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五代河山风月-第3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
  “太行山以东就交给郭进,他很有一手,让李汉超配合他。”史从云一面踱步一面思考,同时作着人事安排。
  “这样一来关北的兵力依旧不够,大规模往北增兵又怕打草惊蛇。”史从云踌躇一下,突然想到什么,“还好当初天雄军没散。”
  史皇帝突然想起来,他在河北其实还有一支精锐军队,那就是魏州天雄军,当初老岳父符彦卿识趣的去洛阳养老之后,关于要要不要解散精锐的天雄军朝中有两排意见。
  一派觉得机不可失,应该立即乘此良机解散天雄军,解决唐中往期致今造成天下大乱的藩镇割据问题,再说魏州那地方的兵可都是精兵,也是骄兵悍将,是唐朝最重要的魏博镇延续下来的。
  一派觉得直接解散有些矫枉过正,河北那地方本来就直面辽国压力,而且一马平川,如果一下把天雄军给解散了谁去守魏州及其周边要地。何况一下解散这么多训练有素的士兵回到民间,如果他们找不到活计,很可能就会落草为寇,或为匪盗,引起暴乱。
  史从云权衡之后也没有立即解散天雄军,而是派了他最信任的心腹大将邵季去河北接管,并每隔几个月找理由把天雄军一些高级将领调到京城做官,安插禁军中的心腹将领过去。
  最多的一次是去年武举时,史从云以此为见天下优秀武官,就将天雄军的将领召集过来,在禁军大营校场中对他们的勇武大加赞善,以此为由留下他们为朝廷效力。
  随后让董遵诲领了一些禁军和军官去邵季那里听令,补充空缺。
  到两年后的今天,天雄军基本已在朝廷掌控之中,也能放心的用了。
  “让张正海再带四个营过去,后军停在魏州不要北上。”史从云嘱咐。
  “诺!”
  “去安排吧,文书制书你和政事堂的人商量,弄好之后送来给朕看看。”史从云道。
  “是!”
  枢密院作为国家最高军事机构,能够安排军事部署但不能领兵,而决议最终也需要皇帝的玺印才能生效。
  史皇帝并不想自己去把控细枝末节,他负责交代事情和裁决结果,怎么做是下面人的事。
  。。。。。。
  十月初期,从南方沿海而上的七十艘大船在数千水军押运下到达汴水畔。
  史从云领着小黄花亲自去河边看,还领了数百骑兵。
  这七十艘大船就是水军在南汉国出海口缴获的,南汉国主的私藏,本来准备带着跑路的。
  大量的金银珍宝,粮食和种子,还有大批美女,这些都是刘鋹给自己准备跑路的,结果被秦军截胡了。
  史从云十分高兴,心想这次打仗可真是回大本了!
  国库紧张的情况得到很大缓解。
  光是这七十船上的东西,已经足够把这趟出兵的钱全赚回来,而且他还听说南汉国的宫殿连柱子都是镶金的,一定要给潘美去书信,让他打下南汉首都之后把柱子上的金子也刮了带回来。
  之后几天,史从云派人来清点和接手这些财物,还叫了工部的官吏过来,因为这些东西中还有很多种子,是刘鋹为他的逃亡生活准备的,不得不说他还挺周到的。
  同时,潘美也带来了奏疏,上面说他准备于十月五日之后对番禺发起总攻。
  番禺城中现在已经陆续有守军夜坠而出向他们投降了,预计很快就能拿下。
  。。。。。。
  十月初,史从云去小妹家,和父母家人团聚,吃了个顿饭。
  回宫之后去周宪那里看望自己的小公主赵敏。
  平时在宫里吃饭则喜欢去花蕊那里,她弄的药膳是最合史从云口味的,毕竟大鱼大肉吃多了,史皇帝也要过点简谱的生活。
  十月初六,西北传来消息,凤翔节度使、西面沿边都部署王景去世,享年七十六岁。
  史从云听到这个消息之后确实伤感了,王景是提携过他的人,他当初第一次领兵作战就是跟王景打的,不知不觉那已经是十年前的事了。。。。。。
  史从云忍不住感慨时光荏苒,岁月匆匆。
  他虽然想削弱藩镇节度,但对王景还是十分尊重的。
  王景一生也颇为传奇,普通农户出身,早年投身后梁大将王檀麾下,参与抵御后唐的战争。
  后梁灭亡后投降后唐。后唐末帝时随太原四面排陈使张敬达围攻太原。后投降后晋,受后晋高祖石敬瑭厚待。
