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是赵括,人在长平-第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军殒一千四百八十二人,伤四千三百五十七人!完胜之!”

    “彩!”随着屯长们激情澎湃的传递,整个军营中,喝彩声此起彼伏!整个营地陷入无边的欢乐之中!

    就连一直全程关注战事进程的平原君也忍不住喝彩道,他知道此战是大胜,却不知道是这样的几乎完胜,损失不过千余人,而据归来的任武汇报骑军损失不过百数,也就是说着千余的损失几乎全是步兵的,而大战过后,赵军军力几乎没有损失,几乎不可思议。

    不过,赵括在城楼上的表现是个什么情况,如此巨大的优势,怎么搞得好像快输了一样。平原君有些不解地看向那位上将军。

    其实,赵括要的从来就不仅仅是击败燕军,而是要用最小的代价击溃燕王,进而北上。。。。。。若是在鄗城损兵过多,后续一系列的计划都将无法实施,这才是赵括心中紧张的根本原因。

    赵启报完战况,便转身一礼下了高台,又将高台留给了赵括。

    “今日大声,本应与诸君痛饮烈酒,也唯有烈酒才能抒发吾等心中之豪情!”赵括接着说道。

    “可惜,我王也没料到,区区几日我们便取得如此大胜,未曾为吾等备好佳酿;而我们的军需官平原君从邯郸出来得急,却也忘了给大家带酒了!”赵括指着自己身后的平原君调侃道。

    平原君表面脸色铁青,内心却温暖无比!他知道,赵括虽然在损自己,可从他向大军介绍自己的那一刻开始,便是让大军正式接纳自己之时,更是将好大一份军功分给了自己,从此后虽说还不能在军中一呼百应,也至少是掷地有声了。但你就不能好好说话是吧,非损我?

    赵括没有理会平原君内心的波澜,继续说道:“实则我军还有作战任务,北方代地还有燕军在侵入吾赵之国土!”

    赵括稍作停顿后,问道:“吾等能让他们轻易回去吗?”

    “不能!”

    “不能!”

    此起彼伏的叫喊声是对赵括最好的回应。

    “来而不往非礼也!”

    “诸君可愿随我:打到蓟城里,活捉燕王喜!”赵括提高声音大喊道。

    “打到蓟城里,活捉燕王喜!”

    “打到蓟城里,活捉燕王喜!”

    四面再次传来赵军士卒的怒吼声!

    “饮了这碗汤,好好洗个澡,美滋滋睡上两个时辰!而后随我:打到蓟城里,活捉燕王喜!”赵括再次拔高声音结束了此次战前动员。

    言毕,赵括高高举起汤碗,随后一饮而尽!

    “开饭!”

    高台之下,开饭之声此起彼伏,将士们纷纷投入到消灭牛肉汤的行列中!

    随着牛肉汤聚餐的进行,赵军士卒们互相打屁调侃之间,“打到蓟城里,活捉燕王喜!”已经在赵军之中深入扎入人心,而一场原本弱势的防御战,已经悄悄被赵括变成了强势的进攻战。

    而在郡守府中,因为平原君牛肉汤的贡献,再加上平原君的死缠烂打,赵括也终于将他北上代地的进军思路,全盘拖出!

    至于如何“打到蓟城里,活捉燕王喜!”,赵括表示,嗯,还没想好?!



    第一百四十八章 赵军北上代邑对峙

    

舆图已经收起,赵括端坐一旁,众人还在理清着赵括的思路。

    “好了,很简单的一个围歼战而已!不必想太多了!”赵括开口说道。

    “上将军,可若是燕军没有去代邑呢?”平原君不解地问道:“若是燕王十万大军全力攻邯郸,攻鄗城,我代地之军又被将令控在代邑,我军岂不是危矣。”

    “我所带的三万大军本来就是为了对付燕军的十万大军的,即便燕军中途不分兵,我军依然可以获胜。”赵括缓缓说道。

    “鄗城乃燕军必经之路,选择鄗城决战,一则是取天时也,我军可以提前一日左右到达战场做好相应的准备,且武备粮秣转运简单;

    二得地利也,鄗城本身虽非险要,却也易守难攻,而其东南侧多山林易于藏兵,且有俯冲之势,易于我军骑兵之突进;

