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是赵括,人在长平-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诺!”一旁的王樯应诺道,随后带着骑兵首领出了营帐。

    刚出营帐的王樯似乎看出了骑兵首领的困惑,王樯知道不能让他带着满心的疑惑地回去,否则他只会想尽办法去打听,那么将军想要的保密也就不可能了。还不如干脆点告诉他,省得他乱猜乱打听。

    “营帐中的是赵括赵将军,韩王山大营中的是廉颇将军,两位将军互换了位置,以欺骗秦军,此为我军绝密,若有丝毫泄密,汝之项上人头不保,可明白?”

    “末将明白!”骑兵首领赶忙应诺,心中已经骂开了,我也没问啊?这么大的事儿你告诉我干嘛?这是我一个骑兵屯长应该知道,能知道的吗?!这要是万一晚上说梦话说出去了……骑兵头领直感觉脖子后一阵凉意。

    等王樯和骑兵首领走后,赵括来到猛将兄的面前,双手将其扶起。

    说道:“可知本将是谁?”

    之所以这样问,还是因为猛将兄进帐后毫不犹豫的半跪唱喏,给赵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赵括需要知道眼前这位猛将到底只是一位力能扛鼎“典韦”,还是一位能文能武的“曹仁”?才知道后续要怎样使用这员猛将。

    “某猜测,将军应该是赵括将军!”

    “哦?!”此话一出,赵括惊喜不已。

    “怎么猜到的,说说看!”

    “王樯将军升任副将负责粮草转运,曾到营中挑选兵士,我因不愿去转运粮草,借故躲避了起来。而能让大军副将甘心站在下首,只有廉颇将军和赵将军您了,但是廉颇将军应该没这么年轻。”启老实地回到道

    “不错,那可能猜到为何我与廉颇将军互换了身份?”

    “应是为了欺骗秦军,使其放松警惕。而从我进大粮山军营来看,似乎营中并非民壮,而是我骑军精锐居多。极有可能以韩王山大营为饵,赚秦军入彀,再以骑军突击,从而形成两面夹击之势,彻底击破秦军。”启也发现赵括将军应该是在考较自己,连忙把自己所看到的加以分析说了出来。

    听了猛将兄的分析,赵括大笑开来,连说了三个好,他知道自己捡到宝了。

    观察仔细,心思细腻,逻辑严密,分析透彻,而且对战场局势有着近乎变态般的直觉。

    虽然跟自己的打算还有些距离,但在信息有限的情况下能够分析出这样已经很不错了。天生将才不过如此吧。

    “汝,可有姓名?”赵括问道。

    “某名叫启。”猛将回答道。

    “汝,可愿为我家将?”赵括死死盯着猛将兄问道,如同一位三十年处男盯着一位绝世美女。

    就看这饥渴的眼神,仿佛在说:“你丫拒绝个试试!”

    还好,启没有想“试试就试试”。

    “某,某愿意!”从一个平民摇身一变就成了赵国炙手可热的的上将军的家将,还是上将军亲自接纳的,想想就激动啊。启赶忙表达了自己热切的愿意之情。

    “好!赐尔姓赵,名启,自即日起为我赵家家将,暂领我亲军副统领之职,位同都尉。”赵括高兴极了,大手一挥,一名跳荡什长一下子成了亲军都尉。

    “谢将军。”启,哦不,是赵启,赶忙应诺道。

    “来,与我参详下接下来的战局!”



    第二十一章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

    

大粮山中,赵括与新收的家将赵启一起在沙盘上模拟着后续的战况。

    与沙盘上的宁静不同,丹水东岸人声鼎沸!赵军主力抵达东岸,短暂的混乱后,赵军迅速完成整合。

    一队队的骑兵伴着漫天的箭雨和巨大的石炮呼啸而出;

    一排排步卒携带着云梯、箭塔、撞车,踏着整齐的步伐,向秦军壁垒快速逼近!

    黑云压城城欲摧!

