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变臣-第1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切听从公子安排。”冬儿达成心愿,娇声应道。
  想起欣菲,江安义不觉有些埋怨,说好了早日联系自己,一晃一年多了音信皆无。江安义不知道,此刻的欣菲远在并州天理山中修练。欣菲的进境很快,姹女心经与江安义阳刚内劲相融后“阴阳交汇”,展现出突飞猛进的势头。彩蝶门主将门中秘传倾心相授,有意让她成为下任门主。只是欣菲不知道,自己的进步越快,成就越高,离江安义就越远。
  时近三更,淑景宫偏殿一角的房屋内依旧亮着灯,已经名叫黄喜的张伯进瞪着大眼,呆呆地凝视着床头的布帐。妒忌、怨毒、悔恨,就像一条条毒蛇般噬咬着他的心。
  身为淑景宫的大红人,黄喜代表淑妃娘娘前去刘公公贺寿。宫中人物安排在正屋两旁的耳房中,黄喜这桌恰巧与江安义那桌隔堵墙。听到江安义的声音,过去的种种又浮现在心中,满桌佳肴,味如嚼蜡。
  回到宫中,虽然极力掩饰,失落的样子还是被黄淑妃发现。黄淑妃以为他是看到刘公公的权势后产生的情绪,安慰了他几句命他早些歇息。对于黄淑妃,黄喜满是感激,在他最失意的时候是黄娘娘拉了他一把,让他从泥潭中看到些许的希望。
  士为知己者死,黄喜脑海中闪过一丝念头,随即苦笑,自己成了太监,连祖宗的名姓都丢失了,还有什么颜面称士。不过,刘公公的寿宴给了黄喜野望,太监又如何,满朝重臣谁敢轻视,总有一天自己也会站在刘公公的位置,甚至高过他。
  要想超过刘公公,自己的希望就在二皇子石重杰身上,这个小皇子聪慧过人,自己要全心辅佐,将来一切都有可能。
  ………………………………


第一百六十章 春色撩人 二
  喜鹊枝头春意闹。很快,江安义和冬儿的喜事被小喜鹊石头传开了。
  范乔氏敲开冬儿紧闭的闺门,两个女人在屋中说着知己话。接着,范乔氏开始帮忙冬儿梳妆,乌黑的头发高高挽起,别上银簪;两根棉线绞去脸上的绒毛,原本如玉的脸上薄施胭脂,有如透红的羊脂美玉;菱唇染红,娇艳欲滴,满是诱惑。
  “妹子真是漂亮,江公子好福气,能有你这样的俏佳人相伴。”范乔氏赞叹道,将镜子推到冬儿面前。冬儿羞红着脸偷偷在镜中瞄了一眼自己,镜中容颜娇艳如花,满面春色,艳若桃李,不可方物。
  范乔氏压低声音问了冬儿几句,冬儿红着脸蚁语道:“事发突然,除了嫁衣,我什么都没准备。”嫁衣是早绣成的,跟随江安义进京时冬儿带着只箱子,箱子里就是自己绣就的嫁衣。
  “女人家出嫁是天大的事,怎么能如此仓促,我找江公子去,不能让他薄待了妹子。”范乔氏是个热心肠,边说边着急地起身开门。
  大门打开,两颗小脑袋出现在门前,原本为石头和范志昌两个小鬼头贴在门上偷听。范乔氏笑骂道:“两个小家伙,还不快去看书写字,当心你们师傅打板子。”
  石头和范志昌将脑袋探进屋内,冲着冬儿姐做了个鬼脸,跑向书房。范乔氏在后面关切地呼道:“慢一点,小心磕到。”
  此刻已是辰时初,范师本早早去了御史台办公,礼部清闲的紧,江安义不着急,在书房中写信。给娘的信已经写好,把冬儿的事说明,娘一定很高兴,娘早就念叨着要抱孙子了,这下总算随了她的心愿。
  另一封写给李世成,在书院中自己和李兄相处的不错,如今与冬儿好事已成,李兄成了舅兄,友上加亲,更近一层,想到这位舅兄马上就要参加乡试了,不知命运如何,江安义不免挂念。身在礼部,对乡试主考官自然明了,今年仁州乡试主考是大理正向进方,江安义把自己了解情况详细写在信中,相信李世成接信后必然欣喜。
  石头和范志昌跑了进来,老老实实地坐在另一侧的书桌旁,江安义正有些诧异,见范乔氏跟着迈步进来。江安义急忙起身行礼:“见过嫂子。”
  范乔氏笑容满面地恭喜过江安义,然后屈着指头,一二三四五把要购置的东西向江安义一一道来。江安义听得头痛,从怀中取出一叠银票,塞进范乔氏的手中,笑道:“家母不在此,嫂子你便如母般,家中差些什么嫂子做主派人购置即可,我还要到礼部应差。”
