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原大败,几十万精锐的丢失,标志着满清已彻底失去了天下,接下来满清只能在西北、西南、东北和北方草原苟延残息。这一幕,多么像当年朱元璋收复神州,一步步把蒙古人赶回大漠的时候?难道现在这一切历史就将重演了么?
建兴皇帝心痛万分,祖宗传来下的基业要丢失在自己手里?受不住这打击的建兴皇帝吐血之后顿时就昏迷了过去,吓得上书房几位大臣连连呼天喊地,并急招太医救治。
折腾了好半天,建兴皇帝这才幽幽转醒,当他睁开眼睛的时候才发现已经躺在自己寝宫里了,而在床塌前跪着三个人,分别是张廷玉、马齐和耿额。
建兴皇帝转醒,让惶恐不安的三人顿时大喜,此时一直守在附近的太医连忙上前诊了诊脉,随后松了口气。
“皇上刚才郁积过度,如今无妨了,臣开个方子调理一下即可。”
太医这番话让众人彻底放下了心,眼下满清已到了危险关头,假如建兴皇帝就此撒手的话,那么满清就彻底完了。
送走太医,张廷玉等人磕头请建兴皇帝不要太过伤心,要保重龙体之类的话,随后就打算跪安。
“扶……扶朕起来!”建兴皇帝的确如太医所说是郁积过度,那口血吐出去虽然吓人,可实际上吐了口血后心里的郁积反而去掉了几分,也许以后多吐几口,这吐吐习惯后,说不定会更加精神焕发。
虽然众人劝建兴皇帝先休息,有什么事待日后再说,可是在他严厉的目光之下,张廷玉等人只能按着他的意思去办,张廷玉亲自上前扶起建兴皇帝,马齐和耿额找了几个软垫给他垫上,接着三人齐刷刷地跪在了建兴皇帝床前。
“中原之战,朕虽未抱太大期望,但也未能想会败得如此之快,如此之惨。四省之地不到一月就丢得干干净净,几十万虎贲丧尽……。”说道这,建兴皇帝忍不住就落下了泪,摇头道:“一直以来,朕总以为自己就算比不上太祖太宗,至少也能及得上先皇,可如今朕才知道自己差得先皇太多,如先皇还在,我大清如何会到现在的模样?”
“奴才……臣等万死……。”皇帝说出这样的话,作为奴才和臣子的哪里敢接话?
看看这三位大臣,建兴皇帝嘴角露出了无奈的苦笑:“中原之战是大势,并非尔等之错,大厦将倾,尔等又能如何?”
建兴皇帝这番话让三位面面相觑,谁都听得出建兴皇帝心灰意冷,可在这时候,他们必须要让建兴皇帝重新振作起来,如果作为大清的皇帝都这样,那么大清也就彻底完了。
“皇上,中原之战虽然失败,可我大清依旧拥有七省之地,除此之外还有关外龙兴之处,再加上北方草原,依旧能调集百万大军,鹿死谁手尤可未知啊皇上!”马齐忍不住开口劝道,三人中张廷玉的职位最高,可他是汉人却非满人,所以这话反而是由马齐来讲更为合适些。
建兴皇帝听后非但没有丝毫喜色,反而神色中更为忧虑。马齐讲的虽然不错,眼下大清依旧拥有不少地盘,按行省来计算足足有七个行省,其中包括陕甘、云贵、四川、广西、山西,除去这七省外,还有辽东关外的祖地再加上北方的蒙古各部。假如再把当年击败准噶尔后占领的西域广阔地区也计算进去的话,大清的版图依旧是异常广阔的。
可是地盘再大又有什么用?中原是神州的精华之地,眼下中原已经到了大明手里,再加上大明早就占领了长江以南各省,可以说整个神州最为富饶和人口最多的地方已经全部丢掉了。
古往今来,一直有得中原者得天下所说,丢掉了中原就等于丢掉了天下。难道大清还能凭借着这些边边角角的地盘卷土重来么?要知道现在已不是当年明末的时候了,在朱怡成手里,现在的大明无论其国力还是活力都不是当初可比,何况大明也没有李自诚、张献忠这些流寇,面对越来越强大的大明,大清又拿什么去翻本呢?
