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数柔佛百姓甚至包括国中的王室和贵族等,他们依旧如故,对于大明并没有丝毫归属感。
“其二,柔佛国大而琉球国小,其人口也无法相比,自然归化起来也更为艰难。”邬思道提出了第二个不同,这同样让朱怡成表示认同。
至于第三个不同,邬思道迟疑了下这才道:“至于其三嘛,那就要说到西方各国了。之前西方各国无不对柔佛之地垂涎三尺,但却一直未能拿下,这足以证明其地的重要。而如今我大明携天朝之威,并取外援先取吕宋,之后转而拿下柔佛,这从表面看是有了好的开端。但是陛下千万不要忘记,这西方各国今日或是盟友,明日或就成为仇敌,尤其是占据柔佛后等于遏制住了南洋要道,再加上柔佛彻底归化需要时间,一旦其中天下局势发生变化,恐怕要生变数……。”
最终,邬思道并没说得太过深入,可他的意思却明确表达了出来。这话说完后,朱怡成思索良久最终点了点头,承认邬思道的顾虑是对的。
接下来,朱怡成和邬思道不再说柔佛之事,只是继续下起了棋,仿佛刚才一切都没发生过。
等到第二天,朱怡成在朝会上宣布任命,刑部右侍郎张凌晨转任柔佛总督,这个任命让众人皆是一惊,要知道吕宋之地大明仅仅只是设府而已,但如今比吕宋小的许多的柔佛反而直接设了总督这样的职务,而且还把张凌晨这种级别的高官调任柔佛担任总督,这足以看出朱怡成对柔佛的重视。
不仅如此,朱怡成还通过军机处一口气调任了朝中六部的十几个官员,这些官员级别高的有五品,级别低的也有七品,这些人将同张凌晨一起前往柔佛。此外朱怡成又特意指定通议大夫、翰林院侍读学士白晨为柔佛幼主的太傅,以辅助其治理国政。
至于军事方面,除去驻扎的海军外,陆军方面全部归由总督府管辖,并加设柔佛都指挥司作为总督副手。
第九百六十五章 何显祖进言
府中。
何显祖坐在主位,次位坐着的是白晨。
白晨是通议大夫、翰林院侍读学士,他的官位虽比不上何显祖,可作为翰林院侍读学士的白晨而言,他在朝中却也是炙手可热的人物。
要知道在前明时期,只有担任过翰林院侍读学士的官员才有入阁的可能,虽说如今朱怡成已废除内阁,改为军机处,但作为这一层次的官员却依旧和普通官员有所不同,翰林院侍读学士出身可以注定了他的光明前途,将来入军机机会极大,就算外放怎么说也是封疆之职。
何况,朱怡成今天在朝会上已经宣布白晨去柔佛的决定,也就是说等到了柔佛白晨就将成为柔佛王的太傅,这意味着什么?其答案是相当明显的,所以朝会之后,许多官员都来向白晨表示祝贺,而白晨在欣喜之余也有些忐忑。
先入宫见了朱怡成,等出宫后白晨没有马上回自己的家,而是直接找到了何显祖之处,以学生的名义登门拜见何显祖。
白晨自称其为学生,其实这倒也没错,因为当年何显祖曾经担任过一次大明科举的副主考,而正是那一回,白晨高中进士,随后入了翰林院任职。
只是这种师生之谊仅仅名义上的,后来何显祖远去海外,这一呆就是好几年,直等到何显祖完成了琉球之事,重回大明之后,两人同殿为臣这才有所交往。
按理说,官员私下会晤容易被人攻击,尤其是像何显祖这样的官员,私下见刚刚被任命海外的白晨。如果被御史得知,直接上书弹劾结党也不是不可能。不过今日白晨来拜访何显祖却是得到了朱怡成的同意,这才会有两人大模大样地在前堂坐着喝茶的情景。
对于白晨为何来找自己,何显祖心里自然是一清二楚。朱怡成要效仿琉球故事,以控制住柔佛,这点何显祖是知道的。所以当白晨来后,先是客套了一番,然后就渐渐引入正题,何显祖倒也不藏着,直接把当年自己在琉球的一些事讲了讲,而白晨仔细听着,时不时还出言询问几句。
