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长生可否-第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执象没有想到老汉能知道这些,老汉见他们吃惊,便笑道:“哈哈,年轻人有空也去听听评书嘛,茶馆里的说书先生,可不光会讲话本,时事也讲一些的。”

    “俺还要给酒楼里送货,就不跟三位闲聊了。”

    “走咯。”

    老汉说完,便继续推起小推车,运送着瓜果蔬菜,张执象跟王翠翘还两面相觑,那汽车却是开到两人旁边缓缓停了下来。

    车上领头的一位公子上前半步,握着扇子行礼。

    笑道:“三位可是外出游玩?不妨乘上这汽车,一同去踏青?想必风味与以往决计不同,兴致高涨,说不定还能留几首传世之作。”

    他说话时,身后的公子小姐们也都三五成群,笑语言言。

    见张执象不答。

    有大胆的姑娘便喊道:“哥哥可是怕了这汽车?”

    她们故意施着激将法,特意停下来邀请三人,不过是看他们都是绝色之辈,男子见王翠翘便挪不开眼,女子见了张执象,只觉得见了一汪清泉,一块灵玉。

    纵是张静笃也是天真可爱,娇憨自然,亦是人间少有。

    如此神仙般的人儿,他们自然有意结交。

    “那就同去吧。”

    张执象看到工厂和汽车的时候,才知道世界真的变了,因为他的出现,登闻鼓的存在,嘉靖的强势,让那些江南士绅和商贾们开始追求新的力量,开始主动推进产业升级。

    以前他们不知道这些力量吗?

    并不是,他们千辛万苦将宝船厂掏空,又将工部掏空,好东西全部搬走了,却只用守着就可以了,毕竟只要有相对优势,他们就可以拿到一切想要的,何必升级。

    而如今他们预感到局势变化,有了紧迫感,就开始利用手头的技术来做事情了。

    短短十年,他们就开始探索汽车和火车了。

    将马交由随行的家丁,他们三人登上汽车,如今的汽车过于简陋,噪声也大,倒也说不上享受,主要是新奇。

    “兄台感觉如何?”

    领头的公子很是自得,他姓彭,叫彭瑕,这铅山除了费氏,就是他们家在造纸业的份额最多,这台汽车是他去苏州时花费一万两银子买来的。

    说起来,光是运送到铅山,就又花了三千两呢。

    不过也不亏,这不,大伙都簇拥着他来春游呢,就连费家的小姐也来了。

    正是那个圆脸可爱,眸子里带着两分媚意的大胆姑娘,方才还出言激将呢,彭瑕倒也豁达,毕竟这位兄台确实气度不凡,皮相极佳。

    “久居乡下,倒是不曾见过。”

    “哈哈,无妨无妨,再过两年,这大江南北,跑在路上的就是此物了,如今顶多是尝个新鲜而已。在下彭瑕,敢问兄台大名?”

    “张安平。”

    “原来是安平兄,久仰,久仰。”

    寒暄过后,便畅聊起来,车上的公子们想与王翠翘搭话,但那些姑娘们却不给机会,将王翠翘和张静笃拉了过去,谈起女儿家的私话来。

    当然,恐怕主要问她们跟张执象是什么关系……

    几位公子只好与张执象聊天。

    得知张执象是从上清镇来,便问道:“张兄既是从上清镇来,可听说过龙虎山的小天师,那位年仅六岁就被陛下封为国师的小仙人?”

    “略有耳闻。”

    “可惜了,张兄作为当地人都没有见过,我等听闻小天师十年前的事迹,心向往之,曾赴龙虎山想要见识仙人风采,可惜小天师闭关潜修,概不见客。”

    彭瑕见张执象腰间挎剑,便问道:“安平兄此次是游历江湖?还是出门访客?”

