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是赵括,人在长平-第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手下的态度已经有所转变,李牧知道,自己真正成为主将的时间,快了!

    “若是诸君今夜彻夜讨论不睡,明日可还有精力对敌?”李牧没有直接给出自己的答案,而是又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

    “末将可勉力为之!”

    “末将亦能勉力为之!”诸将纷纷答道

    “若是明夜接续讨论而不眠耶?若能,后夜继续耶?”李牧接着问道。

    “恐力有不逮也!”诸将纷纷表示同意。

    “然也,不眠不休非长久之计,此人力有尽时者也!”李牧总结道。

    随即指向舆图说道:“既然燕军主将知兵,其对于夜间劫营必有防备也,吾之计策便是劫营!”

    “劫营?!”众将疑惑道。

    “然也!”李牧继续说道:“此劫营非真劫营也,乃假劫营也。其大营两侧为山地,丛林密布,虽无法绕后,却也可令我军藏于其中,若我以五百军士藏于其中,待至深夜,击鼓鸣号,燕军必以为我军劫营也,则其军必出,而我军待其军出则偃旗息鼓,如此反复,则燕军不得休息矣。”

    “然则燕军可轮流值守轮流休息也!此计未必能够拖垮燕军!”

    “且不论在吾军之鼓噪之中,燕军是否能够安然入睡,便当其有过半之兵力可以休息。然此仅为第一步耳!待明日,吾军试而击之,见其战力不弱即可后撤也,并可明分兵于林中,待夜至,继续鼓噪而扰之。”李牧继续解释道

    “如此一来,燕军必定以为我军进入丛林之意,在于夜间行扰乱之为也。可掩护我军绕后之举也!而日间试探性进攻,亦可为我军疲军之策作作证也。欲破我军疲军之策,则必分兵休息,一旦分兵,白日对阵之兵力便不足以顾及林中之我军也。此明暗双计也。”都尉接着李牧的话头继续分析道。

    “彩!”众将一致喝彩道。

    “既然大家皆认可此计,本将便下令了!”李牧环顾一周缓缓说道。

    “愿听将军吩咐!”一众赵军将令齐齐拜道。北地大军就是有这个好,有能力的到哪都受尊重,显然李牧的能力已经得到了众将的认可。

    “李校尉,你是本地之人,今夜便带人去寻访当地猎户,务必要找到可以直通燕军后阵的小路,越短越好,一旦找到立即回报!”李牧开始下令道。

    “诺!”李姓校尉应诺道。

    “贾都尉,令你率三千五百人马,于今夜秘密潜入山林之中,其中三千人由你亲自率领,待李校尉找到向导后,即行向燕军后方运动;其余五百人留在原地,多带军鼓号角、旗帜大纛,于子时开始行疲军之策!”

    “诺!”贾都尉也立即应诺道。

    “陈都尉,白日的进攻挑战由你执行,列阵要慢,进攻要缓,要让对方看出来我军是在试探其实力,时间要拖得越长越好!”

    “诺!”另一位陈姓都尉也应诺道。

    “如今邯郸危急,吾代地之军号称强军,吾更是上将军亲点之将,当不负国家王上之重托,不负上将军之信任,尽快击溃燕军,打通南下通道,救邯郸于水火之间!诸君且助我一臂之力!”李牧双手合拢,深深一拜,结束了他裨将生涯的战场“首秀”。

    “诺!”众人皆拜而应诺道。

    显然,众将对这位异军突起的后起之秀的表现,很满意。



    第一百五十章 赵括发飙李牧挨罚

    

“报:上将军,前方不到二里处发现燕军,似为我军击溃,正在溃逃,预计很快抵达我军所在地。”斥候突然汇报道。

    “什么?”赵括脑子嗡嗡的,自己不是给北地军下令了只许防御,不许进攻,务必拖住燕军的将令吗?怎么燕军被就被击溃了?哪里来的军队击溃的燕军?还是燕军在布局引诱我军出战?

