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叛贼-第4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失。”鄂尔泰信心十足地拍着胸口道。

    见鄂尔泰如此气魄,耿额松了口气,脸上也情不自禁浮现出了笑容。

    “鄂帅不愧是我大清名将,实话说,来前我可是担心的紧啊,就怕明军攻势厉害山西不保,眼下见鄂帅稳坐太原,又有如此雄心,这下可放心了。”

    “哈哈哈!”鄂尔泰顿时大笑道:“这明军也非三头六臂,一样都是血肉之躯。明军固然厉害,但也仅是仗着火器之利而已。其他的不敢说,我这军中火器着实不少,这几年来对于火器之战本帅也颇有心得,再加上山西不比中原,地形复杂,明军想一时间打跨我部根本是痴心妄想。”

    鄂尔泰这番话半真半假,他的部队的确是清军中的精锐,而且也是经历过大战的。这些年来鄂尔泰一直在防备明军的进攻,对于部队的装备和训练极其重视。

    眼下,他手中的火器部队的确不少,总数算起来有六个营的兵力。这些火器有些是满清仿造的,还有一大部分是从罗刹国那边买来的,虽然罗刹国在漠北之战后坑了满清一把,可毕竟两家依旧是盟友,从对方手里买些火器是很自然的事。

    何况,购买火器对罗刹国来讲也是买卖,罗刹人没有不答应的事。再者,鄂尔泰又是满清中极少见识过火器战法的人,为了训练他手中的部队不仅花重金从罗刹人那边搞来了教官,以协助他的火器部队成型。甚至鄂尔泰还通过贿赂的方式出大价钱在罗刹人那边招募了一批雇佣兵。

    这批雇佣兵人数不是很多,仅千人而已,但耗费了鄂尔泰的大量精力和投入。而且他以这支武装作为基础再加上所挑选的精锐组成了一支部队,这支被称为火器营的部队总额为三千二百人,全员装备罗刹国的精锐火器、大炮和佛郎机等,可以说是鄂尔泰的王牌。

    除去火器部队外,鄂尔泰还能调动万余蒙古骑兵协助作战,再加上他手里的十数万兵力,可以说是兵强马壮。

    正是有这些在手,鄂尔泰才能有如此底气。不过他对耿额所说的那些话另外一半却是以安他心,同时也是安建兴皇帝的心。

    假如鄂尔泰真的不怕明军的话,那么他这两年也不会一直只在山西和蒙古这边打转了,早就提兵直接主动进攻了。

    鄂尔泰不是傻子,他非常清楚明军的真正力量,要知道当初罗刹国亲自出马和明军打过一仗,双方都没占到什么便宜,而也是这么一仗,使得罗刹国明白了明军不是什么好对付的对手。

    满清中对于罗刹国最为了解的人除鄂尔泰外没有第二个,毕竟他一直都在和罗刹国打交道,非常清楚这些家伙是什么货色。再加上他手下有着罗刹人组成的雇佣兵,从他们这边也了解到了罗刹人对明军的评价。

    所以,鄂尔泰很清楚如果他自己主动进攻明军,那么必然会碰得头破血流。不过明军提兵来打他,以他之前的准备再加上山西的地形,同明军相抗一段时间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其实这点马功成心里也清楚,这也是当时朱怡成询问他需要多久才能彻底解决山西的时候他回答至少要大半年的时间甚至更久。

    要知道如今大明的军事实力已经冠绝天下,在全世界恐怕也就只有横扫欧洲的法兰西,号称欧洲搅屎棍的英国人还有罗刹国等寥寥几国精锐相比。

    此外,大明还拥有这些国家所不及的,那就是几乎无穷尽的人口基数再加上眼下大明不断进步的科技和已经开始形成的初步工业。假以时日,等大明真正完成工业转变之后,那么其军力变化将是翻天覆地的。

    鄂尔泰的一席话让耿额心中大定,多日来一直笼罩在他头上的愁云顿时消散了大半。

    不过,鄂尔泰虽然用这种方式先安了耿额的心,同时也告知耿额假如要真正和明军相抗以保万无一失的话,满清必须再给予他一定的支持,而这些支持就是粮草和军饷。

    “耿相,不瞒您,山西之地原本就不是产粮地区,再加上这些年的练兵,我手上实在是紧巴巴的。不知耿相此来皇上对此可有什么交代?能否拨多少银子和粮草?”

