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叛贼-第3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里的主人是一个四十多的男子,看起来和普通人并没有什么两样,面相憨厚,说话谨慎,还带着一口浓烈的当地口音,但实际上这个主人是锦衣卫的人,而这个地方也是徐旭特意安排的场所。

    进了门口,主人没有异常举动,按着规矩见过陈五显,实际上却暗暗观察着四周,等确定没有问题后,这才起身道:“爵爷,小的不能在此久留,此人暂时留在爵爷处,等过会小的再过来。”

    说完后,他故意提高声音道:“草民谢过爵爷,爵爷身乏,草民这个小仆精通推拿之术,为爵爷去去乏如何?”

    陈五显应了声可,主人这才道谢退出,随后掩上了房门。

    等关上房门,陈五显打量着留在房间里的仆人,当他的目光移到对方身上时,那仆人慢慢地抬起头来。

    这时候,他才看清楚对方的脸,这是一张看起来并不惊艳,却眉目中有几分英气的脸庞,虽然穿着男仆的衣服,可仔细看还是能瞧得出她是一个女人。

    “周氏?”

    “妾唐周氏,见过陈爵爷!”那女人正是在观音庵带发修行的唐纬小妾周氏,不过她虽然冲着陈五显跪下,却目光盯着陈五显,似乎要辨认他身份的真假。

    陈五显自然知道她的想法,当即从怀中掏出他的腰牌递上,周氏双手接过细看,这是一块代表陈五显身份的特制腰牌,上面清晰地写着陈五显的爵位和官职,这种东西是无法伪造的,而且也不是普通人能够拥有的,身为唐纬的小妾,自然认得出它的真假,仔细看过后,她双手把腰牌递还陈五显,随后磕头道:“妾胆大妄为,冒犯爵爷。”

    “没关系,如此情况下你小心翼翼并不算冒犯。”陈五显把腰牌取回放好,随后看着她道:“徐大人告诉本爵,当年福州知府唐纬之死另有隐情,此事是真是假?”

    听到此话,跪在地上的周氏顿时眼中湿润了,她带着咽呜之声磕头道:“我家大人死的惨,还请爵爷为我家大人申冤啊!”

    “莫哭!起来说话!”陈五显担心她的哭声引来麻烦,顿时压低着声音道。

    周氏并非不知轻重的女子,要不然她也不会以出家为名躲身福州城外,却暗中为唐纬昭雪了。她压抑着内心中悲痛的情感,用帕抹去了眼角的泪水,这才说起了唐纬横死的经过。

    听着周氏的讲述,陈五显却微微皱起了眉头,因为周氏所说的一切和徐旭给他看的供词没太多区别,只不过更为详细些而已。

    等她说完,陈五显当即问道:“当时你在何处?”

    “回爵爷,妾在府中。”

    “唐纬死时除那位已死的亲随外还有何人在场?”

    “回爵爷,除害死我家大人的凶手外,再无外人在场。”

    “既然如此,那你又如何知晓经过?又如何断定唐纬是为外人加害?”陈五显咄咄逼人追问,如果这一点没有确凿证据的话,周氏就算说破天去也不会有人相信,仅凭她一面之词如何定案?

    “爵爷!”周氏悲切道:“我家大人不愿同对方同流合污,正因为如此被人以商议要事的借口骗去,随后当夜就溺水而亡,如此前因后果,难道还不值得怀疑么?”

    陈五显摇头道:“空口无凭,如何取信?”

    “我……。”周氏道了一声,紧接着她神情极为纠结和痛苦,同时又显得异常悲哀。

    “周氏。”陈五显叹声安慰道:“家有家规,国有国法!唐纬之死虽有蹊跷,但你要知道此事三司已有定论,如想推翻必须有真凭实据。要不,仅仅凭你一面之词如何采信?别说你只是一个妾,就算你是正妻又怎么样?这官司打到御前都没用,甚至还会因为未有证据就诬告官员从而落得发配三千里的下场。”

    说到这,陈五显看了一眼这个女子,又叹道:“起来吧,今日就当本爵从未见过你,以后好好安生过日子吧……。”

    “爵爷!”就在这时候,周氏仿佛下了什么决心,抬头朝着陈五显望去,一字一句道:“妾手里有真凭实据!”

    陈五显顿时一愣,将信将疑地看着她,追问道:“你可知你刚才说的什么?如有欺瞒可是要获重罪的!”

