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营正规军并没有参加,参加的是民兵和学生。
    他们没有参加过实战,但军事素养不错,看起来的确像是在打仗,优点是组织度很高。
    “他们一直坚信武装斗争。”
    “在过去; 都是由陈卿带着那营正规军扮演敌军的,正规军是参与过数次大仗,在十万级别的战场上活下来的,是真正的精锐。”
    “九年来,虽然没有一次演习能够击败陈卿他们这支蓝军。”
    “但红军的水平也在不断提升。”
    “让他们出去搞三农改革,他们可不会和和气气。”
    王绛阙还是做出了提醒,对此,张执象却完全没有担心; 反而很满意; 说道:“陛下就是看中了他们的斗争能力啊。”
    “既要搞得懂方向,又要能坚持斗争。”
    “他们就是点燃大明的火种。”
    “能有三万专业人才深入基层搞三农改革,才能在三五年内改变整个大明。”
    王绛阙摇了摇头,说道:“没有三万人那么多,整个沁源才六万青壮年,男女全部算上,16~28岁之间的,也就三万多。”
    “至多有两万人去京师就不错了。”
    “而且,相对于大明十多万个行政村,五十多万个自然村,两万人与之相比,也是微不足道的,不可能真的一个村只派一个人。”
    “发动百姓,建立农会; 整顿治安,对抗地主; 平均土地; 集体劳作,修建水库……”
    “人还是太少了。”
    人才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哪怕是沁源的这些人,他们也要在社会实践当中去充实完善,最初这些“新兵蛋子”的效率肯定是不高的。
    而且。
    自古以来皇权不下乡,可不是皇帝不想,那些地主乡绅,知道你要革他的命时,他可不是乖乖的引颈就戮,哪怕有朝廷的法令在那,他们也是会拼命反抗的。
    这是战争,是战争就会死人……
    “不会光让沁源的人去冲锋陷阵的,一旦开始均田,朝廷也会召集一批人参与这场变法,只是他们当中的读书人肯定不多,这个时候沁源这些学子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
    “另外。”
    “让沁源的学生到京师大学去,而京师大学原本应该招收的学生则要送到沁源来。”
    “不光是招收现成的大学生,还需要更多数量的预科生,让他们先来沁源读中学,甚至小学; 待京师附中建立好后; 再决定他们回去是读中学还是大学。”
    谷妖
    “京师大学第一批招生,大概也会有两三万人。”
    “让他们先来接受劳动改造,接受不一样的思想,再回去读书,就能有自己的主观判断了,也就都明白民间疾苦了。”
    “有了主见,才会明白读书是为什么,不会荒废时间。”
    “这也是个开头,我认为以后所有的大学,学生在入学前,应当接受半年左右的工农业实践,然后再去读书。”
    “不为别的,至少知道怎么种地。”
    “若是有大灾大难,社会崩塌了,他们还能退守乡野,种地养活自己。”
    张执象是自五百年后穿越过来的,而且是整整五百年,而他出生那年,是嘉靖元年,也就是公元1522年。
    历朝历代都因破坏农村而亡,虽然破坏的方式不同,但结果是相同的,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你有种过田没有?”王绛阙忽然问道。
    张执象说道:“山上不种田,道观里吃什么?总不能全靠乡亲们供奉,不看禾苗从土里钻出来,怎么体会生命的欢喜?我不但种过田,还种过草莓呢。”
    “嘟嘟喜欢吃草莓,那次去京师回家,就向陛下要了些草莓种子。”
    “后山种了二十亩草莓。”
    “到时候,带你去摘草莓吃,培育了好些年,比以前甜很多了。”
    王绛阙有些欢喜,肩膀靠着,轻轻的依偎着,两人没有再说话,而是静静的看完了这次演习,结果还是蓝军获得了胜利。
    结果无所谓,蓝军将攻势表现得淋漓尽致,红军也表现出了极其顽强的抵抗能力。
    这些都表明,朝廷打沁源,会很难打。
    最重要的是沁源的人,信念是不同的,他们可不是那些匪徒,这支队伍是打不散的,也是击不倒的。
    接下来两天,张执象与执行委员会敲定了大致框架。
    他已经写信给嘉靖了,接下来嘉靖会派人跟沁源这边做对接,敲定详细方案,想来,当这两万多学子进入京师大学的时候,全天下都会震惊。
    特别是士大夫阶层。
    他们本以为嘉靖冒天下之大不韪,得罪了天下士绅,手中可用之人寥寥无几,却没有想到,竟然还有一个叫沁源的地方,有一群读过书的,跟他们没有任何利益瓜葛,甚至还水火不容的人。
    这些学生或许能力没有特别出众,但都是实干型人才。
    而治理一个国家,根本不需要多少人才,一个县就足够了,汉高祖刘邦证明了这件事,明太祖朱元璋也证明了这件事。
    所以。
    沁源不大,但能掘了士绅的根!
