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低着头,心思万千。
    然而,王直的忽然放在了她头上,轻轻拍了拍,说道:“以前你爹不教你,我教你,慢慢学。”
    一瞬间,吴懿只觉得头都在冒烟,满心都是蜜。
    她轻轻的嗯了声,乖巧无比,再无半点娇蛮。
    王直微不可查的松了口气,毕竟是以后的家人,能教好总是好的,娶妻不贤,毁的岂止三代,南洋一战,他们吴王两家,只需要死守便可,考验的是韧性。
    真正的关键,还是在仇鸾那里啊。
    仇鸾守得住满刺加,这场仗才能赢……
267、汉式出使动则国灭
南征军全面占领安南是五月十七日,朱纨攻下升华府,至此安南境内的主要城池全部被占领。
    值得一提的是,明朝的安南与后世不同,它的领土只到西沙群岛,南部包括澜沧江下游的入海口,都不属于安南; 而属于占城和真腊。
    朱纨的兵锋并没有停止。
    占城和真腊都是大明属国,如今占城明面上还独立,实际上在五十年前就被后黎朝攻灭,立了个傀儡国王,继续以占城的名义向大明朝贡,让大明的面子好看些,他们也获利多些。
    朱纨知晓实情; 自然不让这种情况继续。
    挥师南下; 十天之内; 攻破占城残余的安南势力。
    对于占城傀儡国王要求的“复国”根本置之不理,言现任占城国王非王室嫡传,又助纣为虐,直接先斩后奏,夺了王位,将占城一并纳入交趾布政使司的管理范畴。
    然后一边让人在占城搞均田免赋,一边继续行军。
    走到半岛最南端后,便向西开往澜沧江,占领入海口后,继续北上扩张,直到囊括两百里水道,才终于停下脚步。
    见明军没有灭国的心思,真腊王室才松了口气。
    他根本不愿逆明军的锋芒,一路几乎没怎么打仗,不断收缩防线; 稳固关口的同时,连忙派使者前往京师,向嘉靖哭诉……
    这位在吴哥王朝没落后,以兵变夺权上位,并实现中兴,武功卓越的国王并非什么草包。
    安赞一世在真腊声望极高,所以接连丢失数州土地,朝堂都没有混乱,他的战略眼光也很好,他知晓明军想要控制澜沧江入海口,便故意舍弃,然后再布置防线,抵御明军。
    朱纨达到战略意图后,进攻意愿不强,真腊也算得以保全。
    然而,他不明白的是南征军要的可不光是澜沧江的入海口,他们需要到满刺加去,需要通过真腊、暹罗。
    而半岛诸国都是那些海商的势力范围。
    其朝廷根本不可信。
    但明军需要休整,时间又紧迫,必须尽快前往满刺加; 打通后勤线。
    相比于正在与缅甸的东吁王朝开战的暹罗而言; 真腊要更加棘手,暹罗已经进入了衰弱期; 内忧外患极其严重,随时有被灭国的危险。
    暹罗朝廷并不具备违抗大明的实力。
    而真腊不同,安赞一世以兵变起家,弑兄篡位能够成功,便是因为得到了许家的资助,购买了大量火器武装部队。
    他上位后一改真腊被暹罗打到迁都的局面。
    重新打回吴哥河畔,多次打败暹罗大军,可以武功彪炳,真腊上下都以他为雄主,军队实力也不弱。
    南征军要去满刺加,就绕不过真腊。
    更不是占领澜沧江入海口就足够的,于是,仇鸾决定亲自出使真腊,前往其都城洛韦。
    洛韦。
    安赞一世得知仇鸾亲自出使,边关军情已经八百里加急送来,仇鸾一行不过百余人,根本不像是假借出使的名义来攻打的。
    “这……徐先生如何看?”
    安赞向身边的徐睿问道,许家的旁支都是要改姓徐的,以此来确保家族传承,在安南战事开始的时候,徐睿就来到了真腊。
    南征军的攻势如火如荼,仇鸾能够看到满刺加的重要性,许家如何看不到?
    只是,他们不觉得南征军可以绕过真腊和暹罗罢了,要一路攻打过去,等仇鸾打到满刺加,黄花菜都凉了。
    区区十二万大军,凭什么治理这么庞大的地区?
