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长生可否-第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翠翘打开院门,眼中有着动人的柔光,抑制不住还是有些欣喜,问道:“你怎么来了?”

    “半夜做梦,察觉你有麻烦,就过来了。”

    现在是寅时一刻,凌晨三点多钟,人睡得最昏沉之时,也是鬼物活动之时,他今夜早早睡下,便梦中有感,独身一人赶来,发现果然如此。

    “谢谢。”

    她心中温暖,柔声道谢。

    张执象见她脖子乌黑,问道:“痛么?”

    “还好……”

    方才战斗时倒是没觉得痛,现在一问,痛感上来,不由有些蹙眉,张执象抬手一指,指尖泛起金光,光晕照开,那乌黑便缓缓消退。

    感受到他的手指几乎触碰到自己的咽喉,王翠翘微微有些颤抖,只觉得心跳都快了几分。

    这些年看着他长大,只觉得愈发帅气了。

    “好了。”

    他见大功告成,便笑了笑,然后走进屋内,去找那女鬼,看着那双怨毒的眼睛,他直接说道:“你丈夫托梦给我了。”

    “他不希望你当恶鬼害人,损害阴德,来世遭到报应。”

    “我帮你超度如何?”

    他语气十分平静,王翠翘说他会心里过意不去,其实有些小看他了,十年前经历那些,他早已不是不懂世事的稚子了。

    他是做的不完美,可也没错。

    杀人偿命,如是而已。

    至于郑寡妇当初绝望的时候没有人来救她,他只能说一声抱歉,他也只能往美好的世界而努力,仅此而已。



131、少年佩剑且入江湖



“他托梦给你?”

    “怎么可能!他死的那么惨,他一生行侠仗义,却落到这个田地,如何肯安息?他必然在等我,等我一起向你们报仇!”

    “去死,去死,去死……”

    化为厉鬼后,哪里还能够冷静思考?明知不敌,郑寡妇还是冲向了张执象,张执象站着没动,她的手刚碰到他身上,就被金光震飞。

    哪里靠近得了?

    张执象没有理会她的攻击,而是解释道:“你能化作厉鬼,跟时代有关,你丈夫死的时候,天地阳气低迷,他尚且不足以化为厉鬼。”

    “如果是以前,你杀了石磊,他也没办法化成鬼魂来找你。”

    “我和翠翘姐自然也不知道你们的恩怨,你也就神不知鬼不觉的完成了复仇,可偏偏天时变了,你的事情被发现了。”

    “只能说因缘际会,该是如此。”

    “可你既然不信我能主持公道,公审时不将真相说出,如今为何又来怪我们没有救你?竟然要化作厉鬼来害人。”

    “当真是荒唐。”

    “郑氏。”

    “我再问你最后一次,你可愿超度?”

    张执象其实有些愤怒,明太祖朱元璋修了一辈子的法律,甚至规定家中有《明大诰》犯罪可以减罪一等,就是为了让百姓懂法,敢于拿法律来保护自己。

    结果朱元璋死了,百姓就把《明大诰》当成废纸。

    他历经千难万险,一路上牺牲了多少人,好不容易把登闻鼓送到京师接受敕封,但凡有冤屈,只管去衙门伸冤即可,现在知县老爷们还敢不用心办案?

    结果你不去告状,想着自己报仇。

    如今触犯了法律,又说自己绝望的时候没人帮忙。

    若非这样的性格,也不会自杀化为厉鬼吧?

    张执象见郑寡妇不听,还在继续攻击,知道她已经不会听任何道理了,便缓缓抬起了手指。

    “世间哪有鬼神,不过是人心罢了。”

    他摇头感慨,金光爆发,郑寡妇瞬间被烧为灰烬,鬼神不过是人心的投影,大暑之世让这些投影显现人间罢了。

    王翠翘见他已经解决,便给他倒了杯茶。

    用以缓和气氛。

    “自从有了登闻鼓后,吏治清明了许多,起码有人告状,衙门不敢不作为,有些时候为了破案,特意请江湖上的好手来帮忙。”

    “久而久之,江湖上甚至专门出现了一个职业叫做‘侦探’,帮各地官府破案的。”

    “郑氏不告官,自然有对夫家安全的顾虑,但更多的是她自己的原因,她已经偏激癫狂了,落到如今这个地步,是她咎由自取。”

    她宽慰着张执象,张执象摇了摇头,他并没有往心里去,而是想着其他的问题。

    “不聊这个,现在寅时一刻,你还要睡么?我就在院子里守着。”

    王翠翘咬了咬嘴唇,低头说道:“你半夜赶路过来,更加辛苦,你去床上睡,我在这坐一会就好了,大概一个多时辰,天就亮了。”

    她仓促迎战,衣衫单薄,这会已经冷得缩身子了。这大冬天的,又没有烤火取暖,张执象哪能让她坐两个时辰?

