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叛贼-第3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终,一切圆满解决,可谓皆大欢喜。十三阿哥当晚留众王在将军府吃酒,诸王也不推辞,酒席上到处都是兄弟叔侄的称呼,亲热的仿如一家人似的。

    直到半夜时分,酒宴这才散去,诸王离开,十三阿哥亲自送他们出府。似乎有些喝多了的博果铎临走之时拉着十三阿哥的手说了一大堆的废话,翻来覆去无非就是大清就要靠你了,自己作为责无旁贷,必然会协助他安抚军心,整顿旗务什么。

    十三阿哥也很有耐心地一一答应,并安慰博果铎自己一定好好干,不负三叔的期望。唠叨了好一会儿,博果铎脚步飘浮地这才被自己的奴才搀扶着离开,见着博果铎逐渐离去的身影,十三阿哥脸上笑得有些僵硬的肌肉这才逐渐缓和下来,但同时他的眉目却皱了起来。

    离开将军府没多远,戈什哈就让人停下了轿子,低声对轿中的博果铎说到,前面雅尔江阿的轿子停了下来,似乎有什么事。

    “让他跟着本王回府。”博果铎低声说道,随后继续起轿子,等他的轿子过去后,停着的雅尔江阿的轿子跟在后面,不一会儿就到了博果铎的王府。

    入了王府,博果铎从轿子里走了出来,只见他目光炯炯有神,哪里有半分喝醉酒的样子,他朝着在一旁也下轿的雅尔江阿点了点头,随后两人一前一后直接进了正堂。

    等下人上了茶,博果铎挥手让下人离开,正堂也就这两位王爷了。博果铎端起茶盏,慢条斯理地喝起了茶,雅尔江阿这时候见见左右已经无人,这才按捺不住道:“我说三叔,您今天是在唱那一出啊!这十三阿哥和皇上的关系您又不是不知道,何必去淌这个浑水?”

    “呵呵,你不也淌了这浑水么?”博果铎喝了一口茶,淡淡笑问道。

    “我……我不给您逼上梁山了么?当时您都那么说了,让我怎么办?难道当场翻脸不成?”雅尔江阿神色难看道。

    “你呀你。”博果铎有些失望地摇了摇头,叹道:“你以为今日本王不这么做就能安然回府?今天去将军府赴宴分明就是赴的鸿门宴,十三阿哥早就把所有都考虑好了,我们盛京这么多王爷,哪个知道他什么时候来的?又暗中谋划了多久?”

    “您的意思是说……?”

    博果铎点点头:“我还没老糊涂呢!这双眼睛还是能看得明白的。”博果铎又喝了口茶继续说道:“他来盛京嵩祝肯定早就知道了,而且嵩祝就是他的人,再加上现在黑龙江将军、吉林将军也已投靠了他,十三阿哥在关外可以说气候已成。虽然当今圣上不待见他,可要知道西安离关外何止几千里?更不用说十三阿哥还有着先帝钦命在身,朝廷并未夺去呢。”

    “这……可我怎么没听说他和嵩祝之前有来往?”雅尔江阿一时间想不明白。

    博果铎冷笑道:“这有什么不明白的,嵩祝是老四的人,老十三和老四好的能穿一条裤子,不也就他的奴才么?另外你难道没注意?嵩祝今日一见我们就提了黑龙江将军和吉林将军的事,分明就是露出了这个消息。此外,你以为今天嵩祝迟到真的是公事么?恐怕未必!”

    雅尔江阿瞬间就明白了什么,额头情不自禁渗出了汗水,他看看神色坦然的博果铎,心中无比佩服,究竟还是姜是老的辣啊!如果不是今日博果铎替他们做了主,说不定今天他们就回不来了。

 第六百八十九章 入京面圣

    岳钟琪终于踏上了南京的土地。

    在中原大战之时岳钟琪反戈一击,从而加速导致了中原清军的崩溃,使得明军提前赢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更因为岳钟琪的原因使得清军措不及防,最终在中原丢掉了数十万的精锐主力,进一步扩大了战果。

    对于岳钟琪此人,朱怡成一直颇为看重,得知他决意反正后顿时大喜,不仅下令各部善待其部,同时还下旨对其嘉勉,并承诺在大明继续领其在满清相当的官职,还邀其来南京。

    朱怡成的这些态度使得刚刚反正的岳钟琪心里松了口气,要知道作为江北提督的他同明军没少交手,尤其是江北汤庄一战使得明军伤亡惨重,更差一点儿就把朱一贵的大军直接赶下了长江去。

