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康千峰看着涌进广场的兵马,高高举起手中金牌,对着领先而来的将官高声道:“罪官江安义,抗旨不遵,袭击暗卫,意图谋反,请将军协助暗卫办案,将这些人一并擒下。”
哪料那名将官瞧也不瞧他一眼,快步来到江安义身前单膝跪倒,俯首道:“徐文冬奉安勇将军之命,前来听从主公吩咐。”
徐文冬身后的四百轻骑齐齐单膝跪倒,齐声道:“见过主公。”
康千峰吓得差点丢了手中的金牌,惊恐地道:“薛都督在哪里?你们莫非真要造反不成?江安义,你蓄养私兵,好大的胆子。”
江安义轻蔑地扫了一眼康千峰,高声道:“诸军请起。”甲叶声中,四百轻骑齐齐起身,静立如林,悄无声息,齐刷刷地望向江安义。
徐文冬高声禀道:“启禀主公,安勇将军已请薛都督到军营歇息,请主公放心。”徐文冬曾是江安义的亲卫,他的话中透露出的信息让欣菲暗松了口气,只要军营不出事,康千峰等人不过是跳梁小丑。
欣菲道:“江郎,事已至此,早做决断。”
江安义看了一眼手足无措的康千峰,道:“康镇抚,麻烦你们先在馆驿中暂歇。文冬,你带弟兄们看住他们,收了他们的兵刃,若有人想逃,格杀勿论。”
徐文冬右拳擂在轻甲之上,发出砰响,带着轻骑向康千峰等人围去。康千峰脸上阴晴不定,看看四周都是轻骑,轻骑手中端着连弩,知道难以脱身。将金牌揣回怀中,掷了腰间长剑,冷笑道:“江安义,看你如何收场。都解了兵刃,到馆驿歇息。”
江安义见康千峰没有抵抗,转脸对身旁的刘逸兴道:“刘兄,你带上付浩光、李自兴几个人前去司马府传我命令,让姚长风下令关闭四门,不许出入,姚长风若是抗命,你便将他拿下。”
刘逸兴脸色发白,恍如身在梦中。听到江安义的命令,刘逸兴回过神来,脑中念头闪过,江安义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现在的一切都是江安义所赐,既然江安义要反,自己只能跟着他一条道走到黑了。决心一定,刘逸兴立时高声应诺,带着付浩光等六名亲卫匆匆奔出府去。
“欣菲,你带几个人前往龙卫州统府,让秦子炎看住宁府、赵府这些乡绅,不准他们乱动。”化州龙卫早已听命欣菲,秦子炎更是江安义信得过的人,欣菲应诺,率人离开。
周永桐从大堂走出,来到江安义身边道:“安义,江大人,你要反了不成?先帝待你不薄,望你三思啊。”
江安义苦笑道:“周兄,并非江某有意谋反,而是朝中奸佞逼迫太甚,江某为了家人不得不如此。周兄请放心,江某绝不会伤害你,再说江某只是为了挣命,并非造反。”
路怀恩从大门后探出头来,哀告道:“江大人,咱家只是奉天子之命前来宣旨,不干我的事。”
“路公公放心,江某不会为难你,不过暂时要委屈公公也住进驿馆。”江安义无心跟他啰嗦,转头对张克济道:“张先生,经略府要烦你坐镇,我要立刻前往军营。”
张克济笑道:“主公放心前去,有我在会野府出不了事。”江安义看到广场上出现的江家护卫就近二百人,田少秋、陈安凯等人皆在,还有徐文冬的六百轻骑,足以控制局面,眼下最急的是控制住军营,只要十六万大军在手,自可进退自如。
…………
酉末时分,夕阳已落,玛台军营笼罩在一片灰蒙之中,十六万将士的心头也蒙上了一层灰影。酉正晚食,众人无心就食,三五成群聚在一处窃窃私语,交流着听来的消息。
“天子糊涂啊,冤枉江大人这样的好官。”
“我听说江大人以前就被人冤枉进过大牢,唉,这世道真是好人不得好报啊。江大人来化州后,我们化州人的日子是一天比一天好,江大人走了,以后的日子怕是难过了。”
“安勇将军把新来的薛大帅请到了军中,你们说会不会……”
“嘘,赵老四,你别嘴上没把门乱说,这些事我们做小兵的别乱多嘴,我们听周校尉的。周校尉,你说咱们怎么做就怎么做。”
