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长生可否-第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罢,王源之挥了挥手,仆人都退了下去,他也不落座,就那么认真的看着张执象,张执象开口说道:“许王之争,南京不曾插手,这不合理。”

    王源之什么人,一听就明白了。

    他问道:“安平可是怪我不曾告诉你这些?”

    张执象没有说话,等于是默认,王源之苦笑一声,在一旁主位上坐下,从怀里摸出了那枚午马令,将其递给了张执象。

    这是一块墨玉令牌,正面刻了个“午”字,北面是雕刻得栩栩如生的奔马。

    “此乃生肖令,共十二枚。”

    “可以说,它是大明,不,整个世界最顶尖豪商的标志,只有夺得生肖令,才能加入那个会社,成为其中的一员。”

    “其名为——同舟会。”



140、天下皆白唯我独黑



“要说同舟会,就必须先说……墨家。”

    “百家争鸣,主要有儒、道、法、墨、兵、阴阳、纵横、、名、医、杂、农共十二家,从这十二家的名称当中,除了墨家以外,另外十一家,你一眼就能看出他们的主旨。”

    “而墨家呢?”

    “墨水、绳墨?都不是。”

    “墨家的主旨是:天下皆白,唯我独黑。”

    “大道裂,百家出,百家在各自领域耕耘的同时,都会将学说上升到大道,世之显学,儒、道、法更是如此,他们在追求‘合’,将实际的事物归纳统一为道。”

    “百家皆以内算为核心,都在合道,唯独墨家例外。”

    王源之言及此处,张执象才注意到好像真的是如此。

    百家当中。

    按照后世的词来形容,那就是,全部都是“形而上学”,唯独墨家是“形而下学”。

    墨家是诸子百家里面唯一一个有领袖、有理论、有组织的门派,墨家不光有搞理论研究的,还有闻鸡起舞武艺非凡的墨侠,也有负责生产后勤的大量高技术人才。

    墨家的组织形式完全超越了其他百家。

    以至于墨家在战国初期,仅凭一家之力,就能够左右战局,能够以武力来推行他们的“兼爱非攻”。

    但。

    随着战争的进行,国家的实力越来越强,战争就不受墨家控制了,最终以东周末年的墨家钜子孟胜为阳城君守城而亡,作为墨家没落的第一个标志。

    而后,随着秦国统一天下,作为当世显学的墨家竟然就莫名其妙的消失了。

    司马迁写史记,竟然没有办法找到足够的资料给墨翟单独立传,只有在《孟子荀卿列传》中有这么一句话:盖墨翟宋之大夫,善守制,为节用。或曰并孔子时,或曰在其后。

    短短一句话,还有好几个或字。

    如果说汉武帝独尊儒术,罢黜百家,墨家才渐渐消亡,这并不合理,因为墨家若在,司马迁岂会连资料都查不到?

    而秦朝又没有灭墨家的理由,墨家对秦国统一天下是有大功的,而且这种大规模扫灭,必然有记录。

    焚书坑儒都有记录,没道理墨家没有。

    造成这一切现象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墨家自己隐藏起来了。

    “对,墨家自己隐藏起来了。”

    “但与其说是墨家,不如说是墨教,百家早已消失,儒家自董仲舒以后,只能称为儒教,道家现在也只有道教,天下行医之人,哪还有称自己为医家的?写的那么多,谁会说自己是家?”

    “百家早已互相融合,化入文明当中。”

    “墨家自然也不例外。”

    “墨家当中属于‘尚贤’这些理念,被儒家吸收,擅长工艺、总结规律的墨家后学,遍布在各行各业,成为技术发展的基础力量,当年以‘义’为理念的墨侠,则成为了后世的侠客,这都是百川归海的部分。”

    “但。”

    “昔日显学,儒、道、法、墨。”

    “儒家早已是儒皮法骨,两者本为一体,儒教,既是儒法两家的延伸,而道教是道家的延伸,墨家自然也会有墨教留下。”

    “至于他们为何隐藏……”

    “天下皆白,唯我独黑。并非所有组织,都是在光明当中的。”

    “你看儒教、道教,相比于最开始的思想流派而言,其实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导致他们其实背离了原本的大道。”

    “墨教,亦不例外。”

