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在莽新造反的日子-第2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游商、货郎,根本没有资格和能力将大宗货物从一地运往另一地。
  所以豪强几乎掌控了汉新两朝所有的商业。
  豪强们除了发展自己族里的支柱产业的同时,也会逐步的发展家里的其他产业,最终让家里的所有产业形成一个完美的循环,满足族人的一切所需。
  豪强们所在的宗族,更像是一个微小的社会。
  即便是脱离了现世,他们也能运行很久很久。
  鱼禾出身的鱼氏一族,在鱼禾曾祖时期,勉强完成了家里所有产业完美的循环,从而跻身于地方豪强之列。
  鱼氏一族此前因为鱼禾父子造反,家中的一切被朝廷尽数摧毁。
  只剩下了一小部分族人,逃到了西南。
  帮不到鱼禾什么。
  但阴氏一族不同,阴氏一族并没有遭到什么毁灭性的打击,一切产业都十分完整。
  而且阴氏一族比鱼氏一族强了十多倍。
  阴氏一族能成为鱼禾一大助力。
  鱼禾自然得尽快搓成阴氏一族迁移到滇池的事由。
  阴丽华眨着双眸,错愕的盯着鱼禾,“要不要……问一问我兄长?”
  鱼禾几乎毫不犹豫的做了决定,阴丽华一点儿准备也没有,一时间有点难以接受。
  鱼禾并没有正面回答阴丽华的问题,反而笑呵呵的反问道:“此去你兄长坐镇的灵关,路途遥远,一来一回得小半个月。
  等你兄长答应下来,我再派人赶到南阳,恐怕已经到一个月后了。
  南阳正在遭受兵灾,你阴氏也在遭恶人迫害。
  你能保证,这一个月时间内,恶人不会害了你阴氏族人的性命?”
  阴丽华微微瞪起眼,张了张嘴,却不敢保证。
  鱼禾刚才也说了,阴丽华也清楚,绿林军和朝廷兵马,皆不是什么善人。
  他们要杀人放火,谁也拦不住。
  鱼禾盯着阴丽华,认真的道:“事急从权,一切要以阴氏一族族人的性命为重。等到我们救下了阴氏一族族人的性命,再告诉你兄长也不迟。”
  阴丽华迟疑了一会儿,最终咬着红唇,点了点头。
  鱼禾会心一笑,立马吩咐鱼蒙去召漕中叔。
  鱼禾跟阴丽华说的一番话,有吓唬阴丽华的成分。
  依照鱼禾读过的历史,阴氏一族在新末的动荡中虽然多次处在危险当中,但并没有太大损伤。
  但鱼禾馋人家族里各行各业的人才,自然要说的严重一些。
  不让阴丽华去跟阴识商量,也是了解阴识的性子。
  阴识在此事上难免有些瞻前顾后,远没有阴丽华果决。
  找阴识商量,徒增变数,还不如给阴识来一个先斩后奏。
  等阴氏一族的人到了滇池,阴识就算有什么微词,也不好往出说。
  漕中叔得知鱼禾相召,没过多久就出现在了太守府正堂内。
  漕中叔出任了四海镖行总镖头以后,身上的江湖气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身的威严。
  漕中叔虽然是江湖游侠儿,但出身不低,跟不少达官贵人皆有交情,其至交好友更是王莽麾下的心腹十一公之一的成新公、强弩将军孙建。
  见过大世面,也做过大事。
  所以他可以自由的在游侠儿和官员之间切换。
  做游侠儿的时候,是一副游侠儿的派头;做官的时候是一副做官的派头。
  中间没有半点违和感和生疏感。
  “属下漕中叔,参见主公!”
  漕中叔今日穿着一身黑色服袍,顶着一顶武冠,腰间悬有佩剑,威严十足。
  鱼禾点着头笑道:“不必多礼……”
  待到漕中叔直起身站定。
  鱼禾正色道:“如今南阳遭逢兵灾,阴氏一族夹在绿林军和朝廷兵马中间,苦苦求生。稍有不慎,就有灭族之祸。
  阴识乃是我手下干将,阴丽华也是我太守府能臣。
  他们为我做事,我自然不能亏待他们,更不能让他们有后顾之忧。
  我准备派你和少游一起前往南阳,将阴氏一族的人迎到滇池。
  你意下如何?”