“老子自己都不知道该怎么办?如果江大人走了,安勇将军和何将军这些人恐怕也要走,这军营要变天了,要是换了以前那些喝兵血的畜牲上台,老子索性解甲归田,不干了。”
“是啊,这几年江大人给大营的粮饷充足,当官的也没人敢克扣军饷,要是换了大帅能拿到现在三成就不错了。照我说,江大人就不应该走,咱们索性让江大人做大帅,大伙的日子绝对会更好。”
“不错”、“江大人做大帅”、“江大人不能走”……军营之中议论纷起,何希桂带了亲信亲自到各营安抚将士,听到将士们殷切的期盼声,何希桂心中大定,军心可用。
数百名将士刀剑出鞘,将中军大帐牢牢围住。大帐内,酒菜飘香,江安勇设宴款待薛民林,薛民林的亲卫被押走,大帐内只有他一人。薛民林已经认命,大口喝酒、大块吃肉,丝毫不理睬旁边劝酒的江安勇。
帐外,响起欢呼声,欢呼声如同浪潮般四散开来。江安勇放下酒壶,高声喝问道:“怎么回事?”有人满面笑容地走进帐中禀道:“江将军,江大人来了。”
大哥来了,江安勇大喜,大踏步出帐迎接,薛民林目光一黯,看来康千峰等人失手了,江安义来到军营,最后的结局来了。苦笑着举起碗,将酒一饮而尽,没想到与江安义再见面,居然是生死两难的境地。
江安义带着十几名亲卫飞驰入营,守营的将士看到江安义到来,率先欢呼出声,欢呼声一路传递,沿路聚满了前来迎接的将士,“江大人好”、“江大人你没事吧”、“江大人你不能走”的呼起此起彼伏,将士们将江安义团团围住,堵得水泄不通。
十余年辛劳今日终见成果,江安义深为感动,跳下马对着四周将士作了个罗圈揖,哽声道:“承蒙诸位兄弟不弃,江某定当与兄弟们同生共死,不离不弃。”
从营门前往中军大帐,江安义足足走了一柱香的功夫,看到大帐外含笑而立的弟弟江安勇、弟子何希桂以及诸多闻讯赶来的将领,这些将领排列成两行,夹道迎接江安义的到来。
江安勇和何希桂快步来到江安义面前,不待江安义说话,江安勇和何希桂单膝跪倒在地,江安勇扬起脸看向大哥,高声道:“请主公升坐帅帐。”
两旁侍立的将领纷纷单膝跪地,齐声吼道:“请主公升坐帅帐。”他们的身后,是无数将士,依样拜倒在地,“请主公升坐帅帐”、“请主公升坐帅帐”。十数万人发出的呼声动天彻地,哪怕面对数十万漠人薛民林亦神色不动,此刻也不禁面如死灰。
欢呼声响了好一阵才逐渐止歇,脚步声响,江安义在众将的簇拥下进入帐中。昂首挺胸而入的江安义带着无形的威压,逼得薛民林站起身来,干涩地道:“江大人,你是来取我性命吗?”
江安义微笑道:“朝庭不公,天子乱命,江某为了家人性命不得不自保。薛兄放心,江某并不打算反叛,不会伤害到薛兄。”薛民林长叹一声,没有作声,走到这一步,江安义已经不可能再回头,自己有负天子所托,不知回去该如何向天子交待。
天色暗下来,军营之中火把通亮,大营中的将士欢呼着。何希桂笑道:“师傅,跟兄弟们说几句,打打气。”
中军大帐的空地上飞速地搭起高台,鼓声“咚咚”响起,军营之中逐渐安静下来,众人的目光都聚集在高台之上,火光之中,江安义换了戎装,英姿飒爽地出现在高台之上,欢呼声再度如雷鸣般响起。
………………………………
第一千一十七章朝堂闻变
并州,南锋县西城关隘,洛王石重仁忧心忡忡地望向化州方向。
十天前,罗观泰给他带来化州经略使扣押了朝庭钦差、软禁了新任安西大都督薛民林、接管了安西大营的消息,石重仁吓得魂飞魄散,十六万大军易主,这消息不亚于北漠人入侵。
石重仁紧急召见并州刺史全兴清等人通报消息,让全兴清下令关闭南锋县关隘;司马伍元凯抽调府兵,召集各县团练;长史胡展宁筹措钱粮,别驾顾意达募招兵丁,石重仁亲率着六百亲卫前往南锋县。
南锋县是化州东进的隘口,朝庭在此常驻有五千兵马,石重仁到达之后与率军的游骑将军何卫军相见,何卫军接到并州府衙的急报后关闭了关隘……南锋县的西门。藩王无权管辖军权,但事急从权,何卫军见洛王亲来,毫不犹豫地把军队的指挥权转给了石重仁。