    可以说,当初作为明军大敌的岳钟琪双手没少沾明军的血,如果再加上之前在四川平定白莲教,死在他手里的白莲义军可以说数不胜数。

    这样一个人物投靠了大明,如果说明军中没有意见那是假的,比如说朱一贵就是其一,虽然岳钟琪最终是被朱一贵逼出江北的,但实际上朱一贵心里很清楚他并没在战场上真正赢得对方,如果不是淮安的意外,岳钟琪依旧还保持着主动,也就是说他始终都未和对方真正分出胜负。

    可是不管是谁,就连在岳钟琪手中吃了大亏的朱一贵也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极难对付的对手。放眼天下,能够在相等的兵力情况下和明军直面抗衡,并且取得大胜的清军将领也只有岳钟琪一人,所以对于朱怡成如此看重岳钟琪,作为统兵将领他们嘴上虽然不服,但心里却还是认同的。

    原本在一个月前岳钟琪就应该来南京的,不过两件事让他耽搁了行程,前者是因为中原大战刚刚结束,明军对于中原地方需要稳定,岳钟琪的部队作为反正的一支在协助明军稳定地方外还得进行重新整编,大明朝廷为了安抚岳钟琪和其部下的情绪,朱怡成让其参与了其中,以尽快融合到明军的编制。

    其二,那就是福建案爆发,这场使得大明官场震荡的福建案来势汹汹,大明中枢为了此案几乎焦头烂额,这时候岳钟琪入京并不合适,所以也就顺势推迟了行程。而现在福建案已尘埃落定,涉案人员也判决已下,岳钟琪这才动身入京。

    由中原至南京道路不少,不过最为方便的还是坐船。

    岳钟琪一路南下先至安庆,随后在安庆登船东行,顺江而下,不几日就抵达南京城。

    当他的脚踏上南京码头的土地时,忍不住抬头向着四周看着这座雄伟的城市,一直以来,在北方任职的他还是第一次来到这,亲眼目睹这六朝古都,同时心中又不由得万分感慨。

    回想当年的时候,他刚刚受康熙之命领江北提督,同明军隔岸对峙,在那时候岳钟琪甚至想过凭他的本事有朝一日提兵渡江“光复”南京城。

    可是现在,他岳钟琪终于来到了南京,可是现在的他却已不是满清的江北提督了,而是成了大明的将军,以大明将领的身份到了南京。

    “您可是岳东美岳将军?”正当岳钟琪眺望着四方,心中感慨命运之时,一声问讯在他耳边响起。

    回神一看,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子站在他面前行礼询问,此人身着青色五品常服,面带微笑,在他身后还有几个下级官员和官吏的人站在不远处。

    “我正是岳钟琪,不知大人您是……?”虽然对方的官职不大不小,相比之下岳钟琪的官可要大得多了,可是岳钟琪却丝毫不赶怠慢,毕竟他是降将,而且看对方的来意应该是朝廷来迎接自己的,岳钟琪急忙施了一礼问。

    “不敢不敢……。”那人连忙侧身避礼,并还了一礼,之后才笑着解释道:“昨日接消息,说是岳将军今日可抵京,区区不才姓曾名逸书,现在鸿胪寺任左少卿,平日又于军机处兼差,奉旨特来迎接将军。”

    “原来是曾大人,岳某初到京师,有劳曾大人了。”岳钟琪连忙客气道,曾逸书笑呵呵地说着这是自己应该做的,随后招呼着后面的人上前帮忙取行李,然后请岳钟琪先去下塌休息,得知他即将抵京已为他安排好了休息之处,跟着曾逸书出了码头就见到一辆马车停在那边,这些年更为方便和舒适的马车先是在上海流行开来,随后逐渐传到了南京城,已逐渐取代了之前所用的轿子。

    上了马车,岳钟琪同曾逸书面对而坐,关上车门,曾逸书抬手敲了敲车厢,闻声的驾者稳稳当当地就驾着马车小跑了起来,随着两匹马渐渐跑起速度越来越快,但坐在车里却很少感觉到颠簸,一路平坦的确比轿子舒适和快捷许多。

    对于有人来接自己,岳钟琪倒不感觉意外,不过来的人自称是鸿胪寺左少卿倒是让岳钟琪有些疑惑,原本他以为会是兵部或者陆军部派人来接,要知道鸿胪寺虽然负责礼仪,但往往外事居多。

    不过仔细回想刚才对方的介绍,似乎听到一句这位曾大人还在军机处兼职,难道说他是代表军机处来接自己的?

