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625冰封帝国-第6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了,一次来一万户对于通州当地压力实在太大,一般情况下都是三千户一个波次,分批送走,不过眼下大夏国在美洲的领土已经扩展到了东海岸尚未进入北美洲东海岸,但在南美洲、加勒比海都有大量的移民需要,再一次运送三千户实在不太经济。

    故此,还在遥远委内瑞拉省高原上凉爽、四季如春的加拉加斯城的皇帝陛下发出了命令,这一次,要一次运送一万户前往南美洲以及加勒比海!

    一万户,几万人,吃喝拉撒就是一笔惊人的数字,但通州港的繁华完美地承接了这一切,按照皇帝陛下的规划,近几年通州港的关税、商税全部用来作为移民经费。

    时至今日,大夏国的移民似乎越来越容易,这两年更是如此,因为这两年他们的皇帝似乎并不在本土,而是太子在监国,皇帝陛下似乎将重心放在了海外。

    在一般百姓眼里,皇帝陛下既然长期在海外,那海外肯定是上好的地方,何况大夏国有目前的局面,就算是普通百姓也知道是谁在里面起了关键作用。

    孙秀荣!

    这是尼堪的汉名,虽然他很少使用,不过在中原一带民间背地里却流传甚广。

    “皇帝走到哪里俺就跟到哪里!”

    在最靠近码头那一侧的第一进院落里,三个面目都在三四十岁的中年男子蹲在地上闲谈,其中一位年约四十,国字脸,身材粗壮,说话掷地有声的汉子正大声说着话。

    “俺也是!”

    另外一位三十岁左右的汉子也大声附和。

    这两人的口音很像,仔细一听,多半是从山西来的。

    没错,那四十岁左右的汉子就是以前笔者在“暴风骤雨”章节提到过的代县阳明堡乡的乡长兼游徼孙有田,退伍军人,这几年进步不大,官位最高只做到代县典史。

    这一次尼堪在国内召集前往美洲的移民,其中对退伍军人的需求最大,隐隐含有“武装移民”的味道,眼下这一万户中,就有一半来自退伍军人,孙有田一瘸一拐的,自认为再在官府里发展前途不大,这次得到皇帝陛下的召唤后,竟毫不犹疑地报名了,并拖家带口来到了通州港。

    跟着他来的还有阳明堡乡被孙有田救了的农户李二愣,今年他也有三十岁了,这几年,他既是阳明堡乡勤勤恳恳的农户,还是优秀的民兵,听说老乡长要舍弃典史之位,去海外追随皇帝陛下,他也毫不犹疑报名了。

    另一人的长相明显不是北方人,身形黑瘦,不过面上貌似憨厚中却不时显露出一丝精悍。

    顾三,今年三十五岁。

    对,此人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顾三麻子,通州人,嵊泗列岛有名的海盗头子,被瀚海军剿灭后被发配到东西伯利亚挖了五年矿,后来因为表现不错放出来了,还加入到了大夏国的海军。

    但顾三麻子毕竟年纪大了,对瀚海军的一套规制又不熟悉,干了三年后还只是一个操帆手,他以往仰仗的观天辩风那一套以及接舷后奋勇厮杀那一套完全排不上用场。

    最后时间到了便退伍了,大夏国对他还不错,将他分配到老家通州港当领航员兼巡逻员。

    这次他愿意去美洲,还是受到他从小就敬仰的一位人物的召唤,对于眼下的皇帝陛下,他并不像孙有田、李二愣那样崇敬,但他对那人却是言听计从。

    那人就是以前的通州知州,后来升任到江北省按察副使,这一次主动提出要去美洲,并被尼堪点名担任船队“总监”角色者。

    阎应元,通州人,眼下没了江阴事变,当通州被大夏国拿下时他正好在老家,最后干脆考了大夏国的科举,大夏国没有武举,想要进入军中只能考军校,不过本身就是典史的阎应元还是选择了考,并一路高升到按察副使。

    阎应元与顾三麻子从小相识,前者人品武功素来备受顾三等人敬仰,历史上江阴被围时,顾三麻子还曾纠集海盗前来救援,最后不敌退走。

    实际上今年阎应元也才三十五岁,正是年富力强之时。

    “俺也是”

