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浓雾中,不知有多少秦军将士出现,对着韩军营帐发动进攻。
暴鸢沉思片刻,做出了决定:“秦军情报未明,传令下去,三军固守营帐,不要轻举妄动!”
老实说,秦国人突然发动进攻,让暴鸢心中有些吃惊和意外。
要知道在这之前,都是韩魏两军进攻的,也就是前几天春雨连绵,所以攻势暂停。
好不容易起雾了,结果秦军居然出其不意的发动了攻势。
白起,哪里来的底气这么做?
但,暴鸢很清楚的记得在出发之前,韩王对自己说过的话。
“暴鸢将军,此战若是能够取胜,便是最好。若是不能,你也要记住,不可让我军损伤过高,尤其是不可让魏国人渔翁得利。”
这个世界上,没有真正意义的同盟,一切全看利益。
别看今年韩国和魏国联合起来打秦国,但如果有了足够的利益,明年韩国和秦国也可以一起联合起来打魏国。
保全韩国的实力,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即便几日之前刚刚收到韩王催促的消息,暴鸢也是不急不忙,按部就班。
大王嘛,朝令夕改是常事,过几日自己把伤亡数字稍微夸张一下报上去,大王便会回归正轨了。
想了想之后,暴鸢又道:“立刻让人去魏军营地通知公孙喜,就说我军正遭受秦军的猛烈攻击,请公孙喜速速派兵前来相助。”
韩魏两军联合起来自然是要强于秦军的,可如果是单对单,那么韩军的确不是秦军对手,这一点暴鸢还是相当清楚的。
……
魏军大营。
魏军主将公孙喜皱起了眉头:“暴鸢说,秦国人正在狂攻韩军营地?”
公孙喜总觉得不对,因为在他看来,秦国人的主力部队,现在正在攻击自己的魏军大营!
现在魏军大营之外的战况是极为激烈的,杀声震天,无数秦军将士舍生忘死,朝着魏军大营发动突击。
才不过半个时辰的时间,魏军在前线的多座营垒都已经失守了。
以秦军的兵力,怎么可能同时对韩魏两军发动如此大规模的进攻呢?
公孙喜心思一转,已然知道原因,当即脸色一沉,对着韩军使者道:“你立刻回去告诉暴鸢,如今秦军主力正在猛攻我大魏军营,让他不要再想着保存实力,速速出兵击败当前秦军,然后前来援救!”
……
韩军大营。
暴鸢听着来使的汇报,不由有些好笑:“这个公孙喜,都这个时候了还要保存实力……”
突然,暴鸢脸上的笑容消失了。
他和公孙喜虽然不同国家为臣,但在一起打过垂沙之战,打过函谷关之战,对公孙喜的性格还是非常了解的。
难道说,公孙喜说的并非谎言?
……
秦军本阵。
“白起将军,韩国人已经开始发动了反扑!”
白起沉默了一下,道:“传令给左翼,命其全军压上,一定要将韩国人牢牢压制在营地之中。”
旁边有秦国将军忍不住道:“可是将军,左翼不过才三万人,面对韩军十多万人,未免过于困难了吧?”
这其实就是一个让人去送死的任务啊。
白起面无表情的看了说话的秦国将军一眼:“我军原本就是以寡敌众,若是不付出一些代价,难道真的能够迷惑暴鸢不成?左翼的三万人就算是死,也要死在韩军的营地面前!再传令右翼诸将,若是一个时辰内还不能攻破魏军营地,让他们提头来见!”
……
一个时辰后,魏军大营之中,面对着重重包围而来的秦军士兵,浑身浴血的魏国主将公孙喜看着身边已然十不存一的魏军士兵,仰天长叹。
“暴鸢误我!”
……
大雾终于散去,韩军主将暴鸢迫不及待,登高远望。
这一看,暴鸢整个人都呆住了。
在他的视线之中,无数魏军正在疯狂的逃亡,而在魏军的身后是秦军所组成的黑色洪流,这股黑色洪流在席卷了魏军营地之后,正朝着韩军的营地汹涌而来。
暴鸢如遭雷击,整个人喃喃出声。
“完了,全完了……”
……
当日落西山,胜负终于分晓。
秦军以少胜多,大破魏韩、东周联军于伊阙塞之外,俘虏魏军主将公孙喜,斩首魏韩联军无数!
