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秣马南宋-第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却忘了最好的办法其实是全部分散成小组形式,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中远距离攻击。
  让敌人即使想肉搏也困难,因为这是山谷,石斌部居高临下,谷中敌军就是靶子,若想肉搏他们首先必须爬山。
  而虎蹲炮则应该是用在阻击和消灭成群的敌人上面,如今既然不能成群消灭就干脆四处开花,打得他们顾头不顾腚。
  石斌认为的确不该纠结于一法,要灵活作战,立刻按照贾玲的意见,将原本就以分好的战斗单位再细分,并命令:‘分散出击’,按照当年在山林捕猎时的办法杀人,汇集不许超过五人,亦不许单独行动,更不许出这个小山谷。
  换了个战法,效果的确不错,这倒是让他想起了《我的团长我的团》里那群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绝对不集团冲锋的中国士兵。
  回到了猎人的位置上,石斌便开始了他的捕猎。慢慢的爬到了一个正骑着马搜索的骑兵附近,对准那家伙脑袋就是一弩箭。伴着那弩箭划过发出的轻微声音,他应声而倒。
  也不管那元兵是否已死,石斌转身又缩到了山腰的丛林之中。
  刚开始当然不会那么快就全部散开,跟着他的那一都人马,更并不太理解这所谓的分散进攻是什么意思。
  打猎的要领虽然明白,是要一击必杀;但以多人对多猎物的狩猎却从没干过,就是想去试试却对这从未接触的陌生战法感到不安。
  那些亲卫当然以保护石斌为第一要务不会散开,石斌也破例留了十人在身边。
  渐渐的,手下的其他士卒发现,跟着他石斌像是在树林中被追杀,压根就不像在伏击。
  也开始发现走在一起容易被追上,容易被骑兵的箭射死,倒是那些跑得掉了队的,往草地、树后一躲就什么都不怕了。
  他们统领的行为让他们更加不解和惊讶,传统猎人也就是用陷阱和弩箭狩猎。这位却还用石头砸,用腿绊,把铁蒺藜撒跑过的路上,若实在跑不过了干脆都不顾脸面的往路边一滚,藏了起来。总之,绝不搞肉搏战。
  这也叫打仗?手下这群业余的山地兵仿佛在看什么戏剧,在这些不知道什么叫游击战法的士兵们眼里,石斌更像是在逗巨兽玩的孙猴子。
  不过实际效果胜过千言万语,他们这位完全不要脸面只求杀人的统领确实已经杀了不少莽撞的元兵,而自己却几乎没受伤,最多也就是在逃命时的一点擦伤而已。
  仿佛都明白了‘分散出击’的含义,于是各人都拉着几个顺眼的弟兄组成了小的战斗单位去‘狩猎’了。
  元军骑兵最厉害的就是利用骑兵的速度和集团冲锋在敌军还没醒过神的时候就将其冲散,随之就是一场用箭和马刀进行的大屠杀。
  如今却碰上了这么一伙不堂堂正正出来战斗,却喜欢猫在丛林中打黑枪的无赖。
  追上了就像个英雄一样决斗也好啊!却绝不肉搏,只在甩了他们这帮草原勇士之后,又从另一个地方冒出来射弩箭。他们虽然气得七窍生烟,却毫无办法。
  不知不觉中,这帮追兵已经折损过半,清醒过来之后终于想到了撤退。
  在被自己占领的土地上却被一小股的宋军打得要撤退,这种行为当然是对他们大元勇士的侮辱,是不可忍受的,即使是再理智的人都会不甘会犹豫,但如果再不撤退就会全军尽墨,所以只能向现实低头。
  元兵骑兵队长最终迫不得已下了撤退命令,带着几乎伤亡殆尽的骑兵和折损大半的步兵撤出了山谷。
  看着漫山遍野的尸体,石斌又感到雄心勃勃。毕竟这其实是第一次真正的丛林战,而且只是靠弩箭和搏斗技巧并没有依靠火器。
  虽说刚开始的时候非常丢脸,折损不少。不过到了后来则变成了一边倒的屠杀,让人越打越来劲,仿佛元兵不够杀。
  从这次战斗中石斌发现了自己部队作战的短板:对火器依赖过重,应变能力不强。
  应变能力不强可以忍受,但对火器依赖过重就不好,看来还是必须练习弩箭和冷兵器的使用,否则敌人一旦靠近便成了待宰羔羊。
  向自己的娇妻投去抱歉和感激的眼光,贾玲也回以愤怒和骄横的目光,这却让石斌笑了起来。让他越发感到贾玲的可爱。
