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长生可否-第1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明在大同城前,这些商人却毫无顾忌的抽刀、点火,架枪架弩。

    骑马而来的护卫领队居高临下的问道:“臭道士,你可知我们是何人?敢袭击我家公子?”

    张执象看了看倒地的车驾,还有落在地面的旗帜,平静无比的说道:“旗号上不是写了?范家。听你口音,山西人?”

    马车当中,范灵煜被仆人扶出来。

    他一边整理衣冠,一边怒道:“今日不管你是哪门哪派,我介休范氏,定要了你的狗命,范征,杀了他!”

    护卫首领范征当即挥手,数十杆火铳当即开火。

    然而。

    那铅弹飞到张执象身旁,竟是全部停在了空中,只看到淡淡的金色光晕拦住了那些铅弹,而张执象则看着范灵煜说道:“我想起来了,十年前,是见过你的。”

    “介休范氏……”

    “范永斗的祖先啊。”

    张执象说着,悬停在他周身的铅弹纷纷落地,范灵煜还有些愣神,可作为耳顺境宗师的范征却明白遇到高人了。

    他当即驾马冲出,一杆长枪朝着张执象冲杀而去。

    希望纠缠住张执象,口中喊着:“公子快逃!进城!”

    范灵煜也不是草包,当即有护卫让马,他翻身上马全力挥鞭,朝着不过两三百步外的大同城门飞驰而去。

    张执象没有立即去追。

    而是向范征说道:“你说,范家公子的命,能不能让大同守军忌惮两分?”

    范征没有回答,他全神贯注,以毕生所学刺出一枪,务必要突破眼前这人的金光防护,但,张执象根本就没有防,只是一手抓住了刺向自己的长枪,范征竟是半寸也进不得,整个连人带马像是撞在一堵墙上似的。

    范征被反作用力震飞起来,犹自不肯撒手。

    他完全不明白,一介道士凭什么有如此大的力气,只是偶然间看到了张执象指尖的电弧,便明白这道士用了法术。

     八 零 电 子 书  w w w 。 t x t 8 0。 c c
    当即脚下一点,放开长枪,就要与张执象近身搏杀。

    而在他放手的那一刻。

    张执象反手一投,让范征头脑一片空白,他甚至没有顾及战斗,而是转过了头去,只见明明是枪杆却轻松贯穿了范灵煜的身体,将他带飞,钉在了大同城楼上……



246、脚踏总兵剑气刻诗



范征失措间对拼一掌,滑退数米。

    依旧没有从自家公子的死中脱离出来,犹自不敢置信的指着张执象说道:“你,你,你……”

    张执象没有理他,只是看着城楼上的边军动作,可以确信的是边军动作很快很凌厉; 并没有荒废,或者说,对于将门而言,手中的兵有多能打,才是最大的财富,他们不敢荒废。

    皇权无法下乡,蒙古的大汗也控制不了所有牧民。

    整个九边漫长的防御线; 一到秋冬; 日子过不下去的牧民就必须南下劫掠; 而边军的日常就是对付这些寇边的贼匪。

    长期的训练和小规模战役,让大同守军的战斗力保持的很好。

    从张执象动手开始,大约三分钟左右就有一队骑兵先赶到战场,一炷香的时间,已经有数百士兵将他们团团包围了。

    而且。

    他们相比于战阵,似乎对付江湖高手更加熟练,准备了渔网等器具,城楼上的火炮更是做好了填装、瞄准,只待点火。

    范家公子的死直接惊动了大同总兵郤永。

    这位总兵官骑着马而来,身后跟着一营骑军冲出,包围了战场,而郤永甚至不愿靠近,只待人马分开,让出路来,他看到张执象后才瞳孔微缩。

    显然; 他见过张执象的画像。

    但他却在眼中闪过一道精光后,说道:“阁下在军国重镇外逞凶杀人,视我边军于无物乎?众将士听命……”

    郤永右手缓缓举起; 待他落下的那一刻,便要发动攻击。

    大同有五万守军,虽然除了大同城外还有四十六处军堡,但城内也有近三万大军,郤永是准备揣着明白装糊涂,以大军碾压,干掉张执象。

    但动手之前,他要等张执象先自报身份,然后想办法给张执象安一个私通蒙古的罪名。

    毕竟,张执象会出现在这里,很显然已经发现了他们跟夏言的合作。不然,他为什么要杀代表晋商过来的范灵煜?