    来不及思考那么多了,既然燕军冲着我这儿来了,原本包围的阵型就不再合适了。好在步兵的阵型无需太多调整。

    “传令:步军止步,盾兵在前,长矛兵在中,弓兵为后,就地防御。传令任武,取消奔袭计划,三千骑兵一分为三,两千各护住步军两翼,剩余一千回返中军,作为预备队,随时增援战场。全军高呼:燕王已败,弃械跪地,降者不杀!快!”赵括脑中飞快运转,很快理出头绪向传令兵下达了指令。

    传令兵也明白事态紧急,记录下命令后,飞似的就将将令传达开来。不多时,全军已经响起了“燕王已败。。。。。。降者不杀!”的呼喊声。

    而另一端指挥全军唯一精锐骑兵的任务,正纳闷怎么主力那突然人声鼎沸了起来,传令兵便骑着快马赶到了任武的面前,也好在因为时辰未到,任武还未下令全军奔袭,否则传令兵都不知要去哪里找任武了。

    接到最新将令的任武,瞬间意识到情况恐怕有变,于是二话不说,按照赵括的命令将骑兵一分为三,委托两位校尉带队后,自己带着剩余的一千精骑回到了中军赵括处。

    任武一个翻身便跳下马来,噔噔几步跑到赵括面前,双手一拱说道:“末将依最新之将令,将骑军一分为三,分别护住主阵两翼,另一千人已赶回中军,特向上将军交令!”

    “好!”赵括淡淡地说道,眼睛却望着黑漆漆的正前方。

    一旁的任武却放下了心,他最担心的就是传令兵传错了指令,如今得到了上将军的认同,说明指令无误,那就问题不大了。

    但眼见着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任武心中还是泛起了嘀咕,想要开口询问,却又怕打断了赵括的思路,于是渐渐坐立不安起来。

    赵括也发现了任武的异常,正想给他解释两句,却见阵前已经出现了亮光,那是铠甲反射我军火把的光亮!第一波的燕军败兵已经抵达赵军阵前。

    赵括不得细说,只得对任武说道:“有啥话,打完仗再说!”

    “诺!”任武显然也发现了阵前的异常,于是赶紧应诺道,随即跳上战马回到自己的岗位上!

    此时的赵军已经经历了鄗城之战的洗礼,虽然谈不上多精锐,但也不至于一触即溃,反倒是此时的燕军,在溃逃的路上,看到已经摆好阵型的赵军,心中绝望可想而知。少数想要奋起一搏的燕军也很快被赵军口中的“缴械跪地,降者不杀”给击溃。毕竟好死不如赖活着。

    只剩编制尚在的燕军,或是亲兵队伍,见到赵军的枪阵依然义无反顾地发起了进攻,却也在任武的几次出击下化为了军功本上不算浓墨重彩的一笔。

    只有些机灵鬼,或是幸运儿,成功地绕开了赵军还算长的防御线,逃出升天。

    可惜的是燕军主将,显然有足够的聪明和足够快速的马力,让他得以逃出并未闭合的包围圈,而显然,燕军的主要将领都不缺乏这样的机智与耐心。

    幸运的是燕军的大部分士卒,并没有那么多的心眼与分析判断能力,更没有那样的一颗大心脏,于是纷纷器械跪倒在地。

    时至深夜,一场不知该称为遭遇战还是围歼战的战斗,终于随着北地骑兵的到来画上了一个不算圆满的句号。至少赵括是这样认为的。

    少顷,赵括带着任武已经来到北军的大营。

    中军帐中,一片欢声笑语,打了胜仗嘛,还是以少胜多的大胜仗,能不开心吗!几位北军的将领欢聚一堂,喜笑颜开,等候着赵括的到来。

    赵括从帐外走来,听闻帐中笑声一片,更是气不打一处来,脸色铁青地走入中军帐中。跟随其后的任武忙给自己昔日的同袍们使眼色,示意他们收敛点。

    可惜,帐中的糙汉子们哪里能懂这些弯弯绕绕,看着挤眉弄眼的任武,还以为许久不见我,在跟他们做鬼脸闹着玩呢!

    于是,任武尴尬了……昔日的同袍一个个伸出友谊之手将任武狠狠地拍打一番,嘴里还叫嚣着:哎哟,好久不见啊任小个子。此时,任武恨不得把他们一个个都给掐死,然后再找条地缝钻进去。这么没眼力见吗?

    赵括此事却没心情看他们玩闹,也不想跟他们废话,直接问道:“我乃赵上将军括,代地南下之军,主将李牧何在?”

    一名中年男子昂首挺胸,起身回道:“末将李牧,见过上将军”

    “报一下战况!”赵括冷声问道

    “诺!”李牧显然没有体察到问题中的寒意,还以为只是普通的询问,便颇为自豪地说道:“今日入夜时分,贾都尉率精骑三千,自小路突击燕军侧背,同时举火为号,某亲率大军随即正面突进,一举击溃燕军,阵斩燕军五千余人,后燕军逃亡之路上,遇上将军阻截,收败兵约两万人,粮草军械无算!”