    见到孙有田、李二愣两人都如此说,顾三自然不敢落后,只得言不由衷地附和着。

    到了这个时候,虽然大夏本土风调雨顺,但得知皇帝陛下发出征召令后,无论是退伍军人,还是普通农户,都踊跃报名参加当然了,除了尼堪的威望和魅力,海外土地肥沃,气候适宜也是他们所看重的,另外,那些从海外回来的“淘金者”为了不被他人看轻,就算没有挣到什么钱,也会打扮的神神气气,并将海外吹得天花乱坠,也无形中推动了主动移民。

    这一次,除了主动报名的五千农户,还有近万的民户,大多是青壮男女,眼下也安置在码头附近,正等待着下一波移民。

    最近几年,虽然没了许都,但江南一带反抗压迫的奴户大起义还是按时出现了。

    江南,是奴仆买卖最兴盛的地带,虽然领头的反抗的由头不一而足,但大起义终究是发生了,可惜,他们的运气不行,碰到了迁到江南的“江北四镇”,咳咳,现在变成“江南四镇”了,仅仅靠其中一镇的李成栋出手便将起义镇压下去了。

    李成栋俘获了大量的男女奴仆,还有他们的家人,按照他的秉性,自然是要杀一批卖一批的,不过这些人却被大夏国盯上了,最后大夏国并没有花费太大的代价就让李成栋将其中大部分俘虏交给了他们。

    插一句,我最近在用的追书app, !

    除了允许李成栋的亲戚在通州港大作生意,大夏国的如日中天,席卷江南只是时间问题自然也被李成栋看在眼里。

    “哒哒哒”

    三人正在院子里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着,院子外面传来了一阵马蹄声。

    三人赶紧站了起来。

    “嘎吱”

    院落的大门被推开了,孙有田心理一凛,他们这一次是明显带着“武装移民”的性质,孙有田是这个院落的头目,自然会在外面安排值守的,眼下马匹的动静几乎与院门被打开同时发生,那就只有一个可能。

    经常来此地的阎应元来了!

    果然,门口很快出现了一个身材高大,穿着四品官袍服的中年汉子,只见那人一脸严正,走起路来虎虎生威,见到他们时吼了一句。

    “明日一早开拔!”

    等阎应元远走后,孙有田却想着:“此人贵为按察副使,又是此次移民的总监,居然亲自一个院落一个院落通知,也只有在大夏国会出现,当然了,此人自己热切地盼着开拔的心思也昭然若揭啊”

    其实孙有田想多了,那是因为,在主动前往美洲移民的队伍里,像孙有田这样出身皇帝老家,又担任过典史职位的人并不多,阎应元处于尊重,只不过通知像他这样的寥寥几人罢了。

    晚上,饭后。

    孙有田将院子里的人全部召集在一起,大声喝道:“明日卯时初刻,咳咳,也就是早上五点起床,洗漱、早餐,六点准时出发,船只七点准时开拔!”

    “都给老子听好了,你们都是老子的人,都在一条大船上,赶紧清点人数,若是还有在通州附近游玩的,连夜给老子找回来!一人不在,全家不准离开!”

    “另外,上了船,按照船上人员的安排住下,不许挑肥拣瘦,有什么住什么,有什么吃什么,船上不必陆上,有不听招呼的,扔到大海里喂鱼!”

 第十六章 加勒比之二 移民的历程(2)先遣队①

    次日,一万户移民坐上了已在通州港停泊许久的一百艘蒸汽信天翁。

    这些蒸汽信天翁还不是有着三层直通甲板的改进版信天翁,由于两台蒸汽机

    以及备品备件、煤炭、淡水就要占据一层甲板,能够利用的就是底舱以及上面两层了。

    由于主要用途是货仓,就没有隔成许多单间了,每一层大约有十个大间,原

    本是分别装载不同种类的货物的,眼下就用来装人,大约十户人家挤一个大间,每一个大间放置了粪桶,用一个布帘子圈着,算是大间的“茅厕”,每日早晨将粪便倒到大海里,用海水刷干净后继续使用。

    一层便是一百户,两层就是两百户,按照平均每户四人计算,差不多八百人

    左右。

    若就是这些移民,五十艘信天翁也就够了,不过这一次,尼堪似乎铁了心要大干一番,还从本土调来了大量的官员、工匠,一个以步军为主的军团,还有一个小游牧部落,就是以前由于继续信仰萨满教导致札萨克图汗的幼子达萨尔不满,从而在札萨克图汗部造成内乱的那个小部落阿拉坦部,酋长叫卓力格图。