    到时候再赶走明军,轻而易举。
    如果仇鸾没有步步为营,攻城灭国,而是直接带着大军前往满刺加,那就更好了,后勤一断,多少人都是送死。
    谷歮
    在徐睿看来,他们是占尽主动的。
    所以,他拿着情报,丝毫不慌,捋着胡须说道:“仇鸾着急前往满刺加,而真腊又一时攻打不下,便向出使真腊,拉拢陛下。”
    “陛下何不假意招待,实则将仇鸾斩杀。”
    “如此,明军自退。”
    这些藩属国对大明只称王,但关起来,一个个都视自己为皇帝,徐睿的恭维并没有让安赞冲昏头脑,更不会采用他的策略。
    杀掉仇鸾?那真是疯了。
    南洋的战事如何他不知道,他只知道大明有了出兵的理由,真腊必定会被灭国的!
    安赞一世沉吟了会,说道:“既然我们只是为了拖延时间,那么何不热情招待仇鸾,徐先生请看我如何哄骗于他,事事答应,事事说好,到头来又处处对抗。”
    “仇鸾被骗去时间,只能吃哑巴亏。”
    “岂不更好?”
    杀人,他不敢,但是阳奉阴违,他还是敢的,虽然大明兵锋就在面前,但天下大局也必须得考虑,明军救不了王家,这大海就还是许家说了算。
    大明的手,也插不进南洋了。
    安赞有他的打算,徐睿笑了笑,说道:“那便苦了陛下与仇鸾虚与委蛇了。”
    “哈哈,无妨,无妨……”
    两人各有心思,却一派和气,定下基调之后,安赞便让朝廷组织了隆重的仪式来欢迎仇鸾,六月二日,仇鸾抵达洛韦。
    安赞带着满朝文武出城十里迎接,拉着仇鸾一路看遍真腊风景。
    路上每隔一礼,便献上一道礼物。
    金银无数,珍奇无数,美女亦有,起初仇鸾还在犹疑,随后便高兴无比,一路上对安赞连连夸赞,说他懂事。
    待到了皇宫,安赞请仇鸾住进后宫,他亦不拒绝。
    嚣张跋扈,简直让真腊满朝愤怒憋屈!
    次日,仇鸾明明收了一堆好处,还跟安赞提出许多蛮横不讲理的条件,安赞也一一乖巧应下,并再度设宴招待。
    扬言,量真腊之国力,结天使之欢心。
    在宴会上,真腊的大臣终于看不下去了,左将军斯雷直接拔剑而起,将剑架在了仇鸾的脖子上,扬言:“主辱臣死,请明朝收回一切不讲理的条件,否则,当斩尔头颅,鏖战明军!”
    宴会一下子就静止了。
    仇鸾带着的亲兵护卫更是拔刀,要救主帅。
    但,仇鸾抬了抬手,制止了亲兵,他没有看斯雷,而是看向安赞问道:“真腊欲灭国乎?”
    安赞此时居然不复先前的谄媚,说了些他虽然愿意服侍大明,但真腊臣民却不受屈辱的言论,说先前赠送的金银珠宝,仇鸾可以收下,但那些要求不要再提了。
    他以为自己可以熬鹰,拿捏仇鸾,吃准仇鸾是来争取真腊支持的。
    但,他错了。
    仇鸾脸色几变后,似乎是压下了愤怒,说条件还可以改,不要如此着急,对此,安赞笑了,他让斯雷放开仇鸾,有惩罚了斯雷一顿,便亲自整理着仇鸾的衣领,怪罪臣子无礼。
    以为他这连消带打的手段,必然可以挡住明军。
    然而。
    错愕的表情从安赞脸上浮起,刀尖透背而出,鲜血溢出嘴角,呆呆的望着自己胸口的匕首,不敢置信的看着仇鸾,指着他说道:“你,你……怎么敢?”
    而仇鸾则对震惊的众臣说道:“勿动,动则国灭。”
268、纵横捭阖攻势全开
安赞一世刚刚安排手下表演了一出“渑池相会”,让“蔺相如”逼迫“秦王”低头,可没有想到,仇鸾完全不按照战国的剧本来,他拿的的西汉的剧本。
    西汉时期,傅介子出使西域。
    龟兹、楼兰勾结匈奴,击杀汉朝使臣; 傅介子先责备楼兰王,得知匈奴使团的位置后,便赶往龟兹,在龟兹国直接杀了匈奴使团,逼迫龟兹、楼兰站队。
    然而,西域诸国依旧阳奉阴违,暗地里联络匈奴。
    等傅介子第二次出使西域的时候,便直接刺死了楼兰王,言说:“勿动,动则国灭。”
    彼时彼刻,恰如此时此刻。
    不同的是,楼兰王一死,楼兰群龙无首,直接臣服,而安赞死后,徐睿当即喊道:“报仇!为陛下报仇!”