    壁垒之上的秦军似乎也感受到了赵军压迫的气息——那是死神的死亡之镰划过肌肤的彻骨寒意。

    “风!大风!”秦军弓兵校尉再次鼓舞士气。

    一阵箭雨从秦军后方阵地升起落在壁垒前方,但仍有一些箭矢掉在了壁垒之上。

    校尉无奈,他们是第四批进行轮换的弓兵营,上来后不久,便是壁垒最岌岌可危的时刻,自己拼尽全力才稍稍将赵军压制了一会儿,而自己的营在这高强度的对射中已经残破不堪。好在都尉及时补充了一批兵力。

    但这一营人马已经连续发射箭矢有一个多时辰了,而本应在半个时辰前就来替换的弓兵营迟迟没有到来,自己这一营人马只好继续作战。传令兵已经发出许久,却迟迟得不到轮换休息的指令。

    或许处处烽火,将军手中已经没有轮换的部队吧!隔壁的那营弓兵好似比自家还早来许多。

    一个多时辰的高强度作战,看着士卒们胀痛的双手,校尉心中别提有多心疼了。可是手中的令旗依然不自觉的举了起来。

    “引!”校尉含泪举旗高喊道。

    麾下士卒来不及休息,呼呼猛吸了两口气,用尽全身力气,把箭搭上,将弓抬高,已经顾不得角度了,只要方向没错,把箭射出去,射到赵军中就可以了。

    原来觉得轻于鸿毛的弓仿佛重如泰山,原本轻易可以拉开的弓弦似乎突然变得生涩无比,连箭头也不受控制地开始乱窜。

    哦,原来是自己的手在抖!

    怎么可能?弓手的手怎么能抖!稳住啊!该死的稳住!

    校尉!快下令啊!让我赶紧把这该死的箭射出去啊!

    快点啊,顶不住了!

    “放!”校尉见状也顾不得几个没有来得及搭弓的士卒,在大多数的弓弦拉开却没有一次性地完全拉开的时候他就知道,在自己的声音变得嘶哑高声破音的时候他就知道,在士卒大口大口喘气、呼吸的时候他就知道——麾下的弓兵已经到达极限了,必须要休息了。

    明显弱了一成的箭雨再次从秦军后阵发射出去,有静无力地落在了赵军军阵,却不再能泛起多大的浪花了。

    校尉按捺住又想举起的右手,望着瘫坐在地的弓兵们,他知道,刚刚这样的箭雨杀伤力太低了,甚至是聊胜于无,再勉强射击也是徒劳。

    而受秦军的箭雨威力下降的影响,赵军军阵再次爆发欢呼声,他们知道秦军不行了,自己的机会来了!

    壁垒之上,赵军也是士气一振,好几处生生逼退了精锐的秦军大剑士,而秦军死士也已经所剩无几,眼见着壁垒之上,赵军越来越多,秦军的底牌尽出,已经无可施为,整条防线似乎已经摇摇欲坠。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一句号子不知从哪里响起。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如同一点火星,迅速燎遍了整个防线,秦军骨子里的不服输的斗志被再次点燃。

    跌坐在地上的弓兵三三两两互相搀扶着起来,你拿弓,我搭箭,嘴中喃喃地念着“赳赳老秦,共赴国难”!他们互相依靠着节省气力,他们要把最后的一点气力保存起来,用在射箭上!

    弓兵们一个个眼睛死死盯着高台上的校尉,似乎在说:“还愣着干啥!下令啊!”

    望着台下因疲惫不堪而不得不相互依靠以站立起来的士卒们、一阵风就能吹到似的身子里却有着令人胆寒的坚定眼神。

    或许,这就是秦国的精神吧。纵然输了,不,要输,除非我们死绝!

    “赳赳老秦!”校尉用他嘶哑的喉咙喊着,右手同时缓缓举起令旗。众将士闻令而行,两三人一组,你持弓,我拉弦!

    “共!赴!国!难!”校尉一字一顿地喊道,直至最后一字,手中令旗猛地落下。

    旗落,箭出!

    一组组箭雨飞向赵军军阵,数量虽少了许多,但杀伤力十足。赵军气势为之一滞。

    可惜,人力终有尽时!

    赵军很快卷土重来,秦军壁垒依旧岌岌可危,一众秦军伤兵主动站了出来,高喊着“大秦万年!”冲向赵军,抱着与几员赵军一同跌落壁垒。

    一时间,“大秦万年”、“赳赳老秦,共赴国难!”在秦军壁垒之上此起彼伏。

    秦军中军大帐中,已不似前次那般气氛融洽,裨将、都尉跪满了一地!纷纷乞求着主将白起!

    “将军,让我带本部人马支援一下吧!”

    “将军,撤吧,戏已经足够了!”

    “将军,弓兵在营中,赵军不可得知,无需如此耗费啊!”

