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长生可否-第1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执象一副不太信的样子,非说他是要给皇帝看诗词的,绝不能出错,要去新作坊瞧瞧才肯信。

    最终引来了作坊的管事。

    管事拿捏了一翻,将价格要到二百两,张执象直接付了一百两,他才答应下来,带着张执象看了旧作坊的器具,详细的介绍了一翻,再带他去新作坊比对……



183、保持默契刺杀交锋



徐阶并不希望费宏死,因为费宏如果死了,议事院的新一任议长必然是夏言。

    徐阶今年不过三十五岁,官职也仅仅是江西按察副使,资历非常浅显,有费宏支持,他几乎可以站在议长的角度上去布局做事,而没了费宏的支持,谁认他?

    纵使费宏会将人脉遗产托付给他,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跻身高层的。

    非二三十年之功不可!

    对于这些,徐阶看得很清楚,他真的希望费宏可以多坚持两年,但费宏的身体,差不多也就只剩下两三个月了……

    费宏自己也清楚,所以握紧了徐阶的手,没有多说什么。

    趁着他还活着。

    徐阶来负责谋划这一次与嘉靖的交锋,如果能获得胜利,论功行赏,徐阶至少能拿到一个议员的位置,省却数十年攀爬之功。

    费宏跟嘉靖斗了十年,非常清楚夏言不是嘉靖的对手。

    唯有徐阶,才能斗倒嘉靖!

    ……

    张执象不知道自己的对手是徐阶,他只知道对方的布局喜欢从细微处入手,将自己埋得很深,这场“意外”酝酿的非常好。

    如果嘉靖死于爆炸,史书上也很好写。

    余庆行烟花作坊失火,周围粮店有恰好囤积了面粉,在面粉的作用下爆炸威力极大,从而将皇帝炸死……

    再描写得玄乎点,就是皇帝失德,天将神罚。

    “张公子有心事?”

    直到夜晚,他们去河边放烟花的时候,陈飞鸢站在张执象身旁,看着张静笃和王翠翘放莲花灯许愿,她则趁机问道。

    她虽然是男子做派,但心思很细腻,白天就看出了不对劲。

    张执象便将定制烟花的事说了。

    “张公子准备了什么诗词?”陈飞鸢很有兴趣,毕竟扬州文风极盛,她看张执象一表人才,若是文采还高,真真就是神仙公子了。

    “只一句。”

    “哪一句?”

    “人生若只如初见。”

    陈飞鸢张大了嘴巴,震惊无比的看着张执象,见他心不在焉眺望湖水的样子,只觉得自己的心跳越来越快,眼中已经是细雾朦胧,情不自禁的喊道:“公子……”

    “诶,来了!”

    张执象却是没听到她近乎呢喃的呼喊,或者说,他心思根本不在于她对话上,听到嘟嘟喊自己,就跑过去给嘟嘟帮忙了。

    陈飞鸢空落落的看着三人欢笑的模样,只觉得心痛得很。

    反复呢喃道:“人生若只如初见……”

    她以为是深情到极致的爱情,其实不是,张执象用这句诗,是回应他在十年前与嘉靖的约定,他是天师下山,万鬼顿首,嘉靖那边是不是已经虎豹成文,有食牛之气了?

    两人约定,要一起改变大明的。

    闺怨诗向来都是言志的,这点要追溯到屈原那里。

    不过,女子很少会去读言志的那部分,读的都是表面的爱情,因为这一句诗的缘故,陈飞鸢觉得自己还没恋爱,就失恋了。

    她站在岸边默默祝福,王翠翘则在张执象陪嘟嘟许完愿后,问道:“余庆行有问题?”

    王翠翘知道张执象去余庆行是听了十万斤火药的事。

    但应该不只是这么简单而已。

    “还记得下午看杂耍时,那个喷火的节目吗?”张执象问道,王翠翘点点头,问道:“跟这个有关?”

    “嗯,你知道表演喷火时,喷的是什么吗?”

    “看着像……面粉?”

    “对,就是面粉,口中喊一把面粉,都能爆出一团火焰来,如果有大量的面粉充斥在密闭空间,这个时候有火星燃起,会发生什么?”

    王翠翘瞳孔一缩,明白情况了,利用面粉,可以让火药爆炸的威力扩大数倍。

    波及范围更广!

