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离开了皇宫,站在百姓当中。
    他才是一名真正的皇帝,手握皇权。
    严嵩以为,这已经很厉害了,可当嘉靖跟着灶户们一起去盐场煮盐,真实不差的体验灶户生活的时候,他才明白,自己还是小看嘉靖了。
    而百官们看着皇帝这不合常理的出牌,那没来由的心慌,更重了。
    他们聚集在夏言面前。
    问道:“夏阁老,陛下这是要做什么啊?那煮盐的活计,岂能亲自上手,这开春耕种,陛下又去了村庄耕地,这有时候牛都不用,自己拉犁耕地,肩膀都磨出血了。这数万人跟着陛下后面看着,人吃马嚼的,陛下还让我们负责他们的吃食。”
    “这,这不是个事啊,夏阁老。”
    夏言伸手,体会着天上的绵绵细雨,心中想到的是“春雨贵如油”这类诗句,好似根本没有将群臣的言论听进心里。
    只是被问得多了,才回了一句:“怎么拦?谁去拦?”
    “那数万人看着,已经将陛下尊为圣人了,陛下就算让他们清君侧,他们也会拿起锄头,死不旋踵的冲过来。”
    “你能拦吗?”
185、皇明祖训法理在民
这十年嘉靖做了很多事,也在考虑一个问题。
    到底,什么是皇权。
    如果光指对天下的掌控权,那这份权力无疑在士绅们手上,皇帝只能算是个傀儡而已,哪怕强势如秦皇汉武,也无法真正的号令天下。
    因为,皇权是不下乡的……
    在遇到张执象以前,嘉靖认为大明跟其他王朝其实没有什么区别,至多就是“得国最正”,认为大家都是一样的。
    但,听张执象讲过后世的历史,他才发觉,原来大明是不一样的。
    因为大明,有太祖。
    在夏启以后,大明以前,君王就是权贵阶层的代表,他们是最大的食利者,或许为了维护统治,处于自身利益思考,会抑制权贵阶层,让他们不要太乱来。
    但实际上,皇帝跟权贵们是一伙的。
    他们都在盘剥百姓,只是,皇帝希望细水长流,而权贵们喜欢涸泽而渔。
    然而,千古以来,出了个异类。
    朱元璋。
    他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他给天下百姓分了田地,他终其一生都在修大明律,都在试图把监督权交给百姓,保护百姓免遭剥削……
    他是唯一一位真正视百姓为子民的皇帝,也是唯一一位,将皇权带到了乡间的皇帝。
    所以。
    他可以杀无数贪官,官不聊生,也不敢造反,所以,他敢杀勋贵,那些手握重兵的勋贵也只能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大明第一狂人李贽,曾评价过:
    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汉高祖,尧以后一人也;唯我圣祖,起自濠城,以及即位,前后几五十年,无一日而不念小民之依,无一时而不思得贤之辅,我太祖高皇帝,盖千万古之一帝也!
    朱元璋,是千万古一帝!
    他用事实告诉了子孙什么是皇权,他终其一生为大明打下了“得国之正”的基础,得国之正仅在于没有食前朝俸禄?没有背叛旧主?堂堂正正的取了天下?
    绝不是!
    大明的得国之正,真正在于朱元璋视天下百姓为自己的子民,真正在于,大明朝的皇帝,从朱元璋开始,就与权贵阶层割裂了!
    也正因如此,终大明一朝,皇室与权贵的斗争无比激烈。
    这是任何朝代都不曾有的。
    可以说,中间但凡有哪个皇帝真的拉胯一下,明朝皇帝早就彻底沦为了傀儡,哪怕是最无能的仁宗朱高炽,也有坚守一些底线,故而上位九个月就驾崩了……
    他若是一昧妥协,何至于此?
    宣德、正统、成化、正德、嘉靖、万历、天启、崇祯,哪一个曾经屈服?
