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爬,毫无退缩之意。 在损失了上百号人之后,浪人开始零零散散地跳到城墙之上,与守军短兵相接。 一开始时,零散的浪人并不是守军对手,往往以一敌多,片刻就被捅死。 不过随着跳上城墙的浪人越来越多,守军的优势也渐渐削弱,几刻钟之后,守军已经被压制,纷纷退下城墙。 看到这一幕,王直大手一挥,直接发动总攻,所有浪人士兵全部上阵,只要将对方城门大开,新军的步伐便会跟进。 由于城门里头已经被对方用大量的石头杂物给封死,等到浪人们攻下城墙后,愣是花了半个时辰,才将杂物扫清,打开大门。 随着浪人攻下城墙,新军随着城门而入时,琉球兵士们纷纷聚集在王宫内,依着宫城守卫。 一些没能及时逃入王宫的士兵,则是四处乱窜,整个首里城乱成了一锅粥,不过只要是王直兵部所到之处,所有乱兵都会主动投降,不敢有一丝抵抗。 虽说已成功拿下城墙,但城内战况还未明朗,王直还是老实地呆在外头,由几百号新军护卫。 战云延伸至王宫城下,宫中已失去往日平和优雅气象,所有人都四处奔逃,到处都是慌乱的迹象。 金伯通在不断地嘶吼着,部署城防,全然不顾自身已被血水浸湿的衣服,这些血迹里,有对手的,也有他身上的。 蔡宗贵亦是忙于安排人员搬运城防物资,这些都是之前准备用于防守外城的,想不到还没启用,就转到了宫墙。 宫殿之中,尚元王一脸呆滞,瘫坐在王位上,身边的太监则是早已逃的七七八八,只留下几位忠心的侍候在旁。 “想不到先祖几百年基业,最终会是断送在我手中,呜呼哀哉!”尚元王不住地抹着眼泪,独自哀伤。 “王上,金将军和蔡大人都在拼命阻挡,想来应该能够将敌军阻拦在外的。”一旁的太监轻声安慰道。 “但愿如此吧。”尚元王摇了摇头,嘴上如此说,心中却是不报任何希望。 “王上,要不咱们先撤出去,待到金将军击退来犯之敌,再回来主导大局。”另一个太监提议道,其他太监也是微微点头。 这话说白了,就是趁机逃跑,若是战局最终能够扭转,再回来也不迟。 太监们可没有什么忠义报国的抱负,他们的利益来源是尚元王,忠心的也只有尚元王,眼见局势不妙,自然想着开溜。 “来人,将这些叛徒给我拉出去砍了!”尚元王怒了,这个时候不思阻敌,竟然想着逃跑。 一声令下,王宫里一切静悄悄,所有兵士不是逃了,就是被拉去城防,哪里还有人影,只有尚元王和几个太监大眼瞪小眼。 这一下子,仅存的一点忠诚也已破灭,想到之前的忠心竟是要换来砍头,几个太监心都凉了一截。 “王上,既然你如此无情,也休怪我等无义了。”太监咬着牙恶狠狠地说道,随即几人上前,制住尚元王。 “你们,你们要干什么?”尚元王惊恐道,没想到这些想来安顺得犹如绵羊一样的太监,背叛起来竟是如此坚决。 “王上,既然你不愿逃跑,那就不用跑了,跟着咱家一同去见见徽王吧。”太监们找来布绳,将尚元王给捆绑起来。 就在王宫保卫战打的正激烈之际,毫不起眼的几个太监,竟是发挥了最为关键的一步,真可谓是自古抢戏皆配角。 当然,即便没有这么一出“闹剧”,王直的军队也会顺利拿下王宫,只不过还得费些时间罢了。 当金伯通和蔡宗贵两人歇斯底里地指挥阻击战时,另一边毫不起眼的小宫门,尚元王已被一群太监给抬出了王宫。 这些太监长年居于此,别的不敢说,对王宫的熟悉度,没人能与他们比,各种小门、暗门,都了然于心。 将区区一个尚元王偷偷弄出去,那真是神不知鬼不觉。 王直正悠哉地坐镇后方,等待军队凯旋之时,却意外收到护卫汇报,有人将尚元王给押了过来。 “纳尼?”王直一脸懵比,他的军队还在进攻着,没想到里面的目标竟是自个溜了出来,甚至自投罗网。 这种事情,实在是够荒谬的,等尚元王被押入军营之时,王直质疑道:“你真的是尚元王?” “哼!成王败寇,既然事已至此,还请勿侮辱。”尚元王别开脸,气愤道。 “哦,原来真的是尚元王啊,来人,快快松绑赐座,怎么能如此对待咱们的琉球国王呢。”