    众将或劝早些执行撤退计划,或建议继续轮换兵卒,看着前线不断上升的伤亡数字和岌岌可危的壁垒。秦军众将如同热锅上的蚂蚁。

    甚至连副将王龁也跪倒在地,那都是三秦子弟啊!可主将白起丝毫不为所动。

    “报!”一员斥候打断了众将的乞求。

    “进!”白起一脸严肃地说道。

    斥候刚进帐中,也是一惊,咋回事,咋将军都跪满一地了?但他很快反应过来,将军的笑话不是自己能看的。

    赶紧找了个空余的地方,跪下汇报道:“故关来报!故关细作冒死潜入驿站,确认。”斥候停了一停,白起脸色一紧,斥候继续说道,“廉颇正在故关!”

    “好!”白起忍不住叫好。

    正此时,壁垒之上,“大秦万年”的呼喊声传来!

    “是时候了!”白起心中默默想道。

    白起从帅案之上站起身来,说道:“众将听令!”

    众将一惊,还没有从斥候的消息中缓过神来,又被自己主将吓了一跳,好在刻进骨血的军人意识让他们迅速起身、抱拳恭敬听令。

    “末将在!”



    第二十二章 秦退赵攻胜败之论

    

“令:王龁帅中军精锐三万步军,接应壁垒,注意此役以接应我军离开壁垒为主,赵军占上风的地段迅速放弃,赵军只是登上了壁垒尚未站稳的地段稍作压制随即放弃,赵军没有登上的地段逐步减弱阻击力度。”

    “一句话:要撤,但要撤得有序!明白吗?”白起吩咐道。

    “末将明白!”王龁应诺道,随即领命离开。

    “令:立即对弓兵进行轮换,新上弓兵箭雨密度降低三分之一,告诉各个轮换的弓兵校尉,他们需要掩护大军的撤退,直到撤退完毕不会再进行轮换,要他们惜用兵力。”白起继续下令道。

    “诺!”负责弓兵的裨将站出来应诺道。

    “令:骑兵出击,作为大军后卫,顶住赵军骑军,防止赵军突袭至我军侧背,无论付出多大代价,必须死死将赵骑军顶住,让其随我军缓缓移至光狼城壁垒。”

    “诺!”骑军将领蒙武赶忙应诺,看着步卒们为国建功,手底下的弟兄们都快吵翻天了,自己手中的长剑也早已饥渴难耐,势要让赵军明白,秦军强的不仅仅是步卒,骑军也是用匈奴的血磨砺过的!

    看着眼睛放绿光的蒙武,白起知道蒙武打仗是一把好手,但更能惹祸,稍不注意就如脱缰的野马。看着脸色有异的蒙武,白起似乎看到了这个家伙又在打着什么鬼主意。

    于是,白起赶紧补充道:“且战且退,不许恋战,最多局部反击,绝不能大规模反击!若是因为你的好战致使全局计划崩坏,我饶得了你,为此牺牲的大秦士卒也饶不了你!”

    “诺,且战且退,不许恋战!”骑军将领被吼出一身的冷汗,丫的会读心术吗,老子刚想着要给赵军来个下马威来着。瞟了一眼主将白起,还在盯着自己,慌忙又低下了头,如同做错事被抓包的熊孩子,慌不择路地溜出帐外。

    帐中一阵哄笑,气氛也为之一缓。

    哄笑过后,白起继续下令道:“令:中军护送大纛转移至光狼城防线,大军后军变前军,随时准备撤退。撤退中,各部要且战且退,交替掩护,牢牢把赵军吸引住!”

    “诺!”众军一齐应诺。

    秦军壁垒之上,已经精疲力竭的秦军终于被换下休息,但新来的生力军并没有组织兵力收复失地,甚至还让出了一部分的作战空间。头顶的秦军箭雨劲力更足,明显也是生力军到了,可是箭雨的覆盖面积却更小了。

    这一通操作下来,整得赵军前线的指挥官有点儿懵!啥情况,换了生力军,战力却还不如之前?不会有什么陷阱吧。

    遇事不决问主将。前线的三位指挥官充分理解了这句话的精髓,果断派出飞骑,将战场情况中军大帐。

    飞骑派出去没多久,中军的将令就已经到了——“不管秦军的动作,全力攻击壁垒,尽可能杀伤敌军!”

    “啥情况!我的飞骑应该还在河边吧!将军知道战场的形式变化吗?”中路统领任武心中想道。

    “赵将军可知秦军派出了新的生力军?是否暂缓攻击,让我军的将士也休息一下?”南部统领洪析向传令兵问道。

    “回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