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秣马南宋-第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多也就是几个耄耋之年的老人家和一些游手好闲的流氓无产者留意了他们一下。
  走到一个看上去比较有档次的茶庄前,王三不过停下看了一眼,那掌柜的立刻跑过来,满脸笑意的说:“几位老板想买茶吗?里边请,里边请。我们这有上等的好茶。。。。”
  那掌柜的明显是个商界精英,很会招揽生意热情得很,知道主动邀客和‘伸手不打笑脸人’。
  王三几人还没打算进门,他便跑过来将几人迎了进去。还很狡猾的斜靠在了门的外面,让王三只能走进门,却不能退出,连转身的空间都没有。
  几个护卫到没看出什么端倪,但王三却是深深的感到了。因为他原先也是个守城门的,对这动作再熟悉不过。
  进了门后,那掌柜就做起了自我介绍:“小姓刘,刘备的刘,单名一个旺字。请问各位想要点什么茶,碧螺春还是龙井?”
  一上来就介绍这么好的茶,看来是在试试王三这帮人的道行。经验不足的就会不好意思拒绝,被‘胁迫’着买了碧螺春或者龙井了事。
  王三这常年混在人渣堆里的哪里能不知道这些?笑着说道:“我们喝不起好茶,都是些命苦的人,也就喝点粗茶来清清火气。顺带贩那么几十斤茶也去北边赚点饭钱。”
  这话是大实话,但是却有失计议,让那掌柜瞧出些东西。不过他却不敢直言,于是准备诈一诈王三。
  “各位壮士,最好还是别去了,听说世子死了现在到处在抓人。。。。。”刘旺假意劝道。
  壮士?这老油条难道如此精明,一进门就能看出端倪?但对王三这久在人情世故里打滚的人来说也没什么用。
  “刘老板,我们可不是什么壮士,就不过一伙行脚商而已。”
  能像王三这样办事的都是冷静而且又急智的人不多,不过在这老掌柜面前却还稍显稚嫩。
  刘旺正要戳破他,并且给几句劝诫时,却突然笑道:“这位老板,您真是慧眼识珠,我们这的确有价廉物美的好茶叶,不过价格还需细谈。”说完便将王三和几个护卫一把拉向茶庄后院。
  见刘旺如此无礼,几个护卫当场就想将他制住,而王三却阻止并且随他一直退了进去。
  “老朽失礼了,不过当时却实在紧急来不及细说。”到进后院背光的一间厢房,刘旺立刻躬身赔礼。
  虽然这还不是黑漆漆的不见一丝光亮,不过十分阴暗,但这种阴暗又着实让人感到安全。
  刘旺的行为让人非常不爽,王三冷冷的问道:“刘老板请问您现在可以告诉我刚刚为何要如此了吗?”
  那刘老板并不在意王三的愤怒,而是带着歉意的笑着。
  “您几位肯定不是普通客商,而刚刚门口又来了几个常年在这城中偷鸡摸狗的泼皮无赖,所以小老儿只好将您几位拉了进来。”刘旺低声解释道。
  知道自己肯定有地方露了馅,可王三左思右想却仍旧没想出是哪出了纰漏。越想越是感觉焦躁,都皱起了眉头。
  毕竟在这城中一旦真的露馅那连城外的人也有性命之忧。
  看到王三眼中已露出杀意,刘旺立刻解释道:“壮士不必担心,我是不会出卖你们的。那些泼皮无赖肯定还没看出来。是让您那句‘都是些命苦人’和‘贩几十斤茶去北边’才让小老儿怀疑。”
  ‘都是些命苦的人’和‘贩几十斤茶去北边’,这话有什么错吗?粗茶淡饭就是平民百姓的生活,这一来让王三更加不解。
  眼前如此灰暗,不正如这话一样?在这乱世除了那些达官显贵谁不是苦命人?
