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叛贼-第3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此,陈五显几乎是来者不拒,对于来拜访的每个人都是和颜悦色,这样一来更另这些官员对陈五显极为亲近,至于所送的礼物等等,陈五显也未拒绝,笑呵呵地全收下了,又答应了这些官员邀请他去州府作客的好意。

    就这样,当家乡的事办得差不多时,陈五显就借着为当初义军起义被杀的将士们收敛尸骨的理由在福建各处逛起来,反正他在朝中没有实职,而且这次回乡朱怡成足足给了他好几个月的假期,这件事同样也是得到皇帝许可的,所以他的行动极为自由。

    但谁都没想到,表面上陈五显如同一个好好先生,凡是对于每个来访官员无论品级大小都笑容相待,甚至连地方士绅和一些商人来访同样和颜悦色。可是实际上,陈五显一直暗中调查着福建的情况,除了首要的厦门、福州两地外,对于福建其他各处的情况也在私下收集,至于锦衣卫的探子和作为陪同陈五显一起到达福建的徐旭从踏上福建的土地后就没闲着。

    随着时间的推移,福建的真实情况就如同拨开迷雾一般逐渐地展现在了他们面前,当真实的一面最终显露后,饶是一直一副好好先生的陈五显都忍不住愤怒了。

    “简直是狗胆包天!”陈五显脸色铁青,平日里看上去憨厚平实的他身上散发的一股杀气,要知道他虽然现在只是一个富贵爵爷,可毕竟是当年聚众起义的义军首领,在他手下被砍掉脑袋的清军可以说数不胜数,此时此刻仿佛又到了当年领兵和清军厮杀的时候。

    陈五显的愤怒并没有让徐旭意外,其实他看到这些东西时心中的愤怒一点都不比陈五显小。

    “爵爷,这些人胆子实在是太大了!”徐旭忍不住叹道:“下官看完这些东西后,心头只有八个字:肆意妄为、触目惊心!”

    “这些蛀虫,他们如何敢如此大胆!”陈五显心头一团火不断燃烧着,甚至有些压不住。

    的确,福建的调查结果让陈五显和徐旭震惊不已,相比之下,锦衣卫所之前所报的只不过是冰山一角而已。当这座冰山逐渐显露出来后,其结果让人触目惊心。

    福建历来就不富裕,无论是前明时期还是之前满清统治时期,要不然也不会那么多福建人铤而走险在海上讨生活了,正是因为有这些传统,福建人的性格强悍而又坚韧,同时胆子又大,这是生存逼迫的结果,并非能简单地说好或者是不好。

    所以,当大明收复福建,同时开放海贸,鼓励商业时,原本就不甘愿在穷乡僻壤守着几分薄田度日的福建人一时间爆发出了其潜力,纵观如今的大明,海商中除了最初投靠大明的浙江商人外,福建人已隐隐有后来居上的姿态,而且福州、厦门这些地方原本就是港口城市,随着海贸的不断发达,这些城市也变得越来越繁华起来。

    此外,大明收复福建时,虽然派遣了不少官员,可实际上当时大明的底蕴并不强,尤其是基层官员的缺乏更是严重。虽然大明接连开了恩科和科举,并且改革了科举制度,以招揽人才为大明所用,但实际上许多地方依旧还维持的原来的现状,尤其是中下级官员和吏员,许多人都曾经在满清任职,在进行简单排查确认没有什么罪责的情况下,一般来说大明都是收为已用,继续任职或者调任他职的。

    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一个隐患,江南地区还好些,毕竟江南地区就在朱怡成的眼皮下,至于广东那边也算不错,因为广东眼下是大明极为重视的区域,尤其是香港的建设更是重中之重。而福建就不一样了,福建向来就交通不便,除了沿海地区外,腹地山林茂密,道路很不好走,而且福建又正是经历这百年大变的时间段,随着商业的繁荣和贫富差距的逐步体现,一些问题就开始不断出现。

    官商勾结,这是常态,随后又有了更严重的情况,比如说依仗着地方势力和官府背景欺压百姓,夺其田产,灭其家人的事发生。更令人愤怒的是,有些官员为了获利甚至和一些海商联合起来进行大肆走私的活动,使得市舶司流失了大量税款,再加上一些经商失败的海商摇身一变把脑筋打到了掠夺他人财物的主意上,在福建外海做起了没本钱的买卖。

