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叛贼-第5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谁想,穆林得却迟疑了下,没有马上开口,直到鄂尔泰的目光扫来,穆林得这才说道:“这消息是从南边传来的,大明那边宣扬,说是皇上已经被人害了,如今朝廷做主的是四……雍王。”

    说到这,穆林得连忙起身,屈膝跪在鄂尔泰前,神色忐忑道:“奴才胡言乱语,此消息恐怕是南明故意放出来用来动摇我大清军心的,还请主子不要怪罪奴才……。”

    看着穆林得,鄂尔泰的脸色极为难看,这更让穆林得心中不安。他情不自禁低下了头,再也不敢发出一言,准备忍受鄂尔泰的责罚。

    可谁想到,过了片刻后鄂尔泰却长叹一声,双手伸出直接把穆林得扶了起来,而在这时候穆林得在鄂尔泰的目光中分明看到了复杂的神色,这其中有迷惘,有痛惜,有震惊,有恍然,也有无奈……。

 第九百六十三章 柔佛归明

    虽然鄂尔泰心中早就有所预料,但穆林得带来的消息依旧让他心神震惊,看来雍亲王掌控大权,建兴被禁的消息不会有假,大明虽是敌国,他们所散布这个消息自然如穆林得所言是要动摇大清军心,可是这件事十有八九可以确实了。

    心里长叹一声,叮嘱穆林得千万不能把此事告知其他人,不过这样安排也仅只是聊胜于无罢了。因为鄂尔泰知道,这个消息瞒不了多久,何况大明已在大肆宣传,恐怕用不了多久其他人就能知道。

    让穆林得下去休息,鄂尔泰思索了一下,走到桌边取出奏折写了起来,这份奏折他写的极其艰难,涂涂改改写了好久这才写完,然后由仔细读了一遍,重新撰抄一份,再用火漆小心封好,这才让人以八百里加急发往甘肃。

    清廷的变局打破了朱怡成原本的计划,使得朱怡成原本意图一举在山西和关中歼灭清军主力的想法破密。虽然最终拿下了关中和山西,再加上西南三省如今仅剩云南,以明军在贵州和四川的布置,界限打下云南也已是注定之事。

    不过山西那边鄂尔泰采取的焦土政策让大明措手不及,非但无法以马功成部为主力直接消灭鄂尔泰部,而且因为如此状况使明军只能稳固地方,同时加紧救赈山西。

    这些事,都让朱怡成心中暗恼,更有一种一拳打空了的郁闷。再加上山西那边又牵涉极广,同样也使得大明朝廷牵涉了许多精力。不过还好,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王樊利用各商行的支持,源源不断的粮食开始输入山西。巡抚山西的孙嘉淦也渡过了最艰难的开始,在诸如董铭等几个得力协助之下,勉强稳住了山西局势。

    当消息传来后,一直关注此事的朱怡成总算松了口气,虽说眼下仅仅只是救赈,朝廷仅能让受灾山西百姓生存下去,接下来需做的事还有许多,可这毕竟一切都在向好的方面转变。

    按照军机处的判断,山西这次元气大伤,如果要彻底恢复过来没有两三年是绝对不行的,何况在大同的清军依旧虎视眈眈,马功成的大军不仅要镇压地方以防不测,同时也要防止清军再次南下,稳住战局。

    对于这些坏事来讲,倒也不是没有好事。就在山西那边救赈开始后不久,一个好消息就从南洋传了过来。

    之前王东率大明舰队拿下了吕宋,眼下吕宋已成了大明之土。原本按照计划,在解决吕宋后,大明这边第二个目标就是柔佛,可计划没有变化快,再打下吕宋后,因为吕宋局势复杂,大明舰队考虑到朝廷对吕宋的完全控制,王东在请示朱怡成后决定把吕宋好好清扫一下。

    这一次清扫,说白了就是扫荡,以吕宋本岛为基础,再加上吕宋周边的各处岛屿的部落进行清理,以确保大明在吕宋未来的统治基础。这么一干就是好几个月的时间,终于基本扫荡干净,同时大明也在除马尼拉外,在吕宋北部和东部几处新设了军港,以供海军驻扎,同时对吕宋本岛内部进行深入。

    做完这些,王东这才再一次聚集舰队出兵柔佛,相比吕宋,柔佛虽小,可柔佛却比吕宋更难。这不仅是军事上的,同样也是政治上的,因为吕宋虽大,却是一盘散沙,而且西班牙人才是吕宋的殖民者,至于这些土人们只是西班牙人利用进行统治的工具。

