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农民,那就得干农民的事情,不伺弄土地,当一个贪图享乐的人,打死她也不干的。
“哦,原来是这样啊。不瞒郑夫人,在下倒是在金陵近郊有产业,可是老夫常年在外经商,也不常住。
如果您不嫌弃的话就转让给郑家,您看如何?”
齐元义手捻须髯,看了一眼章欢后道。
这片产业是当年章天泽购置的,在他的名下经营。
上好的良田三百多亩,外加一个庄园。
佃户们每年交的租他都换算成银钱,本来打算给章天泽一次交割,可是没想到的是章天泽撒手西去。
现在他只有给章欢了,前段时间他说起过这事儿。
章欢现在铁了心的要留在郑家,她是无心管那些的,就让他出售换做银钱给她即可。
有几个买家去看过,非常的想要,但是价格始终没有谈拢,就这么给耽搁下来了。
这下好了,李秀英娘俩要接手,这是太好不过的事情了。
章欢微微的点点头,齐元义心里有数了。
“齐掌柜,你开个价格吧。反正家里的银钱都是要经过你的手的,到时候在金陵交割的时候,你只管扣下即可。”李秀英很是豪爽的道。
“价格嘛。。。。。。”齐元义偷偷的瞄了一眼章欢,
“价格都好商量,当初买的时候是战乱期间,才五百多两银子,现在的行情。。。。。。”
章欢捂着嘴咳嗽了一声,
“额,现在的行情算您一。。。。。。一千两银子好了。”齐元义听章欢不住的咳嗽,就明白是什么意思了。
李秀英关切的道:“欢儿,你这是咋了么?嗓子不舒服?等下让生哥儿给你开一副药,赶紧治一下。”
“额,谢谢夫人,我,无碍的。”章欢有点羞赧的道。
郑长生很纳闷,这齐老头怎么一直看章欢的脸色啊,老色鬼一个,自己的三房小妾还不够你舒坦的咋滴?
一千两银子买三百亩地,外加一座庄园,还是在帝都附近,这咋感觉不太现实呢?
李秀英不免狐疑起来:“齐掌柜的,你这话说的,咱们在商言商,虽然我们是合作多年的老相与了,但是也不能不计成本的亏这么多啊?”
在咱们这儿,上好的一亩田也得二两银子,还有一座大庄园呢,怎么着一千两银子你也是亏损的。
齐元义心里直咧嘴,他想开口要价一万两银子的。
可是章大小姐不允许啊,这可不是他的产业,虽然名义上在他的名下,但是实际的拥有者是人家章欢好不好。
主人都不在意银钱的多少,他一个跑腿的管家能做什么主啊。
“夫人,实话不瞒您,这片产业价值一万两白银,但是为什么我作价这么低呢。实在是有原因的。”
李秀英一拍大腿,“就说嘛,齐掌柜的咱也不是外人了,有话就直说,莫要遮掩隐藏的,痛快点才是嘛。”
“刚才令公子口中的那个钱庄,老夫颇感兴趣,不若那九千两就作价入股,我们共同开设一个如何?”
齐元义笑呵呵的道。
李秀英:“好啊。”
郑长生:“不好。”
母子二人,几乎同时开口。
李秀英尴尬的看着儿子:“你这熊孩子,主意都是你出的,这多好的买卖啊,咱家要是开了钱庄,那以后行走天下不是方便多了吗?
不用在大包小包的带银钱了,也不用在担心被匪徒抢劫了。
就算是咱家不用,那天下的商贾通过咱家的钱庄,也与人方便不是?
这么好的事儿,你这孩子咋能不同意呢?”
郑长生暗暗叫苦,本来为了解决自己家银钱运输的难题才顺口说出的,可是现在要给他们解释不能这么做,那就费老鼻子劲了。
这应该是由国家掌控的才行,你一个私人个体,怎能掌握如此利器?
你见过哪一个国家的银行不是掌握在政府手中的,虽然也有私人的银行,但是也是被政府监管的。
在这个时代,你弄出个没有政府监管的银行出来,那不是给自己招祸吗?