    三为人和也,此处已是我大赵之腹地,群众基础好,又远离繁华中枢,不利于敌军刺探的展开,而燕军行止却被我军侦查得一清二楚。

    故此天时地利人和,虽燕军三倍于我,我依然可以战而胜之。”赵括分析道。

    平原君一脸不屑:“我的上将军啊,你可是把身边最后一个兵都派出去了啊,着燕军还好只有六万,不然啊。。。。。。”

    “之所以将身边最后一个兵都派出去,不是怕战事反复,而是因为燕军的分兵,使我不敢在此逗留过长时间,欲在最短的时间里解决战斗,而手中的牌就那么多,只能通过增加步军的投入,侧面减轻骑军压力,从而尽速结束战斗。”赵括解释道。

    “上将军,如今大军已经回转鄗城,我军何时开拔北上?”任武在一旁问道,已经打完的战有什么好想的,要想也是回去再想啊,现在最要紧的是剩下的四万燕军,若是让他们从容退走,那燕军随时都有卷土重来的可能啊!那又得花费多少精力、多少兵力去对付啊!

    “大军苦战一天,稍作休息吧!步军亥时出发。骑军,嗯,骑军回来较晚,今日大战也最为辛苦,好在骑兵脚程要快些。且明日辰时出发吧,最迟后日晚间要追到步卒!”赵括略略思考后回答道。

    随后赵括似又想到了什么,接着对任武和赵启说道:“我军需要在燕王败于鄗城的消息传到代邑前,完成对燕军的合围。也就是说留给我们的时间只有三至四天。跟底下的军士们说清楚,今天的辛苦,是为了明日的少流血。如果能把这四万大军全数歼灭,三五年之内,燕国再无一战之力矣!”赵括下令道。

    “将军放心,喝了您的牛肉汤,弟兄们都盼着您带着我们打到蓟城里,活捉燕王喜呢!”赵启回答道。

    “哦,对了,缴获的燕王的大纛旗帜要擦洗赶紧,代邑之战有大用!”赵括再次吩咐道,不提燕王,赵括还险些忘记着意外之喜了。

    “诺!”任武再次应诺道。

    “各自下去准备吧!”赵括挥了挥手说道。

    “诺!”任武和赵启一齐应诺道,随即转身离开,大堂之中只留下赵括和平原君两人。

    “上将军的军略恐不止与围歼代邑之燕军吧!”平原君试探着问道。

    “战场形势瞬息万变,以后所有的计划都要是围歼计划执行情况而定。”赵括笑着答道:“而且一碗牛肉汤,就只能讲到这儿了!”

    “汝。。。。。。”

    。。。。。。

    亥时很快就到了,赵括再次骑上战马,率领着两万步卒北上,剩下的步卒留在了鄗城之中负责看守燕国的降军。

    而此时,在北方的代邑,李牧所率领的两万代军骑兵,已经与卿秦所率的燕军偏师对峙一日之久。

    “将军,燕军一来就摆出个方阵,摆明了是来防守的!恐怕邯郸方面不容乐观啊!”一位都尉对李牧说道。

    “是啊将军,上党一战,我军虽胜秦军,但据南调的同袍书信告知,我军损失亦是不少,又得郡三地,兵力均陷于其中,邯郸恐怕已是个空壳子了!”另一位都尉尉补充道。

    “不若,明日我率本部骑军冲一冲,试一试燕军的成色如何?”校尉建议道。

    “不妥吧!上将军要求我军拖住燕军就好,贸然冲阵,还是已经摆在明面上的防守型的方阵,若是一个不好。。。。。。”另一位校尉正准备反驳,却突然意识到自己好像说错话了,赶紧纠正道:“我的意思是,若是上将军怪罪下来。。。。。。”

    “冲一冲还是有必要的!”一直没有说话的李牧说道:“一则我们也需要知道对面之燕军战力如何,二则要拖住燕军,就要装出一股子急于南下的样子,只有这样,他们才会甘于防守!才不会觉得我们是在拖住他们。”

    “将军此言有理也!”那员请战的校尉思考一会儿后,说道:“将军,我觉得我们也别等明日了,就今晚吧!趁着今夜月光并不明亮,给燕军来一下子!”

    “我看你是想让上将军给你来一下子”都尉反驳道:“你当对面的燕军皆不知战耶?能打得东胡人抱头鼠窜,岂会不防备我军偷营?”

