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主持军队的训练,不知皇帝能不能答应这个。”
光绪问:“徐兄需要多长时间解决自己的问题?”
林海说:“少则三月,多则半年。”
光绪笑道:“对一支军队的建设来说,这个时间不算太长,我相信皇帝那里没有问题的。”
“如果是这样,那我答应了。”
………………………………
144、袁世凯的嘴脸
林海不想当什么统帅,他也没练兵的本事,但历史上袁世凯小站练兵,出现了5位总统、9位总理、3o位督军,且不说这些人的政治见解是否与他相同,好歹都是人才啊。只要挂一个统帅的虚名,这些人才就算是自己手下的兵了,这样的便宜林海怎么可能不捡?
听林海答应下来,光绪眼中神采大炽,一拍大腿:“好,好啊。”
林海说:“筹建新军必须谨慎,应当先有一份详细的计划书,然后方可按部就班地进行。过几天我先做一份计划书出来,请尹兄递交给皇帝。”
光绪说:“好,此事就烦徐兄了。徐兄可有需要朝廷配合的?不妨提出来。”
林海稍想,说道:“目前只有一个,刚才我向尹兄推荐的袁世凯,这个人有练兵的才能,对新军的训练帮助极大,我想用他为我的助手。”
光绪心想,袁世凯是李鸿章的人,用为新军统帅是不能放心的,但建新军这个事是布洛夫、李鸿章和自己讨论决定的,不给李鸿章一点甜头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且李鸿章虽然和太后近一些,却不算是太后的人,自己能拉也应该拉一拉的。而且无论国家怎么变化,李鸿章始终是栋梁之臣,还是要依靠的,于是就答应了。
其实林海自己做了统帅以后,就不太想用袁世凯的,这个矮胖子口蜜腹剑,不是搭班子的好搭档。实在是没办法,因为要练兵总要有练兵的才能,林海是没有的。袁世凯能弄出《练兵十三则》(抄袭为主),他林海一则也写不出来,怎么弄?
旅店外,一个穿着长袍,套着棉马褂,年约四十左右的人一直在注视着旅店的门口,这个人名叫徐世昌,是袁世凯的患难之交,结拜兄弟,时任翰林院编修。当光绪从旅店走出,徐世昌也迅离开了旅店。
半小时后,徐世昌走入了另一家旅店,直上二楼,推开一扇客房的门走了进去。
屋内,袁世凯正手握钢笔,在一卷厚厚的书卷上批写着什么。看到徐世昌,袁世凯立刻放下钢笔迎上前去,说道:“兄长,这么快就回来了?”
徐世昌将马褂取下,放在椅背上,说道:“慰亭,你向来神机妙算,但这一次你却算错了,徐志摩并没有去见皇帝。”
袁世凯脸色微变:“没去?这不合理。徐志摩这个人虽然满腹文采,能写《少年中国说》这样的佳作,但他秘密研究军火,还极善使火炮,今日中午我与他接触,亦能感到这个人的血管里流的其实是武夫的热血。筹建新军这种事情他不可能不积极参与,怎会耐得住性子,不去见皇帝?”
徐世昌笑道:“他虽然没有去见皇帝,但皇帝却亲自去旅店见了他。”
“啊!”袁世凯惊得大叫一声。
这徐志摩到底是什么身份,竟然令光绪屈尊,亲自去面见他!
袁世凯突然想到了流传在朝鲜的一个传闻:说光绪皇帝的性取向与众不同。袁世凯原本认为那是无稽之谈,但现在却觉得似乎也有些道理,光绪皇帝那脸俊俏得就不像个男人,那徐志摩也很英俊啊,这两个人莫非有什么见不得人的秘密?否则堂堂九五之尊怎么可能只身前往一个旅店去见一个商人?
袁世凯感到一阵恶寒。
“兄长,我现在立刻就要去见徐志摩。”袁世凯走到床边,取下一件棉外套穿好,又说:“兄长,你前几天收了一幅唐伯虎的字画,转让给弟吧。”
徐世昌问:“慰亭何时对字画产生了兴趣?”
袁世凯说:“弟去见徐志摩,总要送点礼物,他又不缺钱财,送副字画正适合。(wwW。q i s u w a n g 。 c o m 无弹窗广告)”
徐世昌感到有些肉痛,说道:“何必如此着急?慰亭,你真是令我难以琢磨,放着好好的道台不做,却在军务处打杂,如今又去争一个小小的军官,管几千个人。你任温处道道台手下兵马怕也不只几千,这岂非是舍美玉而求顽石?”
