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驸马-第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考虑你的感受?”朱标有些不解的看着女儿。
  “就是我的感受,皇爷爷用这种手段对付李节,就算李节嘴上不说,心中肯定也会有怨气,若是日后我们成婚,李节心中的怨气不消,岂不是会影响到我们夫妻间的感情,难道父亲您就希望看到女儿的婚姻不幸?”朱玉宁说到最后也露出委屈的表情。
  朱标的表情也一下子变得有些凝重,女儿的分析很有道理,他之前倒是没想过这些,虽然玉宁是公主,但夫妻感情这种事,外人也根本插不上手,哪怕是公主,婚姻不幸的也比比皆是,身为父亲,他当然更希望看到女儿的婚姻美满幸福。
  “这件事倒是父亲欠考虑了,不过等下见到父亲你可千万别这么说,到时我会帮你们求情的!”朱标沉吟了片刻终于再次开口道。
  “谢父亲,女儿知道什么话该说!”朱玉宁当即向父亲行了一礼道,旁边的朱允熥却对姐姐露出无比崇拜的表情,这才多大一会儿,姐姐竟然就说服了刚才还暴跳如雷的父亲,都是同一个娘生的,为啥自己就没有这种本事?
  与此同时,李节乘船沿着长江逆流而上,在他背后则是一只戒备森严的船队,之前抓捕的倭寇、奸细等全都被关押在船舱里,这次要押送到京城问罪,以老朱的脾气,估计这帮人全都难逃一刀。
  看着脚下熟悉的江水,李节也再次陷入到沉思之中,再往前就是丹徒县了,属于镇江府管辖,等到了那里,金陵城也就近在眼前了。
  说起丹徒,还有一个很有趣的故事,据说当年秦始皇灭六国,巡游天下时,有术士上书建言,说京岘山一带有龙气,于是秦始皇就设了三千身穿红衣的囚徒入山中,凿开了京岘山,导致龙气泄露,而这里也因此得名丹徒,丹即是红,所谓丹徒也就是红衣囚徒的意思。
  不过丹徒的龙气虽然跑了,但朱元璋却凭借着旁边的金陵城定鼎天下,这让李节也暗自猜测,难道说金陵的龙气其实是从丹徒跑过去的?
  想到朱元璋,李节也再次担心起来,来之前汤和就告诉他,李存义父子被抓了,算算时间,估计李存义已经像历史上那样,把李善长给攀扯了出来,要知道李存义可是他的亲弟弟,这下李善长有嘴也说不清了。
  “如果不出意外,李善长应该是凶多吉少了,希望老朱能够信守之前的承诺!”李节这时低语一声,心中也有些担心父母的安全,虽然他和朱元璋有过约定,而且沿海的倭寇也暂时清剿了一遍,可他还是放不下心来,毕竟老朱的人品实在没什么保证。
  不过就在李节站在船头发呆之时,忽然只听前面一个熟悉的声音高喊道:“表弟!表弟!”
  李节听到声音也是一愣,随即抬头看去,结果只见前面的不远处的一条船上,刘义站在船头正跳着脚向他摆手,这让他也大吃一惊,当即让人将船划了过去。
  “表哥你怎么会在这里?”刘义的小船,刚靠到李节的大船旁边,李节就禁不住扶着栏杆向下问道,同时让人放下绳梯让刘义上来。
  “我是专门来找你的,等下咱们再说!”刘义仰着头大声道,说完就顺着绳梯爬上李节的大船。
  李节也亲手把刘义拉了上来,这时他才发现,刘义也一脸的憔悴,脸上的黑眼圈尤其显眼,就像没怎么休息一般?
  “是不是发生什么事了?”李节也敏锐的感觉到事情不对,否则刘义不会这副模样的出现在这里。
  “找个安静的地方再说,另外给我准备点吃的,昨天我连夜出城,就是为了等你回来,终于等到你了!”刘义看了看周围十分谨慎的道。
  李节也急于想知道刘义带来的消息,当即让人准备了食物送到自己住的船舱,然后又把所有人都打发走,这才急切的开口问道:“表哥,是不是京城那边出事了?”
  “何止是出事了,简直是要翻天了!”只见刘义抓过盘子,一边往嘴里塞一边道,“就在前两天,李存义父子招供,把你祖父牵扯了进来,昨天我出城时陛下已经下令,要把你祖父与相关的人全都抓起来,幸好父亲提前得到消息,所以才让我连夜出城在这里拦住你,让你千万不要在这个时候回城!”
