用了。
你说你年老体衰,不想为官,可是为学总成吧?
不让你搅和进朝堂的风风雨雨中,让你替皇上教书育人,给你一个桃李满天下的机会,给你一个名垂青史的机会。
这对于清高孤傲的文人来说,是十分向往的。
是以,这次夫子陆繁要和郑长生一起赶赴京师。
第102章 将欲行
第0102章将欲行
郑家娘子要带儿子去京城了,这个消息不胫而走。
方郑两村的百姓奔走相告,郑家娘俩要走了,他们怎么办?
他们全家老小的生计可都在郑家身上维系着呢,一旦不管他们了,那日子要是在想过的如现在这般红火,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老族长站在郑家大院的门前发火了:“一个个的哭丧着脸,干啥玩意呢。生哥儿要去京师进学了,这是我郑家祖上显灵,是光耀门楣的大事儿。
看看你们,小肚鸡肠的,心里那些小九九都在脸上表露无疑。
真该劝劝生哥儿,把酱菜园子和砖窑场关了,让你们都去要饭吃去。”
老族长很生气,骂骂咧咧的讲的很难听。
可是这些话,村民们听在耳中,如同天籁之音。
老族长的话里话外的意思,大家都听明白了。
郑家小郎不打算关掉这两处生意,那就意味着大家的饭碗保住了。
郑家大门外呼啦啦的跪倒一大片,这让章欢很受触动。
这段时间她自从走进郑家大院起,一切都在震撼着她的神经。
别的不说,你见过哪家的仆人跟主家一个桌吃饭的?
单就这一条,不说整个大明都绝无仅有,最起码金宁县范围内,她所了解的是没有的。
主仆用一样的餐食,一个桌子上用餐,期间谈笑风生,哪里有一点尊卑观念?
怪不得小七这丫头当初说郑家的好话,当时还以为这丫头扯谎来着。
另外郑长生这孩子,还真是一个怪胎,没有一点的少爷架子。
跟村里的孩子耍的是风生水起,尽管那些都是给他家打工的崽子。
还拿家里好吃的糕点分给村里的孩子们,糖霜就更不用提了,整盒整盒的香酥糕点往外拿。看的她都有点心疼,多好的糕点啊。。。。。。
郑家村和方家村的面貌她是看过一遍了的,整齐的房舍,干净的街道,听说这都是郑家的砖窑场免费给村民们拿去盖房的。
女人能赚钱的无外乎缝缝补补,洗洗涮涮,可是在这里她们可以通过进入酱菜园子做工。
每个月五十枚钱,这是个什么概念?
足够养活一家老小嚼咕的了,一个家庭中能有一个妇人做工就可以养活一家人。
那男人们呢?砖窑场的收入更是喜人,这算下来一家人中年轻力壮的夫妻两人都有收入。
一个月加起来都有一百钱了,可着整个大明朝也找不出来一个这样的地方吧。
说这里是人间的天堂也不过分。
同时她也知道,之所以这里会有如此大的变化,全部是郑长生的功劳。
几年前,郑长生还小的时候,这里人们穷的叮当烂响,家里就是把老鼠洞都给扣了,也扣不出来多余的钱粮。
每年都闹饥荒,一到青黄不接的时刻,这里的人们就结伴三五成群的去外面乞讨。
要不然就得活活饿死,可是自从郑家娘子卖面糕赚了第一桶金之后,随着郑长生的一天天长大,这里的面貌就完全发生变化了。
这里现在已经成了十里八乡,甚至是整个金宁县范围内最最富裕的村庄了。
以前这里的男人们打着光棍,想说上一房媳妇,那想都不要想,做梦娶媳妇,净他娘的想美事。
可是现在,谁不想让自己家的姑娘嫁到这里来?
现在这两个村子,尤其是郑家村,根本就找不到光棍汉,哪怕是身体有残缺的都老婆孩子热炕头,那日子过的滋润着呢。
就郑家门房里跟刀疤一块住的傻大个子郑根硕,他哥嫂的门槛子差点都要被媒人给踢破了。
要不是这货一门心思的相中了方家村西头,方老汉家的方二姐,恐怕早就结婚了。
这不,方二姐的哥哥方大憨前几天上门让大个子拿五百钱做聘礼,要成全他们一对小鸳鸯。
但是郑家少爷却直接拿出二两银子交给了方大憨,并言道:“不够的话还有,只要开口,多少银子都不成问题。”
主家为了一个傻不拉几的下人,竟然出手如此的大方,大方的让人都瞠目结舌,目瞪口呆。
这上哪里去找这么好的主家?