确认了真货,王直立即吩咐道。 看到王直态度转变,尚元王也松了口气,看来眼下姓名是暂时保住了。 “尚元王,你这几个手下,该如何处置啊?”指着一旁的几个太监,王直问道。 几名太监傻眼了,事情怎么没有按照预定的轨迹发展啊,难道对方不该一番赏赐他们,怎么会瞬间翻脸。 “王上,您饶了我吧。”太监们慌了,一把跪下求饶,令尚元王有些反应不过来,他自个也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啊。 “将这几个押下去。”眼见尚元王没反应,王直摆摆手,示意将人拉出去。 “尚元王,既然你已经主动出来了,那就请亲自入城,将战局给平息了吧。”王直说完,由不得对方答复,直接令人将尚元王带入城内。 拼命保护的目标已落入敌手,这仗自然打不下去了,当尚元王出现在宫墙之外时,墙上的金伯通以及蔡宗贵都傻眼了,所有将士也是目瞪口呆。 王上被捕,仗自然没法再打下去,封死了的宫门再次打开,所有将士灰头丧气地走了出来,丢下武器,成为俘虏。 这一次战役,也在这闹剧的情况下,拉下了帷幕。
二十三 禅让
战役结束,几千号琉球兵士被缴械,押至皇家武场看管,所有将领则是打入大牢。 王直的军队接下来则是忙活于恢复首里城的秩序,将零散的乱军就地处决,并贴出安民告示。 告示上的内容,大致为此次出军目标琉球王室,城市秩序照旧,一旦有趁机作乱者,一律抓捕处决。 经历了一整天的战乱,首里城的居民均是紧闭家门,偶尔会有胆大的打开门缝观望外边情况。 在憋了一整天之后,也开始有零零散散的人出来探风,有了出头者,街道人流也渐渐恢复。 王直的军队除了一部分在皇家武场看官俘虏,以及监管大牢之外,其余的都是驻扎在王宫周围,对于城里的区域,则是任由居民活动。 而就在居民们恢复日常生活,都对王宫里头的形势议论猜测之时,宫殿里头,尚元王,蔡宗贵和金伯通三人正在大眼看小眼。 此时宫殿里所有的座椅都被搜刮一空,只留下三人在这空荡荡的宫殿里头,憋得难受。 已经一整天了,王直在初次见面以后,便令人将尚元王三人带到了宫殿里,就这么关了一整天。 期间只是正常地提供饭菜,根本就不碰面,也没有任何指示。 尚元王作为一国之主,有着王室的礼仪,在这空空如也的宫殿之中,坐也不是,躺也不得,尴尬至极。 而蔡宗贵和金伯通两人亦是相同,两人一一武,皆是琉球的大臣,自然要保持尊严。 随着时间推移,三人最终扛不住双腿的酸痛,只得背靠柱子,坐着休息。 期间,王直倒是进来了一次,不过在看到尚元王不断祈求,希望放走他之时,王直二话不说便转头离开。 王直如此处置,既不说出要求,又不放人离开,而且也没有干净利落地处决,令尚元王三人无比郁闷。 当第二天宫殿大门打开,王直再次进来之时,尚元王拖着疲累的身子,虚弱地说道: “徽王,孤一直以来,深感自身能力有限,难以治理整个琉球,实在是惭愧至极,愧对国民。” 顿了一下,尚元王深吸了口气,接着说道:“王位牵扯着国民生计,需能者居之,徽王阁下,您威震海内,享名四方,孤想将王位禅让与你。” 经过一整个晚上的思考,以及跟蔡宗贵两人的探讨,尚元王猜测王直玩这么一出,估计是想让他主动让出王位。 若是换作一开始之时,王直道出要求的话,尚元王必定会一番拒绝,哪怕是遭受严刑也不会松口。 但仅仅是一个晚上生不如死的遭遇,尚元王便屈服了,他宁愿死去,也不想呆在空寂寂的宫殿,度过难熬的漫漫寒夜。 看着已经开窍的尚元王,王直嘴角一咧,没想到这么快就搞定了,他本来还计划花好几天呢。 这种对待尚元王的法子,王直还是从前世看过的监狱电影学的,无论是多强悍的犯人,一听到关禁闭就会双腿发软,可见令人最恐惧的不是物理伤害,而是心理创伤。 事情搞定,王直却没有急着答应,而是摇头道:“尚元王岂能妄自菲薄,你正值年轻气盛,以后也能开创出一代盛世。” 王直虽说拒绝,但尚元王从其表情就知道自己做对了,之所以不急着接受,也只是一种礼制罢了。 