    “彩!”一名北军的都尉忍不住喝彩道。几名北地的将领也纷纷加入喝彩的队伍。直到任武悄悄地踢了某人一腿,大家才意识到不对劲,只见站在上首的上将军丝毫没有得胜的喜悦,反而脸色铁青,双眼几可喷火。

    “吾之军令可曾收到?”赵括尽量压住自己的火气,不带丝毫情感地问道。

    “军令收到了,但吾军细作偶然发现了一条小路,可直通燕军侧背,此难得之战机也。”李牧的声音越来越小,显然他也意识到上将军可能不是来夸奖自己的。

    赵括耐着性子听李牧说完,随后又问道:“军令为何,原文念出!”

    “大军驻屯代邑,不得轻出,与燕军相持,待军北上,会击燕军。”李牧老老实实背诵着将令。

    一员都尉忍不住在后方说道:“禀上将军,战机稍纵即逝……”

    还不待他说完,赵括便冷冷地看向了他,说道:“我与主将问话,何时都尉可以插言了?若再有口舌,以谤军之罪,斩。”

    “诺!”任武在一旁应诺道,随即李牧反应过来,也跟着应诺。北地众将领随之应诺。

    赵括轻叹了口气。李牧是他亲自选的人,能咋办,杀了吗?以后还要用啊……

    “任武,跟他们说说我军的行止。”赵括恨恨地说道。

    “诺!三日前,我军于藁城大败燕王喜所率燕军主力,阵斩过万,俘敌万余,余者狼狈而逃。随后我军星夜兼程北上,于昨夜抵达代邑外围,正在布置合围,却见燕军狼狈逃出,无奈之下只得变阵……”任武老老实实地将几日的情况说了一遍。

    话说到一半,李牧便已经感觉到不妙了,上将军这是抓小放大,放掉了难以全歼的燕军主力,转而围歼燕军的偏师,而自己想的只是击退燕军,这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上啊,能不生气嘛!

    “好好的一场歼灭战被你打成了遭遇战,辛辛苦苦抢来的燕王大纛,想用来劝降燕军,被你搞成了摆设!你们还好意思笑!”赵括越想越气,指着李牧的鼻子喷道:“自作主张,刚愎自用!亏我特意安排你做南下主将,你就这么回报的的呀!啊?”

    众将还想前去劝解,却被任武拦下,他知道,一罪不二罚,若是让上将军狠狠地骂完这一顿也就算了,消消气,惩罚还能轻些。若真要追究李牧战场抗命不遵的事儿,就是有十颗脑袋也不够砍的。

    “滚出去,给我端着枪站岗去,什么时候想明白了什么时候再进来!”发泄一通的赵括逐渐平息了下来。随即又对帐中众人说道:“此役乃是两军全凭默契共同击溃了燕军,明白吗?”

    “诺!”众将一同拜道。



    第一百五十一章 战况有变任性一把

    

任武已经带着代地的将领们出去清点物资人员了,而李牧正端着枪站在了军帐之外。军帐之内,只剩下了赵括一人。

    赵括又站在舆图之前,由于全歼燕军偏师的战前预想没能完成,现在算来,至少放跑了一万多的燕军,且大都是跟着各自将军校尉一起跑的,也就是说这一万多人,建制都还在,只要燕王大手一招,立马就又是一万多能战之兵。

    在鄗城一战中,逃走的燕军少说也有两万多,这样一来,燕王手中可用之兵一下子就到了三万多接近四万的样子。而自己手中,虽说两战之下,兵力损失不多,但代地之兵还需回转,不能久留,而除却李牧的代地之兵,便只有三万人不到。

    三万人,要去进攻四万人,还是深入敌军的领地?这不是找死吗!

    那怎么办?班师回朝吗?

    自己苦心的安排岂不付诸东流?回朝之后,自己虽然或许能够位高权重,但三郡之地势必要被众臣插手,三郡之地一旦被插手,下次再想私下调兵,便不太可能了。不能够悄悄调兵,对于赵王和赵臣一切都打明牌,如何引诱他们上钩呢!

    最重要的是,三年之期怎么办?

    自己还有多少时间,多少次的机会从容布局?甚至于说,如果错失了这次的机会,赵王还会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