对于白晨去柔佛,何显祖并不在意,毕竟无论是谁大明终究是要派人过去的。何况白晨名义上还是自己的学生,在这个时代师生的关系说起来还是很牢靠的,虽然这个学生之前同他并不亲近,不过这感情总是能培养的嘛。今日何显祖毫不藏私向白晨传授自己在琉球的心得,这不仅是朱怡成乐于看见的,同样对于何显祖来看也是件好事。
这一讲就是好久,直说的口干舌燥,何显祖这才寥寥讲完,随后又从怀中取出一份东西,笑着递过去道:“此乃我在琉球时的随笔,虽只是无聊之余随意所写,想来也能给予启发,今日你来,这东西就送于你了。”
白晨双手接过,翻开细细一看,正如何显祖说的里面记载的都是何显祖在琉球时的一些平常东西,不过这其中还有着何显祖当时如何同琉球王室、贵族重臣之间相处的记录,甚至还包括了后来又如何发动,清除琉球那些大族的经过……。这东西何显祖虽说的平常,但对于白晨而言无疑是给他指出了一条光明大道,见到此白晨心中感激莫名,连忙起身郑重其事地谢过老师。
“你我之间不用说这些,再说了这柔佛之地重要不亚于琉球,甚至从地理位置来讲对于我大明更甚。这次皇爷亲点你去柔佛,你只需记得用心办事这四字!等到功成归来那日,入军机自是水到渠成。”
何显祖笑眯眯地看着白晨,以前辈的身份指点着他。白晨心中感激,连连又是道谢。
“老师之恩,学生铭记在心,定不负陛下和老师的信任。”白晨没想到事情会这么顺利,神色中满是欣喜。
点点头,何显祖又说了几句鼓励的话,随后拿起边上的茶盏。见此,白晨这才起身告辞,何显祖亲自把白晨送出了府,等白晨走后,看看天色,何显祖回府换了官服,随后直接就去了皇宫。
不多久,何显祖来到宫中养心殿,正在看着奏折的朱怡成仿佛早就知道何显祖要来似的,见他到后让他先坐,等批完了手中的奏折后,这才抬起头来。
何显祖一五一十地讲了讲白晨前来拜访的事,同时也把自己送于白晨的东西说了。朱怡成喝了口茶,点点头道:“此事做的不错,白晨这人本事还是有的,让他去柔佛磨练几年,回朝之后或堪大用。”
“皇爷圣明!”何显祖连忙道:“臣也是如此认为,只要白晨在柔佛有所作为,再加上皇爷的一番安排,或用不了几年,柔佛归化大明指日可待。臣在此提前祝贺皇爷,我大明掌控南海,纵横天下,开千古未有之盛世。”
“哈哈哈,这话还为时过早,等真有如此一日再说吧。”朱怡成笑着如此道,话中虽然没有承认,可话语里内心的那种得意依旧是显露无疑。
何显祖陪笑着称是,按理说他进宫见朱怡成汇报完此事就可以告辞了,但今日何显祖分明还有其他事,只见他迟疑了一下,开口道:“皇爷雄心天下皆知,我大明如今之疆域也是千古未有,尤其是海外之地,更是称霸寰宇,万年基业其势已成,但臣却有一丝顾虑,却不知……。”
朱怡成看了何显祖一眼,示意他继续往下说。
何显祖道:“前些时候满清变故,虽给我大明造成些许麻烦,却已再无翻身可能,我大明之需稳扎稳打,徐徐而进,料满清也只有最终败亡一日。至于海外,如今已拥有琉球、北海(北海道)、新明、吕宋和柔佛五地,接下来依军机处之前方案,海军会由南海继续向南,寻那海外巨岛(澳大利亚),以揽其土。如此,不出十年,我大明势力就将遍布天下,实乃幸事。”
说到这,何显祖顿了顿,又露出了担忧之色:“皇爷,如今海外之地越加广阔,这对于大明而言是好事,但也不能不防。皇爷需知,除琉球等地外,大明或可直接掌控,但新明却远在万里之外,来往极为不便,如今新明之地移民不少,几年下来已近百万之众,再加上新明的殷人归化,治下百姓何止千万?想来数十年后,其地军民恐不亚于本土,但新明之政却未有变,臣以为皇爷还需尽早安排,以防未来之患啊!”