古代的禅让,讲究三推三让,以此施以美名,说白了,就是得了便宜有卖乖,即当表子又要立牌坊。 尚元王虽说嗤之以鼻,但还是乖乖地按照程序进行,与王直过了一遍三推三让的程序。 至此,王直顺利登上琉球王位,随即昭告天下。其实也就是琉球群岛这块弹丸之地 琉球全国也就几十万人口,也就相当于大明的一个州府,不过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尚元王的所有臣下,都已被王直无缝衔接。 若是经过一番厮杀,强行坐上王位的话,琉球的这些下臣们估计会有不少死硬派誓死反对。 而尚元王的主动禅让,虽说其中不可言诉的猫腻,但起码也是正儿八经,有目共睹的,根本就没法否定。 如此一来,即便是那些死硬派,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原主子都不抵抗力,他们这些下臣又能怎样。 还没进行登基大典,王直便迫不及待进行改革,之前的三司官制度直接丢弃,取而代之的是内阁制度。 目前暂时有蔡宗贵担任内阁,兼任吏部尚书,待考察一段时间后,再往内阁补充人员。 对于蔡宗贵和金伯通两个曾经的琉球大臣,王直的处置不同,没有军权的蔡宗贵继续当他的“总管”,而蔡宗贵则是被打发回去养老了。 王傲提为兵部尚书,不过依旧兼任新军将军,王有才依旧带领亲卫营,不过接下来亲卫营要扩充成亲卫团了。 郑毅的水师改名海军,他则是第一任海军将军,四助四郎成为武士军将军,正式赐姓宋,改名为宋四郎。 倭人的姓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得到的,作为最底部的浪人,唯一出路便是屡立大功,最终受家主赐姓,成为新的大名。 其中最为出名的,便是丰臣秀吉了,他原名藤吉郎,后来势力庞大之后,便让天皇赐姓丰臣,可谓是刁丝逆袭的经典案例。 在获得宋姓之后,四助四郎也是极为兴奋,这说明他已经摆脱了以往浪人的尴尬地位,成为真正的豪族,自家利益也真正绑在了王直这架大车上。 方大同任命工部尚书,从一个普通的匠户,短短几个月时间,便身居高位,即便这个朝廷很小,但也足以令他兴奋了。 户部尚书则是由王直家中的大总管陈志成担任,这家伙处理财政有一手,忠心自然也没问题,勉强能够应付眼下的局面。 礼部以及刑部的官员,则是由原来的官员担任。 至于远在夷洲的毛海峰,则是被王直安了个征夷大将军的名号,虽说眼下还是个光杆司令,不过很快王直就会给他配齐。 王直组建了大致的上层架构,底下的官员则是没有变化,手下的人才捉襟见肘,也只能如此了。
二十四 沐猴而冠
在控制首里城,并且从尚元王手里接过琉球王位之后,琉球各地豪族都选择了观望,并没有冒然反抗。 之前的战役已经聚集了琉球大部分兵力,剩余的也就是豪族的私兵,这些没有建制的武装力量,根本就不值一提。 而且王直借助的是禅让的名义,有了这个掩饰,下面的人也没什么好说的,个别硬骨头的,也都被镇压。 短短一周之内,王直便掌控了整个琉球,有着蔡宗贵这个昔日的三司官在,行政系统依旧正常运转,如此一来,登基大典也提上了议程。 登基大典,向来都是一系列的繁杂程序,又要祭祀天地,还得昭告天下,向海内外的藩属国昭告。 当然,琉球这个弹丸之地,登基的礼节一切从简,换成以前,还得出使大明,获得对方的册封。 不过王直可不会天真地以为大明会认可他这个半路出家的琉球王,此次大典,他也只是向东瀛的几个关系密切的大名传达信息。 为了能够令大典足够热闹,王直将首里城周边的百姓也召集了过来,所有五品以上的官员皆列席。 琉球的区域,其实也就是三省并三十六岛,三省便是原来的山南、中山和山北三个国家,在中山王统一以后,便作为三省。 别看这小小的琉球王国,官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