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面说过,新军最强大的就是火器,可同样新军也不是万能的。新军的机动力不强,火器部队对于后勤和天气的要求也比较高,再加上明军兵力有限,在整个直隶根本就摆不开,一旦十三阿哥同明军进行游斗的话,明军很难发挥优势。
如果这样打,明军只能采取步步蚕食的战术,但就算如何,也会遇到清军阻碍,所以,在林建章看来,最好的办法就是一举消灭清军的主力,只要清军的有生力量被明军干掉,那么打直隶就容易得多了。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林建章在得到穆忠明的报告后决议设下圈套,如果这计能成的话,就能一举消灭直隶清军。如果不成也没关系,大不了就是继续采取之前战术而已,但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十三阿哥居然还真中了计,毫不迟疑地一头就扎了进来。
此战后,明军更是气势如虹,门头沟之战结束后,明军快速南下,仅一月之间就打到了邢台附近,这时候驻守邢台的清军不过不到万人而已,面对如此局面,清军是人心惶惶,初一交战,清军就丢了邢台,继续向南撤至邯郸。
“将军,大帅有令!”拿下邢台的是贾成,贾成在新军中和张昭齐名,都是新军的猛将。
当初北攻天津卫,贾成就是张昭的副手,如今贾成也积功成了将军。这一次新军南下直隶,贾成在林建章面前求了多次终于捞了一个先锋的差事,这一下可把他乐坏了。
由于十三阿哥在门头沟大败,一路南下清军并没什么像样的抵抗,贾成率军几乎是长驱直入,一口气就打到了邢台,在邢台更是锐不可当,逼迫清军主动后撤邯郸,眼下贾成是威风凛凛,更志得意满,在他看来这样继续打下去,用不了多久就能打到黄河边上。
刚刚入邢台,贾成还没来得及去他的临时指挥部呢,林建章的命令就到了。
接过命令看了一眼,前一刻还笑眯眯的贾成瞬间就变了脸色,一张老脸黑了起来。
“将军,大帅说什么?”在一旁,两个团长忍不住问道。
“没说什么。”贾成把命令往怀里一揣,然后就板着面孔道:“你们几个还在这干嘛?这邢台拿下了,难道就没事干了?各处全安置好了?城中的情况都摸清楚了?还有部队的驻扎、粮草包括火药等等,全做完了?”
“这……将军……。”
“什么这个那个,还不快去!再磨磨蹭蹭小心老子行军法处置!”贾成劈头就是一顿喝骂,把这些部下骂得话都说不出来,随后也不管他们,转身就走。
“我说,将军吃了火药了?怎么突然这么大火?”一个团长望着贾成离开的背影,心有余悸地问道。
另一个团长摇头道:“你问我,我问谁去?天晓得将军怎么了。”
“我看呀,是不是和大帅的命令有什么关系?刚才将军还心情好的很呢,看了命令后这脸就黑了。”
“咦,你这一说倒也有可能,难道说大帅给我们将军气受了?不应该呀!这一路来我军势如破竹,这仗不是打的不错么?”
“这谁知道,我说兄弟,将军正在气头上,大家还是小心点的好,将军的脾气你们也知道,真要落他手里可不是什么好事。”
众人连连点头,然后各自散去,该干嘛就干嘛。
两日后,林建章的主力抵达邢台以北五十里地,部队刚刚停下来,准备在这休息一日,第二日进邢台,谁想到刚刚扎好营,这贾成就从邢台跑来了,一入大营就要见林建章。
“卑职见过大帅!”听到贾成来了,林建章让人把他带进来,一进大帐贾成先是行礼报告,但林建章抬头一瞧,就见贾成一副脸上带着不情愿的样子。
“你不是在邢台么?怎么跑我这里来了?”林建章问道。
“回大帅,卑职得知大帅带兵已近邢台,特意前来探望。”贾成硬梆梆地回道。
“呵呵,探望?”林建章顿时就笑了,上下打量着贾成:“你这个词用的好,居然还想得起来探望本帅?对了,既然是探望,你可带了什么土特产?”
“土特产?”贾成一愣,不知道如何回答。
林建章顿时笑骂道:“找理由也不找个好的,说吧,迫不及待地跑来见本帅究竟有何事?”
