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叛贼-第5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到这,张氏顿时自觉有些失言,连忙停下了口。自己的丈夫自己心里清楚,这些年陈清仁虽然安于现状,可是心中未免也有些不甘,其他的不说就说这个爵位,一直都是横在陈清仁心里的病,曾经几次他感慨到,假如当年能在军中多呆些日子,那么自己至少也有民爵的身份,而且也不会仅仅只是六品官了。

    但就算这样,张氏更清楚陈清仁的想法,所以不再说下去,以避免陈清仁心中不高兴。

    谁想,张氏正为陈清仁继续洗着脚的时候,陈清仁突然问道:“勇儿今年九岁,康儿也八岁了,这时间过的真快。”

    “是呀,我现在闭上眼还想起当年老爷娶我过门的时候呢,这转眼勇儿和康儿就已经进学了,就连娴丫头也不小了,再过上几年就得给她找婆家了……。”

    想到自己的儿女,陈清仁心中不免也有感慨,时间飞快,转眼就逝,自己儿女,尤其是七岁的女儿,再过上几年就要给她找婆家了。等到儿女成家立业,自己这一辈子也就要即将过去,而他又能给儿女留下些什么呢?

    家财?陈家略有,但却不多。官位?陈清仁眼下仅仅只是六品。至于爵位就更不用想了,等到他退下去后,陈家子孙就得靠他们自己,自己也出不了什么力。想到这,陈清仁的心中就是一阵阵烦躁,更有着不甘,难道这就是自己子孙后代的未来么?

    “或许,去新明也改变这一切的好机会,那么多人去了新明都没事,我去又如何?假如能在新明搏一个前程,甚至可以封爵的话,至少我陈家之后三代无忧。当年因为怕死才未留在军中,可如今却只是换个地方当官,为何不去呢?况且听说新明那边金银颇多,物产丰富,如果能在新明再置一份产业的话,这也是不错的出路……。”

 第一千二十八章 兄弟争宠

    北方的冬季异常寒冷,虽然前明末期的小冰河时期已逐渐过去,但在冬季的北方,这鹅毛一般的大雪覆盖之下,整个北地放眼望去都是一片白茫茫。

    如今,北方除了天津港外还有寥寥无几的船只出入,其余几个港口都已经停航,无论是战舰或者普通商船,不是在锚地停泊,又或者直接拉进船坞休整,就是直接南下,往日热闹而繁忙的码头变得冷冷清清。

    可就在天津港外,一艘巨大的军舰正朝着北方而去,而在这艘军舰内,舱门隔绝了外面的寒风,室内烧着炭火,暖洋洋的如春季一般,大明陆军上将,大名鼎鼎的鸭王朱一贵朱大将军正坐在舱室内悠然自得地就着花生米儿喝着小酒。

    “大哥,这酒不错吧,这可是兄弟我好不容易搞来的。”一个身着校尉服饰的中级军官堆着一脸笑,提起酒壶给朱一贵杯中续满了酒,随后从桌上的碟子里捻出一颗炒花生,两指熟练地一捻,红色的外皮剥去,露出里面微黄色的果肉,随后直接往嘴里一丢后心满意足地嚼了起来。

    “这酒不错,虽然烈了些,但喝起来倒极是舒服。”朱一贵又抿了口酒,点头赞道:“没想到这山西穷地方会有如此好酒,之前黄朝云将军给我捎了些出自贵州的白酒,说是茅台特产,可相比起来我倒是更喜欢这种汾酒。”

    “这是自然。”朱一贵的老兄弟吴外,也就是绰号吴歪嘴的那家伙顿时就笑着连连点头:“贵州那鸟不拉屎地方能出什么好酒,这山西汾酒可不一般,当年可是进贡宫里的御酒。要不是兄弟我在马帅部下,先行打进了太原城,还弄不好这些美酒呢。这不,兄弟我一听大哥您召唤,直接就把弄来的酒全给带来了,就是为了孝敬大哥您……。”

    “马屁精!”在一旁没出声的黄殿心里忍不住暗骂一句,原本一直以来跟在朱一贵身边的人是他黄殿,眼下这个吴歪嘴来了,拍起马屁比自己还用力三分,而且这朱一贵似乎还特别享用。

    “难道,是我的水平降低了?又或者跟着老大时间长了,自己拍马屁的方式让老大有审美疲劳?要不吴歪嘴怎么能这样让老大开心呢?”想到这,黄殿心里不愤,但又有些无可奈何,只能仔细琢磨着这件事来。