    张执象:“兼而有之。”

    彭瑕:“哈哈,那安平兄可赶巧了,我们此次踏青,不光是欣赏风景的,这城外二十里处,有一座高阳山,山上有座庙,近日听说有狐仙逸事,我们便是去寻狐仙的。”



133、恰逢其会庙有悍匪



在这些年轻的公子、小姐们身上,最能看到大明的风气。

    表面上看,是阳明心学兴起,导致思想解放,人们视一切规矩为约束,强调自我个性和自由,从而产生的多元化发展,用百花齐放都不足以形容,该以百无禁忌来描述才好。

    因而,明末士大夫将明朝灭亡的锅甩到了王阳明头上。

    王夫之、顾炎武、刘宗周、黄宗羲等人都批判陆王心学,王夫之更是说:“自异端有直指人心见性之说,而陆子静、王伯安附之,陷而必穷,动之不善宜矣。”

    他们批判陆王心学就是佛家那一套,是把世界搞乱的根源所在。

    大家都去谈“心外无物”,追求自我,反而不去做实事了,以至于明末时期,面对时局困难,明朝士子都只能“愧无半策匡时难,唯余一死报君恩”。

    明末那些思想家倒是强调“事功”。

    可那五大思想家的“事功”加起来都不如王阳明一人,也不知道这“事功”到底强调在哪里,大明到底如何而亡,他们难道还能从自己的身上找原因不成?

    至于心学后进,落入“狂禅”之态。

    那只能说那些人不能算是心学后进,因为他们根本就没学懂心学,王阳明以后,学懂了心学,一身都在践行知行合一的人,是海瑞。

    再后面学懂了的人,写了一篇名为《心之力》的文章。

    心学门第极高,因为“无我”的人学不会,心学门第极低,因为贩夫走卒引车卖浆者流,只要能够“有我”,就能学的会。

    明朝中后期的思想解放,心学只是一个引子而已。

    许多人顶着心学的头衔,可他们并不是真正的心学后进,明末的“百花齐放”,其实是源于社会的割裂,“信仰”的缺失,道德的崩坏。

    有一个词能够很好的概括,叫做——礼崩乐坏。

    人们心中没有了道德,没有了规矩,只有自己,只有利益,诶,这是不是很熟悉,对了,这就是——资本化。

    大明不是资本主义萌芽,而是过度资本化了。

    张执象跟彭瑕他们这些士子聊天,就能够清晰感受到那股“狂悖”。

    嘉靖犁庭扫穴,他们说嘉靖好大喜功、穷兵黩武、建州女真亦是我大明子民,犁庭扫穴纯属滥杀无辜,是暴君昏君。

    嘉靖发布宝钞,他们说这是大兴币政,盘剥百姓。

    嘉靖科举新增理科,他们说这是奇技淫巧,霍乱文宗。

    总之,皇帝做什么都是错的。

    张执象忍不住问了句:“那陛下要怎么做才是对的?”

    彭瑕等人当即理所当然的说道:“当然是重用清流贤臣,重振朝纲,革除奸臣,张璁、桂萼之流,毫无文士傲骨,只做幸进佞臣,蛊惑陛下,才会使得朝政如此,民不聊生,近邻涂炭。”

    “……”

    众正盈朝,那可真是太好了,崇祯帝表示拍手称赞。

    张执象也没有辩论什么,这是这个时代士子的通病,很多事情不是不懂,而是太懂了,说话做事都在遵循自己的利益。

    “对了,你们先前说仰慕张执象,他有什么好仰慕的?”

    “陛下赐予张执象问定国策之权,他却一次也没有上朝用过这些权利,虽居高位,亦知深浅,不与陛下胡来,回归龙虎,经年潜修,不拘于名利,自当敬仰。”

    “原来如此。”

    对于登闻鼓只字不提,只推崇他“没有乱政”。

    一时间,张执象有些意兴阑珊,那些人开始饮酒赋诗,张执象只是在一旁喝酒,没有参与,他也不会作诗,更懒得抄诗。

    汽车走出十多里,便没有好路可行了。

    一行人下车,身后跟着的仆役们纷纷牵马过来,有人单骑,也有女子不介意与男子同乘一马,甚至有姑娘说她不会骑马,让张执象带她。

    他以“骑术不精”为由婉拒了。

    王翠翘、张静笃驱马过来,三人并行,王翠翘问道:“既然意兴阑珊,不如归去?”