有时候她都怀疑,他郑家的钱就不是钱吗?如流水一般的花出去,难道一点都不心疼吗?
反正要是换做她的话,她绝对的是做不出来这样的事情的。
现在满村的人几乎都来到郑家大院门前叩头谢恩,这场面着实是让人震撼。
这也可见,郑家娘俩在村民们心目中的地位。
李秀英坐在轮椅上,大个子推着她来到内室。
家里的人都聚集在这里了,郑长生,小七,大个子,章欢,刀疤。
“儿子,你说咱们要是去了京师,咱家的这些钱可咋弄?娘要是一天不守着,心里就不踏实,觉都睡不好。”
小七一脸的紧张,大家都跟着少爷去京师了,可是这些钱带着可麻烦啊。
路上也不太平,要是遇到了强盗之类的被人家抢夺了过去,那不惨了吗?
真让人头疼,小七一脸无助的看看夫人,看看少爷。
夫人也是愁眉苦脸的,可是少爷倒是很淡定,小七心里一阵的欣喜,莫非少爷有什么好主意不成?
“少爷,你倒是说话啊,赶紧给夫人想个好主意出来,咱家的钱可是价值六万两白银呢。就这,还不算上老族长哪里的活动钱儿。
如此之巨的银钱,要想千山万水的运到京师,还得路上不出事,这可是难死个人了啊。”
章欢都傻眼了,就这不显眼的郑家母子,几年的时间就积累了六万白银之巨的身价?这才多久啊,记得那个时候张黑虎让她绑架郑长生勒索五万白银。
赵老二都打听清楚了,郑家的身价。
可是就这么短短的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增加了一万两?
这比自己造钱来的还要快啊,她呆呆的望着郑长生,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当时齐掌柜说郑长生这个孩子就是一个招财童子,她还不相信,可是现在她是彻底的信了,也服了。
服的五体投地,心甘情愿的。
郑长生微微一笑道:“些许银钱,小事尔。。。。。。”
章欢:“。。。。。。”
第103章 钱庄的概念
第0103章钱庄的概念
对于钱庄这一个新鲜的概念,这个时代的人是无法理解的。
你给他们讲什么是银行,他们更不懂,所以最简单的一个方法就是叫来齐掌柜。
当面的阐述这样一个道理:郑家金宁的所有的银钱都交给齐掌柜,然后齐掌柜的写下一个字据,并派专人跟随,等到了金陵后,从金陵的商行中把钱交割。
不过郑家要承担跟随之人的沿途花费。
郑长生没敢说的太深入,只是讲述了金钱由甲到乙最方便的方式。
当金融业没发展到该出现的时候,你凭空的出现这无异于摧毁脆弱的大明经济。
现在作为封建社会小农经济社会形态下,金融这一行业要是出现无疑是太骇人了,还是不要出现的好。
没有商业大兴的资本社会的到来,金融业这是一颗核弹级别的武器。
任何的农业社会都经不起它的摧残。
李秀英很得意,我儿说是小事,那必定容易的很,你看,这不是很轻松的就搞定了吗?
齐元义一脸凝重,多年的商旅生涯,他似乎感觉这种银钱的托付方式,有利可图。
但是,他又说不出来个所以然来,一时间不由得陷入沉思,进入了忘我之境。
“齐掌柜的,你想啥呢?我家夫人问你话呢。”章欢轻轻的推了一下他。
“不好意思,走神了,郑夫人说什么?”他忙赔笑的道。
“你在金陵能帮我家置办点产业不?最好是多买点地。”李秀英一脸期盼的看着齐元义。
郑长生很郁闷,中国人自古以来对土地的热爱情节还真是不好改变。
有这么多钱了,还种那劳什子地做甚?到金陵城买下一所宅院,好好的享受生活多美好啊,非得去舞弄土坷垃。
不过,他知道母亲的这个决定是铁打的了,无论是谁都无法让她改变主意。
她的头脑中的意识是,只有手里有了土地,地里种上庄稼,那才算是生活圆满,否则就算你家有银钱千千万,也不会睡好一个囫囵觉。
农民,那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