    “然也,今日白天观其大军营寨之选址也,不选孤山,不趋密林,临水而不靠河;察其阵型也,四四方方,正正好好将我军出路堵死!其将,必知兵之人也。”另一位都尉补充道:“除非能够从背后袭击,正面攻击恐怕不是个好方法!若是强行从正面冲阵,不似我军之作风,反而会被敌军所察觉,还望将军明察!”

    “汝刚刚说的什么?”李牧突然打断道。

    “望将军明察?”都尉回道。

    “上一句!”李牧继续问道。

    “若是强行正面冲阵,不似。。。。。。”都尉继续回忆道。

    “再上一句!”李牧继续问道。

    “除非能从背后袭击?”都尉回道,心想着,再问我可就真不记得了!

    “对,就是这句!”李牧高兴道:“吾已有破敌之策矣!”

    “哦?”众人惊喜地看着李牧:“从背后攻击吗?”

    “然也!”李牧回答道

    “嗨。。。。。。”众将有些失望,都知道方阵宜从背后破,问题是你怎么绕道背后啊!等上将军来吗?那算哪门子破敌之策!

    李牧眼见众人眼中的失望,却也不着恼,心中暗暗盘算,此事虽无百分百之把握,但反正也是闲着,试试看又不会掉块肉!

    嗯,就这么干!



    第一百四十九章 李牧首秀阴阳双策

    

李牧心中已有全盘的打算,但初掌大军的他缺乏威信,若是不向几位主要的将领说明,恐怕执行起来困难重重矣。

    于是李牧耐下性子对手下的几位都尉和校尉解释了开来。

    “如贾都尉方才所言,欲破方阵者,需从其阵之背后下手,大家以为然否?”

    “然也。”众人附和道,毕竟是主将,心中不屑归不屑,该回答还是得回答的。

    “燕军设方阵与两山之间,阻隔我军去路;而我军迫于两山拦路,非正面冲击其方阵不得出也,大家以为然否?”

    “然也!”众人的附和更加敷衍了。

    “可是,两山之间当真一条路都没有吗?”李牧问道。

    “路自然是有的,然一则不好找,非本地之猎户不可知也;二则即便有路也不便大军行动也;三则山高路远,原本一日之程,非三五日走不完矣!故山中虽或有路,却与我军无甚意义也。”一位都尉解释道。

    “此定式之思维也!首先路虽不好找,猎户却不难,此地为我代地,我军抗击胡人多年,与本地之猎户多多少少有些许情分,令其领路当不是问题!”李牧解释道。

    见无人反驳,李牧便接着说道:“其二,虽大军行动不便,然三千精兵携带五日之粮,无负无载,或可通过耶?”

    “可也!”几位都尉和校尉们觉得有点儿意思了。

    “至于时间,我军本身的任务便是拖住燕军,少了三千兵马对于我军并无大碍,而三至五日的时间,与其在营中闲置,不如去山里走上一遭,诸君以为如何?”李牧摊了摊手向麾下的将领们问道。

    “可是可以的!然三千兵力,即便是绕了过去,即便从方阵之侧后发起进攻,面对敌军十倍之数量,恐怕也仅仅是能够取得一时的优势而已,待其反应过来。。。。。。”一位都尉思考着说道。

    “贾都尉啊,吾正面还有一万七千骑兵!三千兵马只需搅乱一时,信号一起,我军再行正面突进,两面夹击之下,燕军不溃败那才怪了!”另一位都尉反驳道

    “然则如何吸引燕军之注意力焉!三千兵马说多不多,说少不少,若是其广撒探马,未必不能知晓吾等绕后之举也,若其知之而设伏于我军,则事败矣。非使其让他们无暇顾及方可也!”都尉补充道。

    “要吸引燕军之注意力,无非就是打嘛!”

    “然则前已经有言:正面冲击方阵,于我军不利焉!若是频繁进攻,且不论我军伤亡之重,就怕燕军主将看破我军之意图也;而若是进频率过低,则无法是燕军无暇顾及其他矣”都尉的一番话语又将热烈的讨论推向了死寂。

    “对于此,吾亦有方法矣!”李牧继续自信地说道。

    “还请将军不吝告知!”都尉们请教道。

    见手下的态度已经有所转变,李牧知道,自己真正成为主将的时间,快了!

    “若是诸君今夜彻夜讨论不睡,明日可还有精力对敌?”李牧没有直接给出自己的答案,而是又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

    “末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