    但柔佛不同,柔佛是一个完整的国家,其地盘和人口数量虽比不上吕宋,可是他们的战斗力却极强,这么多年来,由于柔佛特殊的地理位置,打柔佛主意的可不是一家,无论是最早来到远东的葡萄牙王国又是后来到来的荷兰、西班牙、英国、法国等这些国家,无不对柔佛有浓厚的兴趣,而且还曾经出兵柔佛,意图一举征服这里。

    可是因为柔佛的顽强抵抗,再加上各国之间的相互牵制,导致直到如今还未有一个国家能够彻底征服柔佛。无奈之下,各国只能私下达成协议同柔佛谈判,从而使得柔佛成了一个比较特殊的存在。

    这也是在之前,乔治丘吉尔企图让威廉亚当斯说服大明,以获得柔佛为代价从而换取大明夺权吕宋的条件。不过这个要求被朱怡成直接拒绝了,而且威廉亚当斯也明确告诉乔治丘吉尔,作为东方的霸主,大明绝对不允许柔佛这样的要地落入其他国家之手,大明控制柔佛是必然的,英国如果不想同大明展开战争的话,那么千万不要再打柔佛的主意。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乔治丘吉尔最终还是退而求次,把柔佛换成了文莱。这点,已经得到了大明的认可。在协助大明拿下吕宋之后,英国东印度公司就迫不及待地开始出兵文莱,只可惜的是文莱虽小却不好打,英国舰队几次攻击未果反而受到了文莱顽强抵抗,无奈之余只能求助于大明,并且联系葡萄牙的远东舰队,意图摩拳擦掌再攻文莱。

    先不去说英国人那边,反正大明的许诺已经完成,至于打不打得下来那就是英国人自己的事了。除非英国人再拿出诚意来,要不大明是绝对不会插手文莱的。

    柔佛,在是大明在拿下吕宋后的重要目标。但王东在摸清楚了柔佛情况后也很清楚,大明要想用打吕宋的方式拿下柔佛倒也不是不可以,不过占住此地后,大明就会面对柔佛顽强的反扑,这对于大明在柔佛的通知,和未来以此控制住海峡的政策会造成矛盾。

    所以,面对柔佛大明采取了令一种政策。由于柔佛王国原本就是大明的属国,而且现在的国王并非是柔佛王室血脉。这个国王之前只不过是前国王的首相罢了,是通过篡位上的台,所以从这点来讲,柔佛王的王位名不正言不顺。

    再者,大明复国后,柔佛一直未有派使臣归顺大明,这也给了大明正当出兵的理由。当即王东就打起了替柔佛前王室复国,并且上国讨伐属国不臣的名义出兵,再加上柔佛原本就有不少华人居住,这么多年来这些华人早就和柔佛当地人融为了一体,在他们的宣扬之下,大义自然是站在大明这边,而如今的柔佛王只是野心勃勃的乱臣贼子罢了。

    除此之外,王东还从民间找了一个号称是柔佛王室的遗孤,至于这个还不懂事的娃娃身份真假对于王东来讲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这么一个棋子在手,大明就能理所当然地联合柔佛百姓和忠于前王室的臣子、将领、甚至军队,然后解决掉现在的柔佛国王,在名义上复兴真正的柔佛王室。

    事实也是如此,在大明高举大义旗帜,还有前王室继承人在手的情况下,原本铁板一块的柔佛很快就从内部瓦解了。尤其是随着大明的舰队出现在柔佛,并且用大炮轰击城市,又派出陆战部队向柔佛王国展开进攻的时候,那位篡位者身边的支持人越来越少,而同时有更多的人转投向大明这边,投靠了他们所认为的真正的国王。

    柔佛之战,前期准备足足花了好几个月时间,可当战争爆发后却很快就有了结果。当大明的将士踏上柔佛的土地一刻起,前后不到半个月的时间,众叛亲离的国王就被自己亲信所杀,而他的脑袋也成了以献给真正国王的礼物。

    拿下柔佛,王东当众宣读朱怡成的圣旨,册封那孩子为柔佛国王,并授金印以示正统。同时,效仿之前的琉球故事,大明理所当然地在柔佛取得了军港和国内驻兵权,同时因为考虑到国王年幼,大明将派干臣以辅助国王,同时再由德高望重之人担任太傅。

 第九百六十四章 柔佛总督府

    “这个王东……。”在京师的朱怡成看着王东送来的捷报,忍不住笑了起来。这些日子,朱怡成很少有这么高兴了,自清廷有变后,朱怡成脸上的笑容就褪去了许多,而今天听闻柔佛归明的消息后,久违的笑容再一次浮现在他的脸上。

