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黄巾少帅-第1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主要是没有人,主动出面为大汉说话,也是,一般这种情况不写都已经有问题。
  “泰山书院的学生,再傻也知道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不过话说回来,这糊名制有些意思,那么多试卷,几乎看不出是谁是谁的。”郑玄看着试卷。
  严格来说他们已经有些犯规,毕竟按照规定,接下来这些人的试卷,还要进行誉写。
  抄写完毕之后,他们才有资格评卷。到那个时候,就真不知道谁是谁的。
  “科考既然作为取士制度,那么自然会有人不打算走正道。舞弊无法杜绝,只能最大限度的预防。就算考出来,到地方估计考核制度也需要完善……”荀绲想了想。
  然后摇了摇头,自己只是‘客席’,为什么要帮张钰操心这个问题?
  “那也轮不到我们操心。”郑玄随口回了句,他们这些在这里教书的,都是受生命所累的老人。搞不出什么新花样,又舍不得累积起来的名声,所以拒绝加入张钰麾下。
  于是被发配到书院之中教书,教书育人总不会有错吧?
  当然郑玄的情况特殊些,他被张钰调养得很好,身体很健康,说是四十岁的青年都有人信。
  同样,他也很好奇,张钰能把华夏带到什么方向。
  明面上没有投效,实际上在教书和经营书院上,却是尽心尽力了,这本身也是他擅长的领域。
  只是荀绲不太一样,总要照顾一下他的想法。
  “也是……”荀绲点了点头,把试卷放了回去。没有誉写,那就不能随便乱看。
  两人只是稍微用了点特权,看看最后一题大家是怎么回复的,看完了,那就可以了。
  这件事情当然是汇报给张钰,免得泄露出去,张钰把责任算在他们头上。
  就算没有这个因素,他们也会上报,在书院里工作的,不仅是不愿归顺的豪族子弟,也有书院本身的毕业生,每年都会有那么几个,选择留在书院工作。
  身为‘学生’,想张钰这个‘老师’汇报是很有必要的。
  实际上哪怕是现在,书院的祭酒,或者说院长,依然是由张钰亲自担任。或许过两年,科考成熟之后,把书院拆分成泰山书院,和泰山军学院,再把院长的位置让给郑玄或荀绲。
  反正科考最后一论,决定名次的考试,都要由他亲自考校,最终目的一致就好。
  “知道了……”张钰对那两人的节操,还是稍微有些放心的。
  还有一点,就是荀绲其实不能参与阅卷,毕竟荀采在这一届的考生里面,他要避嫌。
  郑玄负责总揽科考的事务,本身不直接参与评卷。
  只要他们不刻意要求,评卷人关注某张卷子,只要没有类似这样的行为,那张钰就无所谓。
  那么问题来了,谁负责评卷呢?!
  “我不太明白……”董昭看着眼前这一堆试卷,虽然不算多,不过这是工作意外的额外加班,“为什么会安排我们来评卷?”
  “教主麾下,扣除书院两位副院长之外,他麾下还有谁有资格阅卷?”戏志才回道。加班的又不是只有他一个,自己也在加班来着。
  这次负责阅卷的有四人,分别是张贲、戏志才、董昭和孙乾。
  四人同时阅卷,然后给出分数,最终成绩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取中间两人的平均分。
  武考部分也不变,毕竟武考扣除第一天的对策外,其他三天都是现场评审。
  根据其表现出来的数据来决定分数,该多高就多高,这个没什么好作弊的。
  “也是……”董昭不抱怨了,张钰麾下优秀的人才的确没几个。
  或者说有,而且不少,把荀彧和荀攸等人提拔起来,很快就能把郡班底给构筑起来。
  偏偏这些颍川学子,不少都是从底层开始做起,有些人甚至当乡长。
  在董昭看来,多少有些大材小用的意思,哪怕他知道张钰的用意。
