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长生可否-第2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摺⑾藕蠓健

    打法是相当灵活了。

    然而,唯一的细节就是,在建州军中,没有看到建奴,都是汉人……

    宣大叛军为了前途,可谓是拿出真本事在拼命,以往镇守边关的时候,可没见如此积极上心,所以,正面战场上,本质上是辽东打宣大……

    倒也不稀奇,毕竟朝廷和南京在东南沿海也摆明车马开战了。

    所以说……

    “你在等我么?王杲。”

    俞大猷咧嘴一笑,猜到了王杲的心思,只能说,这狼崽子还是年轻了,有野心,也更愿意赌,想要报仇。

    火斌是蒙古人,属于明初就投靠了大明的,是同安侯火真的后代。

    正是因为投靠了大明,知道大明的好,火斌完全不理解这些塞外蛮夷为何要跟大明作对,好好当大明的臣隶,不就什么都有了吗?

    对于王杲想要报仇的想法,火斌更是嗤之以鼻。

    你不想想你建州过去在大明边境上都做了些什么,敢做就不要怕报应,报应来了又不服,当真是蛮夷。

    “俞帅!”

    “王杲小儿既然要报仇,何不引他出来,决一死战?”

    “他纵有建奴万人,我等亦可破之!”

    他们斡腹并非孤注一掷,这一步棋能够奠定胜局,但也不是说棋输了大盘就要输,所以他们拖得起,没有必要一定强攻赫图阿拉。

    而建州本来兵力就较弱,况且王杲自己本部不出,又不在前线。

    到时候,无论朝鲜打没打下来,他都不好控制部队了。

    所以。

    着急的人是王杲,他们完全可以大摇大摆的现身,然后逼迫王杲出城跟他们野战,建州骑射打天下?别闹了,那是人家蒙古。

    你建州有几匹马,几张弓啊。

    要不是南京输送物资,要武装一万人,其中一半得拿木矛,这样的穷鬼,还是经营渔猎生活的,又不是放牧的蒙古人,指望他们的骑兵战力,那就是开玩笑。

    所以火斌十分自信,他们这两千八百余人,足够对抗一万敌军!

    “王杲必然出城,但,他肯定会想办法熬我们,因为我们没有后勤,而此处又没有地方可以劫掠,建州就那点人,赫图阿拉的城还挺大的,都能够躲到城里去。”

    俞大猷从不怀疑猎人的智慧。

    他知道王杲虽然急着报仇,可却不会失了理智,真正的人杰,越是临战越是冷静,能够发挥出全部的实力来。

    此时的王杲,就像是在雪山里埋下了陷阱,静静等待猎物上门的猎人……

    “那我们……直接攻城?”

    一般的骑兵是攻不了城,但时代已经不同了,他们早知道赫图阿拉的存在,为了预防敌人提前探知,关闭城门,自然是有后手的。

    带了四门炮,也正是这些火炮,跑死了许多马。

    还有两百发炮弹,以及一大堆炸药包。

    因而。

    没有他们炸不开的城门,便是城墙,也可以炸开。

    “攻不了,城墙上的炮不少,南京是舍老本了,不仅武装叛军,在赫图阿拉也放了几十门炮,火器也不少。”

    “得跟王杲拼耐性,然后野战击败他。”

    “那些火炮和炸药是底牌,得用好了才行……”

    “传令下去。”

    “休整到太阳落山,先攻破东岸卫城,与建奴隔江对峙!”