  “壮士,话是对的,可您却忘了您明显是南方人,而且现在乱世像您这样的是不可能贩茶叶。。。。。。。”到底是多年经商的人,虽然知道一个不小心就是命丧当场,但仍然冷静的说道。
  因为是南方人和贩茶叶就被看出来,这刘掌柜还真是火眼金睛,可这也太荒谬了点。于是几人投去了请他解释清楚和一旦不对便要杀人灭口的目光。
  当然知道如果解释得不对自己肯定是出不了这仓库的,所以刘旺就细细的说了起来:“壮士,南方人矮小,北方人高大。您和您朋友的身材明显比小老儿矮小许多,而您却说‘都是些命苦的人’,这让小老儿不禁想起和您一同的都是南方袍泽,再加上最近我山西发生的些许大事,让小人不得不起疑心。”
  而他解释的另一个原因就是,贩茶是官营,而宋元如今乃是敌国,只有达官贵人才能走私点茶叶。更关键在于从来没有这么直白说出是贩去北方,就像地下党一样,每次接头做生意都是暗语,否则早就被抓了。
  这说法虽然让王三意识到了自己的纰漏在哪,但明显不能让他完全信服,便示意刘旺继续说下去。
  “而且商人要的是镖师和护院。”刘掌柜又来了句让王三几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话。
  镖师和护院?转念一想,王三便想了个明明白白。
  “您的意思是,我带的这几个人戾气太重,不像普通镖师和护院?”
  深深的吸了口气的刘旺轻轻的点了点头,微笑的看着王三,似乎很高兴他的敏锐。
  “壮士,这忻州城中虽然还算安稳,但自从上次被一群爱国志士攻破后元人便警惕起来。而且网罗了不少数典忘祖的畜生帮他们做事。。。。。。。”
  虽然知道打断别人的话非常无礼,但王三仍然插话道:“您的意思是那几个泼皮无赖就是元人的奴才?”
  “对。”刘旺立刻答道,并说:“壮士,鄙人知道您肯定需要不少的茶叶或者降火之物,但这忻州城中人多眼杂,多有不便。所以您还得换个方式来买东西。”
  越看这刘旺王三越是感慨,这老掌柜还真是人精,如果他也是条元狗说不定他们现在就去阎王爷那报道了。
  的确,即使刚刚没被发现,若是就这么带着一二十斤茶叶出城恐怕也会露馅,就没几个人会这么买茶叶。
  想到此处,王三等人无一不是一身冷汗。
  知道面前几人已经没了杀意,但刘旺还是准备明确表示一下自己的态度。
  他很坚定的说道:“虽然我知道自己已经行将就木,无力抗元,但若能帮帮你们这些抗元志士,心中也是高兴的。”
  正要感谢刘旺的帮助,却听他又说道:“老朽一生做蠹虫,近日方知马革裹尸实乃大悲情,绝不是什么大豪情。故而请壮士相信老朽是真心助您。。。。”
  王三当然不会相信这么几句轻飘飘的话,即使刘旺刚刚救了他们王三也不会,只能说不再想杀他而已。
  不过刘掌柜接下来的言语却让他刮目相看。原来那刘旺将自己家住哪,家中有几口人,祖坟在何处全说了出来。
  此时的房中鸦雀无声,王三就是想不信却也不能。
  汉人最敬的就是祖宗,即使家可以搬迁但祖坟却不能。
  而此时的人又迷信的很,认为自身的一切都跟祖上积德和祖坟风水有很大的关系,所以这些高门大户还会派专人守祖坟,唯恐短了风水。
  所以绝不会将祖坟在何处轻易说出,如今这掌柜却说了出来,可见是真心相助。
  以防万一,王三还是派了一个护卫和那刘旺的小二去核实。一切果如他所说,王三才算放下心来。
  而刘旺则表示愿意免费支援三十斤绿茶,就当是自己略尽绵薄之力。
  本就是真想抗元,自然是不要王三一分钱,王三当然是坚持不要。但这老头固执得很也坚毅得很,没有半点商量。
  即使他表示可以愧领十五斤,却也被刘旺一语驳回,只说必须要接受这三十斤,否则便让他们至少在这忻州城中买不到一斤茶叶。
  第一次碰到如此情况,王三也只好妥协,表示可以接受。
  既然满足了他的意愿,刘旺立刻王三几人出城去了自己在城外的茶叶仓库。
  尚未进库便闻到了浓浓的茶香,光看着茶库的大小便知道他刘旺至少垄断了太原府的茶叶贸易,是个名副其实的大茶商。
  他的确有资本说自己可以让王三在忻州买不到一斤茶叶。
  让王三有些后悔的则是他忘了和刘旺议定所支援茶叶的品质,二人在库中又争了起来。
  刘旺执意要支援三十斤极品绿茶或者极品菊花茶,这如何使得?
