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叛贼-第4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为英国的大贵族,乔治丘吉尔非常看不起这些西班牙人的手段。虽说西班牙人发家远比英国早许多,而英国的崛起也是靠着海盗兴国的。但不管怎么样,英国人在表面上还是有些风度,所谓的英国绅士和强盗的两面性可不是随意说说的,在一本万利的时候,英国人可以表现出比全世界都有着正义的一面,而在需要撕下脸面的时候,又能摇身一变露出凶狠的爪牙。

    乔治丘吉尔相信,等联合法庭审判结果出来,就是注定西班牙势力彻底被驱逐出远东的一日。当然现在实际上西班牙人在远东的势力已经土崩瓦解了,但这是根本两种不同的概念,而前者代表着西班牙人被全世界所孤立起来,哪怕有着法国的支持,在大义和正确的审判面前,西班牙方面也无法进行反驳。

    对于乔治丘吉尔来讲,愚蠢的西班牙人是自食其果,他们现在的处境是自找的。虽然他佩服朱怡成这样做的手段,也为自己这边为什么没有提先一步想到这一手而有些懊恼,但不代表他就会放弃这个机会。

    “我的朋友,我觉得联合法庭的建议是一个创举,这是推动世界和平和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乔治丘吉尔正义凛然地说道:“对于大明的盟友,我们英国是支持法庭的建立,同时也愿意成为建立这个法庭的首创者之一。在我看来,联合法庭的成立会稳定整个远东的秩序,甚至可以把这种模式向整个世界进行推广,如果在其他地区也有这样的机构,那么这个世界会变得更加文明和和平。”

    面对乔治丘吉尔的这番说词,威廉亚当斯心中暗暗好笑,但他表面上却对此表示同意,同时询问对方将派遣谁去参与法庭的建立。

    “我的朋友,如果方便的话,我们一起走吧,这样也便于我们路上的交流。”让威廉亚当斯有些意外,原本他以为乔治丘吉尔会派一个普通人员,再加上现在吕宋的英国舰队指挥官进行参与,谁想到乔治丘吉尔居然打算亲自前往。

    仔细一想这倒也正常,毕竟这次出兵的不是英国的皇家舰队,而是英国东印度公司舰队,东印度公司仅仅只是半官方的性质,并不能真正代表英国。而他乔治丘吉尔就完全不同了,作为英国安妮女王正式委派的在远东最高外交官员,他才能够真正代表英国和国王的意愿。

    “这当然没问题,因为时间紧张,我将后日就登船离开南京,先到上海后再乘坐战舰前往马尼拉。”

    “那就这么说定了,我的朋友,来!为了这个划时代的旅程,我们干一杯。”乔治丘吉尔笑呵呵地举起面前的茶盏,以茶代酒说道。

    两人轻轻碰了碰, 奇_书_网_w_w_w_。_q_i_s_u_w_a_n_g 。_c_o_m 随后放下茶盏同时大笑了起来。

 第八百三十三章 小江子

    朱怡成不去管这些小事,定下大方向后自然有下面人去处理。

    在还都北京的大半月后,手上乱七八糟的杂事终于处理的差不多了,朱怡成这个皇帝也终于能稍稍松口气。

    有时候朱怡成觉得当皇帝的确不容易,每天要操心的事实在是太多。就像他,虽然下面有着军机处帮忙打理,再加上六部和其他机构处理大部分政务,真正要他做决策的大事其实并不是很多,往往许多奏折送他到这里时只是看上一眼,然后用朱笔圈阅而已。

    就算这样,每日里他花费在这上面的时间就超过了八个小时,更要命的是官员还有休息日,而他这个皇帝却是全年无休的,每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如此,哪怕就是过年他都要抽时间处理一下政务。

    几年下来,对此朱怡成倒也习惯了,同时有时也对此有点感慨。每想到当年朱元璋靠着自己直接处理政务数十年如一日的精力,朱怡成就有些自叹不如。

    这一日午后,朱怡成用了午膳,就从养心殿走了出来。今天该看的奏折基本都看完了,该处理的也全处理了,难得可以休息半日。

    自还都北京,住进皇宫后,朱怡成虽然在这住了这么长的日子,可实际上去没有好好逛过皇宫。

    作为一个皇帝,对自己的皇宫还是不熟悉,倒也极是难得。恰好趁着今天有时间,朱怡成索性安步当车,在周围好好逛逛。

    穿着普通的道袍,由几个侍卫和小黄门陪同着,朱怡成就随意逛了起来。皇宫的面积极大,但现在整个皇宫的人却不多,这主要是因为他的皇后、妃子、太子、皇子、公主等还在南京暂未北上,等到再过几个月,他们就会陆续北上抵达北京,等那时候人气就不会像现在这么萧条了。