    这些新时代的海盗用银子收买了地方官员为其背书,私下里专门对一些中小商行下手,可以说无恶不作。而且还胆大包天,对于察觉到此事,并且准备着手处置和上报的官员,他们能拉拢则拉拢,许多官员被其用银子拖下了水从而同流合污,而另外一些官员在拉拢不成的情况下居然痛下黑手,仅仅去年一年里,福建一省意外或者貌似正常死亡的各级官员就高达六人之多,其中地位最高的居然是堂堂福州知府,其死因是离奇的酒后失足落水而亡。

 第六百五十五章 知府之死

    “可有人证物证?”陈五显按捺着怒火,压低声音问道。

    虽然内容让人触目惊心,但陈五显并没有马上决断,而是询问起证据。福建的情况不容乐观,这种情况下要么不出手,如果要动手必须证据确凿。

    “有!”徐旭点头道,取出一叠东西递上,陈五显接过细看,这是一些人的口供,上面有供者的亲自画押,这些人中有因为海盗家破人亡的商人,也有因为被侵吞了土地一无所有的百姓,还有几个福建中下层的官吏,最重要的是里面还有那位落水而亡的福州知府小妾的供词。

    这份小妾的供词是所有证据中最为重要的,根据这个小妾所说,福州知府唐纬到任后很快就发现了福建的问题,对其尤为重视,颇有正义感的他在了解情况后就开始着手收集实据,也正是因为他这个举动引起了这些利益团体的察觉。

    在企图收买不成,后来又威逼无效的情况下,这些人决定铤而走险,找了借口把唐纬骗到了酒楼,先在茶中下药麻翻了唐纬,紧接着又强硬灌酒,在唐纬人事不知的情况下半夜把他丢入了河中,从而造成失足落水的假象。

    “唐纬身为福州知府怎如何不小心?难道他去的时候就孤身一人?”陈五显顿时皱眉问道。

    “根据其小妾所说,唐纬前去时是带着亲随的,但他没想到这个亲随早就被他人收买了,所以唐纬这才不小心着了他们的黑手。”

    “这亲随如今在何处?”陈五显问。

    “死了!”

    “死了?”陈五显瞪大了眼睛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徐旭居然拿一个死人来说事,这种算什么证据?徐旭身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其职并不低,而且此人一向精明强干,要不朝廷也不会特意派他当自己的副手,而实际掌管具体查案工作。

    以他的能力,难道不知道死无对证的道理?既然当事人全都死了,那么所谓的被人所害说法根本就站不脚,更重要的说出此事“真相”的并非是唐纬的正妻,而只是一个区区小妾,这种东西拿出去又有何用?

    正要责问徐旭,可陈五显一想自己这些日子和徐旭接触下来,知道他并非是如此没有分寸的人,难道这其中另外还有自己不知道的情况么?当即向徐旭看去。

    “爵爷猜的不错。”似乎是看出了陈五显的疑惑,徐旭叹了口气道:“这些人做事狠辣,而且又干净利落。唐纬身为福州知府,官居四品,像他这样的人都敢下手,实在是令人惊心。唐纬死后,地方三司曾经过问过此事,因为有不少人证证明他在酒楼喝酒,尤其是唐纬的亲随口供,最后才以失足落水结案。至于唐纬的家人之后也回了其家乡,但蹊跷的那位当时跟着唐纬的亲随在不久后一日夜里也因酒醉落水而亡,这不能不让人联想翩翩啊!”

    “唐纬的家人呢?你难道没去找过?他们怎么说?”陈五显问道。

    徐旭摇摇头道:“唐纬死后,其家仆大多散去,只有其妻带着一双子女回了老家,下官曾经派人去接触过,但其妻闭口不提此事,只说此身只愿扶养儿女长大成人足也,至于唐纬之死,既然已经定案就不必再言了。”

    听到这解释,陈五显心里叹了一声,这分明是唐纬的正妻担心祸及子女所以不再敢追究此事。想想也是,自己的丈夫为四品知府,在地方上这官并不小,就连他这样的身份对方都敢下手,何况她们孤儿寡母呢?

    唐纬已死,作为其妻唯一的念想就是这一对子女了,如果因为此事让他们再受到牵连,这是她绝对不愿意的。所以,唐纬其妻这么做也算是情由可原,并不奇怪。

    “他的小妾是怎么回事?”