袁世凯笑道:“兄长,弟之抱负非你可知也。”
此刻的袁世凯是很有可能受封温处道道台的,温处道管着浙江温州、处州两个府十几个县,道台相当于现在的副省长,是很大的官了,而且挣钱也多啊。不是说“一任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吗?道台可比知府还大啊。按道理说,袁世凯就该好好等着受封,这时去争一个新军的统帅,纯属瞎胡闹。
可是袁世凯有他的想法,他认为在新军领的位置,更容易接触到上层,而且他还认定:朝鲜战场一旦开打,只要新军练成就一定会参战,那么他立功的机会也就来了。
道台也许是很多人为之奋斗一生的目标,但却根本填不满袁世凯的野心。
……
林海正想找袁世凯,忽听得有窍门声,打开门一看,袁世凯笑眯眯的圆脸出现在眼前。
林海当即就乐了,今天可真是搞笑,他想去找光绪,光绪就来了,他想找袁世凯,袁世凯又到了。林海不禁心想,若是此刻想找慕容燕,不知会不会生什么情况?
林海将袁世凯请进屋内。袁世凯在屋正中的桌前坐下来,将两本手稿和一幅字画放在桌面上,林海走到墙角拿了一个水壶,两只碗,为两人各倒了一碗清水。
“乡野小店,没有什么可招待的。”林海笑着说。
其实这可不是乡野小店,这是天津闹市区颇有名的客栈,至少相当于后世三星级的规格,每个房间都备有上好的茶叶,只是林海懒得拿出来招待他。
袁世凯说:“无妨,是袁某前来打扰了。”将字画双手捧起,奉于林海:“徐先生,一点小意思,不成敬意。”
林海接过来,展开字画一看,难抑心中的喜悦:“唐伯虎的字画,袁将军,这可不是一点小意思啊,如此厚礼,徐某怕受不起啊。”
“受得起,受得起。”袁世凯说:“俗话说宝剑赠英雄,这字画当然是赠给徐先生这样的大才子了,袁某粗人一个,这字画落在袁某手中,是明珠暗投啊。”
林海将字画合好,放在桌面上,慢悠悠地说:“看来袁将军认为在下只能舞文弄墨,不是英雄,受不起宝剑啊。”
袁世凯头脑里“嗡”一声,冷汗一下就冒出来了,惊悸地说:“袁某不敢,徐先生千万不要误会……”
林海笑道:“袁将军不要惊慌。开个玩笑而已,能把你吓成这样,你怎能统帅军队?”
“是袁某失策,是袁某失策。”袁世凯连声说:“袁某在朝鲜的时候,曾获朝鲜之王赠送了一把佩刀,极其锋利华贵,正合配徐先生这样的英雄,改日袁某就将此刀送过来。”
林海哈哈大笑,说道:“袁将军言重了,其实徐某对统兵作战的确不精,宝刀还是你自己留着用吧。”停了一下又说:“对了,所谓礼下于人必有所求,你这又送字画又送宝刀的,有什么事情需要徐某帮忙?某非是为新军之事?”
袁世凯嘿嘿一阵笑:“徐先生神机妙算,真当世之诸葛啊。”
林海笑着说:“袁将军不来见我,我也是要去见你的。筹建新军的事我已与皇上面谈过了,皇上已经同意组建新军,且按照袁将军的想法,按德国陆军建制进行组建,并聘请德国教官进行军事训练。”
袁世凯急问:“那统军之人是德国人?”
林海说:“荒唐,我们中国的军队,怎能由德国人统领?”
袁世凯的心提了起来:“敢问皇上心中可有统军之人的人选?”
林海笑道:“袁将军是想问皇上是否点了你为新军统帅吧?皇上的意思是,袁将军虽然有领兵之才,但新军组建初期,需要多与德国人打交道,还是要有一个善于外交的人来打理的,所以暂时点了我为统帅,不过我向皇帝要了你为副统帅。待德国教官到任,诸多外联事宜处理完毕,那时我再退位让贤,由袁将军施展拳脚。”
林海会退位让贤?袁世凯根本不相信,实际上林海自己也不相信,但袁世凯还是感到欣喜若狂,虽然没有得到主帅的职位,但若能给徐志摩打副手,简直比当主帅还好啊。徐志摩是什么人?那是光绪皇帝身前的级红人(貌似这样),说不定还有特殊关系,如果能和这个人朝夕相处,处好关系,平步青云可说是易如反掌。
“噗通”!袁世凯当即在林海面前跪了下来:“徐大人提拔之恩,世凯没齿难忘,当结草衔环以报!