  知道江安义有钱,范乔氏也没有推脱,接过钱又道:“我已经看过黄历,六月十一是好日子,咱们就在那天办酒席。所需的东西我可以替你购买,请柬可得你自己写,还有买给冬儿妹子的嫁妆可别少了,可别委屈了冬儿姑娘。”
  拉住江安义好一通交待,等江安义记下范乔氏才放他出门。一路上江安义摇着脑袋感叹,居家过日子鸡毛蒜皮的事真麻烦。
  向刘郎中请假出奇地顺利,大概是刘公公的那张请柬带来的后遗症。得知江安义要纳妾,刘郎中挤着生硬的笑脸说了几句祝贺词,交待江安义别错过了十五日的大朝。
  到金石斋兑换了颗蓝宝石,六千两银票到手。想到范乔氏说要跟冬儿购置首饰,江安义直接奔旁边的老字号昌益祥,当年江安义曾经买了套金首饰打点陈县令,对这个牌子算是有些了解。
  当年二十二两银子是大半个家当,如今的江安义说家财万贯都轻了,花钱当然不会考虑,对的东西多数也是贵的,二千六百两银子出手,换回了六个精致的首饰盒,说了地址,店中的伙计直接会送上门。
  绸缎庄买衣料,酒楼订酒席,请吹乐班子,买喜帖之类的东西……一个早上转得没停,直到午时将过江安义才回到家中。
  家里已经有了变化,首先多了四个人,两个男仆两个丫环,用范乔氏的话来说,总得有人伺候起居。再有全家正在大扫除,扫除灰尘,更换窗纸,坐在书桌旁江安义感觉亮堂了许多。三是请了些帮佣的人悬灯结彩,剪裁衣物,四处粘贴喜字窗花,整个宅院变得喜气洋洋。
  冬儿紧闭着门不打开,江安义从范乔氏处打听到冬儿对买来的首饰很满意,现在正在裁剪衣料,为自己再添些嫁衣。
  江安义在京城的亲朋好友不多,除了范师本一家外,就是余师一家和张玉诚兄妹,满打满算两桌酒席就够了。请柬江安义亲自送到余府,余知节写了幅“鱼水千年合,芝兰百世昌”的对联祝贺,答应届时带着全家都来上门祝贺。
  万事俱备,只待春风。
  ………………………………


第一百六十一章 门下走狗 一
  出乎江安义的意料,原以为没什么人在意的喜事惊动了不少人。
  出身泽昌书院的礼部郎中邓怀肃派人送来了贺礼,虽然是极普通的四样东西,但礼轻情意重,从侧面也表达了泽昌书院开始对他的接纳。
  膳部的主事、令史、书令史们送来了合礼,向上司表达了善意,江安义感叹人心都是肉长的,平日里自己和这些下属相处还算和睦,在这个时候就看得出大家对自己还是不错。
  田书令单独送来了重礼,请柬事件发酵让田书令深感自己抱住了一根粗腿,蹉跎半生,命运转变的机会或许就在眼前,当然要牢牢抱住。不顾家中女人反对,将所有的积蓄都拿了出来,又找了借了数两凑齐四十两银买了几样首饰送来。
  接过田书令送来的重礼江安义颇为感叹,当年自己送首饰给陈县令的心情何尝不是和田书令一样,事是人非,江安义特别能体会这个看似猥琐的男人无奈的心情。
  有心不收,却怕伤了田书令心,江安义带着田书令来到书房,执笔在手,江安义书道: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落款,平山安义书赠田守楼君,丰乐八年六月初九。
  江安义的诗词名重天下,那是有名的十两一字,这首诗指名道姓,让田书令感动莫动,长这么大第一次被人如此看重。田书令当即拜倒在地,泣声道:“守楼今后愿为状元门下走狗。”
  说起来算是机缘巧合,田书令半辈子碌碌无为,家贫以致妻子埋怨儿女啼哭,身处京师,看过不少飞黄腾达的故事,田守楼内心深处也渴望有一天能平步青云。江安义的出现给了田书令机会,所以这首诗勾动田书令的心事,让他下决心依附江安义,以求一搏。
  江安义没想到一首词居然有如此魅力,田书令的能力他是知道的,深譄官场门道,有这样一个人帮自己,在宦海浮沉有如多了个帮着撑船的人。
  扶起田书令,江安义叹道:“守楼愿意助我,安义感激不尽,此事你我心知,不必多言。”
  田守楼小心地卷好字轴,笑道:“员外郎的词诗一字十银,守楼回去让人将字裱好,作为传家之宝,传家之训。”