  打扫战场时,收集了不少弓箭和短刀,死马则成了食材,一人一份。
  有这些收获,那些新加入的山民士兵算是对这个有战术头脑的统领完全服气。
  要知道这些战利品是非常难得的,这可以说是身份的象征。现在一颗元人头颅就是很大的军功,能弄到战利品就更让人感到了荣誉。
  以前打仗完全是在死拼,奉行的是“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一个”的思想。
  但这石统领的打法完全就是在虐杀元人,是一面倒的屠杀,虽说略显阴险狡诈,但战争只要结果。
  故而战场之中的这些士卒还想再来这么一次非常刺激而且过瘾的行动。
  毕竟这么个打法的仗和这么顺溜的仗到哪都找不到。
第七十五章 智取忻州
  众人正打算拿着这些武器和食材撤退时又被石斌给拉了回来,还没明白怎么回事,他就开始做起了示范:扒下死人衣服往自己身上套。
  看来这统领坏水还没尽,不但想用赵刚诈开城门,将城中的守军诱出来歼灭,还想来点别的。
  有这么一统领,倒是让这些手下安心不少,毕竟‘兵者,诡道也。’
  来个鱼目混珠的确是很好的办法。不过,石斌并没有让所有人都换上了元兵的衣服,留下几十人穿着自己身上百姓的衣服。
  这一次可就是贾玲和王三都有点看不透了,要说用这些假元兵混入城去当然是好计,只是留这几十个不换衣服干什么?门被赵刚一旦诈开,不就是来个瓮中捉鳖吗?
  知道大家都看不透,不过这次石斌却故作高深的不解释,也算是让麾下感受下自己在计谋上的水平,加强自己的威信。
  虽然贾玲很讨厌他这种故弄玄虚,不过却也明白这是提高威信的最好办法,领袖是需要独断专行的。
  一旦说明白了,事后诸葛就会蹦出一大堆来,这可不好,其实是对部队凝聚力的一种削弱。
  军人的使命就是‘服从’,而且是无条件的服从,要达到这点,需要的就是‘盲目的信任’,而最好的办法就是‘故弄玄虚’,用一次次别人无法预料到的成功来实现。
  将那帮死了的元兵草草埋葬,率领部队走出了树林,这时候只要不出明显的岔子,石斌就可以堂堂正正的在官道上走向忻州。
  因为没几个人会想到一个杀了世子,宰了近千元兵的狂徒居然还敢带人奔袭忻州,想劫掠那座县城。。。。。
  即使会也许有那么几个大胆的幕僚会有此猜想,却实在是很难让人相信现在的宋人有如此胆略。
  故而即使有人会提议注意附近县城的安全,也会被同僚视为得了失心疯,认为他们被宋人打怕了。
  一路上,石斌并不是非常高兴,似乎了解他的不快,贾玲凑过去逗他说道:“我的石大统领,您这么能打可不能垂头丧气,对吧?是不是因为火药的事?”
  投去一个‘明知故问’的眼神,有点愤怒的说道:“这是在行军我的大小姐,别装神弄鬼的,有话请快说,晚了要死人。”
  这话当然是有道理,不过贾玲可不服气,明显是生气他‘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不过到底是大家闺秀,没那么小肚鸡肠,深深的吸了口气,说道:“你的保存方式不对。这里虽然是北边,不过山林之中仍旧水气甚重,应该是集中放到密封的地方去。”
  回头一想,的确如此。自己虽然考虑到让部队能携带更多的辎重,而将火药分开让他们每人携带一个基数。
  不过如此一来,也加大了火药与空气的接触范围,加速了其受潮的速度。
  熟悉贾玲性子,石斌知道他也不必道歉,只要好好打仗,做好一个能让她放心的男人就好,银样镴枪头的男人她是冷眼一瞥都不会的,故而也不理贾玲只顾行军。
  赵刚带着随从已经走了近三个时辰,应该快到忻州,估计一路上堵截了不少元军传令兵。
  而太原城附近的元兵多半将注意力放到了南边,应该会派兵封锁住往南的所有通道,所以往北反而最安全,忻州此时也应该最易被攻破。
  子时左右军队到了忻州城外三十里左右,石斌宣布扎营休息,但命令不许生火,饿了只许生啖马肉。
  倒也不是没吃过生食,却没见过将吃生肉说得那么简单、那么容易的。
  毕竟队伍里还有自家统领的妻子,湖广总领的女儿,难道让这位千金吃生肉,他就不知道怜香惜玉?
