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五十人全部握着虎枪,费扬武刚才也对他们进行了一番布置,二十五人直接刺向矮墙后面,击杀一切可能阻挡他们的索伦蛮子,另外二十五人则利用虎枪的长度,将其作为撑杆跃上那道矮墙。
后面紧跟着五十双手握着重剑的巴牙喇,若是前面的虎枪手得手,在矮墙后面站得一席之地,他们便是彻底击溃敌人的一拨!
二十步!
十步!
一开始费扬武还下意识地低着头,不过眼看那道矮墙逐渐清晰起来,他不禁扬起了自己的脑袋。
这一抬头他不禁目瞪口呆!
前面十门火炮竟然出现了火星!
一刹那,费扬武的目光呆滞了,与此同时,一大片火光伴随着轰鸣声出现了,火光闪现的一刹那,以费扬武为首的三百巴牙喇原本紧凑的阵型瞬间变得稀薄了,前面三排几乎被削去一半,只剩下几个握着重剑的人呆立在场中!
“轰”
又是一阵巨响,接着便是第三轮。
十门火炮打出了三轮的效果,这时建奴队伍里若是有心之人便会发现,夹在矮墙上的哪里是小炮,竟然是比前几日大了一倍的“大炮”!
“怎么回事?”,后面的济尔哈朗、多尔衮、阿济格都傻眼了。
此时巴牙喇的阵型已经是稀稀拉拉了,在散弹的轰击下,能够幸存下来那肯定是受到了长生天的眷顾一门五百斤重的火炮便可轰出宽达五丈、射程十丈、上下全覆盖的密集弹幕。
四门便是二十丈,尼堪刚才使出了四、三、三的顺序,三个照面之下镶蓝旗的巴牙喇几乎全军覆没,处在最前面的每人身上至少有几十个窟窿。
后阵的济尔哈朗睚眦欲裂,握着重剑的右手微微颤抖着,青筋毕现。
此时的他有两个选择。
其一,假若敌人这是最后的一批弹药,自己将镶蓝旗全部压上去,虽说会付出一些代价,不过最终的胜利还是属于他的。
其二便是撤退,也不知蛮贼手里到底有多少弹药,干脆退回去,让蒙古人上,等将蛮贼手里的弹药再消耗一些再说。
“呜”
后面多尔衮的护军阵营传来了退兵的号角声,济尔哈朗有些不甘地退了回去。
“建州大爷”们进攻受挫的消息很快也传到了北面大营,巴林部台吉逊杜棱的大帐里,还有三人在座。
一位是逊杜棱的弟弟栋岱青,另两位则是在伊敏河西岸扎营的原内喀尔喀五部仅剩的巴林、扎鲁特两部的台吉色特尔、色本。
三位蒙古台吉此次愿意跟着多尔衮北上进攻索伦人,除了信服多尔衮精妙的筹划,假若战胜了索伦人可以大肆劫掠,以弥补在最近几年先后与虎墩兔憨、建奴、尼堪的战斗中损失的丁口才是重中之重。
没想到区区一座三千人的大营,三部几日攻打下来都是伤亡惨重。
如今连建奴自己也铩羽而归,多半又要上巴林、扎鲁特两部了,因为昨日最后一次攻打大营的是翁牛特的栋岱青。
色特尔、色本赶紧赶到逊杜棱的大帐里探听虚实。
“诸位”,逊杜棱的神色有些暗淡,他翁牛特部虽然继承了原朵颜三卫之一泰宁卫的部众,不过最近几次的损耗后,部落已经很虚弱了,若是此次战胜了还好说,没有战胜的话,自己这一部落能不能安安稳稳在西拉木伦河流域立足还是一个问题。
没想到他接下来的话让色本、色特尔大吃一惊。
“我等都是蒙古人,实在不忍心欺瞒,实话告诉你们,昨日我部攻打南边的尼堪大营时发现了一事”
“何事?”,色特尔、色本估计这事与他们有莫大关联,不禁异口同声地问道。
“根据逃回来的我部骑兵说,他们在尼堪的大营里发现了大量的土壤”
“土壤?这有什么奇怪的,他们那道矮墙便是便是用草袋子装着泥土堆成的”
“那道矮墙多日前便建成了,就算有多余的土壤露在外面,这几日也应该干了,儿郎们发现的土壤却是新鲜的!”
“啊?难道他们准备加固、加高矮墙?”
