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人一路到了信宫。
到了地方之后才发现,主父这一次并不是单独召集两人,而是将还在邯郸之中的几名赵国重臣都召集了过来。
看着众人到齐之后,主父也不废话,从桌案上拿起一份战报,朝着御史信期示意了一下。
信期站起来接过奏报,下意识的扫了一眼,随后大吃一惊,目光瞬间转到了赵何的身上。
信期这个动作是如此的明显,以至于大殿之中赵国重臣心中都不由得有些奇怪。
肥义暗叫一声不妙:“完了,难道大王要受到训斥?若是如此,待会得出面保住大王颜面才行。”
肥义这边念头还没想好,信期已经开始念起了战报。
“……日前,秦军主将白起率军于雾中出击,以疑兵惑韩军主将,然后率秦军主力全力攻魏。
韩军主将暴鸢被白起所惑,坚守营寨不出。秦军攻魏营,伤亡惨重,半日后破之。
魏军既败,秦军趁胜追击,连破东周、韩军,魏军主将公孙喜被秦军生俘,联军溃逃,秦军斩首无算。”
信期念到最后,语气都已经止不住的有些颤抖了。
静!
安静!
十分的安静!
在信期念完这番话之后,整座大殿之中陷入了一片极其诡异的寂静之中。
所有人,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了赵何的身上,所有人的目光之中都是毫不掩饰的震惊和不可置信。
在场之人都是赵国重臣,所以自然也都参加过那场之前的廷议,也都见识过那场赵何和牛翦之间的“兵事推演”。
在众人看来,那场兵事推演之中,赵何看似和牛翦五五开,但实际上却是输家。
为何?
原因很简单,因为赵何的计策太过冒险,成功率太低!
只要秦军的疑兵被早一步识破,韩军全力反扑,由于双方之间的巨大兵力劣势,秦军的疑兵就会瞬间被韩军突破,接着猛攻魏军营地的秦军主力会受到来自侧翼韩军主力的猛烈进攻,然后韩魏两相夹击,秦军必败无疑。
考虑到暴鸢和公孙喜都是名将,这种可能性是最高的。
但事实证明了,赵何是对的!
那个名不见经传的秦国将军白起,真的就是用这种令人吃惊的、极为冒险而又大胆的计策,不但将韩魏两军的兵力优势化为乌有,反过来还利用了韩魏联军之间心不齐的缺点,最终制造了一场震惊华夏的大胜!
但,那还不是最让人吃惊的。
最让人吃惊的一点在于,这份战报之中秦军的一举一动,所采用的计策和战术,完全和当日赵何在与牛翦的兵事推演之中所预言的一般无二!
一、般、无、二!
直到这个时候,众人才终于回过神来,倒抽凉气的声音不停响起。
如果说,秦国那位白起将军能够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知己知彼导演了如此一场大胜,确实是让人无比震惊和佩服的话,那么……
远在千里之外,根本就没有任何条件对秦军或者韩魏联军,乃至于对整个战场的即时态势、军队部署、详细地理条件进行了解的赵何,却能够凭借着手中寥寥无几的情报,准确无比的预测出这场战争每一个步骤的赵何,又算什么?
这是天才啊!
不,这简直就是绝世天才啊!
主父看着赵何的目光,这一刻当真是复杂到了极致、也震惊到了极致。
毫不夸张的说,这位赵国的主父赵雍,就是当世最为出色的兵法大家和军事统帅,在位期间赵国的多次战争,如征讨林胡、楼烦、灭中山都是由他亲自领兵出征的。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主父才无比清楚的知道,想要做到如同赵何这般神之又神的预测,那根本就是……
不可能的事情!
这简直就是奇迹!
但,奇迹,就这样发生了。
就在所有人的面前,在整个赵国核心层君臣们的亲眼见证下,发生了。
突然,一股自豪从主父的心中涌起。
原本以为,安阳君死后,赵国未来的军事或将堪忧。
但没想到,原来王儿的统帅能力,竟出色如斯。
这,就是寡父的儿子!
不知不觉间,众人看向赵何的目光,变得更为炽热了。
这一下子,搞得赵何反倒是有些不淡定了。
一开始赵何不说话,其实就是存着一个想要看着众人出糗的小心思。
让你们一开始不相信寡人?现在知道错了吧?