    卫城是唯一能够获得补给的地方了,他们要能撑十多天,朝鲜那边就能想办法运粮食弹药到图们江来,他们就能继续熬着王杲。

    赫图阿拉如芒在背的话,那支游走牵制辽东的羊攻军队,也必然不敢全力投入战场,要做好随时准备支援后方的可能。

    否则赫图阿拉被攻破,可不是建州女真遭殃。

    叛军也失去了后方战略空间,就只能被压死在朝鲜了……

    入夜。

    卫城攻破,辽东军却没有抢渡,这让准备半渡而击的王杲大失所望,双方隔江对峙,王杲陷入了莫名的被动。

    尽管他让南京那边如论如何要封锁图们江入海口。

    但这并不现实。

    朝廷海军不是没有力量,王家也有部队北上,围绕正面战场交锋之余,数艘补给船进入图们江,给俞大猷部送给养,让王杲的算盘彻底落空。

    又过三天。

    王杲实在无法再熬下去了,便稳扎稳打,以水师、火炮掩护,渡江等战,俞大猷并未半渡而击,让王杲过江。

    稍后,俞大猷放弃卫城,往山中撤退。

    王杲收复卫城后只能追击进山,初时,王杲还颇为谨慎,在意识到俞大猷想要发挥机动性,绕出群山回返攻城后,便开始死死咬紧。

    利用对地形的熟悉,王杲开始散开部队,搜寻埋伏的同时,对俞大猷围追堵截。

    终于。

    七日追逐,双方补给都消耗完毕,俞大猷也快被堵死的时候,不得不展开了决战,以三千对一万,相对于辽东铁骑的正规骑军,建州骑兵虽然骑马,但本质上是步兵。

    他们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间,更擅长山地作战。

    所以两军对垒,是建州攻,俞大猷守山,非是在平原,骑兵受到了限制,虽然冲下坡很勐,但却难以杀回。

    而攻坚作战,山地作战,建州又极为擅长。

    此战本该凶多吉少。

    但王杲万万没有料到的是,俞大猷斡腹数千里,竟然还带着重武器,而且还能早早的算出决战地点,做好了埋伏。

    当大炮轰鸣的时候,战场就已经变了。

    当雪崩来临,当火药爆炸。

    在雪与火的后面,辽东铁骑冲杀而下,这一去,便没有想过要回来,要防守,只此一战,不成功便成仁。

    言情

    在遭受大雪与爆炸的肆虐之后,看着那漫天飞雪中冲杀而下的铁骑。

    王杲此时才明白了一句诗,何谓——渔阳鼙鼓动地来。

    对于犁庭扫穴的灭族仇人,王杲对俞大猷的研究自然无比透彻,他研究过俞大猷的每一场战役,明白俞大猷的战争风格。

    如此孤注一掷的场景,让他彷佛回到了十年前。

    彷佛他当时亲临其境,成了六安城外的杨惇……

    “又是这一招?”

    “没用的,我不是杨惇,我可不是什么纸上谈兵,我不会退的,我建州勇士,也绝对比南京的酒囊饭袋要骁勇。”

    “来吧,俞大猷,我们……决一死战!”

    王杲的面容狰狞而疯狂,他身量高,如同十四五岁的青少年,他脖子间的白蛇不但赋予了他智慧,更让他有超凡的力量,他手中的重槊足有百二十斤。

    扬蹄立马,横槊遥指。

    宛如三国名将,他嘶吼道:“为族人报仇,杀!

    ”

    “报仇!杀!

    !”

    被雪崩驱赶,被爆炸惊扰,本来垮掉的士气陡然恢复,还保有八千主力的建州大军杀红了眼睛,朝着辽东铁骑狠狠的撞了上去。

    骑射不精?骑战生疏?

    没关系,冲就可以了,悍不畏死,是蛮夷对战争唯一的领悟!

    不怕死,才能赢!

    然而……

    冲锋当中的俞大猷嘴角浮现了一抹笑容,无声的吐出了一个字——蠢。

    在两军将要接锋的时候,辽东铁骑陡然撇开,分流避开了锋芒,与其同时,骑兵们纷纷拔枪,北斗神铳的方便性,让他们无需点火,无需繁琐的填装。

    只需要开火,换弹,即可。

    这完全是……蒙古的骑射打法。

    冲锋?

    “时代已经过去了,王杲,而且,当年带着的只是没有训练的义军,我只能冲,而今天……你们一个也跑不掉!”

    三千骑兵几乎散作漫天繁星,明明三五成群,散到了极致,却丝毫不像絮乱。

    反而在以最大的效率收割敌军。

    火力网无比密集,建奴们也有火器,虽然没有完全换装击发枪,但也有三分之一是击发枪,本该火力相当,甚至总体碾压才对。

    可他们根本不善于骑射,打移动靶本就困难,何况自己还在移动。

    所以,枪声虽响,但毫无战果。

    好不容易组织起来,下马还击,却根本撑不起防线,被游动的火力集中消灭,明明建州人多,打起来却像是他们在三千打八千。

    枪林弹雨当中,王杲靠着马匹,手中紧紧的握着长槊,脸上的悲愤之情已经溢于言表。

    哪怕是俞大猷都是双持火铳,根本就没有与他硬碰硬的想法……

    “首领,走吧!”