    “妾知道!”周氏斩钉截铁道:“爵爷乃我大明重臣,在福建又素有威望,小女子信得过爵爷,我手里的确有真凭实据!”

    “你仔细说来。”陈五显心中狂跳,但表面上却依旧如常,压低着声音道。

    周氏这才缓缓说起了事情经过,其实唐纬在出事之前就隐隐约约已经感觉到了一丝危险,当他接到对方邀请自己去酒楼的时候,原本唐纬是不愿意去的,不过因为对方提出要和他好好谈谈,并且同意替唐纬当证人,来指正唐纬正在调查的几个官员的时候,唐纬这才决定前往。

    但为了保证自己安全,唐纬还是带上了自己的亲随,可他并不知道这个跟随了他多年,信任有加的亲随早就背叛了他,被对方暗中收买了,而接下来的情况自然所有人都知道了,唐纬莫名其妙地一去不复返,第二天发现醉酒失足落水溺死在河中。

    可谁都没想到,实际上唐纬在离开家的时候曾经把周氏找去,私下交给了周氏一些东西,这些东西正是唐纬一直调查和搜集到的证据,同时还告诉了周氏他对于福建官场上下的调查和猜测。

    唐纬之所以这样做,就是要在必要时候给自己留上一手,而且他只交给周氏而不是告诉他的正妻,一是因为周氏比正妻见过世面,知道其中轻重。二来也是避免这事连累到自己正妻和子女,如果告诉正妻的话一旦这胆小的女人一害怕说漏了嘴就麻烦大了,而周氏虽然出身烟花之地,但却很有主意和见地,所以他这才如此安排。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唐纬没想到对方胆子这么大,下手这么快,这张底牌根本就没打出来就稀里糊涂丢了性命。当得知唐纬如此溺死之后,周氏瞬间就明白了前因后果,第一时间就把这些东西给藏了起来,随后装着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试图找寻真相。

    很快,等地方三司为唐纬之死定性后不久,那位当日陪同唐纬的亲随也莫名其妙地死去,这就更让周氏坚信唐纬的死因了,再接下来为了暂时避开对方的关注并寻找为唐纬昭雪的机会,周氏找了个借口离开了康家,并未同唐纬正妻归乡,而是一个人留在了福州郊外,当起了一个带发修行的居士。

    在观音庵一呆就是这么多日子,随着时间的推移,周氏的希望是越来越渺茫,她甚至看不到有任何机会。直到前不久徐旭暗中查访,终于顺藤摸瓜找到她的时候,这才又让几乎已经绝望的周氏有了希望。

    但因周氏非常清楚这件案子的重要,她清楚在这种时候必须小心谨慎,虽然她确认了徐旭的身份,可在没有十足把握之下她并没有拿出唐纬留给她的东西,只是讲述了唐纬之死的真正原因,为他申述和昭雪。

 第六百五十七章 老陈的智慧

    虽然向徐旭讲出了真相,可周氏却没有把证据交给徐旭,倒不是周氏不信任徐旭,而是这案子牵扯实在太大,周氏担心徐旭斗不过这些人。

    徐旭此次到福建虽然是核实福建之事,但他实际上并没有钦差之职,因为朱怡成避免打草惊蛇,再加上在事情不明的情况下只是安排徐旭作为陪同陈五显至福建的副手。

    他们来福建是暗访,假如大摇大摆地以巡查为由,福建上下也不是傻子,早就一眼看出了问题。就算是现在,徐旭在陈五显身边也未真正表露身份,在外界看来只是一个随从官员而已。

    为保证安全和必要性,真正的杀手锏还是在陈五显这,临出京时朱怡成给了他一道命令,在必要的时候可以便宜行事,甚至能够调动福建驻军为其所用。再加上陈五显的身份和地位,所以说如此安排还是非常妥当的。

    周氏不是养在深闺中的大小姐,更不是从不出门的没见识的农家女,她可是曾经在烟花之地生活过,所以周氏在唐纬死后偷偷看了那些东西后第一时间就明白了对方为何要至唐纬死地,并且清楚它们的份量之重。

    所以在没有十足把握的情况下,周氏是绝对不会把它们交出来的。直到陈五显的出现,并且确认其身份后,周氏这才说出了真相。

    陈五显在福建赫赫有名,尤其是在民间口碑甚好,更重要的是陈五显早就被朝廷封爵,再加上他比较超然的地位,更同地方官员没有丝毫瓜葛。正是因为这些原因,周氏才会把希望寄托在陈五显身上,因为她知道机会只有一次,一旦错过就再也不会回来了。

