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谁都没有想到,就在大阿哥三路并进的战术展开后不久,右路军先出了问题。十多日后,抵达临安的右路军发现原本应该早就运到的军粮居然没到,而因为考虑大军整体粮草不足,大阿哥特意把手中的军粮基本全拨给了中路军和左路军,至于右路方面只携带了部分粮草,而一应补给都将在临安一带完成。
可谁想到右路军抵达临安时并没看见粮食和军械补给,询问临安官员后得知军粮等物资在几日前就在催促杭州起运,而杭州方面也表示近日将运抵临安。耐心地等了两日,依旧不见军粮下落,六千多人的军队人吃马嚼每日的消耗可不在少数,总兵孙达瞻心急如焚,再次派人至杭州催促粮草,但万万没想到凉草不仅依旧未到,还带来一个如雷轰顶的坏消息。
“什么?!”
当得知此讯后,孙达瞻惊得人都站了起来,一脸的不可思议:“此事可当真?确实否?”
“回军门,此事千真万确,如杭州城已人心惶惶,黄抚台同傅将军正在紧急商议对策……。”
“商议个屁!一群饭桶坏我大事!”孙达瞻破口大骂,黄秉中和傅保简直就是混蛋!居然把囤积在桐庐的大批军粮物资全给丢了,而且到今天才刚刚知道。之前浙江大乱,如果不是他们守城有功的话,恐怕早就被摘了顶子。杭州之战才过去多久,现在又闹出这么大的祸来,军粮物资丢了黄秉中和傅保其责难疚先不说,关键他的部下吃什么喝什么?难道个个成仙吸风饮露不成?
孙达瞻是心急如焚,这时候他哪里还坐得住?当即喊人备马带着一伍人就急急出了城,朝着杭州急奔。
此时的杭州正如孙达瞻的部下回报的那样已是人心惶惶,当桐庐县失守,大批军粮物资丢失的消息传来时,整个杭州城一下子全炸开了。
杭州大战过去没多久,杭州城残破的城墙都没来得及修补好,至于杭州一地的百姓们更是在战事中受损惨重,流离失所者更是数不胜数。作为巡抚的黄秉中这些日子一直在着手地方重建和救赈工作,可由于手中钱粮紧缺的原因,再加上浙江一地灾后情况越来越严重,黄秉中实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能勉强腾挪应对。原本打算等桐庐的粮食到后从其中抽出部分作为他用,可谁都没想到桐庐莫名其妙地就丢了。
就在昨日,一直在向桐庐那边催促运粮的黄秉中突然得到消息,桐庐被袁奇一部给占了。当这消息传到黄秉中的耳中时,他几乎犹如一个响雷在耳边炸开,当即差一点儿就晕了过去。
第七十章 征途是星辰大海
“洪爷,祝建才的人马进桐庐了。”
绍兴府以西,也就是后世的萧山,朱怡成离开桐庐后并未西走,也未向南,而是沿江而下直接去了杭州以东,绕了个圈子跑到了绍兴附近。
袁奇起义首在余姚,随后一路向西北进军,攻上虞占绍兴,随后直扑杭州。而这次朱怡成之所以走反路,自然有他的用意。
“祝建才的动作倒也快,清廷没反应过来吧?”
