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是赵括,人在长平-第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括吩咐完骑兵,又对赵启说道:“尽快打扫战场,打扫完战场,回转鄗城,再让诸军饱餐一顿。饱餐后,抓紧时间休息,晚上我们还要行军。另外统计伤亡人数和斩获情况报我。”

    “诺!”赵启立马应诺道,随后飞似的逃开了。

    随后赵括再次拨转马头朝鄗城回转。

    平原君上前问道:“汝急急忙忙赶过来,便是为了此二事耶?”

    “不然呢?”赵括边悠哉悠哉地骑着马边说道。

    “指使一传令兵可也?何故亲来一趟哉?”平原君又问道。

    赵括闻言盯着平原君看了好一会儿,直看得平原君有些不舒服了,又拿手在平原君的眼前晃了两晃。

    平原君几欲发怒,赵括才调侃道:“平原君,你之视力无碍哉,何故视而不见,明知而故问焉?你我周遭,除却扛负我军大纛之人,吾哪还有人可供差遣焉?若此人派出,大纛由君上来扛否!”

    平原君闻言,看着眼前的年轻人,心中陷入沉思。

    是呀,别看这小子现在这么轻松,在城楼之上,虽然不动声色,但却能明显感受到他的不安与烦躁。

    连信使传令兵都派了出去,身边若不是自己的亲兵在,就只有一个扛大旗的,形势之危急可想而知!

    以弱胜强,以区区三万乌合之众战而胜燕国六万精锐之师,天时地利人和,通通算尽,也是险情连连。

    好在一切都过去了!

    哦,不对,刚刚这小子说晚上还要行军?可是又只让骑兵追逐二十里,这是要做什么?

    心有不解那就问,这是作为长者的权利!

    于是平原君试探性地说道:“上将军,如今燕军主力已溃败,我赵国之危已解,还军之事可徐徐而为也,无甚必要连夜赶路也!”

    “未曾言说要还军邯郸啊!”赵括先是一愣,随后说道:“哎呀,平原君不必猜测了,当是君上知晓之时,必不会相瞒的。”

    随后赵括看着心有不甘的平原君,于是决定给他找点事做,说道:“平原君,今日大战的军报还未拟写吧,还是快快起草军报吧,莫让我王等着急了!”

    平原君没想到赵括拿军报挡自己的嘴,却也不慌,随即说道,你倒是把战损比和缴获俘虏情况给我啊,没这些数据,我报个啥?

    嗯,那没招,自己也还不知道呢!回吧……

    赵括不再理睬平原君,兀自骑着马朝鄗城踱去,心想着:“鄗城里此时是不是应该摔死或者病死头牛啊……邯郸城楼上那顿牛肉挺好吃的,不知道是谁煮的?得想办法搞过来……”



    第一百四十六章 效仿酒泉肉汤犒军

    

一行人无言,慢慢悠悠地回了鄗城,此时的鄗城已经成了欢乐的海洋。在郡守府的宣扬下,百姓们都知道:自己家的上将军带着邯郸来的大军,把来犯的燕国大军给打跑了!

    “据说燕王跑的时候,一只鞋掉了都不知!”路边一人说道。

    “哪呢!明明是没穿鞋就跑了。。。。。。”另一人反驳道。

    。。。。。。

    随着赵括带着平原君等人回到鄗城,聚集在城门口的百姓们的热情瞬间被点燃。

    “上将军!”

    “上将军威武!”

    。。。。。。

    一篮蓝的鸡蛋往侍卫手中塞,一束束花朵朝空中抛洒,一碗碗热饭被抬到路边,一碗碗温酒被高高举过头顶,敬请将士们品尝。

    箪食壶浆说的便是如此吧!鄗城的百姓们用最简单朴实的话语,表达着心中最炽热的敬爱与尊敬;更用最为耿直的做法,表达着最朴素的爱戴。

    一位发须皆白的老者,少说也有七八十岁了,这在古时,那就是不得了的存在。只见他双手捧着一个脸盆大的陶碗,颤颤巍巍地站在道路的中央,身后几名汉子小心翼翼地扶着老者,生怕他一个不小心倒了下去。

    赵括与平原君见状,慌忙下马迎了上去,赵括边走边盯着那个陶碗,心想着,这里面不能是酒吧,这么大这么深的碗,嗯,应该说盆比较好,估计得有一斤吧!

    赵括有点儿发憷,倒不是没有这一斤的量,可是一餐喝一斤跟一口喝一斤,那完全是两回事好吗!