  “果然如此!”李节听后也并没有露出意外的表情,在来之前他就已经预想到这种情况了。
  “表弟,你回来的太不巧了,现在京城那边乱成一团,我爹也只能给你报个信,根本不敢出门,姑丈和姑母那边也不知道怎么样了,你可千万不要回去!”刘义猛然把嘴里的东西吞下肚子,这才再一次叮嘱道。
  “不行,我必须要回去!”李节却是摇了摇头道,他之所以这么急着回来,就是为了父母的安全,绝不能在这个时候退缩。
  “可是……”
  刘义本想再劝,可是却被李节笑着打断道:“表哥你放心吧,我好歹也是个准驸马,陛下不会对我怎么样的,而且只有我回去,我父母才不会有事!”
  李节说到最后也挺直身子,脸上满是自信,他之前特意派人快马加鞭子,把报捷的文书提前一步送进京城,为的就是告诉朱元璋,自己已经完成了约定,算算时间,这份捷报应该已经送到朱元璋手中了吧?


第111章 妻过夫偿
  紫禁城东暖阁,朱元璋黑着一张脸坐在书案后,朱玉宁与朱允熥姐弟二人跪在下面,旁边则是一脸忐忑的朱标,房间中虽然只有他们祖孙三代,但气氛却十分的凝重。
  “玉宁私自出宫,还请皇爷爷责罚!”朱玉宁这时主动开口认错道。
  “你还知道自己错了?”朱元璋却是冷哼一声怒道,他本来对朱玉宁这个长孙女极为疼爱,可是今天她的所做所为实在太大胆了,这让他也有些怀疑,自己平时对她是不是有些太娇纵了?
  不过就在朱元璋的话音刚落,就见旁边的朱标却忽然开口道:“父皇,刚才在来我路上,我已经骂过他们了,玉宁也知错了,毕竟年轻人有时难免冲动,父皇您就不必再责罚他们了!”
  老朱听到这里也瞪大眼睛,之前他骂朱标时,朱标明明也气的不行,可为何这才出去了一趟,他的态度就彻底的转变了?
  “多谢父亲,不过这次是我做错了事,皇爷爷心中有气,若是因此气坏了身体,更是我的不孝,所以还请皇爷爷责罚于我!”朱玉宁这时却再次开口道。
  “父皇,玉宁一片孝心可嘉,她娘走的早,我这个当爹的也不怎么合格,反倒是父皇对玉宁颇多教诲,现在玉宁犯了错,我这个做父亲的也心中有愧,若父亲要罚,就罚我吧!”朱标说着也上前跪倒在儿女的旁边再次求情道,这时的他倒更像是一个慈父。
  “皇爷爷,这次都怪我,怪我不该把阿姐带出去,要罚您就罚我吧!”这时朱允熥也鼓起勇气凑热闹道。
  看着朱标父女三人一唱一和的表演,朱元璋却是被气笑了,他总算明白过来,原来自己的好儿子也站到了朱玉宁他们那边。
  当然明白归明白,老朱这时也真的犯了难,毕竟朱玉宁是他最宠爱的孙女,又有朱标这个长子帮着求情,甚至连一向胆小的朱允熥,竟然也鼓起勇气为姐姐求情,这让老朱也有些心软,一时间真有些狠不心责罚她。
  不过就在这时,老朱的目光却忽然扫过桌子上的一份奏本,这让他也眼睛一亮,当即拿起奏本扔到朱标面前,板着脸道:“先看看这个!”
  看着扔到面前的奏本,朱标父女三人也都是一愣,随后彼此对视一眼,朱标终于伸手拿起奏本,结果当看到上面的内容时,他也不由得大为惊喜的道:“恭喜父皇,倭寇终于被剿灭了!”
  “再仔细看看,你那位好女婿可立了不小的功劳!”朱元璋冷笑一声再次道。
  朱标闻言也继续往下看,旁边的朱玉宁本来不该看这种奏本,但听到李节的名字,也忍不住好奇的偷眼看去,结果让她惊讶的是,在下面请功的人名中,李节竟然和一个各叫方关的统军将领并列,可以说除了汤和这个主将外,就数他们两人的功劳最大。
  “这次能剿灭倭寇,全靠李节联系上张定边,又通过张定边找到倭寇在海外的巢穴,这才能将他们一网打尽,也难怪信国公会把他与统领水军的方关并列!”朱标看完奏本后也满意的点头道,对于李节在剿灭倭寇中做的事,他也一直十分关注。
  “李节这次的确立下不小的功劳,再加上他以前的功劳,朕本想这次封他一个爵位,不过现在玉宁犯下大错,他的爵位就免了吧!”朱元璋说到最后大手一挥。
  老朱的确舍不得罚孙女,但并不意味着这件事就这么算了,李节既然是朱玉宁的未婚夫,理所当然的就要替她接受处罚,这种事在老朱看来十分正常,他儿子犯错时,他舍不得杀儿子,却舍得杀儿媳妇,汤和的女儿就是这么死的。
  “皇爷爷您不能这样!”朱玉宁听到这里也一下子急的涨红了脸争辩道,“一人做事一人当,明明是我犯了错,为何要处罚别人?”
