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叛贼-第2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西,那么就会影响到整个战局。

    天下局势变化莫测,孙子兵法开篇就有云:“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朱怡成的明军虽在江西占有优势,但眼下已同清军主力直接接触,接下来还有大仗要打。在这种情况下,朱怡成不能不小心谨慎。伟人曾经也说过: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这样的话,大明初复不久,虽说如今实力一日比一日强大,但相比北边的清廷还尚有不足。所以朱怡成已决定向江西增兵,以增强黄朝云手中的兵力,不仅要巩固住江西战场的优势,同样也要牢牢把隆科多挡在湖北。

    除此之外,在战场外的工作也有不少,无论是汪景祺的宣传部还是张冉的锦衣卫,他们同样在做的许多工作,其目的都是为这场军事行动而服务着。

    张冉走后,朱怡成又来到了地图前,紧缩着眉头看着挂在墙上的地图。他的目光在江西、湖北甚至包括广西几片区域看了很久,随后渐渐转移到江北一带。然后越过江北,直接向上,最终落到了北京城。

    拿下北京,收复故都,这是朱怡成梦寐以求的,但眼下还未到全面北伐的时候,至少也要等江西和湖北这一仗打完才行。但是,朱怡成却已着手开始布局安排了,但具体的策略却一直都位确定,因为许多不确定因素所至,一直都让朱怡成下不了决心。

    “皇爷,娘娘让奴裨来请皇爷……。”站在地图面前,也不知过了多久,小黄门的声音把朱怡成的思绪拉回了现实。

    朱怡成顿时转身,略有急迫问道:“娘娘让朕过去?难道……。”

    “请皇爷放心,娘娘身子无碍,只是说有事要请皇爷移步后宫。”小黄门回道。

    朱怡成松了口气,开春后,李娟儿不小心受了凉,前些时候病了一场。不过她的身体一向不错,再加上有太医院医治,这些日子已经大好了。朱怡成原本以为她病情有什么反复,一时间乱了方寸,当得知只是有事找他的时候,这才放下心来。

    现在只是午后,离着晚膳还早得很,也不知李娟儿让人传话找自己为何。但朱怡成也没耽搁,放下手中的事就急急去了后宫,等到了李娟儿的宫门时,却听得里面有人在说话,还传来些许笑声。

 第三百六十七章 双喜

    声音有些熟悉,除了李娟儿外,还有两人的声音,朱怡成也未细想,直接迈步入了宫中。

    “皇爷驾到!”守在宫门的小太监连忙喊了一声,宫内的笑声顿时静了下来。

    迈步入宫,朱怡成就看见李娟儿在两女的搀扶下站起身,笑盈盈地望向自己。

    “坐坐,你身子刚好,还弱着呢,无需如此。”朱怡成快走几步,让李娟儿坐下,但李娟儿依旧向朱怡成先行了个礼,随后这才缓缓落坐。朱怡成打量了下李娟儿的气色,看她气色似乎不错,这才彻底放心,在她身边也坐了下来。

    “妾见过皇爷,皇爷万安……。”

    刚才两女已站到正中,郑重其事地向朱怡成行礼,这两女朱怡成自然是认识的,因为她们都是朱怡成后宫之人,其中身材高挑些的是庄嫔,另一个鹅蛋脸有些容易害羞的是丽姬。

    说起朱怡成的后宫,直到现在也仅仅只有七人而已,除去皇后李娟儿外,就是庄嫔、贤嫔、丽姬、良姬、德姬、安姬这六人了。实际上,综观整个明朝,皇帝的后宫人数都不算多,甚至还有过一个皇帝只有一个皇后的情况发生,相比满清,被后世历史中所描绘成的荒淫无道的明朝皇帝,在后宫的人数上远远不如我英明的大清王朝。

    其他的不说,仅仅是以“不好色”著称的康熙皇帝来讲,康熙仅皇后前前后后就有四个,至于其他嫔妃就更不计其数了,除了这些在册的嫔妃外,康熙还时不时地会兴起临幸宫女,导致一些意外发生。

    比如说现在的太子八阿哥,就是康熙酒后的产物,八阿哥的生母良妃,入宫时只是一个普通婢女,根本不属于正式名册之人。换句话来说,入册的后宫嫔妃,无论等级高下,都算是皇帝娶的女人,而那些不在册中的普通宫女充其量就是寻常人家的佣人丫鬟之类。