    “带人突围,回赫图阿拉,我们就还有未来。”

    “不能死在这里,全死在这里的话,建州,就真的全完了!

    !”

    王杲的亲兵已经开始拉他了,不论如何,这场已经败了,不能在死拼了,得回去,得回赫图阿拉,回到城中,还能组织人手守城。

    只要坚守住,就还有未来。

    哪怕……青壮差不多已经死绝了。

    王杲牙齿都快咬碎了,牙龈已经咬出了血,他死死的盯着远处正在驰骋的俞大猷,两人目光对上,俞大猷只是轻蔑一笑。

    王杲勐的闭上了眼睛,深呼吸了一口气,当即翻身上马,说道:“儿郎们,随我杀出去!

    ”

    “杀啊!

    ”

    绝境当中,把握住最后的机会,建州士兵跟着他们的酋长奋力突围,俞大猷并不拦他们,只是仗着马术,带着大军一路掩杀。

    明明还有五六千人,可建州军丝毫反抗的力量都没有,只能闷头逃跑。

    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族人一个个落马身亡……

    冲在最前方的王杲眦目欲裂,血泪从眼眶中流出,浑身发抖,可却不敢回头看,他怕自己忍不住,去做那殊死的冲锋。

    他不能回头。

    他得回去,带着族人回赫图阿拉,他们还有四万老幼要守护……

    王杲在绝境中将战术发挥到了极致,一路上一有机会就带队断后,并埋伏反击,双方攻守异形,追击了七日。

    王杲身边已经不足八百战士,而俞大猷也只剩两千部署。

    如此已经追赶到了图们江岸。

    摆在王杲面前的难题出现了,到底是去卫城,还是渡河,被俞大猷半渡而击……



398、渡河不成万念俱灰



,长生可否

    去卫城的确可以逃脱一劫,但也失去了腾挪的空间,赫图阿拉还有千余兵力,还有数万俘虏和奴隶,的确可以再组织兵力支援。

    但这个援军真的有战斗力?

    那些不愿意投降的宣大俘虏,拿着武器上战场后不会当即倒戈?那些卖到建州的各族奴隶,真的会有战斗意志?

    本部最后的千余青壮出城,赫图阿拉还属于建州吗?

    就算排除万难,出兵支援。

    俞大猷就不能围点打援?就不能半渡而击?

    一条不到百米的河流,明明已经是冬季枯水期,河宽不过五十米,处于半结冰的状态,但却成为了生与死的天堑。

    不可能去卫城,去卫城就是等死,只能渡河。

    “过河!过河!”

    王杲振臂高呼,声音悲唳,突如其来的转变让远处卫城内的百余将士不知所措,在那悲切的一声声“过河啊”的呼喊中,八百残余的建州将士纵马朝图们江扑去。

    有人刚踏到江中,就在冰块碎裂下坠河。

    有人幸运能跑出十多米,在战马纵跃之下,只需要游动几米,便可攀上冰块,朝对岸跑去。

    纵使不少人会游泳,身上的皮裘也过于沉重。

    平日里给予防护的铠甲,成为了要命的负担。

    冰冷刺骨的河水,就算能够渡河,若只是泅渡数米还好,十多二十米的,甚至更远的,在水中待上一盏茶的功夫,基本上寒气入骨,活过了今天,也得大病一场。

    丢盔卸甲,狼狈无比。

    这让王杲无比悔恨,为什么吩咐部下拆了浮桥,防止敌军杀回,如今,却是索自己命的最后一根草绳。

    如此狼狈,却也不算最大的危机。

    最大的危机是那奔腾而来的辽东铁骑,七日亡命追逐,王杲已经深刻的了解到这群明军的枪法有多么恐怖。

    骑射尚且有那种准度。

    一旦让他们停下来打靶,八百人过河,最终能跑掉几个?

    所以……

    王杲勒住缰绳勐然调转马头,不顾将士们的呼喊,只是怒吼道:“过河!谁也不准停,过河!”

    他还喊着过河。

    但却独自一人调转马头,向着辽东大军冲杀而去,竟然妄图以一人之力断后。

    见到这一幕。

    俞大猷加快马力,突出在阵前,迎着这位少年酋长而去,虽然马上就要交锋,但他却有些心不在焉。

    靖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