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淡的说道。
“那为何要取陷阵之名?”平原君问道。
“你觉得此战过后,这两万人还会剩下多少呢?”赵括继续说道。
“啊?若是伤亡太大,这到底不是我赵军精锐,恐有崩溃之危啊,而一旦此军崩溃,我军在邯郸可连防御之兵都没有了啊!”平原君紧张地提醒道。
“邯郸城里我留下了一千大军,加上王宫守卫和各个衙门的差役仆从,即便我败,仍有守城之卒三五千,邯郸令征集民壮也随时可以转为守城之兵,而我已经飞骑下令北地之兵南下,三郡之兵东进,所以邯郸的安全你不用担心。”赵括淡淡地说道。
“而且此军也不会在我之手上崩溃。”赵括的声音突然小了些。
“什么?”平原君问道。
“待其经历战火的捶打,人数不满千,旗帜破旧不堪之时,方才能称为吾之陷阵营也。此营名、战旗之存在,近之原因在于唬骗对面燕军,远之原因在于给后来者树立一个旗帜——只要你敢拼,哪怕是奴仆也能成陷阵之士!”
第一百三十二章 目标鄗城敌我分析
“平原君,不知如此解释,君上还满意否?”赵括调侃着问道。
“嗯,惠而不费,谨受教也。”平原君答道。
“既然平原君满意,那我们便上路吧!”赵括便说道,便挥了挥手。一名士卒很快牵过两匹马来。
赵括双手扶住马背,脚踩着一个墩子,在士卒的帮扶下骑上了马!却见平原君还愣在原地未动。
“上将军一路好走!本君在邯郸等着上将军的捷报!”平原君双手一揖说道。
“哈哈哈哈……”赵括大笑起来,对着平原君说道:“平原君不必在邯郸等候了!上马吧!”
“什……什么?”平原君一时间有点没反应过来。
“我已奏报我王,我王也同意了,平原君随本将出征,既负责粮草分发转运等事物也负责监察大军行止,更负责奏报军情,省得发生不愉快之事!”赵括笑着说道。
而那边,平原君的脸已经皱成了一张苦瓜脸。
“上将军,不说我与汝父交好,就近些日子来,从鞭笞之刑说起,本君也算是尽心尽力帮了你不少吧,怎的如此,如此恩将仇报耶?”平原君已经出离了愤怒。
躲在邯郸城中,虽然或许也有危险,但显然要小得多,在说自己好歹是个封君,即便燕军攻进了邯郸,也不至于滥杀之,至少是没有性命之危。可是战场之上,兵凶战危,即便是重重保护的主帅都有可能为流矢所伤,何况他一个文官。
想及此处,平原君断然拒绝道:“老夫未经战事,此事万万不可,万万不可!”
赵括看着连连拒绝的平原君,说道:“平原君莫慌,本将军既然敢带上你,那必然有必胜之把握,您就跟着拿军功便是了,断不会将你置于危险之中的。”
“当真?!”平原君试探着问道。
“当然,上马吧您就!”赵括说道。
闻言,平原君却还是站在原地,瞅了瞅高俊的战马,又看了看自己漂亮的马车,心里已经有了答案,跑是跑不了了,但不必骑马啊,这眼见就要入冬了,大冷的天,一大把的年级,起个战马喝风,疯啦!
“更深露重,寒意侵袭,本君年事已高,还是坐马车的好!”平原君说罢便往自家马车里钻,临关上门帘还对这赵括说道:“上将军伤势还未痊愈,也一块到马车上暖和暖和吧!”
赵括看着一脸无奈地看着麻溜爬上马车的平原君,说道:“本将乃大军主将!”
随即,不再言语,一夹马腹,带着亲兵们往前追赶而去。
“本来还想试探下他对赵王的看法的,不过也好,老狐狸在,有些话还真不好跟赵启他讲!”赵括心里想道。
不多时,赵括快马追上了前军。
赵启正骑在高头大马上指挥着大军前行,见上将军前来,赶忙打发走传令兵,调转马头,迎了上来。
“上将军!”赵启抱拳道。
“嗯,不错,有个将军的样子啦!”赵括夸奖道。
“上将军过奖了!”赵启挠挠头说道,随即又问道:“上将军,如今大军北上,已经离开邯郸城有些距离了,往前便是十里长亭,过完十里长亭,在过不远便会出现岔路,不知大军要往何处耶?”