    按大明法律,妻妾和佣人丫鬟根本就是两回事,前者算是家人,而后者只是雇佣。从这点来讲,双方一个是雇主,而另一个只是拿钱做事的职业罢了。实际上清廷的大清律中也有类似的行文,但清廷本就是奴隶主一步登天得了天下的,所以满清历来有着奴才就是自己家的惯例,在这种情况下,就连康熙也不例外。

    也正是如此,生下八阿哥后,婢女这才从一个普通婢女成了良妃,也就是康熙这么干分明就是先上车再补票,这也是康熙表面对八阿哥重视,但实际上一直不喜他的真正原因。

    “起来吧,这是在皇后的宫里,大家都随意些就是。”朱怡成独宠皇后是众所周知的,后宫这些嫔妃当然也不例外,不过朱怡成平日里虽然不怎么去其他嫔妃那边,但对于这些嫔妃倒也没亏待过。

    相比对朝臣,对于自己的女人朱怡成还是极为和善,再说这又是李娟儿的宫内,庄嫔和丽姬能来陪李娟儿说说话,聊聊天,这也是朱怡成乐于看见的。

    “谢皇爷……。”两女道了声谢,随后在一旁也坐了下来。

    “娟儿,那么急找我来何事?”朱怡成没看到李娟儿有什么情况,而且刚前听她们聊天似乎也很开心,一时间不明白那么急着找自己究竟何事。

    李娟儿笑笑也不作声,只是抬手向边上示意,早就在一旁等着的小宫女把一本册子连忙拿了上来,取过册子,李娟儿翻到其中一页,然后用指甲在上面划了一痕,随后又翻到另外一页,同样做了刚才动作,这才让朱怡成看。

    “这是……?”朱怡成有些纳闷,接过这本册子看了看,顿时一愣。这是一本后宫起居记录,其中记录的都是自己在后宫的一些行居包括临幸的内容细节。在李娟儿划出的那一行中分明写着某年某月某日某时,皇帝朱怡成在谁的宫中留宿,并行周公之礼等等。

    这两页,都是这些内容,无非是时间和人的不同。时间先不去说他,之间间隔并不长,也就是仅仅几日而已,而记录中的人里,一个是庄嫔,另一个就是丽姬,也就是现在坐在自己不远处的两女。

    “这……。”看着这册子的内容,朱怡成再抬头望向庄嫔和丽姬,当朱怡成向她们望去的时候,这两女同时露出了红晕,然后低下了头,但从她们的嘴角来看,却又是带着欣喜的笑容。

    “这是有了?”朱怡成不傻,马上就明白了怎么回事。见李娟儿笑眯眯地向他点点头,并告诉他太医院已经确症庄嫔和丽姬已经有孕,而从日子推算和记录分毫不差,也就是说在有了第一个皇子之后,朱怡成很快就将再有两个孩子了。

    “哈哈哈!好!好!”得知这样喜讯,朱怡成自然是非常高兴的,当即让人把庄嫔和丽姬的待遇提高,让她们两人在后宫好好修养待产,至于其他,朱怡成并没做什么太多交代,随后和颜悦色地同两女说了些话,这才让人把她们送了回去。

    “恭喜皇爷了。”等两女离开,李娟儿笑盈盈地在向朱怡成道了声喜,朱怡成拉过她的手,轻轻拍了拍道:“你我一体,私下里何必说这些话。你身子刚好就要替我操劳这些,实在是辛苦你了。”

    “这本就不是什么辛苦的事,皇爷能够子嗣繁茂,这才是妾应该做的,再说了,儿现在也渐渐长大了,多几个弟弟妹妹也是好事呀。”李娟儿笑道。

    “你倒是心大。”听到这,朱怡成笑着摇了摇头,像李娟儿这样的皇后还真是少见,说起来两女能够有孕还是李娟儿逼着朱怡成的,要不然那些日子朱怡成也不会临幸两人。

    子嗣繁茂,对于大明天下来讲当然是件好事,不过对于皇室却是一种烦恼。如今虽然还早,但这些孩子终究有一日会长大成人,而等他们大了后,自然也会生出一些想法来。

    至于朱伯,他虽然还小,但其地位尊贵,可以说是嫡长子,只要以后不出问题,太子之位绝对是无法动摇的。而其他皇子的安排,按照大明惯例是分封各地当个太平王爷,与国同休,一生荣华富贵是少不了的。但对于朱怡成来讲,却不愿意这么做,因为之前大明的藩王制度早就证实了这样做的后果,而前明之所以最终被满清夺了天下,其制度所带来的弊端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对此,朱怡成早就有所心理准备,同样也考虑了许多。自己还年轻,以后自己的子嗣应该不会少,作为中兴大明的君主,必须要提前做好安排,以避免以后再发生前明那样的情况。