逊杜棱这时站了起来,背着双手站在大帐里。
“诸位,听说当时尼堪的弟弟岳讬带着三千人来到此地时,并没有携带火炮,这些火炮还是尼堪接管大营后从城里运出来的,当时多尔衮的人就在一旁虎视眈眈,尼堪就算勉强将火炮运出来了,配置的弹药肯定不多,前几日我等连番进攻,彼等的火炮、火铳就没有停歇过,后来却停歇了”
色特尔、色本两人对望一眼,“你的意思是”
“今日火炮的声音明显比前几日的大上许多,眼见得是换了火炮,可这些火炮前几日并未使用,联想到那些新鲜的泥土”
见两人还是懵懵懂懂的,一旁的栋岱青有些不耐烦了。
“连这个都看不出来?他们已经挖通了大营到城里的地道!”
“啊?!”
第三十四章 破局(下)
岭东。
阿林阿带着三千骑直接攻向了衮布的大营。
科尔沁蒙古骑兵抵达齐齐哈尔附近后,扎赍特部的骑兵和奥巴支援他的一千骑,一共四千骑在嫩江东侧,大营的最南侧。
两部杜尔伯特、郭尔罗斯的骑兵各三千人则在衮布大营的西北面和东北面,一左一右护卫着衮布大营。
大营实际上是由三个部分组成,好处是一旦有任意一处受到攻击,另外两处则可从侧翼夹击,让攻击者无所遁形。
三座营盘里,最靠近齐齐哈尔木寨的是奥巴的堂弟、郭尔罗斯部落的台吉布木巴。
阿林阿攻击的就是布木巴!
时间来到到眼下,尼堪的常备军已经发展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旗号、鼓号、牛角号相辅相成的战场命令系统。
阿林阿攻击布木巴时,木寨里靠着嫩江一侧的三处望楼上应该将战场形势看得清清楚楚,若是另外两处有援军过来,阿林阿应该会听到冷云发出的信号,届时,他这三千骑或奔向北边另立营寨,或直接进入城寨都是两可。
还有一个问题,在城寨的另外三面,李永芳的大军紧紧围着,阿林阿一旦冒然杀入,还是可能受到多面的夹击。
不过阿林阿却是有恃无恐。
他接到了李延庚传递过来的消息。
虽然在他眼里这是赤裸裸的诈降,妥妥的诱敌,不过他终究还是知晓了处于城寨北面的李延庚大营的一些情况。
这是一个完全由火枪兵和炮兵组成的阵营,自己攻击蒙古人的大营时,彼等倒是可以前来袭扰,不过按照大汗的说法,索伦人手中的火铳是目前这个世界上最好的火铳,其他人的火铳想要和常备军较量只是自取其辱。
对于尼堪的话阿林阿自然一万个相信,若是这样的话,就算李延庚想要过来夹击自己,一来城寨上的人可以看见,能提前示警,二来嘛,就算李延庚抱着火枪突到自己跟前,也最多打出一发弹药。
一发过后便是自己肆意屠戮之时。
再者,若李延庚真是有心投降的话,自己攻打蒙古人的大营还能试探出真假。
与济尔哈朗一样,攻破敌寨还是老的法子,无论是游牧的民族还是中原的骑兵都差不多。
在箭只的掩护下,大约百余飞龙骑用虎爪飞索勾倒了布木巴大营的一面寨墙,接着几百龙骑兵向缺口处进行了一通射击。
阿林阿亲自带着一千飞龙骑猛地杀入!
缺口外还有一千猛虎骑在戒备,进到大营里的只是飞龙骑和龙骑兵!
皇太极曾经说过:“得朝鲜十人,不如得蒙古一人,得蒙古十人,不如得本部一人”
这里所说的“本部”,自然是包括索伦人在内的北边的“野人女真”,东边的“东海女真”了。
阿林阿闯入大营后,大队又分成了三个小队,一队以大约五百飞龙骑、五百龙骑兵为主,直接扑向大营的中间,左右两侧还有各两百五十飞龙骑、两百五十龙骑兵组成的小队。
还是熟悉的战法,火枪抛射,长枪杀入!
时至今日,几百年前驰骋大漠的蒙古骑兵已经大大衰弱了,没有极富号召力的大人物是一个原因,藏传佛教是一个原因,互相功伐,分成若干个小部落又是一个原因。
皇太极的看法完全正确,阿林阿投入大营后便势如破竹,很快就将郭尔罗斯骑兵杀死杀伤大约三成后,将剩余的骑兵赶出了大营!