银行业真正的兴起之后,那利润有多大,这个时代的人想不到,可是他确是清清楚楚的。
第104章 固执的小七
第0104章固执的小七
“娘,您的想法有所偏颇,非是儿子不愿做这门生意。而是您不了解其中的厉害关系,这钱庄生意的确赚钱,如果经营的好的话,可以说富可敌国都不过分。
但是,风险太大,而且朝廷是不会允许个人掌控一国的财富的。
多的我也不说,这个方法与相熟的相与之间还可行。
但是要想大张旗鼓的做,那是万万不能的。
这可是儿子从书中看到的,还有编书的那位郑家先人,曾言之凿凿的写明,严禁我郑家子孙后代经营此业务。
这会给我郑家带来灭顶之灾的。
总之一句话,娘亲要想以后咱家平安祥和,就千万不要在提此事。
齐掌柜,一万两银子是吧,我们家出的起,到时候您直接扣除即可。万万不要在钱庄一事上打主意。”
郑长生一口气把话说完,心里惴惴不安的很。
古人的想法还真是天真,你以为金融业就这么好弄的啊。
一点经验都没有,就敢下水玩金融,这不是茅房里打灯笼找死吗?
听完郑长生的话,李秀英的面容终于凝重起来。
“额,原来如此。”她深深的为刚才的话自责不已,看来儿子说的言之有理啊,这种遭祸的事情,可千万不能做。
这个时代的人大多数都是小富即安,哪有那么多的野心啊,圣人教化封建礼教束缚,人们的思想观念可跟自由的资本主义社会大不相同的。
齐元义的脸色来回的变化,太草率了,怎么就没想到这层关系呢。
他心里暗暗的吃惊,早就听说郑家小郎读了他们先人的遗作,那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载。
那是超级神童一般的存在,现在看来是一点儿都不假啊。
同时他更为佩服的是郑家的这位“先人”,这得是有多大的能耐,才能写出如此的神作?
这是堪比神机妙算的诸葛卧龙都要牛逼的大拿啊?
夫子陆繁一推门走了进来,他刚才都在门外听了好半天了。
“郑夫人,齐掌柜,老夫有一个不情之请,在场的诸位一定要严守秘密,这事儿可真是非同小可。
万不可泄露出去,否则大祸临头矣。”
怀璧其罪啊这是,饶是夫子陆繁这等大儒听到后,都讳莫如深,那就不用说别的人了。
陆繁的话那是在李秀英面前是很有分量的,说是堪比圣旨一般的存在都不过分。
这也说明了读书人在当时的地位有多高了。
“夫子言之有理,都听好了,都不准说出去,否则咱家就有灾难。”李秀英扫视了一遍屋里的众人,很是严肃的说道。
小七,大个子,章欢,刀疤均点头应允。
齐掌柜的更是头点的跟小鸡吃米似的,并赌咒发誓的言明不会外泄,陆繁才舒了一口气。
对于郑长生这个不是子孙胜似子孙的孩子,他是偏爱有加的。
就算是他自己的亲生孙子都没有这么上心过,“孩子,你以后要注意了,千万不要信口开河,金陵城可不比金宁城。
那里的水深着呢,闹不好就是滔天大祸。
类似这样的言辞举措,当三思过后在决定说与不说。
就算是你以后做了官,也不要头脑一热的胡乱建议。
你郑家这位先人,真乃神人也。可是却无任何史籍记载,老夫曾经遍查史书,都找不到有郑氏其人。
老夫推想,你郑家这位先人,定是一位怀才不遇的隐士之流,对朝堂争斗心灰意冷,退而林下著书立说。
用以警告后世子孙,既然他都这么叮嘱后人不可把此等利器示人,那你一定要谨遵其命。
否则,就是大不孝也。”
郑长生正不知道怎么再继续自圆其说呢,没想到老夫子却有如此的天才想法,这也很好的为自己背书了一次。
好吧,那就勉为其难的接受您的劝导吧。
他心里乐滋滋的,可是面上不露丝毫之色:“弟子谨遵夫子之命。”
齐元义开好字据,并派了他的贴身的家奴跟随郑家车队去金陵交割,他告别众人,打马离开。
郑家大院的东西都收拾的差不多了,其实也没什么要带的,除了一些替换的衣衫等常备之物,其他的一点都没带。
要不是郑长生再三的嘱咐的话,小七恨不得连马桶都给带上。
小七看着什么都想带走,香炉,是夫人烧香念经用的,带上;
灶上的大锅,可是花了十个钱买来的,路上烧火做饭要用,带上;
竹椅家具这是少爷书房的用品,也得带上;
还有少爷给自己做的“宝马香车”,这必须得带上;
。。。。。。
郑长生指挥着大个子,挨个的从车上又卸下来,小七都要流泪了,多好的东西啊不带走,留在这里,时间长了都糟蹋了。
到了京师听说什么东西的价格都贵的离谱,如果重新添置的话,那得费多少银钱啊。
可是你就不算算带着这些东西,路上的消耗有多大?