    朱一贵顿时哈哈大笑,手指着吴外打趣了他一番。说实话,和吴歪嘴在一起,让如今的朱一贵想到了当年自己和几个兄弟在福建的往事。那时候自己还是一文不名的普通人,而这些兄弟也都是跟着自己混的小混混罢了。

    当年的朱一贵,靠放鸭起家,可家中依旧贫寒,甚至连娶老婆的钱都没有。亏得后来的谢寡妇,也就是现在的朱谢氏不弃,这才能勉强度日。

    谁想一转眼,如今他朱一贵也算是大人物。肩膀上扛着将星,鸭王的大名更是远扬。更要紧的是,他早就有爵在身,而很快这爵位又将升上一升,到时候一个侯爵之位是妥妥的,有了这些在大明也算是真正的高级勋贵阶级了。

    吴外原本在马功成部下,但这家伙运气不太好,再加上军中又不像和黄殿一般有着朱一贵的照顾,更要紧的是吴外这小子也不争气,在军中没立下什么大功,所以折腾到现在仅仅也只是个校尉。

    这也是朱一贵派人找到吴外,让他从山西军中改跟着自己,吴外想都不想就一口答应的缘故。

    吴外不傻,跟着朱老大有肉吃的道理他早就知道,当年就是这么混的。如果不是后来投了明军,朝廷特意把他们几个打散了入各军话,他吴外巴不得一直跟着朱一贵呢。

    其他的不讲,仅仅看黄殿这小子。要知道这小子当年和自己是一起搏出身的,兄弟之间基本没什么区别。可是这八九年下来,跟着朱一贵的黄殿是一路高升,眼下居然已经成了副总兵了,在自己面前一副人模狗样的架势,自己一个小小校尉要在外面见了这家伙还得主动行军礼,着实让吴外羡慕不已。

    眼下朱老大召唤,又有着兵部和陆军总部的调令,自己不来才是傻瓜呢!所以为了给多年不见的朱一贵一个好印象,吴外做了充足的准备,更是见了朱一贵后大哥长大哥短的不断拍马屁,果然不出所料,这效果显著,朱一贵显得同自己无比亲切。

    当年一起从福建出来的兄弟们,除了现在坐着的三人外,还有李勇和颜子京。他们两人如今虽没有黄殿的副总兵那么级别高,可也比吴外远混得好。

    其中李勇已是转至地方,任湖南都指挥使司的都指挥佥事,官居从三品。至于颜子京在杨勖杨大帅中当着参军,也是正四品的参谋之位。不过他们两人这一回却没同吴外一起调归朱一贵,至于原因是什么,无非是他们混的还不错,再加上朱一贵或许有他的另外考虑,也没勉强他们。

    “大哥,朝中不是说开了春后就要封爵么?为何这大冬天的您就急着出海呢?”喝了口酒,吴外突然不解地问道。

    朝廷封爵这事已经传出去了,眼下大明许多人都知道,以朱一贵的身份和地位再加功劳,必然在封爵行列之中。除去已经定下的十大公爵,朱一贵封侯没有丝毫问题,其区别就是一等侯还是二等侯了。

    按理说,这时候的朱一贵应该继续在京中呆着,耐心等待过了年后开春封爵大事。而偏偏朱一贵却没留在京师,也没有南下江北,反而在见了皇帝后直接领着他们几个坐海军的战舰由几乎停滞的天津港登船出海。

    “你懂什么,大哥如此做自然有大哥的用意,大哥如今是什么身份?现在出海当然有出海的道理。”朱一贵还没说话,一旁的黄殿倒是先说了话。

    黄殿不客气地讲道,同时摆出一副你晓得个屁的臭脸,要知道现在黄殿心里对吴外马屁不断的嘴脸尤其生气,在他看来吴外这家伙就是要和自己争宠啊!