  考试花了三天,不过第一天的考卷当天就糊名,由另外一批人誉写,并且送到戏志才等人面前。
  从科考开始后的第五天,批卷已经完成,说到底还是参考的人不多才这样。
  武考的成绩更快,第三天刚刚考完,第四天成绩就出来了。
  名单贴了出来,按照张钰的吩咐,过合格线的,才把分数张贴出来。
  没有合格的,那么就不要把名字写上去了,也不好看。
  这也意味着,两个榜单贴出去,基本就一张纸就足够,毕竟合格的也就十几二十个。
  “才那么少啊……”看着榜单,郑玄略微叹了口气。
  知道教学的有难度,大部分人都是刚刚开始启蒙。
  但只要课后好好学习,那么进度方面还有可能跟上。
  再加上是白活出题,白话答题,又不已学识渊博定分数,这样都不及格……
  几十个人考试,最后只有十几二十个合格。
  不过就一郡之地而言,有那么多人能够出仕为官,本身也很难得。按照以前的察举制,满二十万人的郡一年一个孝廉,满四十万两个名额,不满二十万两年一个名额。
  有不少州郡本来人口少,再加上黄巾之乱爆发,不少郡已经是不满二十万,这举孝廉的人数自然下降许多。朝廷甚至不得不,利用征辟的方法,直接征辟一批郎官。
  话说回来,刘宏也是真的恨透太学生,宁可新血不足,也不恢复射策制度。
  不管如何,正常情况泰山原本最多每年推举一人,现在可好,一年就有十几二十个名额,放到全国各州各郡,这数量就厉害了。
  郑玄觉得,考试的难度还要进一步提升,现在这样的确没什么水平可言。
  只能说凑合着用,然后到地方野蛮生长。
  没有足够的书本,他们只能依靠实务来获得经验,这很考验自觉性。
  问题是人最不值得相信的,就是自觉这玩意,最难的就是自律。
  堕落或止步不前的,估计会占很大概率,剩下少数才能顺利成长。
  郑玄觉得,这样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奈何现阶段制度就这样,只能后续完善。
  武考那边通过的比较多,七八十人参加,六十人过线。
  “就分数来说,奉孝,恭喜了!”杜袭来到郭嘉面前,这次考试,郭嘉的分数最高。
  “可惜这分数不排名次,还要看老师那一关是什么题。”郭嘉无奈的摇了摇头。


第223章 殿试
  “现阶段,也就这样了……”张钰看了看考试成绩,对这结果不置与否。第一年科考能这样已经不错,毕竟应试教育也没有出现,大家都没准备的。
  神只可以说,科考的制度都是临时制定,下面的学生都不知道有这个。
  原本是毕业包分配,现在毕业还要先考试才能上岗,这就难受。
  无所谓,反正可以考到三十岁。他们若还打算出仕的话,哪怕是毕业,也能凭着学生证到书院看书。目前印刷机还做不到大批量印刷,想要开个大图书馆还做不到。
  先这样凑合几年,以后人手足够把图书馆建设起来,再正式对外公开。
  图书馆和廉价的书籍,这两个加起来,世家豪族就无法再垄断知识。
  退一万步说,张钰就规定以后科考内容,就按照他的这个注释来,那么想要垄断经义都做不到。为什么标点符号不出现,说到底就是为了让人读不懂,想知道是什么意思,那只能过来请教他们。
  又担心太复杂,可能连自己都看不懂,于是‘之乎者也’和‘句读’来降低阅读难度。
  “怎么还不睡?明后两天,还要你亲自出题考核呢!”张宁抱着张玺过来,张钰又把试卷看了一遍,一不小心就到了深夜。
  “阿姊不陪我,我睡不着。”张钰撒娇道。月子算是出了,问题是孩子晚上闹腾,张宁就依然和张钰分开睡,倒是恢复了双修。
  “啐……”张宁轻啐,不过最后还是娇羞的点了点头。
  有一说一,要说瘾头,还不知道谁更高一些。一个炼气士的体力,普通人真的比不上。
  哪怕是其他,由张钰带入修炼圈的三女,也比不上。
  第二天来到考试会场,看着眼前……十八个考生,多少还是有些感慨。
  这一期入学的时候,可是有二百个学生,结果通过科考的只有这十八个?