何卫军接到急报后立即关闭了城门,五千兵马分成六组日夜在城墙之上巡守,这几日何卫军吃住都在城墙下,丝毫不敢懈怠。要知道安西大营有十六万大军,如果江安义率军东来,南锋隘口根本无法阻挡。
城门关闭,城外聚集了一大堆入城的商旅,石重仁问道:“可有逃难的化州百姓。”
何卫军想了想,摇头道:“都是商旅,没有注意到百姓。”
石重仁的心情越发沉重,江安义如果真的反叛,而化州百姓得知消息后没有发生逃难,那说明江安义在化州深得民心,百姓拥戴,即便他树起反旗也乐意跟从。
此次天子召江安义全家进京朝觐,石重仁知道一些内情,西域国和元天教在京中散播谣言,而龙卫暗卫从中推波助澜,生生将一个国之栋梁逼上反叛之路。想起坐在宝座上的皇兄,石重仁暗暗摇头,父皇将这样一个辅国良才交给他,他不但不能善加使用,反而伤及自身,殊为不智。皇兄即位以来,战乱不断,百姓焦困,漠北战事不绝,江南饶、吴之判还未平息,江安义若叛,便是在原本燃起的大火上浇了勺油,天下真要乱了。
洛王府司马严胜森跟着石重仁来到南锋县,南锋县的防御实际上是他接管。南锋县不历战事已有百年,当年的隘口年久失修,这样的关卡别说挡住十六万大军,便是江安义率三千轻骑来袭,严胜森也没有信心退敌,他可是见识过江安义的骁勇。
“王爷,府兵和团练怎么还不到来?靠这点人挡不住江安义。粮食也要催一催,如果增兵到来粮食就紧张了。”严胜森满面肃容地提醒道。
石重仁知道靠并州的这点兵马挡不住江安义,但身为藩王守土有责,江安义兴兵前来自己怎么办,是弃城而逃还是战死沙场。石重仁露出苦笑,自己才刚过弱冠之年,大好人生等着自己去享受,真不愿面对这样的抉择。
“王爷,官道上有动静。”贺守齐大声地提醒道。
石重仁向着远处望去,只见官道尽头尘头泛起,心中一紧,莫不是江安义率军来了。倒行得近些,石重仁松了口气,来的人马真不少,有车有马还有步行,不过乱糟糟的既不像兵马
也不是商队。
最先有二十来匹马冲到城下,石重仁认出领头是薛民林,薛民林不是被江安义软禁了吗,逃出来了。石重仁满腹疑虑地吩咐道:“开城门,放薛大帅进城。”
片刻功夫,薛民林来到城头,看到石重仁躬身施礼,“参见王爷。”
“薛将军,化州是怎么回事?江安义反了吗?”石重仁焦急地问道。
薛民林长叹一声,道:“说来话长,王爷先放城下的人入关吧。王爷放心,江安义不会率兵攻打并州。”
随薛民林一同回来的人不少,有原安西大都督管平仲和一些安西大营的将官,有宣旨的太监路怀恩,有化州刺史周永桐和一些官员,还有康千峰等人。
江安义接管安西大营之后,随即前往都护府见到了管平仲,管平仲得知江安义接管军营后沉默良久,劝江安义不要伤害朝庭的官员,放那些不愿跟随他自立的人回归。与张克济、欣菲、刘逸兴等人商议后,江安义决定放归薛民林等人,并行文化州各县,不愿随他自立的官吏可自行离去。
官场之上刺史周永桐和近半县令都不愿跟随江安义,管平仲深思之后也决定回朝庭,安西大营只有十余名将官不愿跟随江安义,江安义没有为难他们,依言送他们回返,薛民林及其亲卫也在其中。
此次前来化州的龙卫暗卫高手就没有那样幸运,欣菲看过这些人后知道这些人都高手,若是少了这百余人龙卫暗卫的实力大减,对化州的威胁也会大减。
欣菲对龙卫暗卫的人很了解,无法是逐名逐利,化州不缺钱,秦子炎出面一番劝说,百人之中居然有六十七人愿意留下。至于康千峰等人就没有那样好运了,被点破气海。气海一破,终生再无可能踏入内家高手之境,江安义将他们放归。
路怀恩身上带着一封江安义呈给天子的奏疏,同时江安义也给石重仁写了封信。信中江安义表明自己并无反意,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