“都在洪爷的谋算之中,祝建才是属狗的,这老小子鼻子可灵光的很,闻到味马不停蹄就赶到了桐庐,眼下正在桐庐大肆招兵买马呢。对了,据说北边的袁奇部也得到了消息,也向桐庐赶来。”董大山笑着回道,这消息当然是朱怡成特意放出去的,江湖上自然有江湖上传讯的方式,祝建才等人能赶在清军反应之前首先进占桐庐董大山功不可没,同样其中罗教子弟也出了一份力。
同以造反为目的的白莲一脉,罗教比较特殊,其实以罗教的组成方式来看更像是一个组织庞大的同业会或者是公司。罗教的前身是明朝时期的军户组成的漕军,主要是负责南北水运,这些军户大多做的都是水手纤夫的活,成化年间罗梦鸿悟道建教,初称为无为教,再为后人改称为罗教。
罗教的流传主要在这些漕军旧民中,明末清初,漕军彻底结束了其历史使命,罗教的罗祖后人也替代了之前漕军主体成为这些人的领袖。而江南潘家就是罗教三老之一,潘老大是如今潘家的当家人,手中掌控着大量水手纤夫甚至民间船运。
后世的人们大多听说过“清帮”的名称,而清帮的前身是漕帮,至于漕帮又是怎么来的?那就得提到罗教了。如果历史不变,约20年后,漕帮就会在罗教的基础上应运而生,同时成为被清廷认可的民间帮派组织,替清廷进行漕运。
当然,现在的漕帮还未出现,罗教也不为清廷所承认,仅仅只是一个行走于黑白中间的民间秘密组织。在朝堂上,清廷是不允许罗教这样的江湖教派存在的,但又因为南北水运的需求又不得不私下求助于罗教。可想而知,罗教的军事实力虽然不大,但其社会影响力却不小,更何况江南水乡之地,靠着水运吃饭的百姓可不少,而这些人中又大多又是罗教信徒。
花了些代价,朱怡成取得了潘老大的“谅解”同时私下于他做成了一笔买卖。说是一笔买卖,实际上分为两处,第一处当然就是通过罗教的渠道把桐庐的消息散布出去,尤其是先让祝建才等人知晓,以引这些义军替自己占住桐庐。
而第二处就是真正的买卖了,拿下桐庐的朱怡成从而获得了大量军需物资,这些物资除去部分特意留给祝建才,或者说是给袁奇的,让他们能够在清军围剿中能借用这些物资度过难关,同时给清军后勤造成麻烦外,其余的大量物资朱怡成请潘老大帮忙,利用罗教的民间力量帮他把粮食包括人马由桐庐悄悄运往杭州湾以东。
为此,朱怡成不仅开出了三倍的代价,并且明确表示这笔买卖绝对不会外泄,只要罗教应允,无论未来局势怎么变化,潘老大的人过义军的地盘将一律畅通无阻。
经过劝说和仔细考虑后,潘老大最终还是答应了这笔买卖。虽然罗教和白莲一脉不同,他们生存的方式也不一样,可毕竟大家都是江湖同道,再者浙江受灾严重,教中子弟日子也不好过,何况近几月战火四起,大家都要吃饭养家啊!这笔买卖如果做成,至少一年内没有后顾之忧,而且朱怡成也主动提出未来替罗教子弟行走提供方便,思来想去,潘老大还是点了头。
也多亏了罗教的帮助,朱怡成的谋划进行的颇顺,如今不仅祝建才占了桐庐县,就连他从桐庐带出来的人马和物资也安安稳稳地在清军眼皮底下到了绍兴。故地重游,朱怡成意气风发,心情特别舒畅。
“洪爷,估计清狗怎么都想不到我们会杀个回马枪来绍兴吧?”离乡越近,董大山就越兴奋,根据路程他们离绍兴也就百里不到,如果赶的快的话仅仅一日就能兵临绍兴城。
经之前袁奇攻占绍兴,如今的绍兴并没有太多防守力量,就连当地的几个官员也是刚从其他地方调派过来的,下面的小吏人手更不足。按朱怡成手中的兵力,只要不是正面登城作战,打个出奇不意再一次攻占绍兴其实并不是什么难事。
谁想,朱怡成笑笑却摇头道:“谁说我要进绍兴城的?”
“可是洪爷,我们不进绍兴来这里干嘛?”朱怡成的话让董大山疑惑不解。
“绍兴是个好地方,可惜不是我所愿。”朱怡成把目光投向了更东面,而这时候站在他身旁的狗头军师廖焕之同样笑着点点头,在他看来绍兴并不算好去处,一来位于浙江腹地,二来又离杭州太近,如果拿下绍兴清廷会马上反应过来,那么到时候就要面临第一波的围剿打击。
他们之所以离开桐庐,为的就是把手里的烫手山芋抛出去,同时避开清军的注意力,如果这时候拿下绍兴这不就成了做傻事了么?