  天雄节度使范延光发动叛乱时,王景分兵拒守。
  契丹南侵时,随高行周等在戚城击败契丹。
  辽太宗病死后,他趁势反攻横海军,驱逐契丹。
  显德二年挂帅出征后蜀,那时史从云还是他手下第一猛将,受了他不少照顾,为后周收复秦、成、阶、凤四州。
  王景出身行伍,但为政宽大,且能坚持己见,以爱民为主,很受百姓爱戴。后汉时契丹发生饥荒,幽州百姓五千多人到沧州境内,王景予以安抚,并给他们分置田地。
  和官员商议之后,史从云下诏册赠王景太傅,追封岐王,谥号“元靖”。
  而随着王景去世,凤翔镇的权力也要收回了。
  经过朝堂讨论,一致认为不再设凤翔节度使,凤翔府如州县那样,设权知凤翔府事,既凤翔知府,以免再走藩镇割据的老路。
  至于知府人选,大家最终都推荐秦州知州刘熙古。
  刘熙古虽然是饱读诗书的读书人,但做事风格却不像读书人,更加铁血,自当年史从云和王景夺回秦州之后,他很长一段时间都在担任秦州知州。
  秦州境边界多匪寇,而且靠近吐蕃诸部,冲突矛盾剧烈。
  刘熙古到任后,先宣谕朝廷恩德和信用,又带兵取少数民族酋长子弟在府中为人质,使得边境得以安宁。
  其实早在两年前史从云便想调他回来任兵部侍郎,可因为后来南方要打仗,怕秦州那边出情况,才让他继续坐镇,如今凤翔府知府空缺,史皇帝立即想到了这个人。
  大臣们也无异议,决定的刘熙古是个有能力的人,足以担任凤翔知府,于是诏书和制书在当月便出了大梁。
  。。。。。。。
  到十月二十六日那天,史从云正拉着周宪和花蕊夫人在万岁殿玩游戏,两个大美人,让是他有些乐不思蜀,这时前线却来了战报,番禺被攻破了!
  史从云收到战报之后激动万分,差点忘了穿裤子就往垂拱殿赶去。
  不过垂拱殿中的等候的闾丘仲卿等人脸色却没那么好。
  史从云不解,这么大的喜事他们不开心?
  于是连让官吏念战报给他听,听完之后史皇帝也面色阴沉如水,气得差点破口大骂。
  立即道:“把大理寺的人给我找来,立即去南方,给朕查清楚弄明白怎么回事,谁弄出来的事,老子剁了他们狗头!”
  宦官不敢多说,立即去传唤大理寺官员了。


第437章 、美中不足
  番禺城内,烟尘滚滚,空气中还飘荡刺鼻烟尘味。
  城中秦军往返街道上巡逻,已经完全控制局面,不远处还有一个粥棚,很多饥肠辘辘的百姓正在排队。
  长时间的围城,让不少城中百姓已经食不果腹。
  秦军入城之后,除去接管城头,官府府库要地之外,还需要安抚百姓,否则很可能发生暴动。
  。。。。。。。
  相比之下,这次攻城战放而十分简单,当天早上发起进攻,火炮,投石机等开始轰击。
  由于准备充足的后勤补给,秦军炮火,投石车接连打了一天一夜。
  到第二天正午,饱经摧残的城南一段年久失修城墙直接被火炮和投石机轰塌,露出一个最底部半腰高,五步左右宽的骏达豁口。
  坍塌的砖石沙土滚落声音响彻旷野,不少人还一脸不解的紧张向城南张望,殊不知大事不妙。
  大将荆嗣和韩保早领精锐士兵在城外一处小树林中躲避烈日准备攻城,因为他们都身披重甲,又外挂几层牛皮,手持大斧头,城墙倒塌之后,身先士卒率领先锋精锐进攻缺口。
  荆嗣本就人高马大,军中罕见,当今天子都曾盛赞他的勇猛,冲上去之后便所向披靡,顶着箭矢接连在缺口处将人砍倒。
  他娴熟的武艺和战斗经验也使其无人可当,韩保正虽然不如荆嗣悍勇,但立功心切,也十分卖命。
  主将如此拼命,周遭秦军也奋勇向前,很快夺得缺口的控制权,随后大量秦军涌入城中,齐声呐喊,吓得缺口处的南汉守军四处逃窜。
  后续援军才刚转出街角,就见如浴血一般的秦军黑压压杀过来,立即就散了。
  后续兵力攻入城南之后迅速控制城市,城中的街巷战斗基本没怎么打,秦军进入城中之后南汉守军开始大面积投降,因为没有将领组织反击,各自为战的一盘散沙没有希望。
  只不过他们很快发现不对,向南汉降军问清皇宫方向之后,都急匆匆往皇宫冲,都想着立下拿下国主的旷世奇功,气喘吁吁冲过两条街后却发现皇宫方向火光冲天!