秦国这头关中猛虎,在被霸主齐国打压,不得不蛰伏三年之后,又一次的向这个世界展露出了锋利的獠牙!
第49章 哪个年轻人不犯错?
邯郸。
赵何一如既往,来到了相邦官署之中。
“大王。”
“肥师。”
依旧是如同往日一般,君臣两人相对而坐,处理政务。
不过,气氛和沙丘宫变之前,显然又有所不同。
在沙丘宫变之前,赵何来这里所能够看到和处理的,都是一些无关紧要、或者优先级比较低的事情。
但在沙丘宫变之后,赵何对于政务的参与度就大幅度提高,基本上所有的国家大事肥义都会选择给赵何过目一遍,然后君臣共同进行商讨。
而对于赵何来说,虽然两世为人,但是对政务的处理其实是八窍通了七窍——一窍不通。
所以赵何是很愿意听取肥义的建议,并通常以此来作为肥义的最终决定。
肥义可是当了几十年相邦的老人了,论起如何处理政务,其能力恐怕还要在主父赵雍之上,是这方面绝对的良师。
在赵何已然表现出足够能力的情况下,赵何的行为理所当然的被肥义视为是大王对自己的尊重,让老相邦心中大为欣慰。
而且赵何毕竟是个穿越者,每每发表一些意见也往往让肥义为之惊叹,不由感慨主父果然后继有人。
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方面赵何对于赵国内政事务真正意义上的开始了熟悉,处理政务的技能点那是嗖嗖的飞速增长,另外一方面赵何和肥义这对君臣之间也是越发相得了。
赵何注视着面前的一份奏折,半晌后突然道:“肥师,这份关于赵王城和夫人城的奏折,肥师可曾看过?”
肥义从自己的桌案上抬起头来,想了想,道:“有些印象。”
赵何皱眉,道:“区区两座城池,便要征发十万隶臣妾和犯人,未免过于浪费了吧。”
肥义愣了一下,随后笑道:“大王请放心,此事老臣心中有数。”
赵何看了肥义一眼,道:“若是这十万劳力能够拿去修筑长城,或是用来开垦田地,也比在中山郡之中筑城强啊。”
肥义微笑不语。
赵王城和夫人城,除了赵何之外,只有主父赵雍敢起这种名字。
这两座城池,据说是主父为了纪念和吴太后第一次相遇而命名,就连两座城池的距离都和两人当时的年纪有关,作为辅佐了主父几十年的老臣,肥义当然不介意成全主父的这种小浪漫。
这事也不好和赵何明说,只能够等赵何自己悟了。
大王,还是年轻啊,这些情情爱爱的,他不懂。
其实,大王年轻的地方,又何止这些?
肥义想起前些天,大王和牛翦大将军在大殿之中的那番关于伊阙之战的争执,嘴角不由微微勾动了一下,显出几分笑意。
大王是,怎么会傻到去和牛翦大将军这样身经百战的大将搞什么兵事推演呢?
不过,也正常。哪个年轻人不犯点错误呢?
想着,肥义突然又有些遗憾。
若是大王前阵子所说的那伊阙之战的结局,是真的就好了。
那样一来,足见大王不仅在外交、权谋之道上都有涉猎,对战争也是颇有心得。
那可就是真正的妖孽了!
不不,不能要求太高,伊阙之战错就错了吧,大王能有如今这般表现,已经是赵国之福了。
肥义满足的叹了一口气,从赵何的身上收回了目光,继续处理自己的政务。
突然,繆贤走了进来,将一份细细小小的纸团放在了赵何的面前,禀报道:“大王,临淄密报。”
赵何抬头,问道:“对外情报处的?”