  “谁让他是你的未婚夫,而且你这次出宫本就是因为李节的家人而起,他不受罚谁受罚?”朱元璋看到孙女急了,反倒乐呵呵的站直了身子道,心里也一下子舒坦了。
  “李节与我的关系是家事,他剿灭倭寇却是国事,家事与国事岂可混为一谈?”朱玉宁再次急切的争辩道。
  “朕是皇帝,皇帝的家事就是国事!”朱元璋再次老神在在的道,现在朱玉宁越是着急,他反而越是高兴,因为这说明他的处罚用对了地方。
  朱玉宁这下也失了方寸,她虽然是女子,但也知道封爵的机会是多么难得,如果李节错过了这次机会,日后还不知道要等多久,而且这件事因自己而已,他会不会因此怪自己?
  “另外我再告诉你一件事!”朱元璋这时更加得意的笑道,“李节在走之前,就已经和我有一个约定,只要他剿灭了倭寇,我就放过他的父母家人,所以就算你不出宫,我也照样不会对他父母怎么样!”
  “竟然是这样!”朱玉宁闻言也露出沮丧的神色,来的路上,朱标曾经提过这个约定,只是没有细说,现在她才知道约定的内容,而且李节不但完成了约定,还及时把捷报送了过来,自己之前根本就是多此一举。
  想到上面这些,朱玉宁也更加的懊恼,怪自己之前太冲动了,如果当时能冷静一些,也许就不会给李节添麻烦,害得他丢了眼看到手的功劳和爵位。
  “现在知道后悔了?晚了!”朱元璋再次得意的一笑,随即脸色一板再次道,“丹阳公主朱玉宁私自出宫,本应重罚,念在你初犯,暂且夺去公主封号,贬为郡主,另罚抄写《女诫》三百遍!”
  光处罚李节怎么够,所以朱元璋再次宣布了对朱玉宁的惩罚,不过这个惩罚就轻多了,抄写女诫就不说了,至于夺去公主的封号,看起来很严重,但不要忘了,朱玉宁本来就应该是郡主,之前只是破格加封了公主的封号,就算现在夺走,日后朱标登基,公主的封号依然还是她的。
  “谢皇爷爷!”朱玉宁委屈巴巴的跪下行礼道,倒不是为自己,而是为李节,谁会想到自己一片好心,竟然连累了对方,这下她都感觉自己没脸见李节了。
  “好了,你们两个下去吧,我和你爹还有事情要商议!”朱元璋再次一挥手道,朱玉宁和朱允熥也再次行礼,然后这才转身离开了暖阁。
  看着儿女离开后,朱标却立刻上前道:“父亲,您对李节的处罚是不是有些太重了,若是有功不赏,恐怕朝中……”
  “咋了?朕管教一下孙辈们,谁敢说三道四?”没等朱标把话说完,就被朱元璋蛮横的打断道。
  朱标彻底的无语,面对这么一个不讲理的老爹,他也经常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
  “好了,你来再看看这个!”朱元璋这时再次从桌子上拿起一封书信道,这封信是随同报捷的文书一起送来的。
  朱标闻言也走上前,接过书信这才发现,这封信竟然是李节亲手所写,而当他打开信看到上面的内容时,脸上的表情也开始变得有些凝重。
  李节的信上详细的讲述了一下倭寇形成的原因,一方面是倭寇的南北内乱,导致倭国武士大量破产,另一方面则是倭国内部一些大名,对这些倭寇暗中的纵容和支持,所以才导致有那么多的倭人下海做了倭寇。
  本来如果只是单纯的倭寇,清剿他们也很容易,但关键却是大明沿海有不少人与倭寇勾结,而且还形成了一条隐秘的利益链条,有这些人在,倭寇才能在大明沿海神出鬼没,大明的水军也拿他们没有办法。
  而在信的最后,李节则十分确定的指出,现在虽然清剿了这批倭寇,而且还抓了不少与倭寇勾结的奸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