    必须先下手为强……

    “郤永?”

    张执象没有说什么,反而喊了郤永的名字,郤永犹豫了下,说道:“正是本将。你这道士,逞凶杀人,枉顾大明律法,还待如何狡辩?”

    张执象仿佛背书一样说道:“嘉靖三年,大同兵变。”

    “大同府巡抚都御使张文锦被杀,九月,朝廷派遣蔡天佑、桂勇等人,以‘谕抚’为名,设计宴请郭鉴等叛贼,擒杀三十余人。”

    “那是陛下第一次试图掌控宣大,你们杀了陛下派去的张文锦。”

    “却不料陛下在你们兵变后还敢杀人。”

    “接下来几年,你们不堪受扰,为了警告陛下,在嘉靖十二年继续兵变,火烧总兵府,杀了陛下派去的总兵李道。”

    “后来为了镇压叛乱,朝廷派了刘源清和郤永去攻打大同。”

    “说是攻打,其实你们直接进城了。”

    “陛下派的刘源清却反而成了勾结兵变叛军的人,被押入大牢,而你却成了新的大同总兵。”

    “郤永。”

    “你今天还打算兵变吗?”

    郤永面色微变,这些事情,张执象作为国师,只要愿意知道,锦衣卫肯定是有情报的,问题在于张执象将这些事说了出来。

    张执象过来,就是在等他兵变?

    真的只是一个人?

    郤永一瞬间思考了很多,可就在他犹豫不决的时候,张执象似乎看穿了他的想法,说道:“我孤身一人离京,并未调兵遣将。”

    “只是。”

    “我先去了丰州滩,俺达汗已经斩了赵阚的头,如今使者正在路上,不日就要递送京师。”

    “郤永,我再问你一遍,你要兵变吗?”

    郤永莫名感觉压力巨大,额头都沁出汗来,风仿佛都干涩起来,他看着张执象对视了好一会,忽然,他翻身下马,高呼:“不知国师当面,卑职罪该万死,国师千岁千岁千千岁!”

    郤永低头,边军自然跪了一片。

    但肯定不是心悦诚服,至少城头的炮手没有放弃点火,几乎所有官兵都对他这个大明国师抱有明确的敌意。

    底层的官兵不清楚,郤永带来的肯定是亲兵精锐,这群人是宣大养寇自重的受益者。

    也是他们侵吞军资的受益者,自然不会待见国师。

    任何朝廷派来的人,他们都不待见。

    张执象看着单膝跪地,低着头的郤永,轻轻一笑,缓步上前,待走到郤永面前,郤永看到地上的影子准备抬头的时候,头,抬不起来……

    张执象居然,踩在了他的头上!

    “你!”

    郤永正要暴起,张执象脚下用力,直接将郤永的脑袋踩在地上,让他的脸跟黄土来了个亲密接触,而郤永的亲兵当即暴走,发动攻势的同时大吼:“放开将军!”

    “敢动,我就踩死他。”张执象轻描淡写的说道。

    郤永则大吼:“滚开!都不许动!”

    “将军!!”

    众将士关切无比,但也不敢上前,郤永被沙土糊了一脸,更是被人踩在脚下,胸腔内有无限怒火,可也只能勉强维持着理智,低吼道:“国师想做什么,划个道来!”

    “做什么?”

    张执象轻轻一笑,说道:“写字还要张桌子呢,我欲在大同城墙上写几个字,就麻烦郤总兵当这个桌子了。”

    说罢,张执象转手抽剑。

    众人只觉得剑气狂涌,剑光闪烁如流星,而被张执象踩在脚下的郤永更是能够体会到自己头顶到底爆发着怎样的力量……

    许久。

    当亲兵将郤永扶起来的时候,郤永才发现张执象已经离开了,千军万马不敢拦他,任由他一人一剑飘摇东去……

    稳了稳心神,郤永扶着头盔,转过身去,想看张执象写了什么。

    “仗剑当空千里去,一更别我二更回。”

    字迹遒劲,当真是铁画银钩,大同城城门两侧,各书一句,剑痕入石数尺,字体顶格书写,可见剑气之威,而张执象挥剑之时,明明隔了近三百步……

    此乃吕祖《绝句》之诗。

    张执象在大同留诗之后,便前往宣府留了另一句:“背上匣中三尺剑,为天且示不平人。”