  知道这刘老板固执,但已经到了地方也就不惧他的固执。
  王三使了个颜色,手下几个护卫立刻就一把把的将一些品质还算好的茶往他们带来的布袋中装,也不顾刘旺的劝阻。
  事情一办完,王三一伙便飞也似的跑出了那茶叶仓库,不过还是表示了对刘老板的感谢。
  只留下愣在那不知所措的刘旺和店小二。
第七十八章 小夫妻
  飞奔回了营地,王三将“抢来”的茶叶交给了石斌,请他查验。
  虽说只是刚刚才被贾玲教会了如何分辨茶叶的优劣,但眼前的这几十斤绿茶一看便知都是难得的好茶。
  按如今白银的购买力,他给王三的那点银子若买眼前这品质的茶叶,最多不过五斤,而王三却带回来了近三十斤,这让他心中不得不起疑。
  微微的皱着眉头,仔细的瞧了瞧随着王三入城的几个护卫,个个眼神闪烁,不敢与他对视,也就王三一人能装作若无其事的模样,与他商议如何处理这些“买来”的茶叶。
  “王三,你就先拿三斤茶叶分发下去。咱们要潜行不能生火,就让士卒细细咀嚼后咽下去,越细越好,好了你就照着去做吧。”石斌准备借此支开王三好仔细询问一番手下的这几个护卫。
  “大哥,他们几个随我进城对茶叶怎么处理有经验,就让他们随我一起去。。。”王三建议道。
  一听这话,石斌立刻明白其中有鬼,笑着将他推到一边,说道:“经验?我叫你嫂子跟你讲讲经验岂不是更好?去吧,贾玲在那,她可是大师,不是什么半吊子。”
  都把喝茶高手给搬了出来,王三是不走也得走,只能对那几个护卫使使眼色,告诫他们别说出茶叶是怎么弄到手的。
  “说吧,这茶叶到底是怎么来的?相信这茶叶的来路还是正经的,王三不会干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但神色为何如此不定?”石斌佯怒道。
  都是石斌的护卫,自然最怕的就是石斌发火。几个没有丝毫拖沓,立刻说了是谁支援的这批茶叶,但并未说出如何获得的这些茶
  叶。
  “你们的意思是忻州城内的一个茶商看破了你们的身份,但是并未向元人告发,还支援了你们这三十斤好绿茶?”石斌有些欣喜和怀疑
  的问道。
  几人如同小鸡啄米一般的点头,说完便准备转身离开,只希望自家统领是容易忘事的大条,只记得问了茶叶是怎么来的就好,别盯着神色。
  可惜他们错了,石斌神经并不大条,将要溜走的几人叫住,问道:“既然如此,你等为何还眼神闪烁,行色匆忙?对了,那这茶具体是怎么到手的呢?”
  见实在躲不过,干脆竹筒倒豆子将那茶商有些固执,硬要赠给他们三十斤极品绿茶,他们迫不得已才“抢来”了一批好茶叶。
  有了这个一个结果,石斌也不再追问,毕竟手下几人的秉性他还清楚,轻易不敢撒谎。
  茶叶一发下去,效果是立竿见影的,火气降了下去自然就不会有什么鼻血和痰血,也就不会有什么“肺痨”。
  北方虽然干燥,但微风拂面也是很舒服的,尤其是解决了这迫在眉睫的问题后又认识了一名愿意为抗元出力的义商,更让人愉快。
  宋廷薄志弱行。只知偏安一隅并无半点光复国土之心,让民众大失所望。而儒家治国奉行愚民政策,使得百姓甘遭鱼肉,不思反抗,只求苟活。
  三十斤的绿茶本不算什么,但是民心可贵。 如今有了这样的义商,让石斌看到了光复的希望。
  正所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他相信若多占据几座城池,让百姓奋起反抗,击败元人指日可待。
  虽说石斌一部每次都是主动出击并斩获颇丰。令元人如坐针毡、心浮气躁从而再难全力南侵略,但大局还是让石斌感到不安。
  所以刚刚得了的茶叶并未让他高兴多久,他又有些不快了。
  看出了石斌的心思,他那虽然有点刁蛮任性但也善解人意的妻子轻轻的走了过来,故意与他耳鬓厮磨一番,笑道:“问题都解决了怎么还是一副别人欠了你上百石米的样子?堂堂统领可不能这样。”
  这些东西没有人不明白,可石斌本就没那么好的涵养,也不像王三那么人情练达,所以极容易将心思写在脸上。
  想着想着居然又来了个诗兴大发,虽然还是盗用:
  岁云暮矣多北风,潇湘洞庭白雪中。
  渔父天寒网罟冻,莫徭射雁鸣桑弓。
  去年米贵阙军食,今年米贱大伤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