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叛贼-第4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那些顽固不化的满人,大明自然有收拾他们的办法,孙嘉淦的几番手段下来就整得这些人不要不要的,在极短时间内就使得北京城为之一清。

    除了民间,最重要的也就是紫禁城了,其实前面就说过,对于紫禁城的恢复和改造孙嘉淦上任之时就开始着手进行,但是这个工程不是短时间能够完成的,尤其是那些后来满清在紫禁城内所添加的乱七八糟的玩意不仅要去掉,还要按照大明的方式重新装饰和修缮,这个工程可不小。

    再加上大明一直在打仗,虽然因为商业繁荣国库收入暴增,可支出也是居高不下,对于紫禁城的恢复资金自然也不足,这些款子户部仅能拨极少部分,大部分费用是朱怡成从自己口袋里掏的。无奈孙嘉淦只能量力而行,一步步来,不过前些时候终于传来消息,紫禁城的恢复差不多已经全部完成了。

    提起紫禁城的印象,或许后世人第一个反应除了建筑宏伟之外就是那些到处可见的别致装饰,其中最显明的自然就是类似景泰蓝的满文装饰和无所不在的蓝色花纹了。

    其实,景泰蓝这种工艺,虽然是前明开始兴起,但实际上对于蓝色这种颜色,在汉族人眼里属于“恶”色,也就是很不吉利的颜色。就算在景泰蓝最为人欢迎的时代,所制造的物品往往也同佛器、祭祀等有关,而且蓝色的运用也极为谨慎,更重要的是很少直接用于皇宫的装饰。

    要从历史上的色彩演变来讲,蓝色不仅是恶色,更是属于外来的颜色,也就是游牧民族兴起后才带到中原的色彩。而且相比汉人,这些异族不知道怎么回时却异常喜欢这种颜色,这也是满清入关占据北京城后,不断在原来紫禁城内部大量使用蓝色进行疯狂装饰,从而形成了后来的装饰色彩。

    所以说,这些色彩除了少部分保留外,绝大多数都得直接去除,以恢复其本来面目。对于这些,朱怡成早就特意交代过,而负责此事的孙嘉淦自然是清楚的很。

    随着北京城包括整个北直隶的逐步恢复,在中原大战结束后,孙嘉淦已几次上书朱怡成建议尽快还都。对此,朱怡成虽然动心,但考虑一系列的因素暂时把这事给按了下来。

    孙嘉淦这样做虽然出于大明正统还都,以宣告天下的公心,但同样也有着自己的小算盘。要知道作为顺天府尹的他是北京的父母官,其位虽底但权利却不小,不过这前提是要还都才行。

    也只有正式还都北京城,他这个顺天府尹才能名副其实,何况孙嘉淦虽然为官正直,能力也强,可同样也有着对权利的一份欲望。一旦还都北京,不仅他的职权会水涨船高,更重要的是他能由现在的外官身份重新进入中枢,并且借此成为下一任军机处的热门人选,要知道眼下离各军机大臣换届的时间不多了,假如无法在这时候入军机的话,那么就得再多等上好几年,可谁又知道这未来的变化又会如何呢?

    孙嘉淦这些想法朱怡成很清楚,他也不会在意自己的臣子有这方面的私心。人嘛,都是有私心的,这世界上没有私心的人根本不会存在,何况孙嘉淦无论从那方面来看,都是下任军机大臣的竞争者之一,对于自己看重的臣子,朱怡成也不会不给一个机会。

 第七百三十八章 意外的来信

    不过,具体的还都恐怕还要等到明年,眼下离年底已没多少日子了,再加上铁道司的这件大事,再有各地军力调动的各方面工作都需要花时间去安排。等来年春暖花开,大明的首都就将正式从南京迁往北京。

    和预料的差不多,仅仅过了一日,蒋瑾就兴冲冲地来到宫中求见朱怡成,见到朱怡成后按捺着兴奋道,如今铁路招商募股工作已全部完成。总额高达一亿五千万银元的股份不到两日就被一抢而空,甚至一些来的晚的,或者因为财力没能参与直接招商的商人得知消息后意图寻到铁道司提出了也要认购股份的意向。

    不过,这都被蒋瑾给拒绝了,在铁道司这边吃了闭门羹,这些人就转而把目标转向了已经认购股份的那些商人,用超过原本股值的价格试图从这些人手中购买。虽然许多商人因为看好铁路公司的前景,并没出售,但也有一些商人见短短一日之间自己手中的股票就开始升值,在摆在面前的利益趋势之下出让了部分股份。