    卓力格图的部落近三百户,是准备放到大夏国新近占据的东方省广袤的牧场的后世巴西南里奥格兰德州,加上精心选择的少量牛羊马匹,他们这三百户就要五艘大船。

    当他们抵达北海道室兰港后,大夏国在佛林港用锡霍特山似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冷杉制作的新舰队出现了与新金州用加州红木建造的先舰队一样,不过木材不一样罢了。

    亚洲新舰队,是时下瀚海军对他的称呼。

    苏纳,这支舰队的统领,将带领亚洲舰队护送这一百艘信天翁去美洲。

    就在亚洲的移民还在大海上漂泊时,杨承恩朕率领的新舰队已经剿灭了海地岛的海盗,正在围剿巴哈马群岛的海盗,以新舰队的机动力,无论是哪里的海盗,什么样的海盗,瀚海军使出全力的话,没有剿灭不了的,但想要剿灭干净也是不可能的,瀚海军海军虽然强大,但毕竟数量不多。

    而波多黎各的海盗就只能由法国人自己解决了。

    而在北美洲的东海岸,一支小型舰队正在边北上边巡查。

    时间已经来到东兴六年1656年三月份,两艘雨燕号,一艘信天翁组成了这支小型舰队。

    陈牧之,依旧是这支先遣队的指挥官。

    前面说过,雨燕号拥有一层直通火炮甲板,每一侧十门十二斤尼布楚青铜炮,加上首尾各一门,总共二十二门,这样的武力,实际上已经远远超过欧洲人此时普通武装商船的战力了,加上雨燕号本来就拥有的超强机动力,以及长期作为侦查、通报的专门船只,用两艘雨燕号也在情理之中。

    插一句,我最近在用的app, app  安卓苹果手机都支持!

    剩下的那艘硕大的信天翁号有三层直通甲板,不过他只有在首层甲板有十门火炮,两侧各五门,加上首尾两门,一共十二门,实际上,就算是信天翁,由于安装了蒸汽机,就算碰到海盗船也有一战之力。

    但这次让一艘信天翁跟着,明显是作为那两艘雨燕号的补给船存在了,另外,一艘信天翁本来就可以装载三百海军陆战队,这一次为了快速摸清东海岸的具体情况,瀚海军还派出了一百骑兵跟着。

    按照尼堪的粗略印象,此时的欧洲人的据点最近好像在纽约,不过此时到底是荷兰人统治还是英国人统治他就不知道了,上次与布莱克交谈时,他也没提到这一点。

    拿下牙买加后,进入美洲东海岸就顺理成章了。

    按照尼堪模模糊糊的印象,此时的东海岸应该没有强大的敌人,若是他没有记错的话,英国人应该在后世波士顿一带站稳脚跟了,按照他们的每次几百人的移民速度,应该还在马萨诸塞州和康涅狄格州打转,但也说不定,东海岸有的是空间,只要有船只,处处可去。

    在陈牧之这艘雨燕号,有一位刚刚从金州海军学校毕业、同样来自江北省的陈家子弟。

    陈子云,二十三岁,与陈牧之一样,同样号称是南北朝名将陈庆之的后裔,陈庆之的字就是“子云”,陈子云直接用到自己的名字上,显见得他对自己寄托了厚望。

    论起来,陈子云还是陈牧之的堂叔,不过两支分开已久,陈牧之与陈启新一样都是淮安人,而陈子云这一支则出自扬州。

    在大夏国拿下江北诸省时,陈子云还是一个还在私塾苦读的少年,原本对大夏这样的“蛮夷”占据“中原”也是颇有敌意的,不过在经历了“江北四镇”对家乡的肆虐,以及大夏国接手后暴风骤雨般的“改造”,并让全部的适龄孩童都进入各级新式学校学习后,陈子云一咬牙也考进了一所听起来“冠冕堂皇”的学校扬州高等师范学校。

    不过他很快就明白这样的学校是为了给全国培养教师的,而不是培养官员的,但按照大夏国的规矩,虽然讲究“有教无类”,但学员是不能中途退出,否则对本人乃至家人都会有相当严厉的惩罚。

    幸亏大夏国还有其它出路,在十五岁到二十岁之间,学生毕业后还可以报考瀚海大学海参崴、京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