  漕中叔先是愣了一下,然后迟疑着道:“主公,派去天水、陇西两地迎马援部属和两地精骑的镖师还没有回来。
  再派人手去南阳,四海镖行可就没多少人了。”
  鱼禾为了将马援彻底降伏,为了让那些归顺他的天水、陇西两地的骑兵安心,特地派遣了杨丘暗中率领着人去迎部属和家眷。
  杨丘当初离开滇池的时候,鱼禾叮嘱杨丘,让杨丘帮忙多盯着点冯英。
  冯英出了事以后,杨丘就带人赶去了广汉郡,帮着吕嵩一起救下了冯英。
  后又跟着吕嵩一行,送冯英到汉阳。
  中间虽然被公孙述派人伏击,杨丘手下的兄弟伤了不少,但杨丘无碍。
  杨丘到了汉阳后,就被鱼禾派遣去天水、陇西两地迎马援的部属和两地骑兵的家眷。
  公孙述造反,王邑、王寻和公孙述在蜀郡、广汉郡两地杀的不可开交,阻挡了杨丘一行的归路。
  杨丘一行不得不借到白羌的领地,从蜀郡外绕道返回。
  中间需要耗费不少时间。
  鱼禾沉吟着道:“你让人给阴识送一封信,让阴识派人潜入白羌的领地,去迎一迎杨丘一行,顺便让杨丘给一个准确的归期。
  至于南阳郡那边,你必须走一趟。
  哪怕将四海镖行的事情全部放下,也必须将阴氏一族的人给我迁移到此处。”
  漕中叔愕然的看向鱼禾,又下意识的侧头看了一眼坐在正堂一侧的阴丽华,脸上流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
  阴丽华俏脸一红,别过了头。
  漕中叔明显是误会了,以为鱼禾是为了阴丽华这个红颜,冲冠一怒,不管不顾。
  鱼禾橫了漕中叔一眼,没好气的道:“此事并不参杂任何儿女私情,我跟阴长史也是清清白白。
  之所以让你务必将阴氏一族迁移到此处,就是避免阴氏一族遭人屠戮。
  也是为了避免阴氏一族被人所俘,成为要挟阴识和阴长史的筹码。
  你们帮我做事,为我卖命。
  我有责任保你们全家周全。
  也应该尽力避免你们的家人被贼人所俘,用于要挟你们,让你们陷入到两难的境地。”
  漕中叔听到这话,就意识到自己想差了,赶忙躬身道:“属下明白,主公对属下等人的爱护之心,属下等人必定铭记于心。”
  鱼禾哼了一声。
  漕中叔又不着痕迹的小声补充了一句,“其实阴长史也不错。主公可以考虑一二。”
  阴丽华俏脸瞬间变得更红。
  鱼禾恶狠狠的瞪了漕中叔一眼,“休得胡言乱语,毁人清白。速速依照我的吩咐去办。”
  漕中叔面无惧色,笑着道:“属下知错了,属下马上去办。”
  顿了一下,漕中叔问道:“不知道主公有没有跟阴氏一族商量好?阴氏一族愿不愿意举族迁移到此处。”
  “没有!”
  鱼禾果断回答。
  漕中叔一愣,惊愕道:“那就是要强绑啊?”
  鱼禾瞪着漕中叔道:“不然我为何要派你去?”
  仅仅是接人的话,漕少游一个人去就足够了。
  绑人的话,漕少游一个人还不够看。
  需要漕中叔这种老成持重的人帮忙把把关。
  漕中叔又瞥了一眼阴丽华,见阴丽华并没有开口反对,就明白鱼禾已经跟阴丽华商量好了。
  阴丽华这个阴氏的人都不反对,那他也没什么好说的。
  他也不怕闹出了什么不快,得罪人。
  当即,漕中叔施礼道:“属下明白了。”
  鱼禾摆摆手,让漕中叔立马下去办。
  漕中叔却没有离开,而是迟疑着道:“属下有两个消息,想告知给主公。”
  “什么消息?”
  鱼禾疑问。
  漕中叔躬身道:“属下的好友孙建暗中给属下传了一封信,请属下到西南跑一趟,面见滇王和句町王,向二王传递朝廷招安之意。
  朝廷愿意复立二王的爵位,并且愿意在此基础上,册立二王为国主,赐章服。”
  鱼禾一愣。
  王莽这是服软了?
  大新的局势进一步恶化了?
  鱼禾若有所思的道:“条件呢?”
  漕中叔沉声道:“朝廷的意思,是让二王归还犍为郡,并且配合荆州牧和王寻、王邑,两面夹击绿林山和蜀郡的叛逆。
  朝廷承诺,可以承担二王出兵期间耗费的一切钱粮。”
  鱼禾错愕的道:“就这些?”
  漕中叔缓缓点头。
  鱼禾有些好笑的道:“朝廷这是将我当成傻子糊弄呢?给一些钱粮,给一个虚名头,就想让我将吃到嘴里的犍为郡交出去,还得让我出兵帮朝廷征讨反贼,还是两股大贼?