只不过……现在这一个个的,都用吃人的目光看着寡人是什么鬼?
赵何有些慌了,开口道:“那个,其实寡人也是偶然想到……”
赵何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主父打断了:“王儿,这一次,总不会也是乐毅献策了吧?”
有那么一瞬间,赵何还真的有点想要说是乐毅来着。
但面对着主父以及一众大臣的灼热目光,赵何有一种玄之又玄的感觉,那就是这一次……得说实话比较好。
赵何咳嗽一声,干笑道:“主父啊,这确实是儿自己想到的,和别人没有什么关系。”
赵何此言落下,大殿之中的所有人顿时如同吃了一颗定心丸,全部心中大定。
下一刻,相邦肥义嗖的一下就以完全不符合年纪的速度站了起来,无比激动的说道:“大王,真当世兵家也!实乃我大赵之孙武、吴起也!”
第51章 以王儿总领赵国一切政事
肥义的这一番话,夸的那是相当走心的。
孙武,吴起是什么人?
孙武,春秋时代大军事家、兵法家,帮助吴王夫差攻破楚国郢都奠定楚国霸业,还写了一本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兵书,叫做《孙子兵法》。
吴起,战国初期大军事家、兵法家,帮助魏文侯魏斯开创魏国百年霸业,一生从无败绩,写了一本《吴子兵法》。
这两人,都是不折不扣的顶级大能,当世并称为“孙吴”。
肥义将赵何与这孙吴并称,足见这位老相邦的心中对于赵何的称赞是如何之高。
就连赵何自己都有些呆住了,略带尴尬的咳嗽了一声:“肥师此言,谬赞,谬赞了。”
是真的谬赞。
赵何是个什么水平,自己的心里还是很有数的。
兵法?军事?一窍不通!
咱靠的,那是穿越者的知识储备。
而且,赵何猛然发现,现在的自己,有点高调。
原本,赵何只是想要促成赵国出兵,所以才把秦国这一仗的根底原原本本的透露出来。
结果,目的嘛其实也没有完全达成,但是这装逼的效果目前看来,似乎是挺一流的。
老实说,赵何不想装这个逼。
没用啊。
现在的关键是什么?关键是阻止秦国通过伊阙之战的胜利,进一步的去进攻和夺取河东郡,从而为赵国的争霸大业争取到更多的时间和更好的时机。
统一天下,才是赵何的最终目标。
装逼?这个目标,就显得小气了!
但很快,赵何就发现,事态有些控制不住。
在肥义之后,御史信期也是立刻长身而起,感慨道:“想不到大王年纪轻轻,却对战局有着如此独到慧眼,果然不愧是主父之后,此等优秀亦是一脉相承!”
司寇周袑不甘人后,同样沉声道:“大王如此优秀,乃是我大赵之喜也。不过细细思之,主父对大王之悉心教导,更是在其中居功至伟。此乃大王之功,亦是主父之功也!”
中尉赵文,大夫赵袑、将军许钧……一名又一名在场的赵国重臣纷纷表达了对赵何和主父的敬佩。
大殿之中,一股飘飘荡的气氛在蔓延。
赵何眨了眨眼睛,心中其实也是挺佩服的。
你说这些家伙吧,明明是寡人这个穿越者利用穿越知识的功劳,但偏偏他们就能够扯到主父身上去,将寡人和主父的马屁大拍一通。
而且,虽然明知道是马屁吧,但赵何听着听着,又觉得……
咦,这些家伙,好像也没说错呢。
寡人虽然说是用了穿越者的知识,但,那确实是寡人脑海里面的知识没错啊。
所以,寡人用自己脑海里面的知识准确的预测出了伊阙之战的进程和结局,然后被这些大臣所佩服、所称赞,难道不是很理所当然的事情吗?
那优秀的人,就应该被称赞啊。
赵何看得出来,至少在这件事情上,所有人对于自己,是真的佩服无比。
肥义,直接把赵何比孙吴。像肥义这么稳重的老相邦,能够做出这样的事情,难道还不足以说明赵何的预测是如何的令人震惊吗?