  也多亏自己麾下,其实也不是那么缺人。现在的重点与其说是泰山郡,还不如说是平原郡那边。
  少不得一番调动和提拔,把一部分官员调到平原郡为官,同时把这批人安排到泰山郡各县任职。
  “大家放轻松……”张钰看向众人,“我也会来书院授课,大家也不是第一次见到我了,就和平时一样就好。”
  本来打算让气氛轻松一些,只是看起来没什么用,考场的气氛依然很凝重。
  这十八个考生已经知道了,虽然考试已经过去,但之前的分数并不排名次。这次考试,将正式决定他们的名次。最优秀的三人,分别获得‘状元’、‘榜眼’和‘探花’的称谓。
  不仅仅是称谓那么简单,主要是前三名,会被重点培养,得到的官职也是最高的。
  臧霸是武考不在这里,考虑到还有郭嘉和杜袭,大家就想着,就算考不到第一第二,拿个探花也不错。正因为只剩下一个名额,竞争就非常激烈,气氛自然凝重起来。
  “好吧,有干劲也是很不错的……”眼看自己对牛弹琴,张钰也不再废话,“考试题目已经发下去,考试时间四个时辰,规矩和之前一样……没问题的话,那就开始吧!”
  众人这个时候才把题目翻过来,这玩意一开始是盖在桌子上的,看不到内容。翻过来一看,好家伙,题目的内容居然是: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
  这个题目到底是什么意思?总不会,就考阅读理解吧?还是说,这其实是个目标,张钰以后的治政主张,而他们负责推导这主张是否可行?
  不同的理解,回答肯定是南辕北辙。
  其实不管对方怎么理解怎么回答,都没关系,张钰需要的,就是让他们理解这个道理。
  作为人生最重要的‘殿试’,考试的题目注定终生难忘……若是觉悟足够的,可能会把这句话,践行到自己的执政观念之中。
  草稿无限续,看他们怎么回答。
  八小时的答卷时间并不轻松,每个人脚下都有软垫,就算这样也不轻松。
  张钰倒是打算把桌椅开发出来,然后发现其实这个时代桌椅不太现实。
  为什么要正坐,因为没内裤,女的还好,男的盘坐或者坐在桌子上,你最好别有什么不好的反应。要说地方官员最多丢脸,在朝堂上你这样,那就是君前失仪。
  内裤好弄吗?不好弄,没橡胶橡皮筋做不出来,那只能绑绳内裤。
  再不然,兜裆布这玩意也可以,犊鼻裈其实就是兜裆布。
  有个前提,以前张钰不知道犊鼻裈为什么宋朝才有,现在明白了,还是面料的问题。
  不管是粗麻还是细麻布,作为内裤走几步大腿内侧刮蹭也就算了,敏感部位也不好受。
  棉花是宋朝开始普及,棉布的时间才是内裤正式登上历史舞台的关键。
  是以在唐朝,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内裤。
  最终这犊鼻裈张钰弄出来了,也只有丝绸能满足要求。这个材质,意味着普通人用不起,不过好在用料不是很多,倒是在上层迅速普及开来。
  有内裤包裹的感觉,不管是男女都很需要。尤其对于那些有钱人来说,自家美妾穿着肚兜和犊鼻裈,甚至是绑带内裤,本身就是一种全新的玩法。
  普及的时间有些短,也没办法成为时代主流,桌椅就暂时没弄出来。
  就算弄出来,也先自己用着,并不要求各县衙门更换,要更换也随意。
  考场这里,自然是没这玩意的,有也不够那么多人,索性大家都是矮几。
  反正也可以提前交卷,比如之前科考,就有几个真熬不住四个时辰,在两个时辰就交卷的。
  最后除了一个合格,其他几个都落选了。
  “话说回来,这次考试那么重要,他们没理由还提前交卷吧?”张钰突然意识到这点,然后觉得自己可能坑了自己,八小时,自己得够呛。
  事实证明的确是这样,八小时,扣除去如厕的时间,还有午饭用餐的时间之外,众人都没有错过一分一秒的答题时间。本身毛笔字写起来就慢,更别说还要小心不要写错字。
  题目也是问题,很笼统,不知道具体问什么,也不知道要如何回答。
  写完之后回头看一眼,结果发现感觉好像不对,缺乏自信的人会再写一次。
  很不巧,就是这种不自信的行为,张钰却是暗暗给他扣了分……最终,四个时辰总算是过去了!


第224章 当场点评
  大概是丹田这个生物电磁场的强化,细胞一直处于非常活跃的状态,那老化自然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