    听完周氏的讲述,陈五显这才明白了前因后果,心中彻底放下了心。同时,他看着面前的周氏,心中不仅感慨这个弱女子居然能为自己男人做到如此程度,不仅有情有义更具智慧和胆识,实在是不易啊。

    唐纬留下来的东西周氏自然不会带在身边,也未藏在观音庵,谁都没有想到这些东西周氏把它们放在知府后衙的一处,周氏的确聪明,她知道唐纬死后肯定会有人注意唐家的举动,在这种情况下把任何东西带出去都会引人注目,一旦被人发现唐纬留下的这些东西,不要说无法为唐纬昭雪,甚至还会牵连到唐家的其他人。

    至于把它藏在后衙,看起来风险很大,可实际上却安全的很。福建知府的衙门不小,后衙自然也大,藏一些东西根本就不容易找到。更重要的一点是官员历来有不修衙的惯例,无论是谁当这个知府,都不会大兴土木,除非朝廷拨款修缮,所以被发现的可能性极小。

    何况,唐纬死后,唐家遗孀早就离开了福州,周氏也去了观音庵,这就更不会有人注意到已经换了主人的后衙了。

    现在最关键的就是要把东西从后衙取出来,眼下肯定是不行的,至少要等到回城后再进行,所以陈五显安抚了周氏后向她保证只要证据确凿,他一定会为她做主,鉴于周氏不便在此久留,陈五显让她下去歇息,她的安全自然有锦衣卫的人保护,这不用担心,等明日化妆扮成陈五显的亲随一同带回福州即可。

    等周氏走后,陈五显并未休息,而是想了想,起身朝着门外喊了声。

    很快,陈五显的亲兵队长急忙赶来,此人虽是亲兵队长,但同样是陈五显最为信任的人,这个看起来不起眼的汉子自当年陈五显在福建起义时就一直跟随在他身边,在同清军交战最困难的时候他始终跟随着陈五显守护着他。

    原本,他是有机会去军队任职的,凭他的一身武艺和资历当个守备绰绰有余,再加上陈五显的背景,只要上了战场立下几场功劳,到现在起码也是个游击将军甚至参将,就如同在朱一贵身边的黄殿一般。

    可是他却拒绝了如此安排,依旧留在了陈五显身边做一个普通的亲兵队长,虽然陈五显也未亏待于他,眼下他身上有着副千户的职衔,可相比在军中实职却有天壤之别,但他却丝毫不在意这些。

    低声同他交代了几句,陈五显随后取出自己的腰牌交给他,他也不说话点了点头,紧接着转身离去,很快身影就消失在了黑暗处。

    翌日,陈五显一行人休息一晚后用了早餐告别主人离开了这里,继续朝着回城的方向而去。但谁都不知道队伍中多了一个人,这个人自然就是装扮成亲随的周氏。

    回到福州城已近正午时分,陈五显回来地方官员当然是知晓的,陈五显一行很是正常的回到所住的府邸,当陈五显刚刚踏入后院,早就等候着的徐旭第一时间就迎了上来。

    “爵爷……。”

    “屋里说。”陈五显摆摆手,随后带着徐旭进了书房,等关上门后徐旭说道:“柏将军那边已经安排好了,爵爷准备何时去知府衙门?”

    “不急。”陈五显笑笑道:“柏将军的兵能暂时不用就不要动,知府衙门那边我另有安排。”

    徐旭先是一愣,接着有些明白了陈五显的意思,虽然他是御史,为人精明强干,但他实际上对于一些细节考虑并没有陈五显全面。毕竟陈五显如今看起来只是一个富贵爵爷,可要知道他当年却是一方豪杰,一个能拉起几万义军和清军抗衡,其名声威振东南的人如何会是一个普通的好好先生?

    没有过人的胆识和能力,陈五显也不会有如此大的名气,眼下他甘愿主动卸下军职,只在五军都督府挂个差,当一个富贵的爵爷,其实这正是陈五显的处身之道。因为陈五显非常清楚,他的名气太大了,再加上他从来就不是朱怡成的嫡系,如果依旧手握重兵的话,恐怕朱怡成放心别人也不放心,而他现在这样就能避免掉许多麻烦,安安稳稳当他的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