    见鄂尔泰用热切的目光望着自己,耿额只觉得有些心虚。说实话满清朝廷眼下也没什么钱,当初如果不是鄂尔泰拿下了漠北三部,从蒙古那边捞了一票,再加上去年攻击西域抢了不少东西回来的话恐怕早就揭不开锅了。

    这次他来山西主要是带着建兴皇帝的旨意过来,目的是要看看山西情况,安抚一下鄂尔泰,让他确保山西和关中绝对安全的。至于钱粮什么根本就没带来,甚至这个问题建兴皇帝也不知道如何解决。

 第八百九十三章 榨油

    迟疑了一下,耿额摇了摇头。如果是别人耿额或许会说些模棱两可的话,可面对鄂尔泰他却无法隐瞒。

    当即他长叹一声直言不讳,说了说满清朝廷现在的财政情况,等说完后很是抱歉道:“鄂帅,所谓皇帝不差饿兵,这道理我懂,但如今朝廷的情况想来鄂帅您也知晓。不过您放心,我来之前皇上特意交代过,无论如何都要想办法为您和隆公爷等解决这些问题,但是能解决到什么程度,这个我实在是无法保证。”

    “皇上也难啊!”听耿额如此说,鄂尔泰同样也是一声长叹:“想当年我大清坐拥天下,万国来朝。仅仅几年时间就落到如此地步,当年江南民变,谁又能料到终成心腹大患!先帝爷当年如能以举国之兵,雷霆万钧之势平灭江南,又怎能有后来之事?”

    鄂尔泰的话顿时就勾起了耿额心中酸楚,的确如此,当年的大清是如何威风?可现在的大清却又千创百孔摇摇欲坠,假如山西丢失的话,大清除了西逃之外再无去路,可就酸西逃又如何?等到了西域,大清还会是原来的大清么?

    一想到这,耿额眼中不由得湿润起来:“鄂帅此话不假,可惜这上天不佑啊!鄂帅久在北边,尚且不知皇上这两年过的是什么日子,每日里为国事忧心忡忡,身子骨大不如前,就连双鬓也已染白……。”

    “什么?皇上的身子竟然……?”鄂尔泰瞪大眼睛。

    摆摆手,耿额道:“鄂帅放心,皇上并无大碍,只是心力交瘁所至,如鄂帅能在山西为我大清打上一个大胜仗,这比灵丹妙药对于皇上更好。只要皇上高兴起来,不再如此忧虑,定能万岁万万岁!”

    “这就好,这就好啊!”鄂尔泰听到这才放下了心,神色稍稍缓和,可很快表情又笼罩了一层忧虑。

    “耿相,你我自己人,我也不瞒你。”鄂尔泰诚恳道:“以我部的实力,同明军暂时周旋绝对没有问题,如果有机会我也会尽量打个胜仗以安皇上之心。不过有句话我不得不说,这打仗不仅仅靠的军队和士气,更重要的是打的粮草军饷,耿相为上书房大臣又兼本兵,自然是懂得这个道理的。”

    “我晓得,我晓得!”耿额连连点头称是,但知道是一回事,可要解决又是另一回事。

    虽然这些年满清为了保证军力,对于关中和山西的部队还是极度重视的,不仅训练新军,更大肆购买和仿造火器,其目的不就是为了和明军抗衡么?

    至于钱粮的问题,满清在山西也有屯粮,再加上鄂尔泰之前在平定漠北三部所掠夺的收获除交给建兴皇帝一部分外,其余大部都留下来用来养军了。但问题在于养军和打仗是不同的,以山西原来的钱粮计算,仅仅只是作为养军和日常训练的话足够用上一年以上了。

    但是一旦打起来,这钱粮的耗费可是平日的几倍,作为上书房大臣和兵部尚书,耿额不可能不清楚这一点。按照估计,鄂尔泰手里的钱粮支持半年最多了,一旦半年之后钱粮接不上的话,那么就算他的兵再精锐也是无济于事,到那时候军队哪里还能打仗?恐怕不溃自溃。

    “这样吧,等我回去面见皇上,皇上定会另想办法,就算再从西域收集一些也必然要保证鄂帅之需。”想了想,耿额也只有这个办法了。

    鄂尔泰摇了摇头道:“耿相,西域路途遥远,一来一去没几个月根本不可能。再者兵事千变万化,谁都无法知晓明日会发生什么。所谓远水救不了近火啊!西域之事虽也是一种办法,但依我来看恐怕是来不及的。”

    “这……这如此是好?”耿额顿时焦虑起来,站起身走了几步转过头道:“鄂帅是否可以从蒙古那边想想办法?”