贾成这时才愤愤不平道:“大帅,这仗打的好好的,怎么突然让我停下来了?我刚拿下邢台,正要一鼓作气打邯郸呢,你这一喊停,白白在邢台耽搁了几日功夫,哪里有这么打仗的?”
“哦,按你说应该怎么打?”林建章反问道,不等贾成回答,他顿时加重了语气道:“以你的想法继续向南冲?打下邯郸再打安阳?然后直接拿下新乡?接着过黄河打下开封?然后打许昌,占信阳,一口气冲到湖北去?然后同友军在湖北会师?”
“我……。”贾成张了张嘴,说实话他心里的确有这样想过,可是他也不傻,在新军中能当到将军,贾成不是普通丘八,别说一口气打到信阳了,能打到黄河边就算不错了。
“你什么你!”林建章骂道:“你以为你带的是天兵天将?手里拿着的是太上老君的法宝?幼稚!凭你一万多人,难道还想一路直接南下打过黄河打到长江边?新军的火器虽然锐利,可火器用的是弹药,再加上这人要吃饭,马要吃草,没了这些玩意,手中的火器就是烧火棍,能打得死人?”
林建章指着挂着的地图道:“你自己瞧瞧,我军一路从北京城打到这已有近千里,千里征战,已入腹地。这后勤辎重都需从北运来,一路而来耗费甚多。再者,我军满打满算也不过三万余人,这三万多人如何控制如此大的地区?现在你部已成了突出部,正夹在山西、河南、山东三地之间,一旦清军由三地而出,断我后路,你待如何?”
“我……卑职……。”贾成一时间没话说了,林建章在地图上点了几处,他已看明白了,眼下从新军的力量来讲已到了几乎极限。虽然新军还可以继续打邯郸,可打下邯郸又能如何?一旦拿下邯郸城,不仅新军需要控制的区域更大,而且相比后勤的压力也更重。
“还有一件事你不知道。”林建章叹了口气又道:“不久前刚得到消息,隆科多的主力已向安阳逼近,而且山西的清军也在向东集结,两部人数不少,恐怕有近十万人。”
“大帅,这消息可靠?”贾成听了吓了一跳,急忙问道。
“当然可靠!”林建章瞪了他一眼道:“要不本帅如何会下那道命令?我就担心你这小子打发了性子,到时候吃了大亏。你一个人死不要紧,一旦丢了我前锋一万多人马,这大好局面就荡然无存了!”
听到此,贾成算是彻底明白了,回想他刚前心里一股怒气跑来责问的姿态,脸上是羞愧难当。
这一月来,自己的确是打发了性子,有些不知天高地厚了。现在林建章这一盆凉水浇下来,顿时让他清醒了许多。再想想林建章刚才那番话,看看挂着的地图,贾成心中顿时有些后怕。
如果他当时拒绝林建章的命令,一意孤行继续南攻的话,这后果简直不堪设想。林建章说的一点都没错,他死只不过是死了他一人,一旦这前锋一万多精锐全部丢了,那么整个战局就彻底改变,之前明军所取得的优势将荡然无存,甚至在兵败之下弄不好连北京都保不住。想到这,贾成背后不由得出了一身冷汗。
第四百九十七章 殿议争论
南京皇宫,偏殿。
朱怡成没想到打直隶的进展居然如此之快,当初林建章上折提出他的战术时,朱怡成并没过多考虑就同意了。对于手下的将领,朱怡成在使用过程中并没太多限制,他是皇帝,不是在前线喊打喊冲的将军,何况朱怡成很有自知之明,对于大方向的把握他还行,可要论带兵打仗,他的手艺远不如这些将领。
如今形势一片大好,朱怡成可不会像委员长那般爱好直接插手具体指挥,虽然他们发急了都会骂几句娘西匹,但差别还是有的。
门头沟一战,明军一举歼灭了直隶清军主力,随后一路南下直接打到了邢台。但随着战线拉长,明军兵力不足的弱点很快就暴露了出来,眼下林建章已暂时止步邢台,并向南京发来军报,要求南方明军快速北上,在中原合兵。
“林建章的军报各位看过了?你们说说各自的想法吧。”朱怡成对着坐在自己面前的几位军机大臣道。
廖焕之作为首席军机并未先开口,而是把目光投向了坐在他对面的董大山。毕竟,兵部是董大山执掌,而且作为陆军统帅,董大山在此事最有发言权。