  士兵告诉他们,火一天前就已经烧了,还是国主下的令。
  这下顿时让众人都懵了,也就是说火已经烧了两天了,这事顿时令众人目瞪口呆,随后开始紧张起来。
  荆嗣和韩保正脸都黑了,因为官家再三交代,让他们把皇宫中的财物带回去,甚至说了连柱子上的金粉都让刮了带回去,结果现在被狗日的南汉国主一把火烧了!
  众人大怒,顿时都义愤填膺,逼问出南汉国主在兴王府衙门落脚之后,迅速马不停蹄杀了过去。
  兴王府外有上千南汉禁军拱卫,但他们面对的是气势汹汹,火冒三丈的秦军前锋精锐,他们不知秦军为何如此凶恶气愤,只是面对满肚子火的秦军,南汉国最精锐的禁军很快就溃散,将后方的府衙大门敞开。
  武装到牙齿的秦军士兵一股脑冲入院中,里面的宦官,宫女无一敢阻拦,只有一个神婆不知道是疯了还是被逼的,疯疯癫癫念叨什么,在大殿门口身着长袍,披头散发,一手拿木剑,一手端着符水不停疯疯癫癫念叨什么,让后一下泼到带头进来的荆嗣身上,用手中木剑刺荆嗣。
  后面大厅里的人还一脸期望的看着她。
  木剑顶在铁甲上纹丝不动,被荆嗣一把捏断,怒喝反手一刀,直接将那巫婆劈成两半,力道之大,场面之血腥,把后面不少人吓得屁滚尿流。
  围在国主刘鋹身边的神婆,宫女,宦官都纷纷利索的让开一条道,把手足无措的刘鋹漏了出来。
  刘鋹很快就被秦军拖了出去。
  。。。。。。
  主帅潘美原本计划第二天入城,安抚百姓。
  结果当晚知道皇宫被烧的消息之后,立即进去查看,并组织人手救火。
  只不过火已经烧了两天两夜,救也来不及了。
  宫殿和宫中府库尽数化为灰烬。
  潘美脸色铁青,大怒道:“原本以为刘鋹是一国之中,想给他点体面,现在看来他是找死!”
  随即令人拷问刘鋹,到底为什么要烧皇宫,谁的主意。
  因为潘美知道,如果官家得知此事,一定非常生气。
  结果还没拷打,刘鋹就痛哭流涕交代了,说此事和他完全无关。
  是他手下开府仪同三司、六军观军容使、骠骑上将军、内太师李托与内侍宦官薛崇誉等谋划,‘北军之来,利吾国珍宝尔。今尽焚之,使得一空城,必不能久驻,自当还也,如此番禺之围得解。’
  所以才纵火焚府库、宫殿,一夕皆尽。
  潘美听后差点被他们气笑,他不知道南汉这些君臣是真的因为消息闭塞,夜郎自大,不学无术才愚昧,还是他们都是天生猪脑子!
  居然到这时还能出这样的馊主意,简直找死!
  他只知道,干出这样的时,那什么李托还有那些宦官,官家绝对会要他们的命,刘鋹能不能保命都是问题。
  他也不敢独断,于是令人把情况说清楚,上报回朝中。
  随后也令人调查了李托等人的背景和情况,写成奏疏。
  一查才知道,原来在莲花峰下用大象阵对付他们,结果战死的南汉主将李承渥就是李托之子,难怪他能独领近大军,原来他爹是南汉国主的心腹。
  而李托之所以地位稳固,其一在于其也是宦官,其二则是他是南汉先君老臣,在刘鋹立位后,李托为了进一步得刘鋹宠信,把自己的两个养女送入后宫,最终其长女为贵妃,次女为美人,更加巩固他的地位。
  随着秦军完全接管番禺城之后,潘美跟是发现不得了的奇葩情况。
  整个南汉宫中宦官,最后清点下来居然有七千多人!基本和宫女数量一样。
  这还是在很多人逃亡之后,根据李托等人交代,平时宦官超过一万,直接让秦国的将领们目瞪口呆。
  要知道在他们大秦比南汉人口多了十余倍,皇宫里只有一百出头的宦官,官家还嫌弃太多,规定以后宫中宦官不能超过八十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