繆贤答道:“正是。”
肥义闻言,也抬头看了繆贤一眼,然后又低下了头,继续处理自己的政务。
在去年沙丘宫变之后,赵何开始有了更多的权力,一些事情也就成为了可能。
比如说,赵何在三个月前就提出过,希望将赵国的间谍系统独立出来组成一个部门,叫做对外情报处。
早在春秋时代,间谍就已经是各国广泛采用的一种侦查情报方式了,大军事家孙武所著的《孙子兵法·用间篇》之中,就对间谍的用法有详细的描述。
历史上,秦国是用间谍的一把好手,其间谍首领“候”率领的爪牙将六国渗透得和筛子一样,策反六国无数贵族,获得六国无数情报,为秦国的一统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
只可惜这些人的身份不能见光,以至于史书上竟全无记载,仿佛从未存在一般。
眼下来说,赵国的间谍主要来自于行人部门,也就是外交部。
一般情况下,赵国间谍是由赵国的谒者,也就是外交官们来发展,然后让他们去打探情报传回邯郸这个样子,属于管理非常粗放,可以说是最为初级的一种方式。
赵何觉得,这样可不行。
间谍这种东西,利用得当的话,是能够影响到一个国家生死存亡的,怎么能如此被忽视呢?
如果别人盯着你的外交官就能够顺藤摸瓜找到你的间谍,这也未免太……
在赵何的强力主张之下,对外情报处顺利成立了。
按照赵何的设想,这个情报部门应该拥有完备的资金,十分精密的联络方式,对间谍身份极为严密的保护,同时还要能够尽量渗透到敌国的高层。
由于身边可用之人实在太少,而这个对外情报处又必须要心腹之人出任,所以赵何暂时让身边的寺人繆贤来负责此事。
反正大部分的事情主要是赵何提想法,然后繆贤去跑腿,考虑到繆贤的执行力还不错,倒也没有什么可担心的。
不过成立时间尚短,加上又碰上冬天,所以这个对外情报处其实倒也没有弄出什么大成果来。
事实上,截至到目前为止,对于齐国的间谍,赵何除了派人临淄那边接上头之外,这几个月也就主动从邯郸传去了一条指示。
“监视齐国大夫苏秦动向,每月上报。”
苏秦这个人,那可是搅动了大陆风云的人物啊。
但偏偏,史书上对苏秦记载的事迹是活灵活现,具体年份却语焉不详。
所以,苏秦的一举一动,是必须要提前搞清楚的。
这样才能够方便赵何用自己的历史知识,联合苏秦的真实活动事迹来一个对号入座,为赵国争取到更大的优势。
当赵何拿起这份临淄密报的时候就在想,齐国最近应该也没什么大的动静,难道是苏秦最近有所异动?
打开一看,还真是关于苏秦的情报。
上面是一份密密麻麻的绳头小字,主要记载了苏秦过去的一个月里主要活动轨迹。
看上去都很正常,无非就是上下班,会会朋友喝喝酒。
但最后一句话却吸引了赵何的注意力。
“……似和大夫田甲过往甚密,近来数次暗中会面。”
赵何唔了一声,若有所思。
“苏秦,田甲?还是暗中会面?好像有点关联……到底是什么事来着?”
还没等赵何想清楚,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一名老寺人上气不接下气的出现了。
“大王,肥相,请速速至信宫议事!”
肥义抬起头来,有些好奇的问道:“何事?”
寺人喘了几口气,看了赵何一眼,道:“伊阙,伊阙之战的战报,已然传到了!”
第50章 大王,真当世兵家也!
“伊阙之战的战报到了?”房间之中的君臣两人听到这句话,脸色都开始产生变化,随即走出房间,开始坐车朝着信宫而去。
在马车上,肥义几次欲言又止,但最后还是忍不住语重心长的开口对着赵何道:“大王如今尚且年轻,暂时的失败也是无妨。《左传》有言:‘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大王也不要将这伊阙之战一事放在心上。那牛翦大将军也是国之栋梁,所作所为也是为了赵国基业,老臣斗胆也请大王不要和他计较此事。”
赵何一听,先是一愣,然后才回过神来。
等等,这啥意思?
赵何脸色古怪的看着肥义:“肥师莫非是以为,寡人对伊阙之战的判断出错了不成?”
肥义瞪大了眼睛看着赵何,面色同样古怪。
足足过了好一会,肥义长叹一口气,更加语重心长的说道:“大王,要面对现实啊。”
赵何:“……”
有那么一瞬间,赵何总感觉肥义要对着自己来上一发……摸头杀?
两人一路到了信宫。
到了地方之后才发现,主父这一次并不是单独召集两人,而是将还在邯郸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