    保准生病。

    “我不困,你睡吧,我就在这里打坐。”

    “嗯……”

    她不敢再得寸进尺,轻轻应了声,钻进被窝,通过月光看着他闭目打坐的样子,只觉得怎么也看不够。

    她看着看着,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睡着了。

    只知道自己做了个梦,她梦到自己是嫦娥仙子,坐在广寒宫内,看着“吴刚”在砍桂树……

    醒来时,张执象已经不见人影,她披起衣服,推开房门,便见他在院子里站桩。

    看了一会,回过神来,便去洗漱然后生火做饭,看着他能够吃一碗自己熬的粥,她有一种莫名的开心。

    “安平……”

    “嗯?”

    “我能……跟你一起下山吗?”

    “也好。”

    他不在龙虎山,不能把人都交给老天师照顾,王翠翘是他带回来的麻烦,他自己带走就好,别让许海那些人挠了山上的清静。

    “许青麝这些年没有来找过你?”

    张执象忽然问道,在他看来,许青麝那个女人,绝对不会善罢甘休的。

    “来过一封信……”

    说着,王翠翘将信拿出来交给了张执象。

    信中许青麝竟是只介绍了她这些年的现状,因为输给张执象被打入诏狱,再出来的时候,多年经营被糟蹋一空,她报复完二少爷后,就前往了许海那里。

    毕竟她这样“胆大包天”,许家内部也只有许海能够罩住她。

    恰逢其会。

    许家和王家爆发大战,许海也正是缺人的时候,许青麝便在许海的麾下做事,专门负责许家在扶桑的生意。

    “她这是说自己发展的还不错,让你回去跟她?”

    张执象不太懂许青麝的意思,王翠翘好歹在许青麝身边待了几年,能猜到几分意思:“她可能在说,王家现在与许家的大战,她可以……出一份力。”

    “嗯?”

    “虽然可能有点难以置信,但是,许青麝对于许家的恨,可能不比大防风他们差,她是乐于见到许家被毁掉的。”

    张执象不认为许青麝会如此简单。

    那个女人即便要向许家复仇,毁掉许家,但却不会让自己一无所有,她要毁掉许家的同时,更要拿走许家的一切才对。

    扶桑的确是许家最重要的地盘。

    许青麝如果倒戈,对许家来说影响很大,甚至会影响跟王家的战争,而击败许家赢取制海权,又是商洲局势的关键……

    原来如此。

    许青麝看明白了世界大局,因而想要以小博大,她等着张执象找她联手……

    “看来你确实得跟我一起走了。”

    许青麝那封信的落款是嘉靖十四年九月,正是大防风他们打算派使团来朝贡的时候,看来许青麝知道些什么。

    不论西罗人是否跟许家有具体的合作。

    从战略利益层面上来说,大防风带着切诺基人的崛起,对西罗人和许家的利益都有巨大打击,西罗人向商洲投放天花,对他们都是有利的。

    再说,牛痘可以预防天花。

    天花泛滥以后,殷地安人有多少家底,不都得掏出来接种牛痘?

    看到许青麝的信后。

    张执象决定下山后要先去找许青麝。

    正因为他知道未来发生了什么,所以才不能让西罗人乱来,不然最后受难的可不只是商洲,而是整个世界。

    瘟疫这种东西,药物最多起到一半作用,另一半在防控上。

    倘若天花、鼠疫这些也传到大明来,哪怕扑灭了,也不知道要耗费多少财力物力,要死掉多少病人。

    有了决断。

    张执象在度过了春节之后,便再一次向老天师请辞,这一次老天师没有教他什么,而是递给了他一柄剑,天师剑。

    “这……”

    张执象看到见的时候还是很吃惊的,天师剑和天师印,是天师的凭证,后世64代天师张恩溥丢了天师剑和天师印后,再继位的天师都不算正统了。

    所以天师只传了64代,刚好符合六十四卦之数。

    “拿着吧。”

    “天师下山,自然要世间妖魔皆顿首,这柄剑你来用刚好,至于天师传度的凭证,有天师印足以。”老天师这话,竟然不是将剑借他,而是从此以后,天师剑就是他的了?