    。
260、真假心学异端贼子
张执象没有办法在沁源待太久,五月二十四日,他便继续启程南下。
    因为南洋战事的白热化,王源之也无法再继续度假了,他也得返回歙县坐镇,让王直能够心无旁骛的与许海交锋。
    南征军在安南大规模进行均田免赋,是五月中开始的。
    相对于仇鸾大获全胜攻占安南的消息; 这个消息对于南京来说更为轰动,在他们看来,嘉靖这是疯了。
    安南的均田绝对只是一个开始,嘉靖必然是要在大明均田的。
    均田并不奇怪,历朝历代都会有这种事,有人做成了,有人被做掉了,但南征军在安南不光是均田; 他们还杀人。
    嘉靖的“狐狸尾巴”已经完全露出来了。
    他不是要杀一两个人换上一批听他话的人; 他是要“士商”从此以后消失……
    这能忍?
    南京,议事院。
    夏言不在,会议依旧可以照常召开,由南京兵部尚书湛若水主持。
    湛若水是广东甘泉人,嘉靖三年任南京国子监祭酒,后历任南京礼部尚书、吏部尚书、兵部尚书,可见其权势和重要性。
    如果只是由皇帝空降的尚书,一般只会历任一职,没两年就会被调走,不可能接连转任。
    原本兵部尚书王軏是嘉靖的人,但在嘉靖南巡以后,就被赶走了,由湛若水兼任吏部尚书和兵部尚书两职。
    可以说。
    在议事院,除夏言外,湛若水身份最高。
    提到湛若水,我们就不得不提心学。
    后世记载心学,一说就是陈献章、湛若水、王阳明一脉相承; 说阳明心学是继承了陈湛心学的; 可实际了解心学,就知道这句话是扯淡。
    陈献章号白沙先生,白沙心学的确是先在大明出现,而湛若水又是陈献章的弟子,这两人的确同出一脉。
    可王阳明跟陈献章压根就没有关系,与湛若水也是平辈相交,咋就成了“一脉相承”?
    学术上。
    陈献章要放弃程朱理学,向陆九渊靠拢,学说核心也就是一个“端倪”之说,强调以自然为宗,以虚为基本,以静为门户,以自得为归旨,并以自得之旨教人。
    注意,这是以“虚”为基本,陈献章的修炼宗旨是“静坐”。
    就连他弟子湛若水都觉得,这太落于枯禅了; 就把“静坐”改为了“随处体认天理”,讲究从生活各处去体认天理,去感悟,去做事。
    嗯,湛若水的甘泉心学比白沙心学还是有进步了,强调了事功。
    但仔细去看,会发现,陈湛心学的理论根本不成体系,而且他们强调以虚为基本,这哪里还是心学?这是唯心!
    心学压根就不唯心,心学根本就不反程朱理学。
    陆九渊提出心学,就是发现了理学内化道路潜在的支离倾向和教条隐患,要开拓出一条自吾心上达宇宙的外化道路。
    陆王心学是在程朱理学的基础上发展的,而不是放弃程朱理学!
    阳明心学体系之完善,立意之高远,可谓集三教之大成,岂是同时期的陈湛心学可以碰瓷的,倒是不明白后世对心学的介绍为什么要混淆在一起,生怕别人看懂真正的脉络?
    当然。
    谷溅
    学术高低不论,湛若水的甘泉心学可以与阳明心学分庭抗礼,足以说明他的影响力了,岂是也是甘泉心学更容易学。
    “随处体认天理”明显就更加轻松,条件宽泛,而“致良知”多累?