    “最初墨家弟子,都是以草鞋布衣的形态示人,这是墨家穷吗?并不是。墨家非但不穷,它比百家的任何一家都富有,他们有最先进的技术,最强的组织能力,墨家怎么可能会穷。”

    “会如此作为,只是因为信仰和理念罢了。”

    “墨子说要兼爱世人,人人平等,所以他才身穿草鞋布衣,他想要天下所有的人都过上平等的生活,自然要跟最大多数的穷苦人相同。”

    “也正是这份理念,墨家成为了当世之显学,弟子百十万人。”

    “但。”

    “墨子的理念有一个很大的缺陷,他忽略了人性,明明能赚取最多的钱财,却要过最苦的生活,如果说因此在精神上能够获得满足升华的话,那也倒还好。”

    “如佛教和道教,长生之说,神仙之说,不就是对物质看空的一种补偿?”

    “但,墨家没有。”

    “它既不允许物质享受,也不允许精神享受,墨家有‘明鬼’之说,说天鬼能够赏善罚恶,所以大家要信仰天鬼,去做善事,去行义。”

    “可是,墨翟临死前,他的弟子问他,先生,为何你一生行善,天鬼仍要降病痛于你?”

    “墨翟没有办法回答这个问题,于是,明鬼之说就崩溃了。”

    “明鬼之说崩溃的根源在于,它没有强调自身在精神上如何修行,如佛道两家,你没有成仙成佛,那就是你自己的修为不够,而墨家根本就没有这种自修的概念。”

    “这也是墨家最大的缺陷,它不求合道。”

    “因为如果求合道,讲修行,就不存在人人平等了。”

    张执象明白了,墨家强调形而下学,所以没有合道的理念,虽然墨子有天志、明鬼的说法,但在墨子看来,天鬼更多的是一种工具,而天志就是物质世界的客观规律。

    唯物主义怎么修仙?

    你不修仙,不出世,做着救济世人的事,自己明明能够掌握天量的财富,却只能穿草鞋布衣……嘶!好熟悉的东西!

    张执象忽然明白墨家是怎么变质的了。

    或许。

    墨翟死后,墨家的纯粹理想就开始出问题了,一直到孟胜就义而死,理想派其实在墨家就已经没落了。

    随着秦二世而亡,墨家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墨家转为墨教,定然不会再坚持以前的理想主义,他们有着最严密的组织,最先进的技术,最完善的技术理论体系……

    “墨教还是会坚持兼爱非攻,但是,他们的做事方法不一样了。”

    张执象喃喃说出这个答案。

    王源之点头认可,说道:“墨教认为,他们兼爱世人的理念不能实现的最大阻力,不是自己‘天志明鬼’的理念有缺陷,而是融合了百家思想的华夏文明,以内算为宗旨的华夏文明有问题。”

    “掀翻内算体系,以外算体系取而代之,天志明鬼,就没有缺陷了。”

    “而后才能兼爱非攻,建立他们理想的世界。”

    “这,便是墨教。”

    “天下皆白,唯我独黑。”