    “师兄,我……”

    “拿着吧。”

    老天师没有让他推脱之言说出口,感受到师兄的心意,张执象接下了天师剑,恭恭敬敬的在祖天师画像前磕了三个响头。

    这也代表着,天师从今天开始,多了一脉。

    少年佩剑,且入江湖。

    ……



132、蒸汽初行狐仙逸事



说是去找许青麝,其实往东走的话,中间是准备先路过歙县,然后去舟山,看看那个传说当中江南豪商的大本营,接着再去扶桑的。

    江西多山。

    往东只有两条路,一条东南,走黄山和武夷山的交界处,中间有个口子可以出入,再要么往东北,走黄山北侧,沿长江而下。

    张执象选的是东南线。

    贵溪往东差不多直走,就能到东南线的山口。在这期间,他们将先经过铅山县,对,没错,就是那个有着十多万造纸工人的铅山县。

    嘉靖六年进京的时候,路上走马观花,没有真正见识江南富庶。

    此次策马东行,抵达铅山县石塘镇的时候,看见那一亩亩明媚的梯田,便觉得欢喜,还未到春耕的时节,梯田里也蓄满了水,清澈的映照着,些许杂草增添了青绿。

    若是在北方,这个时节只能看到满目灰黄,是见不到绿的。

    得要惊蛰一声雷起,才忙不迭的翻土耕种,赶上那最好的一波雨水,但在南方水土丰腴之乡,便是刚过春节,亦是水波粼粼,满山青黄。

    走在山路间,可以看到石塘镇的家家户户都在晒制树皮。

    清澈的溪流间,晒制好的树皮正在浸泡,一大早便能听闻到打浆的木槌声,不同的原材料,不同的制作工艺,有不同品色的纸张产出。

    在抵达镇子的时候,张执象于生机勃勃的自然当中看到了一丝突兀。

    他看着那些高高的乌棚,听着机器的轰鸣声,有一种时光的错乱,路上,张执象向一名老汉询问道:“大爷,那是什么声音?”

    “哦,那个啊。”

    大爷停下了小推车,说道:“那是蒸汽机,近几年兴起的,听说一锤子下去,能有好几万斤力气呢,现在打浆比原来厉害多了,一台机器,能顶数百号人。”

    “不光是工厂里,路上也有呢。”

    “你看,那边,那边。”

    顺着老汉的指向看去,张执象见到城镇里驶出一辆……汽车?

    车子还很简陋,能够看到尾部的发动机正在冒烟,这辆十米左右长度的汽车上,站着许多少年少女,看他们兴奋而激动的样子,估计是乘着稀奇玩意来春游的。

    “嘿,神奇吧。”

    “不用马拉,那个大车就能动起来。”

    老汉有些骄傲的说道,有一种大城市里的人,向乡下人介绍东西的自豪,说罢,他这才问起张执象他们从何而来。

    听闻是贵溪那边,虽然是临县,但两者还是差别很大的。

    铅山走的是产业路线,所以对这类新技术接受最快,有了新东西,民间自然也聊的多些,老汉便将曾经听过的轶闻说出来。

    “你们也不用着急,俺听说,有豪商准备修一条,对,是叫铁路。”

    “你看,那汽车的轮子在地面跑,也不平不是?”

    “就像秦始皇修秦直道一样,也修一条专门的铁路,跟汽车的轮子配套,到时候汽车就可以跑得飞快了。”

    “我听说铁路要一直修到鄱阳湖去呢。”

    张执象没有想到老汉能知道这些,老汉见他们吃惊,便笑道:“哈哈,年轻人有空也去听听评书嘛,茶馆里的说书先生,可不光会讲话本,时事也讲一些的。”

    “俺还要给酒楼里送货,就不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