在大臣们的发言之中,赵何有些陶醉的咪起了眼睛。
此刻,肥义正在慨然发言:“有大王如此之贤君,老臣放胆在此直言,赵国将来必定强绝于世,今日之齐秦,将来不过是大赵阵前败犬耳!”
肥义话音刚落,大殿之中一连串的附和之声顿时响起。
赵何默默的听着这一切,突然觉得……
舒服了。
赵何觉得自己的身体有点轻,好像要飘起来一样。
也就是这个时候,主父咳嗽一声,让众人重新冷静了下来。
主父环视一圈,最终将目光落在了赵何的身上。
“二三子,事实证明了一点,那就是牛翦大将军,错了。王儿,才是这场兵事推演之中,真正胜利的一方。对此,二三子可有异议?”
众臣齐声道:“臣等皆无异议。”
主父点了点头,对着赵何道:“王儿,你做得很好,非常的好。寡父很放心,也很满意。赵国将来有你这般国君,寡父即便是殡天之后,也能对列祖列宗有个交代。”
赵何一听这哪顶得住啊,忙道:“主父谬赞了。儿如今尚且年幼,若非主父之教导,又如何能有今日之小小成就?”
赵何自觉还是很上道的,这老爹夸了寡人一通,寡人夸回去就准没错不是?
花花轿子人抬人嘛。
有些人的思维就很奇怪,恨不得把老爹杀个一百遍,这样其实不太好。
亲爹牛逼,当儿子的难道脸上就没点光彩?
主父轻轻的出了一口气,沉默片刻,终于做出了决定。
“肥相、二三子,寡父今天,有件事情想要在这里宣布。”
肥义不敢怠慢,道:“主父但说无妨。”
在场的赵国大臣们似乎感受到了什么,纷纷起立,一脸肃穆。
主父缓缓开口。
“二三子应当都知道,四年之前,寡父传位于王儿,并非是寡父想要恋栈这权位不放,而是寡父希望王儿能够早日成长起来,接过政务之事,让寡父可以专心于对外兵事。”
众人纷纷点头。
主父继续道:“如今,也是时候了。”
主父的目光再一次的落在了赵何的身上,这一次,主父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吾儿赵何,年纪虽轻,然已有明君之姿,虽寡父如你这般之时,亦不能及也。自今日起,王儿可总领赵国一切政事,肥义、周袑、信期、赵文、赵袑、许钧,你等为赵国重臣,当尽心辅佐王儿,使赵国更为昌盛!”
虽然有了心理准备,但是,当这番话真的从主父的口中说出来的时候,包括赵何在内的所有人,还是短暂的被镇住了一下。
要知道,在沙丘宫变之后,赵何虽然已经参与到了国家大事的决断之中,但那只是因为主父自闭之下的暂时放手,属于一种临时的权力。
而今天,主父当着几乎所有赵国重臣的面,将赵何的这个权力给确定了下来。
主父,如同四年前禅位之时所希望的那般,十分愉快的、彻底的放开了这部分的权力,把它交给了赵何。
换言之,从今往后,凡是赵国的内政之事,就完完全全是赵何一个人说了算了!
赵国众臣此刻脸色肃穆,在肥义的率领下,齐齐朝着主父行礼:“臣等谨遵主父之命。”
随后,又朝着赵何齐齐行了个大礼:“臣等定当尽心竭力,辅佐大王!”
灿烂的阳光自宫殿门口照射进来,一片金光流转。
面对着面前的赵国众臣,赵何下意识的挺直了身体。
这一刻,戴在这位十六岁少年头顶的王冠,熠熠生辉。
第52章 正统和叛逆,两代人的交接
赵何心中也很是激动。
从现在开始,寡人……终于也是正式的迈入到魏国的权力中心之中,成为那个和主父共享赵国最高权力之人了。
想到这里,赵何不由得看了正面带微笑注视着自己的主父一眼。
即便是放眼整个历史,像主父这样的国君也是极为少见的。
所谓天家无亲情,但其实在赵国之中,这个说法并不是特别成立。
对自己的三个嫡子,安阳君赵章、国君赵何、平原君赵胜,主父其实都投入了大量的关爱。
这样的父爱,曾经是支撑着主父将位置传给赵何的重要因素,也是驱使着安阳君发动叛乱的一大原因,可谓是功过参半。
但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