  当我蠢吗?”


第374章 吕母求见?!
  阴丽华浅浅一笑,柔柔的道:“我倒是不这么认为。”
  一料到正事,阴丽华脸上的红晕没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脸柔和。
  “哦?”
  鱼禾看向阴丽华。
  阴丽华笑着道:“朝廷大概是觉得,我们即便是拿下了犍为郡,也站不住脚,因为犍为郡的汉人,容不下西南的蛮夷。
  朝廷也不会放弃收服犍为郡。
  我们这些‘蛮夷’,夹在犍为郡的汉人和朝廷之间,肯定是麻烦不断。
  我们这些‘蛮夷’,又不懂得照顾农桑,犍为郡落到我们手里,聊胜于无。
  所以朝廷问我们讨要犍为郡,我们应该不会拒绝。”
  鱼禾和漕中叔对视了一眼,都觉得阴丽华说的有理,齐齐点头。
  依照以往的习惯,蛮夷们攻入中原,攻城略地的极少。
  大部分都以劫掠为主。
  劫掠人口,劫掠钱粮。
  抢一票就走。
  朝廷还不知道西南各地,如今已经成了汉人所属,还在用旧有的看法衡量占据西南主权的人。
  所以能提出这些条件,并不奇怪。
  鱼禾感慨道:“你们说朝廷何时才能正视西南,何时才会发现西南已经由汉人做主了?”
  漕中叔和阴丽华一脸苦笑。
  朝廷的绣衣执法比四海镖行的探子多了无数倍。
  可探查消息的能力,却比四海镖行的探子弱了无数倍。
  滇王安羌已经死了两载了,朝廷还不知道消息。
  而王莽在常安城内的一举一动,不出一个月,就会被撰写成文书,送到鱼禾案几上。
  漕中叔和阴丽华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鱼禾看向漕中叔,道:“此事就推了吧。我不可能为了一个虚名,就放弃已经到手的犍为郡,更不可能为了一个虚名和一点钱粮,就帮朝廷去征战。”
  阴丽华认真的点着头,“主公也不适合做滇王,对主公没有任何好处。”
  鱼禾若是答应了朝廷的条件,亮明了身份,被朝廷封为滇王。
  那他彻底就被归入到了蛮夷之流。
  一个蛮夷王要入主中原,远比一个汉人王入主中原,要困难千百倍。
  鱼禾笑着道:“我又不是爱慕虚荣的人,不会为了那个虚名,给自己找麻烦。”
  一个虚名而已,鱼禾想要的话,随时都能有。
  他现在自称一声西南王,不会有人反对。
  他就算建制称帝,也不会有人反对。
  但他什么也没做,只是用一个益州郡太守的名头在总管治下几郡。
  “那属下回头就派人给孙建传信,推了此事。”
  漕中叔点头道。
  漕中叔并没有帮着朝廷劝解鱼禾,他和孙建虽然交好,但那是私交,不能跟公事混为一谈。
  漕中叔也不支持鱼禾答应朝廷的招安。
  如今朝廷陷入内乱,并且越陷越深,已经威胁不到西南了。
  鱼禾稳居西南,有潜龙之姿,没必要再去趟朝廷那趟浑水。
  若不是孙建跟王莽捆绑在了一起,成了一个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利益团体,漕中叔都想劝解孙建过来投靠鱼禾。
  漕中叔再次躬身一礼,又道:“除了朝廷之外,琅琊郡的吕母,通过琅琊郡的四海镖行,向我们传信,说想见一见主公。”
  鱼禾一脸愕然。
  阴丽华也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的看着漕中叔。
  鱼禾狐疑道:“我跟吕母并没有什么交集,吕母为何想要见我?”
  对于吕母这位为了给儿子报仇,忍辱负重多年,收买了一众义士造反的奇女子,鱼禾谈不上敬佩,也谈不上厌恶。
  吕母为了一己之私,聚众造反,名头上讲,并不大义。
  造反以后,偏距一地,并没有展露出庞大的野心,也没有疯狂的扩张、壮大,反而守着几亩薄田,安心务农,完全没有一个义军概有的样子,鱼禾实在敬佩不起来。
  但吕母为了给儿子报仇,忍辱负重多年,所展现出的母爱,以及吕母在乱世之中庇佑了一方百姓,所展现出的仁爱,又让鱼禾没办法讨厌她。
  鱼禾从没有派人主动去接触过吕母,甚至也没有派人去引导吕母造反,跟吕母也完美没有任何书信往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