    “他们为了对付陛下竟然不惜……”王翠翘有些震惊,她听张执象说了新作坊的位置,那里可是有不少居民的!

    “手段的确狠辣,但谋事之人非常隐秘,一般人绝对不会想到关键在面粉上,也就是我所知跟常人不同才敏锐的察觉了。”

    张执象分析了布局者的思路,认为布局者会尽量减少线索,让计谋变得“无迹可寻”。

    因而,接下来对方应该会有意忽略面粉的事情。

    已经找到关键的张执象只需要在必要时刻弄走那几个粮铺的面粉就可以,没有二次扩散殉爆,哪怕在烟花作坊内使用面粉,粉尘爆炸的威力也有限。

    另外。

    他会在那一天祈雨。

    水雾也会引起粉尘爆炸,但倾盆大雨则不会,能尽量减弱爆炸的威力。

    “不能阻止爆炸发生吗?”

    王翠翘问了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爆炸只要发生,定然会有人员伤亡,哪怕张执象会让爆炸降到最低。

    张执象沉默了下,说道:“总要炸出来才好。”

    “不给他们点取巧的机会。”

    “他们就该直接造反了,淮安那边的灶户就是为了这一步准备的。”

    “到时死的人会更多。”

    她知道张执象很为难,这是没办法的事情,你总不能指责好人做的不够好,她心疼的看着他,主动伸手拉他在一旁坐下,让他靠在自己的腿上,给他抚平着眉头。

    “总归还是要打仗的。”她认为这点无法避免。

    “是啊。”

    张执象明白这点,但他宁愿等到那些人以倭寇的名义行事,将战场放到沿海,甚至是海洋上,以封锁贸易为要害,战争就尽量不会波及平民,变成实实在在的两军对垒。

    若是放在淮安以及更内陆的地方。

    朝廷没有江南士绅们的把柄,无法攻其所必救,那就只能由着对方乱来了。

    嘉靖与江南士绅、豪商们的斗争,总归是要落在正面战场上的。

    想必南京和舟山都清楚。

    所以这一次双方都应该尽量克制,保持默契,张执象也好,嘉靖本人也好,都要给他们刺杀的机会,而代价则是他们不会掀起造反,殃及大量百姓。

    而张执象要做的,则是护住嘉靖。

    让嘉靖活着走进南京城。

    而只要嘉靖抵达南京,基本上就是宣告这种阴谋诡计的时期结束了,接下来双方该摆明车马打硬仗了……



184、皇权在野不在朝堂



并非是所有文人都拒绝给皇帝当鹰犬的。

    实际上,只是因为皇帝久在深宫,只能接触到一群大臣而已,那些都是士大夫,在民间而言,读书人可能表面上对皇帝一屑不顾,谈什么“圣天子垂拱而治”。

    可真要有机会向皇帝表忠心,获得重用,他们比谁都积极。

    用烟花展示才华的策略一时风靡,扬州城内几家做烟花的,基本上都是订单拉满,囊中羞涩的,便少弄几个字,财大气粗的,恨不得直接将策论放到天上去。

    但烟花也就那么几秒钟的事情,你弄几百个字,谁看得清呢?

    商家自然按照客户要求来,但知道个中诀窍的,基本都是一句话,然后将字弄得越大越好,有不要脸的,直接上自己的名字,比如“江左首才,某某某。”

    反正,想尽了办法,让自己在嘉靖那里有个深刻印象,希望皇帝注意这个在野贤才。

    总之。

    民间对于皇帝的态度,其实是很欢迎的,皇帝南巡,更是当个热闹事在对待,毕竟大明的皇帝南巡又不会搜刮地方。

    不是谁都是乾聋老狗,六下江南,就六次沿途盘剥,收税都收到五十年后了。

    当然,扬州的氛围跟淮安不同。

    为了让嘉靖“游玩”扬州,所以并没有人特意带节奏抹黑嘉靖,而在淮安,因为灶户的事情,嘉靖的龙舟停在淮安,时不时就有数百名文人来码头请愿,让嘉靖废除“登闻”两纲盐引,体恤天下万民。

    至于昨天才凌迟了那些盐官。

    这些文人就说嘉靖手段酷烈,不似人主所为……

    反正他们在极力将嘉靖抹黑成暴君、昏君,淮安的百姓也是听得将信将疑,灶户们昨天杀狗官是很爽,但也觉得,登闻两纲盐引还在,以后还是会被盘剥啊,对于皇帝的信任又开始动摇。