    什么事都要问良心,活着多累?
    我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再去感悟感悟天理,至于这天理是什么,那当然是以自然为宗,以虚为基本,以静为门户,以自得为归旨咯。
     ……奇@ 书#网¥q i & &s u& # w a n g &。 c c……
    可不是朱子说的天理啊,我的天理得我来认,我自得就行……
    还是那句话。
    异端比异教更可恨,孔子上任鲁国大司寇七天,就诛杀了少正卯,阳明先生可不是不想学孔子,而是没有那份权势罢了。
    湛若水作为“一派宗师”,其实比夏言底气更足。
    夏言能当上议长,是一步步立功上来的,嘉靖元年夏言就冲锋在前,上书裁撤厂卫,将正德那点班底全部清空,裁撤了3200余人。
    同年,夏言又上书裁撤皇庄,嘉靖二年,他又替杨廷和冲锋,搬到了支持嘉靖的吏部尚书王琼和兵部尚书王宪。
    又攻击宦官赵灵、建昌侯张延龄贪赃枉法;又解救被逮捕的永平知府郭九皋;又攻击嘉靖给生母蒋太后的婢女的弟弟封赏锦衣卫千户,让嘉靖想启用一个亲信都不成……
    可以说,这货就是个疯狗。
    一直到嘉靖三年五月,也就是大礼议白热化的时候,夏言的母亲“恰巧”死了,夏言回家丁忧,躲过了七月份的左顺门案。
    杨廷和被迫告老还乡,一众南党受贬。
    唯有夏言躲过去了。
    他之前又“战功赫赫”,这不一下子就脱颖而出了?而夏言在嘉靖七年丁忧结束,回朝廷任官后,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
    还记得嘉靖七年,青羊山起义军在第三次围剿中覆灭,马武寨被攻破吗?
    没错,这场仗就是夏言指挥的。
    从此以后,夏言便平步青云,回到朝中也是敢打敢拼,是反对张璁的第一人,他能走到议长的职位,完全是一步一个脚印立功上来的,可以说是相当“励志”了。
    但。
    他这样的,根基浅显,哪怕是南京这边也只是将夏言当做打手罢了,几乎没有什么人尊敬他,可湛若水主持会议的时候,大家都很尊敬,很给面子。
    因为湛若水是一派宗师,不是什么丢了官职就丢了一切的“暴发户”。
    “南征军在安南搞均田的事大家应该都清楚了,大的影响暂且不谈,如今紧要之处是安南的局势,让南征军搞完均田,我们在安南消耗嘉靖的策略就完全失败了。”
    “嘉靖能够实控安南,南征军对于南洋战场的影响将推翻我们之前的预估。”
    “虽然这是许家的战斗,可我们也不能让许家输掉。”
    “各位得想些办法才好。”
    湛若水问策,南京户部尚书钱如京当即捧场,说道:“南征军在安南搞均田,可是还要斗地主的,他们在宣化府、升龙府开始搞均田的时候,其他地方的地主大多都已经闻讯,并逃了许多人。”
    “如今他们正在相对偏远的地区,以待反攻。”
    “这些人手上有钱有兵,我们只要将南征军引出安南,再给那些地主支援武器装备,想必那些泥腿子不会是他们的对手。”
    “等他们回到家乡,安南就还是他们说了算,他们必然是拼了命要支持我们的。”
    “如此一来,我们对于安南的掌控将前所未有,嘉靖当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261、合纵连横开源谋利
只有失去过才明白珍贵。
    安南的那些地主,被赶出家乡,收缴土地,被喊打喊杀如过街老鼠,他们的每一天都生活在惶恐当中,而制造这一切的不是那些泥腿子,而是大明。
    经历过这一着; 他们才会明白,是不能心存侥幸的。
    他们必须拼了老命支持南京,战胜“邪恶”的嘉靖,他们才会有好日子过,不然他们做梦都要吓醒,梦到自己被吊死,几辈子积累的财富再度被卷席一空……
    所以他们对内必定会极其残酷; 对外疯狂支援、求战。
    这对南京来说很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