    “柔佛归明,南海皆在陛下掌中,我大明之盛千古未有,臣为陛下贺!为大明贺!”坐在对面的邬思道笑容满面,在一旁小江子的搀扶之下起身,郑重其事地向朱怡成道贺。

    今天邬思道入宫是皇后李娟儿安排的,这些日子朱怡成心中的烦恼她看在眼里,但作为皇后她无法插手政事,虽然朱怡成并不在意李娟儿过问国事,可她自从成了皇后后就主动放弃了之前协助朱怡成理政的权利,做到了一个为皇后,为妻子的本分。

    这也是如今大明对于这个后宫之主极其敬重的原因,大明有如此贤后,如何不兴?同时,太子之位也是根深蒂固,所有人心里都清楚以朱怡成对李娟儿的宠信,再加上李娟儿在朝野内外的威望,太子绝对是大明未来的不二人选。

    邬思道入宫,只是作为朋友陪朱怡成下棋散心,并且通过这种方式让朱怡成的心情得到舒缓。但没想到,棋子仅只是下了一会儿的功夫,王东从南洋的捷报就送了过来,看完捷报后,朱怡成瞬间一扫烦恼,当即就畅怀大笑。

    “哈哈哈,邬先生今日所贺可是难得。”瞧着邬思道郑重其事的样子,朱怡成故意笑着同他打趣。

    邬思道脸上同样浮现着笑容,但又坦然道:“陛下开疆之局,千古未有,先不说远在万里的新明,而如今南海吕宋、柔佛一一入陛下瓮中,尤其是后者,拿下柔佛,整个南海皆为我大明所控。如此大喜,臣自然要贺,此乃创千古之局,开万年之世之基业啊!”

    听着这番话,朱怡成的心情更是舒畅,他笑着点点头,让小江子先把邬思道扶着坐好,邬思道腿脚一向不便,之前还能自己用拐走动,但自北归京师后,也许是因为北地的天气原因,近日来这腿脚越发不好了,朱怡成前些时候还特意让太医看过,但太医也拿不出什么好的方案,只是说北地气候不适还需多静养之类的话。

    原本朱怡成还担心邬思道会借此之由再次上辞归乡,毕竟邬思道这人的性格和脾气朱怡成是很清楚的,而且对于他来说什么荣华富贵和官职爵位并不看在眼里,能够亲手辅助朱怡成重兴大明,对于邬思道而言已是心满意足了。

    不过,这一次邬思道却未提出这些,这倒让朱怡成心安了不少,并且心中暗暗感激邬思道,因为他清楚邬思道这么做是特意安他之心,同时也是为了太子的学业。

    “邬先生,柔佛已归,虽然柔佛国尤在,其国如今仅只是掌控而已,如想彻底归于我大明还需些时日,不知邬先生有何可教朕的?”

    邬思道听后笑着道:“其实陛下已效仿琉球故事做了安排,如今其国之王年幼,只需徐徐图之自然水到渠成。但臣倒是有几句话想说上一说,就不知……。”

    “有话直说便是。”朱怡成说道,同时亲手为邬思道倒了一杯茶。

    邬思道连忙谢过,略思索了下开口道:“柔佛效仿琉球故事,陛下此举并无不妥,但臣以为柔佛同琉球有三处不同,还需陛下在意。”

    说着,邬思道先伸出一根手指:“柔佛远在海外,虽为大明藩国,却不比琉球。要知琉球自数百年前就已归俯中原,并改汉姓、易汉服、言写行为无不效仿我中原文化,数百年下来其国上下早已同我中华相似。而柔佛之地却是不同,其国国君至国民并未有归化,说白了仅只是个彻彻底底的外藩蛮国罢了。”

    听到这,朱怡成微微点头,这的确是个问题,文化认同基础不一样,这是柔佛和琉球最大的区别。假如说琉球人,尤其是琉球百姓,对于天朝上国的向往是根本不用蛊惑的,他们甚至巴不得摇身一变从琉球人成为明人。有了这样的基础,琉球并入大明所考虑的仅仅只那些世家大族而已。

    但柔佛不同,虽说早在永历年,柔佛就成了大明属国,但这种属国同大明之间的联系仅仅只存在于名义上罢了。或许有极少数的柔佛贵族或者平民对于大明有所向往,但这所占的比例极少。而大多数柔佛百姓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