林海连忙说:“袁将军快起来,你这样我如何担当得起?”
“担当得起,担当得起。”袁世凯抬起头,脸上的肉都笑成一团了。“徐大人现在是世凯的上级,世凯拜徐大人是理所当然。徐大人也不要叫我袁将军,直呼小人的名字就可。”
“那我叫你慰亭吧。”林海说:“慰亭,你先起来,我还有话和你说。”
袁世凯急忙起身,只是半个屁股坐在椅子上,双手放在膝盖上,小心谨慎,毕恭毕敬。
林海看着他,叹了口气,心想:“做人做到袁世凯这种水平,也算是举世无双了。”
………………………………
145、定武军的轮廓
“慰亭啊,刚才我说了,皇帝任命我为新军统帅,更多的是和为了和德国人打交道,说白了,我就是一掮客。(www。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_书_网 _)如何建立新军,我懂得不多,慰亭久经沙场,乃当时之良将,不妨说一说,这建新军先应该从何处开始着手?”
袁世凯说:“徐大人,要建立一支新的军队,先要明确军队的编制,并据编制选定军官。新军按德国陆军建设,德军编制从师以下分别为:团、营、连、排。依世凯愚见,新军若以师建制,可能规模太大了,不妨建成一个加强团,下辖三个步兵营、一个骑兵营、一个独立炮兵连、一个独立工兵连、一个后勤辎运连,确定以上各营连军官,然后招募士兵,以后再待机展。”
“不过我朝没有以师团为军制的先例,如此做可能招人非议。不妨套用我朝惯有的编制名,以标、营、队、哨、棚替代师、团、营、连、排。”
说到这里,袁世凯看了看林海,林海颔:“说得井井有条,不错。”挥了挥手:“慰亭,继续说。”
袁世凯受到鼓励,神色添了一丝喜悦,又说:“兵源方面,一定要严格把关。富家子弟不能要,有恶习的不能要,最好选农民,要贫苦农民子弟,身高不能太高,也不能太矮,要有一定的负重力量,要认识点字,但不要识得太多,识字太多的人就机灵了,太机灵的兵不好管。募兵时应将军饷和福利明确,军饷要足够士兵养家,否则难以募集到当家的男丁。”
想不到征兵竟然这么多讲究。林海心中暗想,看来袁世凯这个人还真得用。
“兵募齐了,就是训练的问题。世凯有一部旧作《练兵要则十三条》,已结合新军的组建和训练思路作了修改,请徐大人过目。”
说完,袁世凯将两本手稿双手奉送到林海面前。
林海接过来,翻开一看,第一页只有短短的一行字,用毛笔写成的。
“练兵之事,看似复杂,其实简单。一言以蔽之:练成绝对服从命令。”
“嗯,说得有道理。”林海翻开下一页,这一页主讲军律,也是说得头头是道。再往后翻,无论是军饷、枪械、行军、列阵都讲解得很详细。这也是理所当然的,抄袭国外最先进的军事著作,那还错得了?
翻阅了十分钟左右,两册兵书翻完了,林海合上书卷说:“慰亭,你的想法很好,我同意新军先以加强团的规模组建,编制名还是采用德国的。其实那也不是德国的编制,而是世界通用的。我们也要和世界接轨嘛。这支军队暂时由我任团长,你任副团长,我们还要请一个参谋长,对了,还要一个政委。”
袁世凯:“政委?”
“政委的作用是调节士兵的情绪,提高士兵的思想觉悟,鼓励士兵英勇训练,杀敌报国。政委不干涉军事训练和军事行动,但对于军队的作用还是很大的。”
“哦,明白了。”袁世凯“政委就相当于监军。”
林海笑道:“正是。”
在国际通用军队编制里是没有政委这个职位的,林海之所以搞这么一个职位,一是为了怀念后世的祖国,另一个原因是为了挟制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