此时,从齐齐哈尔城寨上想起了示警的号角声,多半是另外两座大营的蒙古骑兵赶过来了,阿林阿灵机一动,他让端着火枪的龙骑兵紧紧守住大营的两个缺口,立即招呼营外的猛虎骑退入了大营。
在龙骑兵的攒射下,衮布、阿都齐的援兵略略虚张声势一番后便都撤回去了。
阿林阿攻占了郭尔罗斯部大营,缴获了大量的粮草!
这样一来,嫩江岸边形势大大变!
布木巴虽然带着六成的骑兵退出了大营,不过却失去了全部的粮草,如此一来便只能向衮布、阿都齐求救!
三人都是亲戚,也没有见死不救的道理,最后布木巴这两千骑全部去了阿都齐的大营。
阿林阿很快便得知一事,在自己攻打蒙古人的大营时,北面的李延庚部并没有出击。
他的投降难道是真的?
阿林阿一时也有些犹豫了。
虽然攻占了布木巴的大营,不过当下的态势依旧是蒙古人加汉军旗占优,何况,东侧的巴尔达奇正在赶过来。
阿林阿赶紧向呼伦城方向派出了信使。
他并不知晓尼堪那里也是险象环生。
岭西,呼伦城。
朱克图很快便知晓了眼下呼伦城的态势,得知尼堪的大营已经顶住了敌人多日的进攻,并与城池互成掎角之势后,他不禁也在思考如何下手。
尼堪大营与城池联通的消息他也知晓了,有了充足的弹药支撑,无论是建奴还是鞑子想要尽快攻破大营是不容易的。
故此,从眼下来看,尼堪那里一点也不用担心。
不过朱克图遇到的己方探子也只是尼堪悄悄撒出去的,并没有带来尼堪的具体指示。
最终朱克图将目光瞄向了伊敏河西岸的蒙古骑兵。
令他没有想到的是,伊敏河西岸大营却是空空如也!
在色特尔、色本两人与呼伦城北面的逊杜棱商讨完回到自己的大帐后很快便迎来了多尔衮的使者,两人都是信誓旦旦,都说第二日一早一定全力进攻。
多尔衮也同意了,没想到这两人在当晚就偷偷南下了。
为了掩藏行踪,他们竟然还弄出了一趟“悬羊击鼓”的把戏,而且撤退的当晚将马蹄子全部裹上了枯草,马口也上了嚼子,大队先是向西悄悄撤退,然后便向南狂奔,随身除了几日的粮草,其它的东西一概未带。
两人不禁骗了多尔衮,还骗了翁牛特部的逊杜棱兄弟。
朱克图当时也想夜袭色特尔的大营,没想到却是一座空营。
在原来色特尔的大帐里,朱克图、乌力吉、萨哈连等人挤在一起,正在商议如何击破女真骑兵,解救城外的尼堪。
诸位哈拉达你一言我一句,闹腾了半晌,还是朱克图一锤定音。
“诸位阿穆齐,以小侄来看,如今我部兵强马壮,完全可以将敌人包围,如今城池北边还有蒙古人的残兵败将,只需三千骑便可以击破之”
“不过一旦攻击城北的蒙古人,城东的女真人肯定会越过海拉尔河前来援救,这样的话三千骑就不够了,阿穆齐,要不您带八千骑去”
他看向乌力吉。
尼堪在阿斯兰大汗麾下设置了一套系统后,又设置了一个机构,那就是由各部哈拉达组成的议事会,颇有些类似建奴的“八王议政”,与建奴不同的是,只有在尼堪不在,或者尼堪的继承者年幼的时候,可以对六部做出的重大决策进行决议或监督。
而乌力吉、萨哈连两人是尼堪的岳父,自然分任正副议长。
朱克图在面向他们时,心里还是有一些畏惧的。
他见乌力吉未置可否,便继续说道:“三千骑攻打蒙古人的大营,五千骑紧盯着海拉尔河以南,我亲自率领四千常备军直捣城南建奴的大营,那里虽说人数不多,不过听说是建奴大人物的所在,军卒必定强悍,我以四千骑对两千骑,必定大获全胜”
“那还有三千骑呢?”,乌力吉问道。
朱克图讪笑道:“这处大营突然空了,东边的建奴不一定知晓,若是知晓了早就跑了,如此一来,等我部大举进攻,敌人不支时,除了向南、向东逃窜,还有可能向西逃窜,留三千骑在此多少是一个支应”
“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