    陪同朱怡成的几个小黄门中其中有一个曾经在满清时期再皇宫内呆过,大明拿下北京城后,满清朝廷逃亡陕西,虽然同时带走了宫中不少人,但不可能把所有人全带走,除了一些有品级的太监宫女外,其他普通小太监宫女什么自然被满清给抛弃了,从而留了下来。

    之后明军占领北京城,对皇宫进行了封锁和清点,留下来的太监宫女还有二千多人,这些人中后来有不少被遣了出去,不过也有不少人恳求着留了下来。宫女那边还好些,至少有些宫女都是有家人的,离开皇宫回到家里还能继续嫁人重新生活,但太监就不同了。

    太监是无根之人,进了宫中自然就没了家,假如离开了皇宫这些太监根本不知道如何继续生活下去。所以对于这些太监的安置就成了问题,再加上朱怡成在南京时就很少使用太监,而且他对于后宫的管理极严,所有人都知道朱怡成的这个规矩,最终这件事下面无法处置,报到了朱怡成这边。

    当时朱怡成考虑之后决定暂时留下这些人,但需要对这些人进行考核和删选,以避免用人不当的情况发生。这样一来,最终有一千多太监和宫女留了下来,他们依旧住在宫中做的日常维护和其他工作。

    就像现在,陪同着朱怡成的几个太监中其中一个就是之前的太监,当然他是小太监,更没什么级别。只所以这一次跟随其中,那是因为他对于皇宫各处比较熟悉,朱怡成临时起意要逛逛皇宫,朱怡成身边的太监立即就想到了这个还算机灵的家伙,就把他给找了过来。

    还别说,这个二十出头,样貌清秀的太监有些做导游的天赋,跟着朱怡成身边对于各处建筑如数家珍,而且还有些眼色,每当朱怡成在一处停下脚步,似乎对某一处有所兴趣的时候,这个小太监就能很及时地为朱怡成讲解这地方的来历和典故。

    这样一来,倒是让朱怡成兴致勃勃,一边游着一边看着四周的景色,走了足足一个时辰后,朱怡成有些累了,恰好不远处有处水榭,当即决定在此歇息一会儿。

    坐下不久,很快就有宫女端来了茶水瓜果这些,喝着甘香的茶水,今日的阳光明媚,照着花园中含苞欲放的花木令人心旷神怡。

    喝了几口茶水,听着小太监对这水榭的讲解,朱怡成突然兴起,问了问小太监的名字和籍贯。

    听得皇帝问起这话,小太监顿时又惊又喜,他知道自己一旦被朱怡成问起这些就表示他入了皇帝的法眼,也是他的机遇。

    “回皇爷的话,奴裨是保定人氏,入宫前叫江文堰,入宫后宫里给奴裨起了个小江子的名号……。”

    “江文堰,这个名字倒是不错,普通人家起这名的可是少见呀。”朱怡成听后顿时笑道。

    “皇爷圣明。”小江子垂首道:“奴裨家中原本有些薄产,祖父曾经中过秀才,奴裨的名字还是当年祖父给起的。后来祖父过世,家中又遭遇变故,奴裨十二岁那年净了身子入了宫,一直在宫中呆到如今。”

    “是何变故?”朱怡成饶有兴趣地问。

    小江子迟疑了下,这才说道:“回皇爷的话,奴裨家当年被圈了皇庄,家中之地被夺,家父告状无门悲愤交加,后又遭人陷害惨死狱中,家父死后家母过不多日郁郁而终,奴裨无奈这才……。”

    原来是这样,看来这个小江子也是可怜人。朱怡成心中这样想到,不过他也不可能只听对方几句话就相信,目光朝着站在小江子身边的太监望去,这个太监是从南京跟随他来的,一直都在身旁听差,虽然仅只有最低的太监品级,但对于现在的大明来讲,也算是太监中的大太监了。

    见他微微点头,朱怡成这才肯定这小江子所言不虚,再加上现在宫中留下来的人都经过核查,都不会有什么问题,而且这小江子也没那么大的胆量欺骗自己。

    对于小江子所说的圈皇庄一事,朱怡成之前只是听说过,毕竟他久在江南,江南这边虽然也有皇庄,但情况却和北方不同。要知道满清入关后势力大多集中在北地,而保定靠近北京更是当年圈地的重地。