郑长生知道给她这个小财迷解释不通,干脆就果断的下命令了事。
毕竟路途遥远啊,轻车简从才是主要的。
不然的话,就算是再有三辆马车也拉不下。
小七擦了一把眼泪,心疼的脸都抽抽了,“夫人,你看这多好的香炉,您烧香念经要用的啊,可是少爷不让带。
还有。。。。。。”
李秀英被小七折磨的脑仁儿都疼了:“好吧,好吧,你看着挑拣小件的,容易携带的拿一些好了。”
郑长生无语了,他知道小七之所以这样,完全是受母亲的影响。
“小七,放下,那是本少爷的夜壶,骚气哄哄的扔了得了;
我不,这可是族长爷爷,让大虎哥特意为你烧制的。
咦?那夜香桶你带它作甚?不值几个钱,到时候请箍桶的师父在箍一个。
我不,这是郑篾匠给你亲手用刷了桐油的樟木做的,一点都不漏,好用的很嘞。”
郑长生要崩溃了。。。。。。
郑家大院里,一阵的鸡飞狗跳,大黄和雪球两个家伙,似乎许久没有见到家里如此的热闹了。
它们俩在院里上蹿下跳,左奔右突,哗啦一声,郑长生的夜壶被大黄给从车上撞下来了,摔的粉粉碎。
啊。。。。。。小七飞奔着,上去就是一脚奔过去。
大黄一声惨叫,窜出去老远。。。。。。
第105章 狐有朋,狗有友
第0105章狐有朋,狗有友
二婶此刻手里拎着两只老母鸡,和一篮子鸡蛋气喘吁吁的走进了郑家大院。
“生哥儿他娘,幸好你们还没启程,这不,家里的喂养的老母鸡还有鸡蛋,带着,路上吃。”
李秀英心里暖暖的,二婶儿是个刀子嘴豆腐心。
以前她没少训斥自己,可是自从她们家发迹以后,二婶儿就一改往日的形象,对她极尽讨好。
她知道二婶儿并没什么坏心眼,就是有一副虚荣之心,老是爱拿他的宝贝孙子和儿子进行比较。
后来儿子越来越聪慧,她倒也放下了。
这会儿来肯定不止是送鸡和蛋这么简单。
“二婶儿,您怎么来了,这老母鸡可是你的命根子啊,很能下蛋的,我可不能收。
要不生哥儿要生气的,您老生活虽然过的好了,可是也不能把自己的后路给断了啊。”
二婶儿一脸的通红,说实话,她送这些东西可是下了很大的决心的。
可是思来想去的,也就这些东西能拿出手了,为了宝贝孙子郑狗蛋,她咬咬牙就拎出来了。
“您是不是有什么事儿啊?有话就说,咱们之间就不用扭扭捏捏的了。”
李秀英笑着道。
“额,是这样的,生哥儿他娘,你看你们去京城,能不能把狗蛋给带上啊。
这孩子现在也算是有了一点本事了,能写会算的,跟着生哥儿以后说不定能混个一官半职的。
这也能给我郑家祖上增光添彩不是?”
李秀英笑了,原来二婶儿是这样打算的。
说起来狗蛋,从小就跟儿子一起耍,两人要好的跟一个人似的,还有那个郑屠户家的老三。
他们三个是村里关系最好的小伙伴了。
这次走的突然,他正想着不知道怎么开口呢,二婶儿就找上门来了。
儿子离开了小伙伴肯定很孤单的,常言道知子莫若母,儿子的小心思她一看就懂。
这下好了,有了二婶儿的央求,她可以名正言顺的带着狗蛋去京师了。
说实话,狗蛋这孩子跟在她们家长大的差不多,有时候吃饭睡觉都跟儿子在一起。
能够带着他一块去京城,儿子一定是开心的。
郑长生蹭的一下子就跑过来了,“娘,你就答应吧,狗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