  包括石斌的那些兄弟都是这么个想法,却见石斌不为所动,也没改军令的意思。
  让他们感到意外的是:自家这嫂子似乎不觉得吃生肉有什么不好,仿佛还挺兴奋,像准备吃什么美味大餐。此刻在石斌脑中闪现的则是————生鱼片、生蚝。
  果然,吃顿生马肉也的确很简单,没那么的痛苦,也就是难嚼带点腻而已,而他们的统领和统领夫人则如同野人一般兴奋的啃着还带着血的马肉。
  本是满腹抱怨的士卒,却见统领夫人都能吃得这么津津有味,一帮大男人难道能有什么说法?
  那帮与石斌朝夕相处的生死兄弟困惑了,一直那么彬彬有礼、温文尔雅的大哥怎么一进了北边就成了这么个凶神恶煞、如狼似虎的铁血军人。 现在更像一只巨兽,众人一致认为:元人摊上了他是倒了血霉。
  “大道理我也不说,相信大家都明白,这杀元人才是让我们最高兴的事情!为击败元人吃口生肉又有何惧?都给我快点吃去,食不果腹如何杀敌?吃饱了才能杀敌!”说明白了那帮困惑的家伙,石斌不再理人接着吃去了。
  没多久天就亮了,石斌又带着手下吃了一顿让人终生难忘的生马肉。
  赵刚会说蒙语又带着那传令兵的腰牌,自然毫无阻挡的进了城门给那守将传了假消息:郑州达鲁花赤命令他立刻率大部人马堵住北上的这股宋军小部队,忻州的防御由其它部队负责。
  待赵刚入忻州后一个时辰,石斌便下令让化装成平民百姓的石斌分批次入城。
  那帮化装成平民百姓准备入城的士兵被王三给叫住,他转身对石斌说道:“统领,卑职似乎明白了您的意思。您是怕我等无法全歼元军,有敌军回城报信,所以才派这股小部队入城负责守住城门或者重新打开城门?”
  笑着看了看王三,石斌知道瞒不了这家伙多久,笑道:“的确如此,我可不想让败兵回去报信,把城门又给关了,毕竟咱们的虎蹲炮暂时没用了。”
  周围的几个兄弟、亲随不由得佩服起来,只有石斌知道这是他从电视剧里看来的,但也算学以致用吧。
  “统领,卑职以为咱们还可以思虑再周全一点。”王三建议道。
  自己这位贤弟的话当然是有用的,虽然只是很委婉的提出建议,就说明自己肯定还有地方做得不够完美,石斌谦虚的问道:“王指挥请说。”
  原来王三认为穿着便服的士兵带进城的藤甲虽然像篓子,但是从头盔上还能看出点盔甲的模样,容易被人识破。
  所以进城的时候,只是将保护躯干的藤甲带进去就好。
  石斌听后点头大赞。于是石斌便命李超带着这几十人化装进了城。
  而赵刚进了忻州不到两个时辰,石斌便看见城中出来了两营步兵,直奔太原方向。自然命令手下隐蔽,准备以逸待劳。只是这次估计会有些伤亡,毕竟得打得不会那么痛快了。
  这伙元兵不久便进入了石斌的包围圈中,待他们过去大半后,部队便从其后插入,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只不过这次为了让逃回城参加防御的元兵少些,就不可避免的进行了白刃战,即使有藤甲的优势伤亡也不小。
  一场激烈的战斗过后,两营元兵只逃出了不到三百人,石斌的部队也伤亡了近一百二十。但是战机稍纵即逝,未等元兵缓过气来,石斌就已带着剩余的三百多士卒随着溃逃的元军向忻州掩杀了过去。
  本以为肯定能一鼓作气夺下尚未进入防御的忻州城,,即使意识到危险至少要一刻钟反应。更何况城外尚有三百余元军士兵。
  但那守卫城门的小校居然如此冷血,在没有军令的情况下就下令关了城门,这可让人非常意外。
  看着那紧闭的城门,王三不由得感慨,幸亏先潜入了数十士卒。而石斌则一副都在意料之中的模样,将部队带回了山林休息。
  见到倒头就睡的石斌,普通士兵实在是有点不好评价,如今的确阻击了忻州元军,几十士卒也潜入了,不过城门关了城内城外就是去了联系,即使夺了城门若无法及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