    天子守国门,老朱家真的尽力了。
    在遇到张执象之前,嘉靖哪怕是以藩王入主,也弄明白了这些事,但在嘉靖看来,他们大明皇室就像是一只猴子,他们在不可理喻的大闹天宫,而世人并不知晓。
    那漫天神佛,是如此让人压抑窒息。
    他们在战斗,却没有同伴,他们在守护,却不为人知,他们就像是孤高的守护者,只是单纯的继承了先祖的遗志,在遵循这份责任。
    不屑于向世人解释,不屑于向被保护者说自己的艰难。
    其实,已经偏激了……
    如果没有人告诉他们,没有人点醒他们,他们只会这样继续走下去,直到没有任何办法的,非人力可逆的,大明灭亡。
    嘉靖是幸运的。
    他将《西游记》给张执象看的时候,张执象一下子就明白了那份守护者的孤高,明白了嘉靖内心其实极度渴求的认同,渴求着……同志。
    所以。
    他将后世的历史,自己所知道,全部告知给了嘉靖,嘉靖也终于明白,他们错在了哪里,他们太消极也太自负了。
    你要救天下百姓,怎么能忽略百姓的力量?
    的确,自古百姓最愚昧。
    可是,你不教,他们怎么懂?
    你不懂百姓,又怎么知道他们是否愿意战斗?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一个帝王,唯有站在田野里,站在百姓的角度去思考,他才是真正的王!我本淮右布衣,天下于我何加焉!
    老朱家为什么当皇帝,太祖写的明明白白!
    这才是真正的《皇明祖训》!!!
    嘉靖参悟了,也终于走出了皇宫,走到了田野里,一点一滴的体会着真正的民生,他跟老农们谈论家常,给他们出谋划策,告诉他们该如何处理家庭关系,当父亲的要体谅孩子,尊重孩子的意见,当儿子的要知道什么才是孝顺而非愚孝。
    农夫们教嘉靖该怎么犁地,才能省力气,不受伤,要怎么播种,才能长出更多的稻子。
    十年前,张执象离开的时候,给了嘉靖三个建议。
    其中一个就是《赤脚医生手册》,这十年来,在朝廷的大力推动下,每个村庄都有了医生,嘉靖如今所在的南村就有两个赤脚医生。
    或者说,一个师傅,一个徒弟。
    师傅叫陈升,是南村的农户,曾经读过几年书,但没能力考科举,八年前听说有机会学医,就参加了培训。
    这几年来,一边行医,一边研读医书。
    陈升跟嘉靖说:“百姓们不怕陛下,愿意跟陛下讲实话,正是因为陛下这些年的仁政。草民自己当了医生,才明白陛下这一举措救了多少人。”
    “在有赤脚医生之前,乡民们是看不起病的。”
    “因为要么请大夫过来,要么去乡镇、县城看病,光是路程距离,就耗费颇多,医馆里的大夫开药,尽管没有故意谋财,也不是普通乡民能够负担得起的。”
    “真正学了医,才明白一包针囊能做多少事,才明白葱姜萝卜,这些也可以入药。”
    “有时候,几文钱,就能救一条命。”
    “非是那些医者不为,而是无力为之,天下医者几何?患者几何?纵使愿意多教几个徒弟,徒弟看没有师门家业继承,也多半是不愿意学的。”
    “毕竟生计为先。”
    “可自赤脚医生令颁布以来,我等经核实后,可以从皇家银行每年领取二两银子的补助,再行医的时候,就无需考虑太多吃饭的问题了,可以全心全意的为患者们考虑。”
    “正是这二两银子,维持着无数一心向医,为民治病的医生啊。”
    “朝廷若是有统计这些年的新生儿,陛下就应该知晓,幼儿的夭折数量,已经大幅度减少了,以前能有一半孩子夭折,如今十个孩子,至多一两个会夭折。”
    “为何?”
    “是我大明医术不行吗?非也,是百姓们……看不起病啊!”