    “皇爷,臣以为私下转让铁路股份恐怕有违朝廷招商初衷,臣认为,此举极为不妥,但在当初设置股份之时,并未限制转让,一旦朝廷严令禁止的话恐又引起众议……。”蒋瑾迟疑地说道,同时悄悄抬头望了朱怡成一眼。

    朱怡成心中哭笑不得,他没想到这些商人居然无师自通,在场外搞起了股票交易。

    其实,这倒也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毕竟大明几年前就有债券这种事物的产生,而且在民间,以债券进行交易的情况也屡有发生,其中不仅包括大明控制区,就连清廷控制区内,大明国债的交易也很是频繁。

    至于后者,更是朱怡成授意户部这么做的,为的就是要从满清那边吸收金银,以近一步削弱满清的经济实力,从而达到搅乱满清经济的目的。而且这么做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无论是当初康熙在位之时因为大明国债导致康熙一连处置了不少官员,或者是如今满清那边有些人直接用大明国债来充当转移家财和存银手段等等,这些都对大明有利而无弊。

    不过国债和股票不同,国债是由国家进行背书,其价值和到期的利率都是有所保证的,所以国债的流通和价值方面都在一定限制之中,再加上国债的期限等因素,朝廷完全可以轻而易举地控制住。

    但是股票就不一样了,股票的发行主体是企业,所谓的铁路股票并非是由朝廷颁发,而是由铁路公司的名义进行招募。换句话来说,这些股票就是各投资者用真金白银所获得的在铁路公司的股份而已,而且股票虽然有招募认购价格,但这个价格并非是固定的,它的价值和价格的体现也不确定,如果经营良好,或许未来铁路公司的股票会得到大涨,换而言之也有可能因为经营不善也导致大跌。

    朱怡成思索片刻,说道:“此事朝廷不支持,也不反对,毕竟认购之时就规定了其股可以交易,假如朝廷直接限制的话恐会招来非议,况且铁路一事并非小事,这个头开了影响到后续就不妥了。”

    “皇爷圣明!”蒋瑾连忙应声道。

    朱怡成想了想又道:“不过你所顾虑的倒也没错,如果一直如此下去也会使得铁路公司的股票导致问题,这不能不有所准备。这样吧,此事等随后朕让户部和皇家银行一起拿个章程出来,以规范其交易。”

    蒋瑾连忙称是,但他神色中却隐隐有些失落。原本以为朱怡成会把这件事交于他来办,但没想到朱怡成最终还是交给了户部那边。

    不过仔细想想也是,作为户部出面处理这件事是最合适不过的,这根本就不是工部的职责。

    想到这,蒋瑾也就适然了,眼下他最重要的还是尽快把这条铁路建成,只要建成了这条铁路,那么军机处的高位就唾手可得,这才是他真正追求的目的。

    搞到了钱,铁路的兴建就将启动,对此朱怡成也特意敲打了蒋瑾一二,话不用说的重,只是告诉他一切需要为大局考虑。

    对于这些,蒋瑾自然心知肚明,他不是傻瓜,他非常清楚这件事对于自己意味什么,更何况福建案过之不久,铁路这事极其重大,不仅是朱怡成重视无比,更关系到他将来位及人臣。

    官做到蒋瑾这种程度,其实金钱对于他来讲已经算不得什么了。蒋瑾最为期望的就是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名臣,从而在青史留名,而在名臣之路上,如果谁敢阻拦他,恐怕蒋瑾第一个就饶不了对方,这也是早就摸清楚蒋瑾心思的朱怡成之所以如此放心把这件事交给他的主要原因。

