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长生可否-第2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

    “不论是太史公记录的周朝八寸七分一也好,八十一分也罢,以黍米和葭管飞灰按照规则测量出来的黄钟,是后天初始黄钟,择半为清黄钟,清黄钟与舍少的差值为校正值,初始黄钟加上校正值,才是可用的后天黄钟。”

    “而重点在于……舍少。”

    “太史公提醒了三寸九分,但此三寸九分,不该是我们这个时候的,而是上古定律之时,最初的先天之音,这才是一切的标准。”

    “所以。”

    “唯有得先天黄钟,才能知道真正的校准值是什么,才能得出完美的十二律与最和谐的后天黄钟,用以定度量衡。”

    度量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作为一套标准,只要共用,不就可以了吗?

    标准的数值不同,有何影响?

    嘉靖明白由天地定的数值和人定的数值是有差别的,可具体在哪,他还是得问一问。

    张执象想到那当初阳明先生给他弹琴,告诉他乐律与情志五脏的关系,不由说道:“若是音律和谐,能胜药石之功。”

    这是一桩好处。

    他在后世听过曾侯乙墓的编钟声音,那是完全不同的感觉,是沁进心神的声音。

    钱衡说:“营造之法,若尺寸得用,便有如神助。”

    最契合自然的尺寸,在营造设计的时候,总会有意想不到的好处,单纯的计算而言,总是“整数”好算一些,不然弄一堆小数,看着都湖涂。

    唐顺之笑道:“经方之密在于分量,一钱一两得合天地,功效倍之。”

    姚广孝则说道:“度量衡更精准了,历法也能更精准。”

    这些都是可以看见的。

    看不见的地方,其好处更是不可斗量。

    故而。

    先天黄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是文明之基,这也是姚广孝为何肯定天子之学里面必然有此物的原因所在。

    但若只是先天黄钟,三丰祖师定然不会让张执象修完玄黄大典再打开了。

    里面,应当还有关乎历史,关于修行至关重要的东西。

    或许。

    河图洛书的秘密,也在其中。

    



468、皇室赎买告而退之



京师,驸马府。

    厨房里永淳公主正在翻炒虾壳,两名侍女在一旁心疼的看着,并非是因为公主在下厨,而是这道菜太麻烦了。

    这些日子,张执象在京师常驻,因为已经成婚的缘故,如若不是因为工作在翰林院熬通宵,那基本都会回驸马府。

    府邸名称是驸马府,按说要按宫中的规矩来。

    但此处自是不同。

    大明的公主一向是悲剧,以万历的爱女寿阳公主为例,她嫁了个中意的夫君,但却被女官拦着不让夫妻圆房,驸马抗议,还被太监群殴打破了头,公主告状也没有办法,只能不了了之,宫人们变本加厉,最后夫妻两一年到头都见不了几次面。

    明朝的公主,基本都这情况,就算好些的,也好不到哪里去。

    嘉靖强势,永淳公主自然不可能这么惨,但他希望永淳能够嫁给张执象,半点陈规不受,平安喜乐。

    如今驸马府内,无论是太监还是宫女、女官、嬷嬷,可没有敢说过去公主驸马该如何的。

    毕竟,这是仙人府邸。

    那一只只高如山岳的凶兽都被国师拿为阶下囚,他们这些人又如何敢有半点不敬呢?且做好本职工作,本本分分就是。

    至于府上住着不止公主一位夫人,她们也是不敢多言的。

    只是两位自幼跟着永淳的侍女,看着公主没有大妇的心态也就算了,整天研究一些费时费力的菜品,跟驸马待在一起的时间都很少,这真的可以吗?

    这也就算了。

    可是,您为什么一定要亲力亲为呢?六虾面,三千只小河虾刷虾籽,取虾脑,剥虾仁,熬虾油,捣虾粉,煮虾汤……

    忙活六七个时辰,只为给驸马煮碗面吃,真的好吗?