186、天下为公还政于民
中医最大的成本不是药物,而是人力。
    光是按摩、针灸就足以治疗大部分病症了,经方中的药物也可以尽量用便宜的药材替代,千人千方,在辩证正确的情况下,灵活开方,就地取材,是一个好医生可以做到的。
    诚如陈升所说,有时候,几文钱就能救一条命。
    但这个前提是,大夫不收诊费,实际上,陈升行医的时候,从来没有收过诊费,按摩、针灸解决了病症,也只是表示举手之劳,乡里乡亲的,这点忙该帮的。
    也唯有如此,百姓们才不会“讳疾忌医”。
    许多病,最开始都是小病,很简单就能治疗,但拖得久了,就成了要命的大病,唯有问诊不收钱的时候,百姓们才愿意看病,唯有治得起病的时候,百姓们才愿意治病。
    许多医生甘愿付出,甘愿清贫。
    但哪怕是最低限度的生存,也不是乡民们能够承担的,只要问诊要花钱,他们就会熬到受不了才去找医生,这几文钱的差别,就是医疗下乡的最大鸿沟。
    赤脚医生法令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官方组织免费培训的同时,嘉靖直接以皇家银行给这些赤脚医生发钱,每年二两银子,在册的赤脚医生数量已经超过了十万人。
    条件放的很宽。
    像陈升他徒弟都可以领这份钱,为的就是鼓励民间学医,等以后再提高考核标准,医疗培训体系更加正规。
    为此,嘉靖每年要从内帑拨四五十万两银子来维持这个体系。
    如此庞大的开支,对于京师户部来说,那是不可能的,因为京师户部每年也就一两百万银子,却要照顾方方面面……
    但,嘉靖有钱。
    宝钞稳定之后,皇帝有了铸币权,才有钱去做事情,大明不缺资源,缺的是把钱用在正确的地方,而不是给权贵们享乐。
    四五十万两,在掌握铸币权以前,嘉靖对着户部的太仓库只能一筹莫展。
    然而,这笔钱多么?
    王翠翘还在诚意坊的时候,就有人开价五十万两要买她,对于那些豪商而言,这不过是买一个女人的钱罢了。
    徐阶号称清流,却在松江府有四十万亩土地,随便折算一下,都是八百万两。
    光是徐阶贪的这些田地,都够大明维持16年的医疗支出了,能有数千万人免于疾病,能有数千万婴儿避免夭折。
    整个士绅阶层,趴在大明王朝的身上,每年要吸走多少血?
    整个朝廷上上下下,都在往自己兜里装银子,那些钱如果全部用来建设国家,百姓的日子该是何等宽松?
    “不够,远远不够。”
    “整个朝廷,整个大明王朝的制度,都存在根本的问题。”
    “朝廷是为百姓做事的,不是剥削百姓的。”
    算明白了经济账,深刻的认识到了仅仅每年五十万两银子投入到医疗当中给社会带来的改变,嘉靖才明白这个世界到底有多荒谬。
    大明每年的实际税收有八千万两,但留到户部太仓的,仅一两百万,而这一两百万拿去做事,又要层层剥削。
    每年真正落到实处,为百姓做事的银子,能有二十万两就顶天了!
    这是何等荒谬?
    八千万两就养了一堆作威作福的妖魔鬼怪!
    而且!
    整个士绅、商贾阶层,仅仅每年从百姓身上盘剥了八千万两?十倍都不止!如此多的钱被用在了享乐上,倘若能够用来办学、医疗、农桑、百业……
    嘉靖还在深想。
     奇 书 网  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c 
    他想了许多,想了张执象跟他说的什么资本、社会那些个主义。
    他觉得这些都是皮。
    真正的问题在于,老百姓的头顶有庞大的食利阶层,只要能够去掉这个阶层,让国家的财富为国家所用,百姓们才能过上好日子。
    “陛下,您这是要……变法?”
    陈升不太懂嘉靖的意思,但看着是件好事,陛下在为他们这些百姓着想。
    “是啊,要变法,朕打算带着你们,拿回属于你们的东西。”
    “朕要开创一个,安平所说的那种天下为公的盛世!”
    “朕要你们所有人的孩子都能够免费读书,朕要所有的子民都能够免费看病,朕要大明的每一个百姓都能安居乐业!”
    陈升被嘉靖这番话深深的震住了,良久,他傻傻的问道:“那,陛下您呢?”
    “我?”
    嘉靖愣了,忽然又笑了,说道:“那时,朕正好去修仙了。朕有这么大的功德,老天爷不给朕一个万寿无疆,那是说不过去的。”
    陈升则慌了,问道:“那没有皇帝了,怎么能行,天下会乱的!”
    嘉靖笑道:“放心,皇帝还会有的,只是那时候,皇家就要还政于民了,圣天子垂拱而治,那些臣子们一个个满怀私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