    但那上百名盐官、盐吏的死,多少已经发泄了一些情绪。

    会发生造反的那股气已经不在了。

    按照噶玛·却礼嘉措,也就是我们的法海大师的赶路情况来看,其实只要将嘉靖留在淮安五天即可,但,嘉靖表示请神容易送神难。

    他,还就不走了。

    在凌迟完那些盐官之后,过了两天,嘉靖居然上岸了。

    船上随行的官员们呆了,码头上请愿的文人们也呆了,皇帝真的收到了他们的感召,决定悔过自新?他们这下得青史留名了吧?

    当然。

    更加失措的是那些灶户们,见不到皇帝的时候,一个个心里担忧,还有怒气,可当皇帝真的下船,来到他们面前的时候,就全都慌了。

    什么怨气啊,怒意啊,都没有了,有的只是诚惶诚恐。

    嘉靖身边就武定侯郭勋,还有一名道士,再加上黄锦这位御前太监,连护卫都没有带,就这么走向了请愿的人群,迎来的,是人群如同潮水般后退让出的道路,并且山呼“万岁”。

    喊了好几声万岁,情绪越来越饱满。

    终于,有人没忍住,就如同委屈的孩子向父母哭诉一样,开始不断有人高喊:“皇爷,我们苦啊,皇爷!”

    “救救我们吧,皇爷。”

    “皇爷,杀了那些盐官没用啊,杀了一批还有一批的啊。”

    “皇爷,取消灶户吧,我们不想煮盐了,我们想种田啊,我们也想过上吃饱的日子啊。”

    “皇爷,您看看我的手,这煮了一辈子的盐,手脚都烂透了啊!”

    ……

    百姓们从来就不蠢,知道是谁真的害了他们,可是迫于生存,他们只能要求皇帝取消两纲盐引,但当皇帝真的来到他们面前的时候,他们就开始说出真相和诉求了。

    因为嘉靖昨天凌迟了一百多个盐官,文人们对此恨透了。

    但百姓心底里明白,这位陛下,是念着他们老百姓的!听说,皇爷还要去祭拜太祖爷呢,从古至今,就没有哪位皇帝有太祖爷那样对老百姓好。

    会祭拜太祖爷的皇帝,那就是圣主明君!

    朱元璋去世一百多年了,但他的余泽依旧庇佑着大明,维持着大明皇室的正统性,别说一百年,就是两百年,两千年,老百姓都会记得,曾经有那么一位皇帝,真的爱民如子。

    这份朴素的认知,根植于老百姓心中。

    以至于哪怕到了明末,李自成造反后,也依旧尊敬崇祯,希望能够当大明的王,而非取代大明,至于李自成攻入京师,崇祯煤山上吊的甲申之变,其实历史记录谜团重重,多处矛盾。

    看明实录和国榷,就会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

    而要看真相具体如何。

    得看……《红楼梦》,看懂了红楼梦,才能看到明末那段纷呈的历史。才能明白,为了保存真相,保存华夏文化,那位作者到底下了多少苦功。

    李自成到底是去京师勤王、与崇祯会师,还是覆灭大明,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了。

    总之。

    无论是土木堡还是宁王叛乱,他们都不敢颠覆大明,就知道大明皇室在民间到底有何等声望,哪怕过了一百多年,老朱也没有被民间遗忘。

    于是。

    嘉靖走到了人群里,走到数万灶户当中,他听着他们诉苦,听了许久,等他们自己停下的时候,又让他们推举出德高望重的人,来做代表讲灶户的真实生活。

    听完了这些,嘉靖又让人从淮安城内请来匠户、乐户、农户、脚夫、力工……

    他请来了这些社会当中最底层的人民,请他们派代表来讲述真实的生活,听他们向自己诉苦,也是向广大百姓诉苦。

    嘉靖什么都没有做,他只是在码头待了三天,听了老百姓整整诉了三天的苦。

    但,随行的官员也好,淮安城内的官吏们也好,都慌了。

    严嵩站在船头,看着离开群臣,走入群众当中的嘉靖,他眯着眼睛,总觉得,此时的嘉靖,比坐在京师皇宫的龙椅上,更像一名皇帝。

    离开了皇宫,站在百姓当中。

    他才是一名真正的皇帝,手握皇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