    您吩咐一声,厨子们弄好了送过去就是了……

    “虾壳煮完汤后焙干,磨粉,然后与面粉合在一起和面,马上就快好了。”永淳背诵着步骤,将焙干的虾壳取出,开始研磨。

    又过了一个多时辰,终于将虾面捞出。

    炒好的虾籽、滑过油的虾仁、煮过的虾脑,在简单的调味后混合在一起,盖在虾面之上,沿碗边倒入虾汤,在虾仁上倒下虾油,最后再放上葱花……

    一碗,两碗,三碗……

    见永淳就要走了,侍女风花终于忍不住说道:“公主,您做给驸马吃也就算了,为什么连那几个女人都要照应?特别,特别是王绛阙。”

    “都不知道她是夫人,还是您是夫人了。”

    “就算青阳先生尊贵,可她都不理您,您何必热脸贴冷屁股呢?”

    永淳拿快子尾端对着侍女轻轻一敲,笑道:“多嘴,罚你自己用虾面下碗面吃,没有虾籽了,将就将就。”

    “雪月,风花就待在厨房了,你跟我端盘子。”

    另一个侍女拉了拉风花,示意她不要再多言,便跟着永淳去书房那边了。

    路上。

    永淳忽然开口问道:“是不是觉得我傻?”

    雪月连忙说道:“奴婢不敢。只是……奴婢斗胆说了,殿下您不争,不代表别人不争,那位青阳先生若是愿意,怕是能当女首辅的。”

    “陛下,陛下又说了除掉徐阶就退位,还政于民。”

    “届时……”

    雪月不再言语,但意思很明确。

    形势不由人,怕是到时候,迫于外部压力,妻妾的位置会调转。

    “你啊,想多了,哪有什么妻妾。”

    “等皇兄退位,我们也不在大明了,夫君会去商洲的。”

    “形势又有何关呢?”

    “我便是不看身份,不看能力,不看进门先后,不看年岁,只看以后陪在夫君身旁的,能照顾夫君的只有她,也得喊她一声姐姐。”

    “如何会有半点介怀。”

    雪月怔然,只觉得公主爱驸马,是爱到骨子里了。

    有些失神的跟在永淳身后,待进了书房,果不其然,即便是在家,驸马也是抱着一堆卷宗在看,那位青阳先生坐在一旁,两人时不时要交流。

    玄黄大典的编纂离不开永乐大典的支撑,王绛阙如今负责永乐大典的增编工作,工作量半点不低。

    许多事情,张执象都要找王绛阙循证。

    王翠翘则充当秘书工作,帮忙整理资料,张静笃没在这里,但也跟着邵元节身边打下手,道藏肯定也是要增编的,龙虎山还没有商量好是谁来,张静笃是老天师的嫡亲孙女,邵元节虽然身体不好,但人在京师,各方道士都要给面子,先做好预期工作,招募人手。

    而作为张执象的亲传弟子,苍珠小小年纪最累。

    不用她工作,但张执象让她看,无论是玄黄大典还是永乐大典,亦或者是道藏,都要看,她记性好,就让她全部背下来……

    “夫君,王姐姐,翠翘姐姐,小苍珠休息一下,一起吃面吧。”

    “嗯。”

    张执象笑着放下书,接过一碗面,先递给了没抬头的王绛阙,然后再接的第二碗,那边雪月将面端到王翠翘和苍珠的面前。

    张执象见王绛阙只是把面放在一旁,便劝道:“先吃了再看吧?”

    永淳也跟着说道:“这鲜虾面放凉了就不好吃了,姐姐快吃吧,书不急在一时。”

    王绛阙放下笔,看了永淳一眼,点点头,端起碗慢慢吃了起来,只吃了一口,她便挑了挑眉头,道:“六虾面?”

    永淳点头,说道:“可能没有姐姐吃过的好,姐姐尽管评点,下次我再改进。”

    安装最新版。】

    “听过,没吃过。”

    王绛阙只说了这么一句话,便开始吃了,张执象笑道:“别看王家有钱,他们在饮食上都能说抠搜了,莫要说大鱼大肉了,早上的粥里面经常连肉都没有。”

    “衣服也就那么几套,好是好,但也都是来回穿。”

    “这还是她第一次享清福呢。”

    说着话,张执象挪了挪位置,让永淳坐在他身边。王家自来做正事半点都不小气,但自己的吃穿用度是能省则省,秉持的是每一文钱都用在刀刃上。

    像这些天永淳做的菜品,王绛阙应该是真没吃过。

    但这些外面的高奢菜品,其实材料并不怎么费钱,在华夏,真正的奢侈品,费的永远是工艺。也正因为价值都在工艺上,所以永淳都是亲力亲为。

    “那,我还买了二十只大闸蟹,明天做蟹金裹玉丸给姐姐吃怎么样?”