“嗯,既然已经离开邯郸,此处又只有你我二人,也是时候告诉你了!”赵括环顾左右,亲兵们已经自觉地散开在周围,于是继续说道:“大军北上,直抵鄗城!而我军与燕军的决战也便在鄗城。”
“鄗城?”赵启若有所思的重复着。
赵括将傍晚得到的最新战况对赵启通报道:“此前我已派出细作详查燕国大军的行止,如今得到了最新的战报:燕军确如我前日所言,兵分两路,一路北上阻击我代地之兵,一路南下欲直取我邯郸也,只不过有两件事情,我没有预料到。”
“哪两件事?”赵启饶有兴致地问道,能让上将军没想到的事情,嗯,很有必要知道下。
“其一便是燕军居然几乎平分战力,北上偏师居然多达四万人,这样一来南下之兵只有六万,大大降低了其攻击能力;其二,燕军乃是偷袭,本应长驱直入,快速占领要道,而如今出兵已几日矣,却只深入我国腹地不到百里。不过燕军已经发现该问题了,已经开始逐渐加速。”
“额,这是蠢到上将军没料到吗?”赵启在心中有些无语道,还以为燕国有什么出人意表的举动呢。
赵括半是教导半是考较地问道:“启,你觉得燕军的指挥如何?”
“糟糕透了,阻击代地之兵,即便获胜也无关大局,只需一两万大军守住南下之要道,不使代地之兵回援邯郸即可,而邯郸之战乃是关键,必须集中尽可能多的兵力强攻之。”赵启抱拳说道。
“嗯,不错!”赵括继续问道:“还有呢!”
“还有,即为偷袭,重点就在于一个快字,需要在敌军未及反应之时,快速突破关键之节点,以占据战场之主动权焉。”赵启继续回答道。
“嗯,这点我已说过了,还有吗?”赵括继续问道。
“嗯,末将没能想道其他的了。”赵启老实地回答道。
“既然此时偷袭已然不成,狼烟一起,沿途关隘必定有所准备,便不该再强行提升军速,而应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稳扎稳打地一个个关隘进行推进,占领一个关隘,休息好再行攻击下一个关隘。此如同医病,病万变,药亦万变,切忌死抱医书、兵书,一味地强调兵贵神速。”赵括不辞辛劳地教导着赵启说道。
“谨受教!”赵启再次抱拳说道,眼中满是激动与感激。自己区区一个大头兵,蒙上将军拔擢为一军之长,更是亲自传授兵法,那可是连任武等人都羡慕不来的啊,能不感激与激动吗!
“汝来说说,吾为何选择在鄗城与燕军决战?”赵括继续考较道。
“嗯,首先鄗城乃我邯郸之门户也,此为燕军必经之路,亦为我军必守之城也;其次此城虽不如邯郸雄伟,却也是城高壑宽者也,利于我军防守,事故选择此处与燕军决战。”赵启回答道。
“嗨……”赵括摇了摇头:“若是选城高者对敌,吾等直接选择邯郸不就好了,何必大军开拔如此之远耶?而且,此战,我军全力进攻,并未准备防守耶!”
“啊?”赵启瞪大了双眼。怎么可能呢?己方无论兵力还是战力都远逊于燕军,即便上将军提前调来了三千骑兵,依然处于弱势也,防守或有一战之力,可却如何能够进攻呢!
第一百三十三章 军抵鄗城战前布置
赵括显然不再准备解答赵启的疑惑了,喂到嘴里的饭不香,只有自己撕扯下来的肉才最有味道,作为一名老食客,赵括显然明白这个道理。
“如今敌我兵力情况,行军布置都已告知于汝!汝可自行思考为何决战之地在于鄗城之地。想好之后报与我!”赵括扬扬手说道。
“上将军!”赵启有些为难的看着上将军。不是,上将军,你的布置天马行空的,我要是能看破,那我还是个裨将吗!
“多看地图!”赵括将其一副可伶兮兮的样子,便继续开口说道:“最后再提醒一句:战胜之法无非天时、地利、人和!想去吧!”