    硬着头皮走到老人家面前,赵括有礼道:“老者安好!有劳老者想迎,实属在下之过也!”

    “上将军,为国,为民。”老爷子断断续续地一个词一个词地往外蹦着说道:“小老儿,替乡亲,敬将军、将士们!”

    说着,就把那脸盆般大小的陶碗往赵括身前一送!

    赵括虽然听不太懂老爷子那颇带口音,又断断续续的话语,但此动作一出,赵括瞬间了然:一切都在酒里了!

    能咋办呢!望着满街注目而期待的眼神!

    还能咋办呢!喝吧!

    赵括把心一横,双手接过陶碗,把脖子一仰,吨吨吨地就把酒给灌了下去。无奈酒碗太大,嘴巴太小,不少酒从嘴边留出,又淌到衣裳之上。。。。。。

    路边的喧嚣声为之一静,大家都静静地看着上将军豪情干碗。。。。。。

    不一会儿,在“漏酒”大法的加成下,赵括居然真的把一盆酒给干了!好在黄酒度数不高,赵括砸吧了下嘴,表示味道不错!

    一旁的平原君眼睁睁地看着赵括一人把酒给干了,根本来不及阻止,也跟着众人愣在了原地——原来真有这么虎的人!

    趁着众人愣神的功夫,赵括双手又把空了的酒碗递还给了愣在了原地的老爷子,随即对着老爷子又是一揖,随即指挥着大家就往郡守府的方向离开。

    “上将军,海量!”人群中爆发一声喝彩!随即演变成一串的“海量”的称赞。

    赵括已经重新上马,在马上略一拱手表示谢意。

    平原君悄悄摸到一旁说道:“上将军,人家要敬的是你和你的将士,按规矩是一人一口的!”

    “哦!是吗!没事,没看见大家很高兴嘛!还都称我海量呢!”赵括心中一惊,果然还是应该问一下的,拿起酒碗哐哐就喝要不得啊!

    不过,只要自己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

    嗯,我是上将军我怕谁!我的规矩才是规矩!

    平原君没有再理会这个装逼犯!不过心里暗暗心惊,那可是一斤多的黄酒啊!吨吨吨就喝了下去,喝下去就算了,还跟个没事人一样,还能正常骑马,正常交流?他的量到底有多少啊!

    平原君不知道的是,作为21世纪的接班人,早已是“酒精”考验,那考验可是实打实的酱香五十三度的严峻考验啊!没有斤把酱香的量,怎么能做合格的接班人呢?!黄酒?那是酒吗?那是第二天用来醒酒的饮料!

    各怀心思的二人很快回到了郡守府内。

    赵括又拿出舆图开始看了起来,虽然已经战胜了燕军的主力,代地的偏师已经不算是问题,但一则伟人教育我们战略上要藐视敌人,战术上要重视敌人;二则对于代地的偏师,赵括想要的是全歼!所以更得细细谋划!

    而平原君则在一旁开始着手军报的拟写,在之前,还特意嘱咐侍从将邯郸带来的吃食整治一番,好给上将军庆功之用。

    时已过未(未时),吃食也已经备好,平原君也停下手中的活计,一脸笑意地邀请赵括共进晚食。

    赵括摸了摸有些饿了的肚子,闻着空气中弥漫着的牛肉香气,惊喜站起来道:“牛肉!”

    “然也!”平原君颇为自得地说道:“那日在城楼之上,见你对牛肉狼吞虎咽,定是对此物颇为喜爱,便嘱咐家老,用细盐小心腌渍,不仅使牛肉得意久存不坏,更增加了细盐之风味,只是苦了府上众人,这一月只能以昆布取味矣。”

    “快些来!牛肉炖煮得正是入味!”平原君催促道。

    可是赵括却反而坐下了,说道:“来人!”

    “在!”跟随赵括回转鄗城的亲兵很快从外间进来应诺道。

    “将此牛肉羹交于伙头军,告诉他们,加些蔬果,加足水,务必使每位将士喝到这碗牛肉汤!告诉将士们,平原君请大家喝牛肉汤!吾稍后与众军齐饮此汤!”赵括对着亲兵下令道。

    “这!”亲兵有些为难地看着赵括和平原君。

    平原君有些惊异地看着赵括。

    赵括说道:“夫为将之道,军井来汲,将不言渴;军食未熟,将不言饥;军火未然,将不言寒;军幕未施,将不言困;夏不操扇,两不张盖,与众同也。平原君须知之也!”