    宴会上的将领,守卫四周的禁军当即反应过来,就要击杀仇鸾和明军。
    对此。
    仇鸾直接伸手在襟内掏出一把手铳,嘭的一声,二十步外打死了徐睿,他睥睨的看着举剑欲斩的斯雷说道:“尔有家国乎?”
    斯雷顿时僵在了那里,神色数变,但迟迟不敢动手。
    其余群臣也没了主意,士卒冲了一次; 被明军挡住,死伤了几十人; 士气顿时低迷; 一时间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这时,仇鸾对斯雷说了第二句话:“国不可一日无君,左将军何不尽快将新国主的名单送往京师,由陛下册封新君?”
    斯雷顿时打了个激灵。
    众臣的气氛也变得极为诡异,片刻之后,有人叫囔道:“大明无道,不可听信谗言,为陛下报仇哇!!”
    “诛贼!”
    “左将军已反,杀了他!!”
    听到那些人的声音,斯雷明白,没有退路了,他当即转身,几步上前劈死了一人,喝令住禁军,几个亲信当即领兵,将那些出头的大臣杀死。
    绞杀了数十人后。
    斯雷才满脸鲜血的一步步走到仇鸾面前,两人对视了好一会; 斯雷嘭的一声跪下,大声说道:“暴君安赞欲反大明; 已被诛杀; 请天使放心!”
    仇鸾轻笑着拍了拍斯雷的肩膀,眼光,却看向更南方……
    ……
    “什么?真腊反了?”
    消息传到许海那里的时候,他亦是震惊无比,他不是没有想过真腊会被攻占,但不应该如此之快,快到令人反应不过来。
    许家料定真腊卡在那里,南征军无论是走陆路还是海路,后勤都能轻易截断。
    所以虽然有放一支舰队守在澜沧江的入海口,但却兵力不多,是故意留下的口子,为的就是引蛇出洞,将南征军歼灭在满刺加。
    但。
    仇鸾六月初二抵达洛韦,初三就夺下了真腊,消息初五传到许海这里来的时候,仇鸾已经带着三万人直接渡海前往满刺加了!
    “徐洪守着澜沧江,真腊事变如何不管,仇鸾带大军倾巢而动,徐洪没有追击?”
    许海含怒责问徐洪派遣的信使。
    信使连忙回答:“洪爷第一时间就发现不对,感觉真腊有变动,一边放飞鸽联络睿爷,一边携尾追击明军。”
    谷徘
    “他们虽然得了安南的战舰船只,但毕竟不熟悉水战。”
    “洪爷带着五千人,百余条船,就算围不死明军,也能让他们损失大半,可谁料到,刚刚摆好阵型痛击明军,一支舰队就从后方杀来。”
    “是王家的船!”
    “四爷!王家的舰队没有在巽他群岛藏着,而是来澜沧江了!”
    “我们受到夹击,洪爷虽然可以逃,但他知道情况大有不对,当即决定拼死削弱明军,令我们五百人突围,自己则带着大部队与明军血战!”
    “洪爷他,洪爷他……已经死了啊!!”
    许海沉默不言,脸色阴沉的可怕,他知道徐洪的判断是对的,仇鸾如此行动,王家舰队出现在澜沧江,必然是真腊有变,已经降了大明。
    如此绝不能放弃海上追杀的机会,来尽可能的拼掉更多明军。
    徐洪四千多人战死,明军也绝对不会少于这个数……
    实际上,许海猜对了,哪怕船只被击毁后有舰队救援,明军也死了将近六千人,南征军从出发到拿下真腊,死的人都没有这么多……
    更何况,这还都是神机营的精锐。
    仇鸾被这一仗打得很痛,可许海同样也痛!徐洪是他堂弟,是家族同辈当中他最倚重最有才能的人!是麾下的重要将领。
    若非如此,许海也不会派徐洪去澜沧江守着,因为徐洪可以独当一面。
    但徐洪为了大局,已经战死了。
    “起来吧。”
    “鱼儿既然跑了,那就收网吧,告诉陈东,攻下伊里安岛,巽他群岛交由西罗人收尾;告诉叶麻,让他带着新五郎、助五郎、伙长扫、彦太郎他们去拿下婆罗洲。”
    “洪东冈、黄侃,你们去守澜沧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