“告诉各位兄弟,虽说我们回来了,一些老兄弟们也思乡深切,但此时还不是说这些的时候,别忘记大家的脑袋还是提着的,随时随地会掉脑袋。如果想以后能风风光光安安稳稳地回家看一看走一走,那就必须听从指挥,这点希望兄弟们切记!切记!”说到这,朱怡成特意把严厉的目光朝董大山王东等老人的身上掠过,诸人连忙称是,其实朱怡成提醒的算及时,随着回转离乡越近,的确有些人起了回家看望的念头,甚至还有人有过脱离队伍跑回家的想法。
亏得朱怡成对部下进行一段时间的整训,如果是之前的义军恐怕现在就有逃兵的出现了。重申这点后,朱怡成还特意找来任命的军法官反复叮嘱,要求必须看住部队,如有发生逃兵的情况直接从严从重处置。
部队在离绍兴府百里的地方转杭州湾北上,然后又绕了个圈子过慈溪抵达余姚东北地区,当走到五磊山一带的时候,这时所有人都明白了朱怡成的目的地居然是宁波。
没错,朱怡成最终的目的地就是宁波。经过深思熟虑,他才选择宁波为目的地。选宁波有几个主要关键,第一是宁波军防力量空虚,之前袁奇同宁波援军一战基本打垮了宁波的主要军力。二来浙江大乱,宁波的当地一些驻军又调拨了部分去了杭州,更一步削弱了宁波防守力量。三者由于袁奇起兵缘故,原宁波知府张朝宗和宁绍台道正蓝旗佐领哈占因为失地兵败已被革职押解进京问罪,宁波府公务暂由宁绍道代管,宁波知府职位空缺。第四,宁波背靠大海,海外有舟山群岛,腾挪空间较大,属于进退两可的地方。
而最最关键的在于,朱怡成更看重宁波沿海地区民间跑海的风气,作为后世人,当然清楚这个时代是大航海的时代,同样也是西方开始迎头赶上东方的大变革时代。如果想在这时代于堪称庞然大物的大清王朝抗衡,从而获得大量人力物力和科技等急需的东西话,那么如今的宁波恰是一个最合适的地方。
第七十一章 入宁波
队伍抵达五磊山,朱怡成下令在此扎营休整,一路走来,虽有罗教方面协助,可队伍也未放松一路的训练,扎下营后,朱怡成耐心等待宁波的消息,早在他们抵达五磊山之前,董大山就派出不少探子前往宁波,同时狗头军师廖焕之也没闲着,作为曾经浙江官场的一员,对于宁波官场他并不陌生,另外还有个同窗好友正在宁波任职。
说起廖焕之的这位好友蒋瑾,当初能在宁波任职还和朱怡成有点渊源关系,当然朱怡成是根本不认识对方的,对于蒋瑾此人更是一无所知。
这事要说起来还得讲当初宁波知府张朝宗派府知事黄杰去余姚押解朱怡成至杭州的往事,没想这趟差出了问题,半路上被袁奇打了埋伏,不仅丢了朱怡成这员押解钦犯,从而引出后面的许多事外,负责押解的宁波府知事黄杰也因为这差丢了性命。
黄杰死后,蒋瑾才有了机会替上了这个职务,这样说起来不正是和朱怡成有关么?府知事从级别来讲并不高,论品级仅仅只是个八九品的小官,但这个官却是属于知府的从官,权利可不小。
从后世来看,现在的知府可以相当于地级市的市高官兼市长,那么府知事大约也就是市委秘书长兼市政府秘书长这个职位,不仅如此,府知事还有勘察刑名之权,换到现在就是又兼了检察院检察长的职务,由此可以看得出这个府知事手中的权利了。
如是知府坐镇着,府知事作为从官平常也只是协助知府进行工作,可现在别忘了,知府张朝宗已被革职问罪,宁波并未有知府在任,在这种情况下,府知事手中的权利就更大了。
对于蒋瑾此人,廖焕之拍着胸口向朱怡成保证没有问题,见他信心十足的样子,朱怡成虽然同意廖焕之派人同蒋瑾私下接触试探对方,但并没把全部希望寄托的蒋瑾身上。毕竟拿下宁波是一件头等大事,以目前义军的实力和清廷的强大,一个地方官员不可能主动投靠自己,至少朱怡成还没自大到这种程度。
拿下宁波,最终还得要靠自己的力量,不过能适当拉拢蒋瑾这种人,在拿下宁波后如蒋瑾能为自己所用那么还是求之不得的。所以,对于廖焕之派人和蒋瑾私下接触朱怡成是默许的,但绝对不能在这时候向蒋瑾透露义军即将攻打宁波的半点消息。
五磊山营地,二日后各探子的消息不断传到朱怡成这里,和之前预计的差不多,宁波城如今城防空虚,并未有什么军力驻扎,再加上张朝宗获罪后,宁波各级官员明显怠政,如能出奇不意,拿下宁波的把握还是很大的。
招来廖焕之、董大山和王东等人开会,询问官府对于进出城的管理,再加上这些日子打探的消息,朱怡成决定明日就离开五磊山前往宁波。
五磊山离宁波并不远,何况朱怡成的人马不少,除去招募训练的三千人外,还有二千多民夫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