    举头三尺有神明,神明不管,我管。

    。



247、将军生怯九边暂安



在张执象离开大同的第二天,总兵府内的郤永看着面前的鞑靼使者,还有盒子中赵阚的头颅,心情相当沉重。

    他被张执象踩在脚下受辱事小,至少张执象没打算杀他,说明局势不太坏。

    可俺达汗斩杀赵阚,派送使者前往京师朝贡; 这问题就很大了,这不是叛变的问题,而是他们对蒙古的控制力在消退。

    当初蒙古小王子还有野心,想恢复蒙古帝国的辉煌,而俺达汗就很有自知之明,一直以来都只想朝贡。

    俺达汗很聪明; 明白贸易对蒙古才是最好的,但,边军不会答应。

    蒙古没威胁了,他们如何养寇自重?

    开放贸易了,他们如何伙同晋商一起走私赚钱?

    对于蒙古来说,只有大规模与明朝贸易,才能换取足够多的生活物资,让蒙古得到发展,让牧民摆脱塞外的苦寒、饥荒。

    俺达汗作为一位明君,是懂得这些的。

    所以他在丰州滩发展农业,让一部分牧民学会耕种,并在丰州滩建城,跟晋商积极贸易,然后不断征服蒙古各大部落,甚至往青海、西域方向出兵,扩张势力范围。

    经由蒙古帝国、元朝、北元。

    三代终于培养出了“贵族”,俺达汗明白要怎么才能够让蒙古变成一个真正的国家,让塞外的牧民能够进入文明。

    自洪武年间以来。

    蒙古在俺达汗统治时期,又达到了另一个高峰,以至于,明明丰州滩离大同只有四百余里; 但俺达汗却敢得罪大明边军……

    不。

    俺答汗一个人的话,也是不敢得罪的,还因为那块令牌——大明国师。

    郤永面色阴沉的对使者说道:“难道你们认为,没有我的答应,鞑靼能够跟大明直接贸易?”

    使者笑道:“我来的时候,在大同城的城墙上看到了国师留下来的诗,可能总兵大人觉得那已经很厉害了,但总兵大人却不知道,在黄河的北岸,国师还施展过一剑。”

    “那一剑纵横千米,沟壑深达数丈。”

    “应当是可以将大同城劈开的。”

    “仗剑当空千里去,一更别我二更回。”

    “我们大汗不愿被夜里摘了头颅,所以听从国师的吩咐,如果总兵大人有异议的话,不妨向国师抗议。只是,我听闻国师在大同写诗的时候,是踩着总兵大人的脑袋写的……”

    嘭!

    郤永拍案而起,使者却毫无畏惧,郤永表情狰狞的说道:“送客!”

    使者走了,带着使团顺利的经过了大同,他们将为大明的皇帝献上三千匹战马,还有许多上好的皮毛。

    这个朝贡的规模并不算大。

    英宗年间,瓦剌的也先每年都会朝贡两三次,每次送数千匹马,还有各种草原上的物产,而朝廷则在勘定价值后,回赠他们需要的粮食、茶叶、布匹、铁器。

    贸易,才是蒙古的出路。

    草原苦寒,自古以来,都是汉人吃肉比牧民多的,一汉当五胡,不光是战力,更是身体素质。

    因为在水草最丰美的地方,养一只羊都需要二十亩地,一户五口人,至少需要90只羊才能维持生活,而维持生活的前提是……不宰杀,吃奶酪。

    草原上养活一户牧民,需要差不多两千亩地。

    这样的生产效率,牧民的生活水平怎么可能上的去?怎么可能天天吃肉?

    又冷又饿,才是塞外的生活写照。

    哪怕是草原上的贵族,使者也明白牧民的生活到底是怎样的,唯有跟大明全面开放贸易,才能改善牧民的生活……

    而走私的商品,大明一斤盐都贵到天上去了,塞外能便宜?茶叶能便宜?

    只有勘合贸易,才是以原价购物!

    使者坚定无比的带着使团前往京师,而总兵府内,大同巡抚詹荣在使者走后过来,看着郤永说道:“俺达汗有意投靠嘉靖,夏言的计谋失败,张执象更是直接杀了范灵煜。”

    “我们不能无动于衷,必须要有所对策。”

    郤永起身,走到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