  原本江安义有意让田守楼将字换成银两,算是体面地回礼,现在听田守楼说要把字当成传家之物,当然就不能白拿他四十两银子的礼物。当即取出百两银票递给田守楼,笑道:“你家中不宽裕,这份礼大概把家底子都掏空了吧。这些钱你拿回去,给娃儿添些书本,给嫂子添件衣裳,算是我的心意。”
  田守楼知道江安义有钱,既然视江安义为主,主公的赏赐自然也不用推辞,大大方方地收下,道谢离开。
  十一日,艳阳高照,江宅前张灯结彩,大红灯笼高高挂。
  冬儿身着嫁衣,面红如衣,心怦怦直跳,范乔氏陪在一旁交待些该注意的事。
  范师本请了假,张玉诚也告了假,带着两个舅子早早地过来帮忙。也没什么客人,除了礼部膳部的人外,就是余知节一家人。
  结婚结婚,吉时在昏。眼见得太阳转西,申时将过,余知节夫妇换了身簇新的礼服端坐在堂上,天地君亲师,江安义与冬儿的亲长都不在,余知节便充装高堂了。
  余庆乐在门前吆喝着让人准备燃放鞭炮,马蹄声响,来了一队吃酒的人,江安义迎上前,居然是申国公。
  王克复“哈哈”笑道:“没想到吧,我正好打猎归来,听说你纳妾,便顺道讨杯酒喝,可没带礼物,欢迎不欢迎。”
  “国公能来,蓬荜生辉,里面请。”
  王克复迈步入内,身后闪出一个少年来,看得眼熟。那少年冲着江安义哼了一声,娇声道:“江安义,你怎么只娶了冬儿,那彤儿呢,领我去见见冬儿姑娘。”
  江安义头大如斗,他认出来人,原来是安寿公主。关于冬儿和彤儿,安寿公主是从天子处听来的,她一直对彤儿更具好感,听说江安义纳冬儿为妾,不禁替彤儿打抱不平,磨着申国公带她来看热闹。
  申国公来了,惊动余知节和礼部喝酒的人前来相迎,有眼尖的认出安寿公主,暗暗惊叹江员外郎手眼通天,纳妾这样的小事,居然连公主都出现了,看来江员外郎深不可测啊。
  安寿公主在石头的带领下径自闯入了新房,冬儿吓了一跳,哪里来的少年郎,石头急忙解释道:“冬儿姐姐,这位是安寿公主。”
  与丽华郡主相处过一段时间,冬儿知道礼数,急忙盈盈拜倒,道:“参见公主。”
  安寿公主围着冬儿转了几圈,挑剔地打量着冬儿,最后叹道:“我见犹怜,宫中那么多美人儿,能及得上你的不多。”
  鞭炮未响,门外又来了贺客,居然是朱易锋领着那日喝酒的一帮人到了,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来的都是客,江安义请入内,急忙让余庆乐到旁边的酒楼再叫几桌酒席来。
  准备了四桌菜,却来了八桌客。
  吃酒的诸人看到朱易锋等人,免不了又是一惊,这些都是硬当当地权贵子弟,大郑的贵戚,有幸能和他们坐在一起吃场酒,回去跟朋友有的话道。
  安寿来了,所以李佑成也来了,宰相之孙上门道贺,这下好了,江榜头三甲都齐了,好一场群英会。
  ………………………………


第一百六十一章 门下走狗 二
  婚礼那天来了众多的贺客,而且分量够重,这让冬儿倍感有面子。这场规模不大的喜事悄然在官场上传播,许多人用惊愕地眼光重新审视“二愣子”江安义,如同一只破土而出的竹笋正在迅猛地窜起。
  江安义乐不思蜀呆在家中享受闺房之乐,请柬却如同雪片般飞来,似乎大郑的官场突然间记起了他,泽昌书院的同窗、同科的进士、礼部的同僚、德州的老乡等等,各种名目烦杂的相请让江安义应接不暇。按本心真不愿去,但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逢场作戏皆大欢喜。
  晚归,微醺。江安义踏入房中,红烛下冬儿手中拿着本书,若有所思。被江安义的脚步声惊醒,冬儿放下书,替江安义端来清凉的洗脸水。
  酒气被凉水驱走,江安义坐在冬儿刚才所坐的位置,拾起桌上的书,笑道:“《仓颉篇》快看完了,冬儿,你都快成女秀才了。”
  “公子,你又在笑话我。”冬儿撅着嘴佯做生气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