    岳钟琪并没猜做,曾逸书的确是代表军机处来的,如今曾逸书不仅是军机处的人,而且还在不久前任职鸿胪寺当了左少卿,这个任命据说还是朱怡成授意的。虽然鸿胪寺左少卿的品级并不高,但地位却不低,有了这个职务可以表示曾逸书已正式入了皇帝的法眼,如果未来顺利的话,恐怕用不了几年曾逸书的官服就能由青色换成绯色了。

    之所以派曾逸书来,一方面自然是因为岳钟琪不是普通人,军机处派他出面无论品级还是职位都比较合适。另一方面也考虑到岳钟琪第一次来京,再加上几日后他就要入宫面圣,虽然岳钟琪在满清位高权重,可是他之前未了解大明朝廷情况,面圣前曾逸书要负责同岳钟琪讲解一下大明朝堂和满清的不同,尤其是面圣时礼仪方面的情况,以免闹出笑话来。

 第六百九十章 称谓

    为岳钟琪准备的住处在靠近皇城以南,是一座不大不小的宅院,虽然面积比不上朝中大员的豪华府邸,但无论其位置还是结构都是极好的,更重要的是宅院中所有家什仆人一应俱全,足以体现朝廷对岳钟琪的重视。

    入了宅院,曾逸书先带着岳钟琪大致转了一圈,熟悉一下环境,同时询问可有不妥之处,如有需要他可以随时让人整改。对此,岳钟琪笑着回答道这宅院已是极好,他并未有任何不满之处,并真诚谢过对方。

    “岳将军是朝廷栋梁,此次入京皇爷必有重用,这些是下官应该做的。”曾逸书客气地回道。

    “皇上如此看重臣下,臣实是感激不尽,不知皇上何时可召见臣下?”曾逸书和善的态度让岳钟琪放心不少,在来南京之前,岳钟琪内心中实在是有些忐忑的,毕竟他是降将,而且还是领着清兵同明军多次作战,使得明军损失惨重的降将。

    虽说自投降大明以来,明廷对于自己的并不坏,不仅依旧在品级上保留着他之前的官职,并且几次下旨安抚自己。可是,毕竟他投降以来还是第一次入京,更是头一回要见朱怡成,如果说心里没半点想法那是不可能的。

    “岳将军不必如此,皇爷有过交代,岳将军初入京师必须妥善安置,先休息几日,洗去风尘,皇爷自会安排岳将军入宫面圣。”

    “如此甚至好,烦劳曾大人了……。”岳钟琪点头道,但看曾逸书似乎有欲言又止的样子,他心中顿时有些警惕,忍不住询问可有什么要向自己交代。

    “这个……。”曾逸书迟疑了下,这才道:“岳将军久在清廷,对于我大明的一些规矩恐怕不熟,下官受礼部所托这两日同岳将军说上一二,不知将军您……。”

    听了此话,岳钟琪心头顿时一松,原来是这么一回事,他当即笑着点头:“这是自然,既然是面圣当然要依着我大明的规矩,曾大人如此直言岳某感激不尽,对了,如曾大人如今无事的话,不如岳某请曾大人喝茶小坐如何?”

    对此,曾逸书当然不会拒绝,这原本就是他的工作。之所以刚才说话迟疑,那是担心岳钟琪会有什么想法,毕竟岳钟琪不是普通人,他不是文官,而是领军的大将军,更是朱怡成异常看重的人,曾逸书这样表达自己的任务也是一种委婉的方式。

    两人入了堂中,让下面仆人上了茶,等仆人走后,曾逸书这才开始为岳钟琪讲解起大明和满清的不同。

    从朝堂和地方而言,两者的结构大致相等,毕竟满清的官职基本结构是延续前明的,只不过后来进行了一些更改和调整。而朱怡成的大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再在其基础上进行了改革,所以又有些不同。

    其中不仅有文臣,也有武将方面,各个衙门和官职曾逸书逐一道来,对此岳钟琪之前虽有了解,却并未像曾逸书说得如此透彻,今日听他一一讲解顿时心中明明白白。

    让曾逸书负责此事,这不仅是军机处的决定,同样也是得到了朱怡成的认可。这些年,曾逸书在军机处干的实在不错,虽然他不是军机大臣,但作为军机处的大管家,曾逸书无论是从能力还是人品等各方面都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如今他又被授于鸿胪寺任少卿,这个职位虽然不高,但鸿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