    永淳很是期待,王绛阙只好点点头。

    她想了一会,说道:“皇室要还政于民,不妨将皇家内帑和朝廷做切割,进行一次赎买,以免未来会有纠纷。”

    “你如若觉得光管着教坊司没能帮上什么忙,就去联络这件事吧。”

    “方案出来了,告之天下。”

    “人们对于皇室还政的概念才会清晰起来,届时,也可以顺理成章的与徐阶对话,进行约战了。”



469、斗升恩仇债亦如此



皇室要赎买,消息传出去的时候,便已经是轰动天下了。

    当朝议通过,户部立项,开始核定皇室资产的时候,人们犹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虽然还政于民的事情公开说了很多次,但事情毕竟没有真正发生。

    而且,人们认知当中,圣天子虽然垂拱而治,但天下依旧是属于天子的。

    可如今皇室要赎买……

    “时代彻底变了啊,刚峰兄。”

    早朝结束,高拱与海瑞并肩走出承天门,经过今天的朝议,高拱明白还政于民的事情已经是板上钉钉了。

    赎买一旦完成,皇帝对于国家的所有权就会发生变更。

    皇帝依旧是国家名义上的主人,但却只剩下冠名权了,皇室资产也将成为众多资产之一,受朝廷管辖。

    此后,国家大于天子。

    海瑞在一个烧饼摊前驻足,问了句高拱要不要,便买了两个咸菜烧饼,2元钱,非常便宜,但对海瑞来说,也不少了。

    的确,现在大明的俸禄制度已经改变。

    如海瑞的右副都御史,正三品的官职,月俸为11级工资。官员工资以7级起步,九品官为7级,此后每升一品,工资涨1级,一品官员的工资为15级。

    今年帝国财政厘定的基础工资为200元,那1级工资就是300元,2级工资450元……每级增长50%。

    也就是说,九品官的月俸才3417元。

    而海瑞作为三品官员,月俸为38923元。

    不计算购买力差距,直接平换,是38。9两银子,比改制之前的月俸35石粮食来说,至少是翻了一倍的,考虑到购买力上升,则还要更高。

    且如今朝廷给在京官员都有统一的房屋安排,无需另付租金。

    生活应当很宽裕才对。

    实际上海瑞的穷并不是单纯因为收入低,历史上海瑞后来也官至四品,不至于连个鸡蛋都买不起,闹得老母亲生日买了两斤肉,结果成了新闻。

    海瑞穷,是因为他但凡为官一任,都会接济穷苦之人。

    如今朝廷均田免赋,又坚持“以人为本”,对于孤苦老弱皆有救济,似乎用不着海瑞帮忙,但人想要做善事,钱总是有地方花的。

    他俸禄的大半,都被用来购买笔墨,赠与各处贫苦乡村,用以孩儿们学习之用。

    所以。

    哪怕一步登天,当了右副都御史,海瑞依旧过着清苦的生活,能得他请一块烧饼,也足以说明他对高拱的认可了。

    吃着烧饼,海瑞平静的说道:“我不认为这是好事。”

    高拱一愣:“刚峰兄何出此言?”

    海瑞望了望不远处的紫禁城,说道:“皇室要赎买,可不是简单的将内帑和户部的账一分,就完事了的。”

    “先前赎买,王家牵头,规矩已经立下了。”

    “所以我们能够顺利改革,王家在计算实际资产和势力影响的隐形资产后,评估价格为20亿两,封休宁伯,世袭罔替。”

    “此后上至豪商贵族,下至地主乡绅,争相赎买。”

    “朝廷固然开足了马力印钱就是,有实体资产做背书,完全不担心拿不出钱来。”

    “但问题在于,我们已经背负了一笔长久的财政压力了。”

    “王家评估20亿两,换算宝钞2万亿,每年给付2亿元,分一万年还清,确实,这点钱连利息都够不上,朝廷等于白拿了王家的资产。”

    “可朝廷只需要付一个王家吗?”

    “肃卿兄可知道,接下来百年,千年,朝廷每年的赎买给付的开支是多少?”

    高拱还真没细想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