    “这怎么可能。”鄂尔泰苦笑道:“蒙古那边本就是苦哈哈,他们的日子过的都不怎么样。再说而今刚刚开春不久,这草原上的草也才长出来,过冬的牛羊都未恢复,哪里能救济得了我等?再者,这打仗我们还要依靠蒙古骑兵,一旦逼他们急了,可是要坏事的。”

    “这也不成,那也不成,这如何是好?”耿额顿时急了,两眼有些发红。

    “这个……我倒是有个想法,就不知道耿相是否同意。”

    “何办法?快快道来!”

    鄂尔泰迟疑了下,这才开口说了两个字:“皇商!”

    “皇商?”耿额先是一愣,接着马上就醒悟过来。对啊!这里可是山西,山西虽然不产什么粮,但是山西却有着其他省份没有的一样东西,那就是皇商。

    山西皇商又称为晋商八大家,起家于前明末年,靠着给后金也就是满清的前身走私起家。随着满清入关之后,这些晋商摇身一变成了皇商,百年来靠着朝廷的扶持赚下了庞大的家业,可谓富甲天下。

    在大明复兴之前,宁波商行未能行走天下之时,中国最出名的商团就是晋商了,这点所有人都清楚。虽说这些年来,晋商在大明复起后损失惨重,其中范家更是在南边吃了大亏,导致继承人身死,许多财产被大明直接查封。

    可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再怎么说这些皇商依旧还有着不少财富,就算在之前建兴皇帝无奈打过一次秋风,从他们手里敲诈出了不少银两外,但以对山西老抠的了解,他们的家财肯定留着许多。

    “没错,让这些人乐输一些,只要他们掏钱出来,就能解决问题了。”想到这,耿额瞬间云消雾散,不由得露出了笑容。

    “乐输?”听到这,鄂尔泰不由得冷笑起来:“这些老抠能拿多少出来?几万两?十几万两?还是几十万两?上回让他们掏银子,个个就如同死了老娘一般,如果这一次再让他们出钱,恐怕得哭天喊地了。”

    “他们敢!”耿额脸色一变,顿时道:“国家危难之时,不报效我大清难道还想守着这些银子不成?”

    “哈哈哈,耿相啊耿相,你可是未同这些人打过交道,要不你试试?看看他们会如何反应?”鄂尔泰笑着反问。

 第八百九十四章 奴才的银子

    耿额脸上怒气一现,但很快又成了无奈。

    官做到他这地步如何不知道这些事,他耿额虽然满清贵族,可也是从小官一步步做上来的,更何况他还当过御使。

    官场上阳奉阴违是很常见的事,至于这些皇商他也是打过交道的,所谓无商不奸说的就是这些人。别看这些皇商在朝廷面前唯唯诺诺,碰上灾情还会主动报销,但骨子里的一些东西是永远改变不了的,这就是对财富的贪婪和欲望。

    去年的时候,满清为了解决财政问题采取了两个政策,其中一个政策就是攻击西域,以西域各国的财力来支持满清的统治。而另一个政策就是向满清各皇商包括一些地方商贾进行摊派,其中山西就是重中之中,前前后后从山西榨出了几百万两白银,这才让建兴皇帝度过难关。

    眼下时间才过去了一年而已,再一次向这些人伸手,耿额也想得出来这些人会是什么反应。但是以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件事无论如何也必须要做,就算他们拿不出之前那么多银子,就算出当时的一半,甚至更少些也是好的。

    当即,耿额长叹一声,对鄂尔泰道:“就算有难处,这事也得试试。这样吧,你我一起上书皇上,拿几个官位出来,只要他们肯掏银子,就算给几个二三品的大员又如何?至少也能筹集些钱粮。”

    “哈哈哈,耿相啊耿相。”听到耿额这样说,鄂尔泰摇头笑道:“用银子换官位?如果是在几年前,这一定不成问题。可是耿相,如今这情况下您觉得这些老抠还愿意这么做么?”

    “怎么?难道……。”耿额瞬间就瞪大了眼睛。

    微微点头,鄂尔泰低声说道:“耿相远在西安,不知道山西之事也是正常。其实不瞒耿相,中原之败后山西商贾就同我大清有些想法了,尤其是去年时候皇上在山西摊派了这么多银子,这些商贾大户表面不说,可心里却是怨的很。其实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