    今天正好碰上了这样的事,李娟儿也在身边,作为夫妻,朱怡成沉咛片刻后句同她商议起了这件事。

    “现在说这事还早吧?”李娟儿让人把朱怡成找来,目的是要告诉他这两件喜事,谁想到朱怡成居然和她谈起了这事。一时间李娟儿有些措手不及,同时也不解朱怡成为何要如此安排。

    “前车之鉴,尤未远也!”朱怡成叹了口气道:“毅宗之时,正是有宗室之患再加辽东之变才导致国家财政败坏,从而入不敷出,使得各地民变不断,最终以至神州陷落。而如今大明初复,许多事必须先做安排,以避免重蹈覆辙。其实这事我已考虑了许久,如不早做安排,一旦将来有意外发生,那么大明中兴依旧免不了衰弱,所以这事是势在必行!”

    “皇爷既然如此决定,妾当然不会反对,可是这样做是不是过早了些?”李娟儿毕竟有些心软,何况这还关系到她自己的孩子。现在虽然她和朱怡成之间只有一个皇子,但以后肯定还会有其他皇子出生,再说了,皇子也会长大,也会有后代,难道说到时候那些孩子都要如此安排么?

    看出了李娟儿神色中的担忧,朱怡成轻拍着她的手道:“放心吧,其实这事对于孩子们来讲并不是什么坏事,你总不觉得像之前那样把藩王当猪养就是件好事吧?如果这样的话,才是真正害了他们,害了朕的大明啊!”

    说到这,朱怡成顿了顿又道:“何况,如今天下已不再同以前,这天下之大非前人所想象。想那些欧洲各国,早已扬帆四海,开疆括土,如朕的大明再不做出改变,百年之后这天下就成了他们的天下,而我中央帝国却徒有虚名,不复汉唐之风也。”

    “另外,做这件事也不可能马上就成,将循序渐进,慢慢来。如今神州还未全复,北方的满清依旧占有大片国土,等先把满清给收拾了,那么接下来的安排才能开始。”

    “皇爷如此安排自然有皇爷的道理,妾并不反对,不过还希望皇爷不要操之过急才是。”李娟儿婉言劝了一句。

    “这是自然!”朱怡成笑着点点头,站起身道:“如能把这事做好了,我大明就成千古基业,放心吧,如何做,何时做,我自然有数。”

 第三百六十八章 试航

    宁波,船厂。

    一艘新式战舰刚刚下水,这艘战舰是大明新研制的大型战舰,其中许多技术参考了西洋制法,同时也运用了不少中式战舰的优点。

    从规模上来看,这艘战舰同葡萄牙的二级战列舰相等,但其装备的火炮无论是射程还是威力却强大的许多,根据测试,在直接对抗中,丝毫不亚于恩里克号,也就是被重新命名的胜利号战列舰。

    除了这艘战舰外,还有其他四艘同款的战舰将在这两月陆续完成,到时候大明海军就拥有了五艘新式战舰。至于这战舰的称号,将被命名为雷霆,而还在设计中的更高一级战舰也就是无畏舰,将成为大明海军未来的巨无霸。

    至于原来的普通战舰,除大型福船依旧建造外,普通战舰已逐渐放开了限制,交由民间船厂自行建造,同时军方会继续减少采购直至彻底退出海军序列。

    福船的建造自然因为有着它的优点,作为装载量大、操作简单、利于远航等等,福船还有一个西方战舰所不及的特点,那就是它有着水密隔离舱技术。早在郑和下西洋的时代,中国人就创造了这个技术,使得福船在远航抗击性中拥有极大优势,这也是当年郑和舰队之所以选择福船的主要原因之一。

    而这技术,在欧洲还未正式运用,所以葡萄牙的战舰并没有这种完善的技术,但在宁波新建造的雷霆战舰已进行了这种技术运用,使其在海战和远航的生存能力大增。

    按照历史,西方的水密隔离舱技术还非常简陋,正式成型要等英国工程师塞缪尔本瑟姆在几年后才被设计出来,然后再开始得到运用。正是在拥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