    接着,朱怡成同蒋瑾聊起了铁路分段建造的细节,蒋瑾的工部方面早就做好了预案,当即一一汇报。听着蒋瑾的报告,朱怡成暗暗点头,至少从预案方面他挑不出任何毛病。

    正当朱怡成兴致勃勃的时候,一个小黄门匆匆而来,上前同朱怡成轻语了几句,朱怡成一听顿时一愣,随后神色中露出古怪的表情。

    见此,蒋瑾知道肯定有什么事发生,但他作为工部尚书又不好问,知趣地主动告退。

    等蒋瑾离开后,朱怡成让小黄门把人带过来,不一会儿提督四夷通邓秉来到了偏殿。

    “此事为真?”朱怡成不等邓秉行礼完毕,就直接询问道。

    “回皇爷,臣这有琉球王的亲笔信,还有何大人经通事处给皇爷的奏折。”邓秉从怀中取出两份奏书,随后由小黄门取起交由朱怡成。

    朱怡成接过后先翻开琉球王的亲笔信,所谓的亲笔信其实是琉球国太后所写,并由琉球王签字并盖上国印。

    其中的内容并不复杂,主要是写了些自当年先王去世后,天朝不计前嫌宽恕了琉球之罪,并派大臣教导新王,大力扶持琉球。这些年来,在天朝照顾下,琉球国不仅收复北方失地,整个国家更是蒸蒸日上,百姓安居乐业,呈现百年来难得之气象。

    之后,国内有奸臣做乱,亏得天朝替琉球拨乱反正,及时制止了一场灾祸,使得琉球王室能以延续,作为藩国,琉球上下无不感激天朝之恩。

    随后,琉球王表示,自己乃小国之主,才浅德薄,居国主之位如履薄冰,之前国中之乱已显其不适居国主之位,同时国主历来对于天朝向往,心往于大明,愿意为琉球百姓计,以举国并入大明,去其忘位,仅以普通人身份前来大明居住,愿世世为大明之臣。

    信中言词真挚诚恳,足以见其拳拳之心,等看完这封信后,朱怡成不由得有些失神。

 第七百三十九章 岛链

    早在南海海战后,朱怡成就意图把琉球收归大明所有,但考虑到军事、政治还有其他方面的影响,所以在琉球臣服后朱怡成没有急于求成,而是采取了稳扎稳打的办法。

    这些年来,琉球的一举一动全在朱怡成的关注之中,自然也包括之前琉球朝中的大变,借着那次机会大明直接铲除了琉球国中的反对派,同时还把不少琉球地方豪族一举连根拔起,使得吞并琉球的障碍基本扫空。

    琉球国,这个国家对于全世界而言是一个很小的国家,在后世的地图上,改名为冲绳的琉球仅仅只是大陆东边太平洋上几个不起眼的小点罢了,如果不注意的话很容易忽略。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琉球,其地理位置却极其重要。在后世对大陆的岛链封锁中,琉球是一个不可缺少的一环,更是美军在太平洋上的军事基地。

    由此可见,把琉球掌握在手,不仅能够打破大陆的岛链封锁,同样也可以达到保护大陆的岛链防御。

    以日本、琉球、台湾一线形成的岛链,对于大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现在,台湾早就在大明手中,至于日本虽然眼下只是藩国,但随着北海道的入手,大明已遏制住了岛链的最北端,并且同台湾一北一南,把整个日本括在其中。

    而现在,琉球就是这条岛链的中心一环,只要彻底把琉球归于所有,大明不仅能获得岛链屏障,同时还能借此加强对近在咫尺的日本的控制。

    但朱怡成却没想到,仅仅过了才几年,琉球国就主动要求同大明合并,至于琉球王更是提出了自去王位,来京居住的请求。

    这件事对于大明自然是好事,况且一直对琉球有所想法的朱怡成。但事关突然,朱怡成对这个消息有些意外,并且在看完了琉球王的奏折后不由得皱起了眉头,一时间有些不明白为何琉球国突然间如此急着要并入大明。

    直到朱怡成看了何显祖的奏折,这才算明白了事情的缘由。原来自之前琉球的保守派和反对派被强硬镇压后,琉球国相金正元、王叔尚乙、永禄大夫程顺则包括其同党、族人全部下狱。

    随后,议政大夫郑思齐为尽快平定此事,同时也给大明一个交代,在得到王太后的同意后开始对昔日的同僚大开杀戒。

    别看琉球只是小国,可国虽小,但国中的政治斗争却异常激烈,尤其是牵涉到如此大事的情况下。

    郑思齐这人非常清楚,以大明的实力直接灭掉琉球简直易如反掌,再加上此时此刻他更要自保,所以事后把当时牵涉到其中的人几乎杀了个精光,从而以此消除大明的怒火。

    其实对于大明而言,无论是金正元或者尚乙还是程顺则等等,这些人在大明眼里只不过是跳梁小丑罢了,更何况这些人当初所作所为也无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