言罢,扬起鞭子,开始巡视起大军来。一通话,可是苦了赵启了,不仅要维持大军有序地开拔,还要不时地在脑海中思索上将军留的作业,一找到空闲的时间就让手下展开舆图,边看舆图边思索着。
赵启好想找个人商量一下,可是任武已经带兵先去了鄗城,而自己所在的大军之中,连个都尉都没有,哪里能有人与自己商量!此时,赵启心中无比地想念任武兄弟。
而此时,也在前方赶路的任武不自觉的打了个喷嚏,嗯,天冷了!不能这么走下去了,容易生病,要动起来,动起来发热就不那么冷了。传令:“全军加速前进!”
……
两日后的夜里,赵括率领大军经过长途跋涉,终于来到了鄗城之中,而提前半日到达的任武所部已经为大军备好的食物与热水,众将士吃过加餐,痛痛快快地洗了个热水澡,纷纷美滋滋地睡去。
不多时,鄗城城内响起了阵阵鼾声,此起彼伏!
而在城中央,郡守府中,赵括与赵启、任武三人正在进行大战前的最后一次军事会议。
先锋任武首先汇报情况:“我军于今日巳时抵达鄗城,随即进行了一番修整,于未时三刻派出侦骑联络我军尾随燕军之细作。于酉时传回最新情报,为免遗失战机,末将便先行查看了一番,望上将军恕罪!”
随即,任武将一片竹简递给赵括。
“既然允汝先行联络,便是让你查看军情,何罪之有。既然汝已经看了情报,便由你解说一番吧!”赵括接过竹简淡淡地说道。
“诺!”任武应诺道,随即展开舆图,指着鄗城北处一片空地说道:“燕军在意识到自身进展过慢之后,便开始强行军,我军沿途各城因惧怕燕军兵力强盛,未能实施有效之阻击,目前燕军南下之主力已经迫近鄗城不足百里之距!”
任武停顿了下,见上将军没有疑问与怪罪之意,便继续说道:“截至军情发来之时,燕军正在准备火把等物,似有连夜行军之势!若是如此,以其脚力,约可在明日巳时左右抵达城外。”
“巳时,正好饱餐一顿后,进军攻城!算得倒是挺好啊!”赵括笑道。
“我明白了!”一旁的赵启突然说道。
“知道了啥?你说!”赵括鼓励着赵启说道。
“末将明白上将军为何将决战之地选在了鄗城了!”赵启看着赵括说道,赵括点点头示意他继续。
“鄗城距离我军与燕军正好相差一夜行军之距离,故我军抵达之后,可以好生休息一晚,而燕军认为我军守卫邯郸兵力尚且不足,必不敢北上迎敌,故轻敌之下,必然日夜兼程,欲下鄗城而攻邯郸,而待其到鄗城之时必然已经疲乏不堪,我军以逸待劳,可一战而胜之”赵启高兴地回应道,随后看向赵括,似乎在等待着赵括的夸奖。
赵括笑着对着赵启说道:“没了吗?”
“还有吗?”赵启疑惑道。
赵括摇了摇头说道:“你说对了一半,但还有一半!记住永远不能将战胜敌军的希望放在敌军失误上!”
赵启一脸的迷惑,心里不住地问道:还有吗?还有啥?
而一旁的任武则是一脸羡慕地看着赵启,能得上将军如此耐心与细心教导,看来上将军是真的将其当成了自家人,更是一块可造之材看待啊。
说着,不待赵启反应,赵括又转过头对任武说道:“那么你就出发吧!行前记得将邯郸大营的兵权移交给赵启!另外注意明日攻击之时,要从东南往西北方向!”
“诺!”任武应诺道:随即又说道:“只是这样一来,我军需要先向东方行进一段距离,马速可能会有所损失。”
“无碍的,尔等皆为轻骑兵,非重骑也,马速非致命之因素!而从东南往西北攻击,太阳则始终在你们身后,加之铠甲的反光,不说晃瞎燕军,至少也让他们不便睁开双眼。更有利于你们的收割!”赵括回答道。
“诺!末将明白了!”任武欣喜道。看来上将军也没把自己当外人啊!这不又学到了一招!
随即,赵括拍了拍还在冥思苦想的赵启的大脑壳,说道:“别想了,明天战场之上汝便知之,
“哦哦!诺!末将在!”赵启很快反应了过来,慌忙应诺道。
“明日城墙之上,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