    “今大军未归,而牛肉香味满屋,此令三军离心之举者,吾等断不可为也!不若将此牛肉共三军想用,虽汤薄肉寡,然其情却生,其人也暖!就如此决定了!”赵括继续说道。

    其实赵括还有个小心思,那便是当年霍骠骑得汉武帝御赐之酒,投于大河之中,与三军分食,被传为美谈,更是诞生了酒泉的地名,不知道自己这碗牛肉汤能够在历史的故事中上也占有一席之地耶?

    “诺!”亲兵感动地应诺道,随即便去桌上端走牛肉。

    平原君又一次愣在一旁,心中不由得感叹道:“吾不及君,多矣!此子。。。。。。”

    眼见着亲兵就要离开,平原君连忙叫住了亲兵说道:“我那还有一段肉条,不如一道煮了吧!”

    亲兵不知所措地看向赵括。

    赵括笑道:“还不谢过平原君的慷慨解囊!”

    于是,不多时,一股牛肉香味从军营中慢慢散开!而在打扫战场的赵军们也得到了了传信,上将军让伙头军将平原君给自己准备的牛肉羹做出了牛肉汤,等他们打扫完战场便一道饮用!

    没啥说的,赶紧干活,莫让上将军久等。无需上官们催促,赵军一个个不自觉地就加快了手底下的动作。。。。。。



    第一百四十七章 心心念念牛肉汤也

    

时至酉时,打扫战场的步军和追击燕军的骑军,都已经归营。

    各什围坐一个鼎罐,鼎罐内装的是已经炖煮了许久的牛肉汤,是真正的汤——牛肉几乎都已经熬化了,为了避免这碗上将军赏赐的汤里显得油水不足。伙头军壮着胆子找到忙地不可开交的赵启,央着赵启给点弓箭手去附近的山里打点野味,采点山珍。

    赵启闻听是给上将军赏赐的汤里加料,那必须做好啊!大手板子一挥,三千大军丢下手中的活计,去山中打猎去。而为了在汤里表现下,各营还比起了赛,看谁猎到的东西多!于是,不到一个时辰,伙头军营中的猎物和山珍便已堆积成山。还好总管及时叫停了打猎,不然,估计鄗城附近的猎户这个冬天不好过把!

    可是即便现有的猎物和山珍让伙头军麻了爪。多是一方面,关键问题是,种类繁多,怎么做啊!总管一拍脑袋,只要没毒就行,管他呢!上将军要的是牛肉汤懂吗,是汤!去毛去脏,冲洗干净,剁吧剁吧丢入牛肉汤中,大功告成!

    奇迹的是,如此一锅大杂烩似的“牛肉汤”在吸收了各种山珍的精华后,越发的鲜香了。

    这直接导致若干年后,已经成为了朝中栋梁的老兵们无论尝过多少山珍海味,都始终无法忘怀这碗汤的滋味,这更是引得无数饕餮食客通过各种方式试图还原这碗汤。

    最后都不可避免的失败了,有种说法是汤里加了某种致幻的蘑菇,导致大军产生了幻觉。但这种说法很快被老兵们为首的功勋集团给驳斥了,你丫致幻了之后还能连夜长途奔袭的?

    不管怎样,但这碗汤终究成为了永久的绝唱,以及永远的遗憾!因为就连伙头军的总管也不知道究竟他娘的往汤里丢了什么食材,丢了多少食材!如果给他再来一次的机会,他一定要把各种用料用刀刻在石头上!那玩意可以传家!

    而这碗传说中的汤更是被命名为上将军汤。就连诞生这碗汤的鄗城获得了汤城的美名,尤其以牛肉汤最为鲜美!

    赵括再次站在了临时搭建的高台之上,手里端着一碗牛肉汤!底下的屯长再次成了传声筒!

    “今日大胜燕军,吾等先听捷报!”赵括大声说道,屯长很快将话传递了下去。

    “赵启!”赵括小声说道,示意这句话不用传,可是这群憨憨屯长,依旧将话传了开去,赵括一阵尴尬加无奈。

    “末将在。”赵启答应道。

    赵括略一偏头,示意他可以开始了,他可不敢再讲什么,他可以保证,只要他开口,无论声音多小,耳朵贼尖的屯长们立马会把他的话完全地传递下去。

    赵启会意,上前一步,拉开早已准备好的竹简念到:“今以三万大军迫燕军六万,马步军共计阵斩燕军一万三千余人,俘燕军将领将渠以下共计两万一千余人,我军殒一千四百八十二人,伤四千三百五十七人!完胜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