    早在满清刚刚入关的时候,跑马圈地就导致许多百姓家破人亡,而后来虽然康熙亲政后缓和了许多,但这种事却一直都没停止过。甚至可以直到历史上满清中后期这种情况也有发生。

    询问了一二,小江子缓缓道来,朱怡成这才知道当年圈走小江子家的田地恰恰就是现在的满清建兴皇帝,也就是当年的八阿哥。

    建兴皇帝当年做阿哥的时候号称贤王,可实际上各个阿哥中地方势力最大,拥有财富最多的恰恰就是他。在他的手里,仅仅庄子就有几十处,田地更是数不胜数,而且这些地产都由他的门生代为管理,每年给他带来巨额的财富。

    也正是因为这些财富来源,使得他才有大量的金银拉拢其他阿哥和朝中官员,从而为他赢得了贤王的称呼。但是,这一切都是建立在老百姓的苦难之中,就如同小江子家中的遭遇一般,这样的情况比比皆是。

    “你家中还有何人呀。”

    “回皇爷,奴裨家中还有一个小弟和小妹,小弟今年十六,小妹十四,靠着奴裨在保定老家生活。其中小弟正在进学,奴裨是残缺之人,今生除了伺候皇爷外已不作他想,只希望小弟将来能够出人投地,挣一份功名恢复家业,至于小妹,奴裨希望她能找个好人家……。”

    小江子如此说道,说话时情真意切,看得出他说的不虚。朱怡成见了不免得心中有些感慨,当即对身边听差的太监道:“这小江子还算机灵,以后就由你带着吧,另外给他每月月钱再加上五元,以令其供养弟妹。”

    “奴裨明白。”那太监连忙说道,接着见小江子还傻傻地站着一时间没回过神,连忙悄悄一脚就踢在他小腿上。

    这一脚顿时提醒了小江子,小江子顺势就扑通跪了下来,向着朱怡成连连叩首谢恩。

    朱怡成淡淡一笑,也不说什么,一挥衣袖站起了身,直接离开了水榭。等朱怡成走出一段距离,那太监这才又踢了小江子一脚,笑骂道:“你小子倒是好运气,居然让皇爷瞧上了眼,以后需记得守好规矩,好生伺候。”

    “老祖宗恩德,小江子粉身难报!老祖宗今日的话,小江子铭记在心!”小江子感激万分地对太监说道,那太监见小江子知趣,微微点头表示满意,然后示意他赶快擦干眼泪,赶紧跟上朱怡成。

    转了一圈,朱怡成回到了养心殿,随后就让人去把孙嘉淦给招来,过了半个时辰,孙嘉淦急急赶了过来,见过礼后,朱怡成让孙嘉淦入座,随后直接向他询问起了关于满清在各处圈地和皇庄的情况。

    对于这个询问倒是让孙嘉淦有些意外,他原本还以为朱怡成找他来是为了其他事,但没想到问的是这事。不过孙嘉淦在北京这么多日,又一直忙于直隶一处的政务,对此倒是很是清楚。

 第八百三十四章 拨乱反正

    根据记录,满清入关后圈地最严重的是顺治年间,之后一直延到康熙初年。仅仅在北地,尤其是北京附近和直隶地区,所谓的跑马圈地的地亩高达一千六百万亩,造成了无数普通人家破产,甚至沦为旗下奴。

    这仅仅只是官方的数字,按照孙嘉淦所说,真正的数字恐怕还要多些。由于跑马圈地造成的极大影响,使得地方百姓怨声载道,民间甚至出现了连续不断的反抗行为。

    在康熙亲政之后,为缓和社会矛盾,康熙特意下旨停止跑马圈地,但这并不代表圈地的结束。

    终康熙执政时期,圈地事件依旧有所发生,只不过手段从最初的强横圈地变成了巧取豪夺而已,规模也小了许多。

    再者,康熙虽然下旨停止圈地,但却没有发还所圈之地,反而利用已圈的地搞起了皇庄、王庄和官田等等,把失地百姓当成了包衣奴,令其在这些土地上为满清耕作,从而获得利益。

    孙嘉淦大致讲了讲关于圈地的情况,朱怡成点头表示明白,随后询问眼下对于这些已圈之地,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