    “瞧你这话说的,兄弟我比不上黄兄弟你,更不用和大哥比了,当年大哥就能带着兄弟们干大事,这哪里是我们这些小弟能比得了的?这不,就是因为不明白,小弟这才问问嘛,如果是别人小弟是断然不敢问的,可是大哥是谁?这可是小弟的亲大哥啊!能不给小弟解释两句?再说了,小弟问这些也是琢磨着跟着大哥想法走,免得以后耽搁了大哥的要事嘛。”

    吴外没有丝毫不悦,反而继续堆着笑如此说道,这话一出黄殿也不知道如何反驳,一时间愣了愣,而朱一贵却是大乐,顿时哈哈大笑起来。

 第一千二十九章 济州

    朱一贵之所以提前离京有他的考虑,在到了京师见过朱怡成后,朱一贵这才知道之前的猜测有误,并非是让他领兵南下又或者北上,而是要他去新明。

    对于前往新明,朱一贵倒和其他人的想法不同,如果在别人的眼里,在本土好好的,而且已是高位的自己居然要漂洋过海到万里之外的新明,肯定心里有着顾虑。

    但朱一贵不同,早在福建的时候,朱一贵就是不甘心平庸的人,要不然他也不会聚集起一帮子兄弟,趁着明军南下的机会既然举起反旗同清军相抗了。

    而正是这一举动,不仅成就了他鸭王的大名,而且还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在他看来,生命的存在不仅只是高官厚禄和荣华富贵,更重要的是体现自己的价值,他朱一贵就是这么一个极希望体现自己价值,并有冒险精神的人。

    要不是这样,朱一贵也不会一得到入京的命令就迫不及待地北上,甚至在天津厚着脸皮和王东拉关系,以期自己能再一次带兵上战场了。

    要知他现在可是陆军上将,一方总镇。从级别已爬到了军中高层,还有他在外人眼中有些离奇的出身和皇室的背景,安安稳稳混个富贵不好么?

    所以,当他得知朱怡成让他前往新明,并且成为新明陆军最高指挥官的时候,朱一贵心中的兴奋不要说有多少了。

    在他看来,如今的满清已彻底没了希望,早早晚晚要给大明一口吞掉。至于朝鲜、缅甸、交趾这些小国面对强大的大明也是盘中之菜,等灭掉这些势力,大明本土就没什么仗可以打了。

    而现在,北方有马功成,南方有岳钟琪,关中有杨勖,东北那边据说董大山会亲自领兵,再加上林建章和黄朝云等人,这些无不是大明军中赫赫战将。

    虽然他朱一贵也不差,可相比上面所说的这些人朱一贵却没有什么底气,这些将帅除去岳钟琪外,那一位不是自己的老上司老前辈?朱一贵就算再狂妄也不敢和他们争主帅之位。

    就算是岳钟琪,朱一贵也承认如果仅以军事指挥而言他不如对方,岳钟琪在军事上的才能是众所周知的,当年在江边就吃了岳钟琪的大亏,这还是无论兵力和装备都远超清军的情况下。

    假如当时岳钟琪有着朱一贵同样相等的军力和装备,率领着一样精锐的部队话,那么江北之战最终绝对不会是后来的结果。所以说,有着自知之明的朱一贵很清楚,自己如果继续留在本土,想在将星如云的大明中脱颖而出是难上加难。

    所以当朱一贵得知朱怡成要把他派往新明的时候心中顿时狂喜,在他看来去新明并非是坏事,而是一件大好事。

    新明的地盘不小,眼下足相当本土的好几省之地,而且他去了新明并不和在江北仅是做一总镇,而是作为新明陆军的最高统帅负责军事。

    对于新明的情况朱一贵还是知道一二的,更看过当初新明和法兰西帝国、西班牙王国的战争军报。

    相比不经打的清军,作为世界头号强国的法兰西帝国之强大,朱一贵在仔细研究过那几场战争后也不得不承认,法兰西的确强大。

    就连在吕宋被打得哭爹叫娘的西班牙王国,在新大陆那边的力量也不容忽视。如果不是当初明军在新明死战不退,再加上潘梦园用一切力量支援,后来又因为英国人突然出兵,法兰西和西班牙联军害怕后路被断,无奈提出停战的建议话,恐怕那场战役最终会以大明的失败而告终。

    虽说表面上是战了个平手,可无论其损失还是后来大明向西退回所占区域,同法兰西等国重新划定边境的举动来看,这场战争明军其实是输了的。

    以大明之强,在法兰西帝国面前依旧吃了如此大亏,这足以证明西方各国对法兰西的恐惧。在之前,朱一贵听说过法兰西的强大,那位号称太阳王的君主,以一国之力对抗整个欧洲,打得对手叫苦不迭。

    以前,朱一贵只以为这或许只是夸大其词,但是在知道了新明所发生的战争之后,他才明白所言不虚。法兰西的确强大,何况法兰西在新大陆的军队还不是本土的精锐,就能打新明的明军打成这样。

    面对这样的对手,朱一贵怎么能没有兴趣?而这一次到新明,他就能直接同这种强大的对手直接接触,如果有机会的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