141、内外之争文明历程



天下皆白,唯我独黑。

    信奉外算的墨教想要推翻以内算为核心的整个华夏文明,然后重新构造世界观……张执象想着后世的历史进程,不由有些遍体生寒。

    因为,墨教真的做到了。

    作为一个华夏人,只要生活在华夏文明的社会当中,内算学那套就会深入骨髓,这是极为强大的文明渲染能力,在整套文明的框架下,墨家只会被逐渐“合道”,融为一体。

    而墨家的理念是与诸子百家完全不同的。

    诸子百家可以百川归海,唯独墨家不行,墨家只要信奉内算,它的底层逻辑就要崩溃,所以墨教在秦二世而亡后,选择了归隐。

    因为大秦,是墨家看到的,最后可以改变文明核心的机会。

    秦亡以后,礼乐复辟,墨家明白,再也没有机会了,于是从此以后,墨家消失,墨教隐藏在黑暗当中,开始积蓄力量,想要推翻以内算为宗的华夏文明,重构世界观。

    在漫长的历史当中,他们做了很多事情。

    只是奈何华夏太强了,自古王朝皆以弱亡,独汉以强亡,汉朝即便灭亡了,各路诸侯也能随意吊锤一切外族。

    好不容易五胡乱华,结果佛教将胡人全部给归化了。

    大唐盛世万国来朝,根本不可撼动。

    他们等了很久,终于等到了机会,五代乱世,军头们将整个天下剁了个稀巴烂,世家门阀没有了,“权力”出现了真空。

    一切重新草创。

    接下来只要让华夏政权偏安一隅即可,于是,柴荣北伐突然患病,回开封就驾崩了,于是,赵匡胤北伐,大军即将攻下北汉,烛影斧声就发生了,宋太祖驾崩,高粱河车神继位。

    终于,高粱河一战,终宋三百年,无法收复燕云十六州。

    但,还不够。

    哪怕没有燕云,澶渊之盟后,辽国竟然再也无力南下了,大宋……苟住了!

    不仅苟住了,而且在宋朝,内算学开始朝巅峰发展,陈抟、张伯端、邵雍、张继先、林灵素、王文卿……仅道家在这一时期就开始出现人才井喷,不仅金丹大道开始出现,雷法也在此时创立。

    宋朝开始的新儒学更不用说了。

    内算之繁荣,让人瞠目。

    这怎么行!

    于是,在金国崛起的时候,他们尽了全力,第二次开封之战,本来金兵是攻不破汴京的,但史书记载有这么一段。

    宋钦宗将守城事宜全部交给宰相何栗,结果何栗相信妖人郭京的六甲神兵。

    结果在金兵攻城的时候,大开城门,开坛设法,想要以“天兵天将”打败金军。

    这一段是不是看起来很荒唐?

    但你换个角度想一想,如果是何栗主动开城门迎金军呢?是不是就能说得通了。接下来的历史,自然就是靖康耻,南宋偏安一隅。

    这里就又有故事了。

    士大夫阶层的兴起,是自赵家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而来的,更是自五代门阀世家灭绝以后,出现的新的权力阶层。

    墨教在暗中行事,固然能够影响控制一些官员,但他们与士大夫阶层毕竟不是一伙的。

    靖康耻后。

    士大夫们偏安一隅,将赵构控制作为傀儡,便是想怎么玩怎么玩了,他们可不愿意大宋灭掉,宋朝没了,新的王朝能够让他们这么愉快?

    说实在的,如果不是宋徽宗要北伐,要用“权臣”掌权。

    他们也不至于“出此下策”。

    于是。

    局面僵住了,入关没几年,花花世界就腐蚀这些从深山老林里钻出来的女真人,凶悍消失之后,金朝也无力南下,金人甚至有被同化的迹象。

    接连失败,再加上自秦亡以来,墨教在世界各族做的实验,那种“烂泥扶不上墙”的感觉,让他们对自我也产生了怀疑。

    一切,本该僵持在那里,然后在华夏文明强大的生命力下,终究会慢慢回归统一。

    但。

    异变出现了,气候开始变冷,蒙古人开始南下,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让整个世界都匍匐在马蹄之下,横扫金国,屠城灭种,让全世界都变为蒙古的牧场,彻底毁灭所有文明。

    金国吞并中原,几乎没有什么屠杀,那时候北地汉人还有五千万。

    而到蒙古灭金,人口仅剩475万,锐减90%!!

    怕了,所有人都怕了。

    哪怕墨教,他们要的是推翻华夏文明,不,应该说推翻以内算为主导的华夏文明,他们要建立的是以外算为主导的新文明。

    而不是彻底毁灭文明。

    于是,全世界所有力量都开始团结起来,南宋在蒙古人面前居然罕见的硬了几十年,从1236年蒙古开始攻打南宋,到1279年崖山海战。

    南宋在蒙古面前坚持了43年!期间还干掉了蒙哥,从而拯救了世界!

    可以说。

    他们已经竭尽全力了,好歹在南宋军民的全力抵抗下,蒙古不敢对南宋实行灭绝政策,因此南宋灭亡后,也只死了两千万人口,比金国的死亡人口少了一半还多。

    忽必烈建立的大元好歹没有蒙古帝国那么疯狂,不管实行的如何,至少是喊出了以汉法治汉地。

    没有了灭绝文明的想法。

    这就是意外之喜了,至少,对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