再者,七省之地听起来似乎不错,可实际上这七个省真正能做得了主的又有多少?云贵和广西眼下已经不在清廷掌握之中,仅仅名义上暂时还属于大清罢了。四川在满清入关后就遭受了巨大打击,川中被杀的十室九空,虽然清廷后来捏造出所谓的张献忠屠川的谎言,却根本就骗不了天下人,为了增加四川人口,满清搞起了以湖广填四川的办法,用了几十年的时间才勉强使四川恢复了些人气,可是不久前白莲教在四川起义,又使得四川遭受了极大损失。
至于陕甘原本就是穷地方,老百姓过得苦哈哈,山西也不过比陕甘稍好一些罢了,再加上今年这些地方频频受灾,满清连救灾就拿不出银子,何况依靠这些地盘来同大明对抗呢?
至于辽东倒是龙兴之地,可是辽东离得太远了,眼下满清朝廷也无可能撤到辽东去。就算真撤过去又如何?当年满清能取得天下靠的是侥幸,现在还会有当年的机会么?
第六百七十九章 诛九族
至于蒙古各部,建兴皇帝又不是不知道蒙古人是什么货色,这些游牧民族向来就是欺软怕硬,有奶便是娘。
在大清强大的时候,自然可以压制住这些蒙古人,可一旦大清没了当初的力量,谁能保证这些蒙古人不会有三心二意?
鄂尔泰眼下还在蒙古,也不知道他在蒙古怎么样了。之前送回来的奏折里说他打算向漠北出手,在解决漠北三部的同时统合蒙古各部的力量为大清所用,同时让罗刹国出兵协助,以南抗大明。
这么多日子过去了,鄂尔泰的消息没有传回来,反而传来了中原大败的坏消息。建兴皇帝已想不出接下来怎么办了,难道真的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大清一步步继续向深渊滑去么?
“是呀皇上,奴才以为皇上如今需保重龙体,所谓胜败乃兵家常事,当年太祖太宗以十三副铠甲起兵,最终席卷天下,造就我大清。而今我大清仅是丢失中原腹地而已,却依旧拥有七省之地,再加上千万子民,百万大军,以皇上之才定能力挽狂澜,重现我大清之伟业!”耿额跪在那边磕头道,接着张廷玉也开口安慰了几句,无非也是类似的话。
建兴皇帝轻叹了口气,知道他们这些话是安慰自己,但作为皇帝眼下就算再难的确不能露出一副灰心丧气的样子。假如他都失去了信心,那么大清那里还有任何希望?
勉强笑了笑,建兴皇帝点头道:“你们说的不错,朕的大清还远未到那一步,朕只是听闻中原之败有些焦虑罢了。”
“皇上英明!”众人连忙磕头道。
“起来吧……。”建兴皇帝终于恢复了常态,随后询问起了中原之战后的情况,对于军报他前面只是粗略看了一下,有些具体情况还不是很了解。
当即,张廷玉作为首席上书房大臣说起了中原之战后的情况,静静听着张廷玉的讲述,得知依旧有几万清军精锐最终撤至四川,其中隆科多、郭亲王、诚亲王等人也安然逃了回来,建兴皇帝这才有些欣慰,这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吧。
“皇上……其实中原之战之所以大败同岳钟琪分不开……。”说到这,张廷玉迟疑了下,不过依旧继续讲了下去,岳钟琪反出大清投靠大明一事,他们这几个上书房大臣也是刚刚知道,还没来得及报于建兴皇帝。
一开始,建兴皇帝的表情还算正常,可随着张廷玉的讲述,他的面容逐渐变的狰狞和扭曲起来,当张廷玉把来龙去脉全部说完,并且指出由于岳钟琪反叛大清,这才导致中原清军一方战线崩溃,致使情况急剧而下,最终一发不可收拾。
“这个狗奴才!该死!该死!”建兴皇帝一张脸涨得通红,右手捏成拳头在床沿用力敲打着:“传……传朕的旨意!岳钟琪枉负君恩,大逆不道,满门抄斩,诛其九族!”
“皇上不可!”建兴皇帝话音刚落,张廷玉脸色大变,岳钟琪叛出大清灭其族是应该的,可是诛其九族就过了。岳家世代相传,在军中威信颇高,更重要的是岳家有不少人在大清任职,再加上其亲族那人数就更多了。别的不提,仅仅是岳升龙的弟弟岳超龙和其子就是大清的将领,眼下在山西驻扎,官至副将,再加上岳家亲族中的其他人,有些在军中,有些在朝中,如果仅以岳钟琪一个人的原因把这些人全部杀了,那么定然大乱。
“为何不可?”耿额在一旁冷笑道:“岳钟琪如此小人,至于我大清丢失中原,丧师百万,诛其九族那是自然!如不处置,我大清国威何在?国法何存?假如将来又有人效仿岳钟琪,张大人难道担负起这个责任?”