董大山略一迟疑开口道:“说起此事,关键还是兵力问题,眼下我军在北方的兵力总计八万余人,从总兵力来看似乎不少,但实际能用的兵力并不多。”
众人微微点头,董大山说的没错,虽然明军在北方有八万多人的总兵力,但除去驻守古北口、天津卫和北京城各处的兵力外,还有摆在沧州以北的一万多人,这些兵力加起来就已经接近五万人。
这五万人中,还包括了之前古北口易帜的三万清军,所以明军在直隶真正能动用的兵力满打满算不到四万,也就是林建章所指挥的新军主力。
上面那五万人是绝对不能动的,尤其是沧州以北的那一万多人,明军需要靠这支部队暂时压制住山东的清军。至于各地的防御,尤其是北京城和古北口等地,这些兵力也必须保持,另外不要忘记,门头沟一战后,俘虏清军高达四万有余,这些俘虏也需派兵看守。
此外,林建章一路南下,攻城掠地,所占的州县也需各派兵员驻扎。就算调派的不是新军,只是普通陆军,这一个县城至少摆上几百人,十个县城就是几千人的规模,再加上战场不断拉长,又需保证后勤要道,更需要动用不少兵力进行维护。
其实,关于兵力问题明军一直在想办法解决,海军那边自拿下天津卫后就没中断过向北方运输兵力。可是,整个天下到处都是战场,尤其是湖北、湖南等地用兵,明军在这两省投入了大量军力,再加上明军控制区域的各处兵力驻扎等,这几十万人撒下去根本就不够用。
而且谁都没想到林建章会在门头沟打了如此一个胜仗,这仗虽然一举歼灭了清军大量有生力量,但同样也打乱了明军在江南的布置。
按照之前总参谋部的计划,林建章在北方动手同时,明军会对扬州等地展开协助攻击,以牵制江北的清军为北方战场减轻压力,同时调动清军力量使林建章能更好地展开战略部署。
但谁想到,林建章赢得如此干净利落,眼下北方的明军长驱直入,但南方的明军现在还没来得及调整过来。按照目前的局面,明军必须马上调整战术,改由湖北北上,过长江直接攻进河南,随后向黄河一线进军,然后同林建章部在开封合兵,打通南北要道。
这样一来,明军必须调集十五万以上大军才勉强够用,而且考虑到隆科多这个老对手现在就在河南,为保证一举成功,如能增兵至二十万就更有把握。
当董大山的口中说出这二十万的数字时,在场众人倒吸了一口冷气。倒不是大明没有这二十万大军,眼下大明各处总兵力已超过了五十万,从这数字来看,拿出二十万似乎是没问题。
但这不是如此算的,之前说过,整个大明各省和各处州县都需一定数量的部队驻扎,尤其是同清军交战区域。仅仅这些兵力驻扎就需三十多万人,再加上大明刚拿下湖北和湖南两省,维持两省稳定和防止清军反扑,必须要有重兵驻守。
眼下,满打满算也只有杨勖那边可以抽调二万人,再加上黄朝云部可抽调的六万多人,这加起来也不过八万人而已。距离董大山所要求的二十万数字还相差悬殊,就算以最低十五万来计那还几乎差了一半。
“需这么多?难道就不能少些?”王樊脸色有些难看,这一增兵都是花钱如流水,之前北京城打拍卖使得紧巴巴的财政刚缓和了没多久,如今就算增兵七万人,这就是几百上千万的支出啊!
“王大人,这可是国战!”董大山不悦道,暗骂王樊满脑子全钻钱眼子里去了,如今大明占了上风,只要打通南北,这满清的命就去了大半,光复神州大业就在眼前,此时还在乎一些钱么?
被董大山如此一说,王樊脸色顿时涨得通红:“董帅,您这算是什么话?国家大事,我王某难道不知轻重么?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总得容我筹划一下吧?”
“这我不管,眼下机会已摆在眼前,增兵是势在必行,而且必须快!”董大山斩钉截铁道:“一旦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