第九百六十六章 臣子欲望
何显祖这番话让朱怡成顿有所思,虽然何显祖对此事只是提及,却未有深讲,但他的意思已经很明白了。
自几年前大明派舰队前往新明,这些年里新明的发展迅速,如今新明已占了新大陆近半的地盘,虽然因为东进后同法兰西帝国势力范围相接,从而新明同法西联军狠狠打了一仗,这一仗表面未分出胜负,但实际上却是大明吃了点亏。
毕竟,大明在新明的根基不稳,其势力扩张也太过迅速。而且无论在军力又或者对地方的控制都不如强大的法兰西帝国,何况对方还有西班牙联军协助。如果不是后来英国人在法国人身后趁机捅了一刀子,恐怕最终的结果是大明直接西撤,丢失大片控制区。
自此战之后,新大陆暂时恢复了平静,大明、法兰西和英国三大势力暂时谁都奈何不了谁,以此形成了平衡。各自默契地划分了地盘,现在大明同法兰西以科罗拉多河西岸和落基山脉西部为界,把已经伸出的触手缩了回去,转而向北也就是后世加拿大西海岸方向发展。
也是因为此战,使得朱怡成对于西班牙王国恼怒不已,这才有后来的吕宋之战爆发。而现在,新明的明军虽同法兰西相安无事,可对于西班牙方面却没有那么好脾气,直接延太平洋向南,不断蚕食西班牙在北美的地盘,弄得力量不足的西班人叫苦不迭,尤其是当吕宋陷落的消息传来后,西班牙总督府更是大惊失色,一方面紧急向本土求助,另一方面向法兰西在北美力量求援。
虽是两国,可再怎么说如今西班牙究竟是法兰西的保护国,其国王也是波旁王朝血脉。所以,法兰西方面对于节节败退的西班牙也不能不救,在法兰西的介入之后,明军也适当地停止了对西班牙殖民地的进攻,随后再把精力放到了新明内政之中。
从占地来看,眼下新明所占之地已超过了本土近半,至于人口大明的移民也超过了百万,如果加上归附的印地安人话,总人口何止千万之数?除此之外,还有部分到新大陆的欧洲人也在新明的统治之下,对于大明来讲人种不是问题,中华文明对外来文明的同化一直占有优势,何况在大明本土原本就是欧洲人入大明籍的例子,其他的不说,仅仅在澳门一地,除原来的葡萄牙商人外,其余各国商人加入大明的可不在少数,现在这些归化人个个早就以大明子民自居。
如此大的地盘,再加上不断兴起的城市,大明在新明的发展可以说是极为喜人。再加上随着矿山和资源的开采和利用,新明也渐渐开始摆脱了依靠大明输血的初期,已有了自身造血的功能。
从这点来讲,不出数十年,新明就可以成为一片沃土,而其的未来也是令人可喜的。
“何卿有心。”朱怡成平淡地说道。
何显祖心中顿时大喜,表面上依旧摆出一副忠心为国的样子。
“对于新明之政,何卿可有解决之道?”朱怡成开口问道。
“此事兹大,臣不敢妄言,臣窃以为皇爷可咨询军机,以策群臣之力。此外,臣以为我大明海外之地已不同往日,而且各地来往本土距离近远不一,朝廷或可专设一衙门统一管辖,以成定例。至于其他的,臣暂时还没想到……。”
朱怡成点点头,神色中带着柔和:“何卿忠心为国,朕是知道的,这件事你先写个条程上来,待朕看过后再交由军机处议吧。”
“臣领旨!”此时此刻,何显祖心中简直就如吃了蜜糖一般那个乐啊!高兴劲别提有多少了,等他离开养心殿时,整个人走起路来更是带着风。
何显祖走后,朱怡成的脸上露出了笑容,这笑容自然是对于何显祖刚才所提的那事。
要说何显祖,此人当年被困杭州,无奈才投了大明。在满清之时,何显祖做官的本事不小,靠着专营得了布政使之位,之后又暂待巡抚,说起来也算是封疆大吏。
可实际上满清之后那么快就丢掉浙江,何显祖投明却是主要原因之一,此人要论风骨不怎么样,倒是很识实务。投明之后,朱怡成随手给了他一个侍郎之职,但却未给予他什么实际权利,为了取信朱怡成,之后何显祖倒是花了不少功夫,这才渐渐入了朱怡成眼里。
在朝中,对于何显祖的风评不一,有不少人认为何显祖此人善于见风使舵,又爱溜须拍马,并算不上什么干臣。但是在朱怡成看来,何显祖虽有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