    张执象仰头,看着面前高阳山,说道:“见见狐仙吧,也不知道是真是假,修道多年,还没见过妖怪呢。”

    “嗯嗯,我也没见过。”

    张静笃也是一脸兴奋的点头,这是她第一次离开上清镇的范围,看什么都觉得新奇。

    一路上这些公子、小姐们走走停停,过了正午才到达目的地。

    高阳山不过是石塘镇内的一座不见经传的山峰,大约三百多米高,山上有一座古庙,年久失修,已经没有了道士。

    往常这种地方,都是给路过的旅客、猎人之流歇脚所用。

    这群公子小姐乘兴而来,可刚进庙的时候,就发现了不妥,庙内有个老猎人靠墙躺着闭目养神,有一伙八人,明显带着凶悍之气,正在生火烤肉,还有叫花子躲在神台

    彭瑕他们一行,加上仆役共有三十多人。

    看着人多,但却好似肥羊一样,那伙强人甚至露出了意外之喜的笑容,饶有兴趣的打量着他们,似乎在想能卖出个什么价钱。

    彭瑕虽然思想上很“清流”,但却是个有本事的。

    在最初的惊慌后,立马稳定心神,他上前一步,顶住压力,唤过书生,拿剑抱拳一礼,向庙内的人说道:“我等听闻狐仙逸事,来此春游探访,若有打扰,先赔罪个不是了。”

    其余士子也跟着壮起了声势。

    那伙强人当中的头领与彭瑕对视了一会,丢下啃光了肉的兔腿,说道:“哪有什么狐仙,不过是一只有些幻化法术的狐妖。”

    “爷爷我们就是来捉狐妖卖钱的。”

    “不过……你们似乎比狐妖值钱。”

    那头领说完,身后的七人纷纷大笑,对于彭瑕持剑问礼的样子完全没放在眼里,他们都是刀口舔血的悍匪。

    在江湖上专门收钱办事。

    高阳山的狐仙之说,是一个月前传出来的,这附近山上有一家猎户,猎户妻子快要临盆生产了,结果胎儿过大,生不出来,猎户只能抱着妻子去找大夫。

    途中路过这高阳山的时候,猎户妻子快要不行了。

    猎户就跟庙中的神像磕头。

    别说,还真显灵了,有一个女子出来,用手划开孕妇的肚子取出了婴儿,有一抚而过,肚子就合拢了,连伤口都没有。

    女子接生完毕,母子平安。

    还不等猎户感谢,却发现女子已经消失,待看向地上的婴儿时,发现婴儿手中竟然抓着一缕银白的毛发,那是……狐毛。

    从此,狐仙的传闻就慢慢传开了。

    这些天也多有人来祭拜,但并没有看到神通,其实热度已经消退,再过些日子就无人问津了,但那只是对普通人而已。

    如这伙强人,领头的马洪之流,却惦记上了。

    因为,狐妖值钱啊。

    世间寻常女子,哪里比得过化形的狐妖,可马洪他们兴致勃勃过来,昨夜打过照面后,却是失望了,那只狐妖,只会些幻化的法术,没有真正化形。

    上次出手救治孕妇,也是为了将名声传开。

    它窃据神庙,早已与那尊看不清面目的女子神像绑定,打算通过香火来修行,如今却成了它的催命符,马洪他们休息好后,就打算砸了神像,逼狐妖现身。

    不过。

    在看到这群公子小姐后,马洪改主意了,早听说过石塘镇富有,将这些人绑了,轻易不就能赚上万两银子?



134、狐狸开口仙家立堂



马洪他们的态度,让彭瑕他们顿时变了脸色,石塘镇周边并没有什么悍匪,彭瑕自持武艺,随行又有十多位仆役,并不怕一般贼寇。

    可没有想到这伙人如此彪悍。

    “阁下不是本地人?”彭瑕尽力想要周旋。

    马洪哪不知道他的意思,轻蔑一笑,说道:“爷爷是辽人,兄弟们走南闯北,专捉山野精怪,偶尔也兼职下盗匪,只是没遇过你们这等肥羊。”

    “这位公子细皮嫩肉的,也别想着拼命了。”

    “你那三脚猫功夫,我底下随便一个兄弟就能解决你,也不要说家里发兵来救这等蠢话,不想被撕票,赶紧派人回家,让家人拿银子来。”

    “算了,银子太重,还是拿宝钞吧。”

    “每人五百两,一二三四……才十四个?算了,你领头的是吧?就你了,小子,你要多出三千两,给爷爷我凑够一万两。”

    “限时一天,明天天亮前见不到赎金,该死几个死几个。”

    自从嘉靖开设银行后,纸质的宝钞基本就代替了铜钱的作用,如今市面上是宝钞与银子共存。而嘉靖为了挽回宝钞的信用,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全额回收旧有宝钞。

    内帑的银子当然不够,嘉靖手中只有一千五百万两。

    而洪武八年开始,到洪武三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