耿额是满人,之前对于汉人的态度还算马马虎虎,可随着大清退出北京城后,他的态度逐渐向唯满转变,越发觉得汉人不是东西。现在又因为岳钟琪的原因导致满清丢掉了中原,这更让耿额对岳钟琪痛恨无比,甚至就连对张廷玉也有些看惯,觉得他作为一个汉人其职还在自己之上简直就是不应该,如今又替岳钟琪的家族说话,难道是见满清不行了,打算给自己留一条后路不成?
“耿大人!”张廷玉没想到耿额这时候会火上加油,顿时急道:“岳钟琪犯下如此大罪,皇上以国法处置自然是没问题的,可是牵连九族这就过了,要知岳家同其亲族可有不少人依旧为我大清效命,这些人忠心耿耿,都是我大清的官员和子民,如果无缘无故把他们全牵连进去,你能想象得出其后果么?”
“哼!无非就是杀几个奴才,又能如何?”耿额不屑一顾道。
“你……!”张廷玉瞪着双眼手指耿额道:“你说得轻巧!杀几个奴才?这刀子举起来就要出大事!如是平常时日也就罢了,可如今大明在旁虎视眈眈,一旦我大清内部大乱,明军乘虚而入,你就是大清的罪人!”
“杀掉这些奴才,我大清才能决断后顾之忧,何罪之有?你张廷玉不要危言耸听,我看你是想自留后路吧?”耿额涨红着脸反驳,甚至把他心里猜测的话都脱口而出,这让张廷玉愤怒万分,两人也不顾建兴皇帝在场,当即就争辩起来。
“够了!皇上当前,朝局如此,你们还吵吵嚷嚷,成何体统!”马齐突然大喝一声,平日马齐一直都是老实人的模样,可老实人发起火来是最为严重的,况且马齐虽然不是首席上书房大臣,但他的资格老,在上书房的日子也最长,他这么一喝倒是镇住了吵闹的两人。
“皇上,奴才以为岳钟琪如此枉负君恩,大逆不道,满门抄斩自然是理所当然,如此小人反贼必将酷刑以镇国法。”马齐回头向建兴皇帝道,先定下了这个调子,以表示对建兴皇帝之前一番话的赞同,接着话风一转又道:“不过皇上,张大人所虑也不是没有道理,岳家自我大清入关以来就为我大清效力,其亲族在我大清为官为将者不少,这些人中忠心耿耿有之,独当一面者有之,依奴才看,如今正是用人之时,倒不如夷其三族?”
第六百八十章 强心剂
马齐这句话说完,忐忑不安等着建兴皇帝的回答,可惜他最终等来的却是建兴皇帝一声“朕乏了”。
无奈,只能跪安离开,等出了寝宫后,耿额忍不住就嘲讽张廷玉,张廷玉原本心里就不舒服,当即两人又吵了起来。
这一下更把马齐给气坏了,朝政如此,两位上书房大臣还不团结,尤其是耿额在这种情况下还给建兴皇帝火上加油,实在是不顾大局。
作为满人的马齐,对于汉人的态度其实是和当年康熙一样的,就是既要用又要防。相比汉人,满人的数量太少了,满清要巩固统治不使用汉人是根本不可能的,这是所有外族在获得中国统治权后都绕不开的一点。
但是,满人毕竟是外族,在使用汉人的同时对汉人怀有防备之心,心口不一往往就是他们的体现。就如同后世所说的,这是极度不自信的体现,其他的就不去说了,仅仅满臣和汉臣在皇帝面前的自称就是不一样,一个称奴才,一个称臣,前者表示是自家人,而后者表示外人。
马齐虽然政治能力比不上张廷玉,但他的头脑却清醒的很,他知道岳钟琪反清后朝廷一旦处置不当,那么会必然激发满汉分裂。以岳钟琪的举动,朝廷要灭他九族丝毫不为过,可什么时候做什么事,眼下可不是大清坐镇北京城的时候了,现在大清丢失了中原偏安一隅,朝廷上下已是惶惶不安的局面,在这种时候一旦大兴牢狱,并非好事。
马齐原本是打算打个太极拳,尽量减少株连,诛九族改为夷三族,这样话既能保全大清的面子,给皇帝一个交代,同时也能达到安抚汉臣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