    “唐纬的小妾原本是一个烟花女子,三年前唐纬在浙江任知州时结识,唐纬为其赎了身。调任福州后,就把她带到了福州,此女子看似娇弱,却极有主见,唐纬死后她并未同其妻一起走,而是留在了福州,之后去了城外的庵院带发修行,称为唐纬诵经祈福以修来世。”徐旭继续说道:“下官调查唐纬死因时查到了此女子的下落,一开始她闭门不见,也许是有所顾虑吧,之后下官好不容易才取信于她,这才对下官说出了真相,不过……。”

    “不过什么。”陈五显追问道。

    徐旭苦笑道:“此女子虽写了供词,也说明了唐纬之死的经过,但并未提供真凭实据,依下官看来,此女人应该还是心有顾虑,未完全信得过下官。”

    “你的意思是说……她手里应该有唐纬之死的真凭实据,或者是他为何而死的东西?”陈五显想了想后问。

    徐旭点点头,陈五显站起身来,在房中走了几步,猛然回头问:“此女子现在何处?我要见她一见!”

    “她在城北的观音庵。”

    “观音庵?”这个地方陈五显并未听说过,应该只是个小庵,不过他要去观音庵却不是那么容易的,毕竟陈五显的身份特殊,一举一动都容易引人注目,而且一个男子去尼姑庵也不正常,一旦被人发现谁能保证会有什么后果。

    “爵爷放心,下官已有安排。”见陈五显迟疑不决,徐旭自然明白他的顾虑,当即上前低声说道,仔细听着,陈五显觉得徐旭这个安排倒是不错,当即点了点头表示同意,并让他尽快安排。

    三日后,陈五显打着为义军将士收敛尸骸的由头出了福州城,随后一路朝着城北而去,到了地方,那边已有几个地方官员和提前在的亲兵在了,在这一处已有几具挖掘出来的尸骨摆在地上,陈五显见后神情凝重,上前亲自查看,当通过遗留的衣物确定这些早就只剩骨头的尸骨的确是当年自己部下的时候,陈五显顿时泪流满面,神情不能自己。

    哭了一阵,陈五显让人摆上祭品,为他们的在天之灵祭祀,随后等做完这一切后,又让人抬来已经准备好的棺木亲自俯身一一捡起尸骨装殓入棺。

    陈五显在悲切之中,做这些异常小心,仿佛生怕碰痛了这些死去的兄弟一般,更不假于他人之手。直到两个时辰后这才完成装殓,带着疲倦起身。

    接下来,自然是把棺木运回去,随后同之前寻到的尸骨一起集中安葬,以让这些生前在一起战斗的兄弟们死后也能在一起长眠。这些工作就不需要陈五显来做了,亲兵和陪同的地方官员会替他完成,在回去的路上,陈五显的精神明显差了许多,走在山道上摇摇欲坠,亲兵队长见他如此连忙搀扶他坐下,并取来饮水让他喝口水休息休息。

    这一休息就又是大半时辰,看着天色已晚,陈五显又因为悲伤过度显得疲乏不堪。随后勉强又走了一段路,在旁人的劝阻下,陈五显这才听取意见,准备在城北找一处地方暂时休息一日,等明天好些再回城。

    最终,他们选了一处当地富户的宅院,虽然说是富户,不过这里的宅院却比不上福州城的大户人家,而且因为是建在临山之处,宅院面积也不大,除了正院正房外仅有几处厢房而已。他们这么多人要全住肯定是住不了的,所以留下了些人陪同外,其余人带着棺木继续赶路,陈五显在谢过主人的招待后就住进了原属于主人的正房。

 第六百五十六章 奇女子

    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平常,不过就在陈五显住下后不久,主人带着仆人前来拜见陈五显,要知道陈五显的身份不一般,能够在这种地方住一晚对于任何人来讲都是莫大的荣幸,更不用说一个在福建城外的普通富户了。

    再则,陈五显平日就没什么架子,对于家乡人也一向客气的很。这些日子在福建陈五显去过许多地方,对于普通村民也都是和颜悦色的,更见了不少当地的长者的地方官员,所以他对于主人的拜访并没拒绝,而是很客气地请对方进来,这在旁人看来也是非常正常的。

    这里的主人是一个四十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