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也是目前蒙古的现实情况,正是因为如此,鄂尔泰才能在蒙古站稳脚跟,拥兵自重胁迫蒙古人。
名义上鄂尔泰依旧是满清臣子,实际上他现在已和军阀类同,手中捏着兵马,分化拉拢了一批蒙古王公,对于反对者进行排挤和打击,眼下大半蒙古都被他控制在手中,至于那些蒙古骑兵,大半也都归了鄂尔泰部下。
鄂尔泰是个聪明人,作为建兴皇帝一手提拔起来的臣子,眼下清廷却在雍亲王摄政下,这时候无论他向东或者向西都没好果子吃。而且雍亲王包括明军暂时不动他,那也是因为他手握重兵,依托蒙古,一旦没了这些鄂尔泰知道自己连个普通人都不如,面临的就是身死族灭下场。
正是因为如此,鄂尔泰才会派人来北京,意图在大明这里找一条后路。在他想来,只要大明愿意,他索性脱离满清自立,然后摇身一变由满人转为蒙古大汗也是一条路。
反正所谓的满蒙一家,找这个理由也说得过去。再加上转为蒙古,到时候按前明的例子向大明称臣,封一个恭顺王什么的当大明的臣子又如何呢?
对他有恩的建兴皇帝现在生死不知,大清也早就不是以前的大清了,鄂尔泰姓的是西林觉罗,又不是爱新觉罗,何况他之前已为大清尽力了,现在总不能跟着大清一起灭完吧。
这些,张冉都汇报给了朱怡成,再加上已经投靠大明的赵伙洛,鄂尔泰的想法朱怡成非常清楚。
不过朱怡成并不想仅仅收服蒙古,目前要收复蒙古首先收复鄂尔泰,但在收复之后,大明需要的是对蒙古的长治久安,也就是彻底把蒙古吞并,成为大明真正的领土。
但是目前时机还不成熟,吞并蒙古不仅需要长时间的谋划,再加上一系列的行动。何况辽东那边的八旗异动,现在向蒙古下手不是合适的时候。
这也是朱怡成之前对于鄂尔泰的使者根本就提不起兴趣的原因,但是因为辽东的变化朱怡成突然间就想到了蒙古,也许这时候可以借蒙古的力量做点事,更重要的是蒙古的北边如今俄罗斯的势力在缓慢而又鉴定地南移,对于俄罗斯大明方面必须要有牵制,而在大明从政治、军事和地理位置各方面考虑,暂时是不可能直接和俄罗斯产生冲突的,那这时候蒙古就是一个很好的替代。
“马功成马上就要回京了,他身为军机大臣却一直在外领兵,实是无奈之举。”
朱怡成手向着北边指了指:“如今辽东战事告一段落,前明时的九边旧地基本恢复,不过朕不准备重设九边重镇,打算以战区进行划分,除辽东战区外,西北那边设陕甘战区,至于原蓟州镇、宣府镇、大同镇、偏头关四镇故地,朕新设北方战区,东美以为如何?”
听到这话,岳钟琪心中先是猛然一惊,紧接着一团火热从小腹涌起。朱怡成虽是询问,可实际上等于暗示他要把这个所谓的北方战区直接交给他来负责。这可是原九边中蓟州镇、宣府镇、大同镇、偏头关四镇啊!其重要性非同小可。
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委以重任
由西南至北方,岳钟琪在军中的地位非但没有降低反而更进一步,这让他一时间心中激动不已。之前对于朱怡成猜忌他的那些小心思瞬间不翼而飞,取而代之的是无比羞愧和百般感激。
所谓士为知己者死,岳钟琪这时候心头涌起这股感受,如果此时此刻,就算让岳钟琪为朱怡成去死,恐怕他也不会皱一下眉头。
见着岳钟琪的神态变化,朱怡成心中自然明白。
这一次设置北方战区,并且把岳钟琪摆到这么重要的位置,这也是朱怡成仔细考虑后的结果。
其实朱怡成前面和岳钟琪说的那些话究竟有几分真假,岳钟琪现在肯定是信了,但朱怡成自己却根本不信。
把岳钟琪从西南调回来,固然有对西南和西北的考虑,不过作为领兵大将,朱怡成哪里会没有丝毫猜忌?要知道就算再大度的领导者,也要对手下防一手,何况朱怡成是皇帝!
古之皇帝者,为了权力争夺父杀子,子弑父,兄弟相残,部下谋反这些是数不胜数。远的不说,满清那边不就是如此么?当初康熙是如何退位的?建兴又是如何登基的?雍亲王又是如何突然摄政的?其中无非都是为了权力二字。
朱怡成虽是马上皇帝,大明也从他手中复兴,要以威望而言无人可比。可要说他对于手下臣子没丝毫防备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他又不是傻瓜。如果是这样的话,朱怡成这些年早就不知道死了多少回了。
朱怡成对于臣子采取的是唯才是用,主要看重的是能力,至于人品什么倒不是太过看重,因为他可以用严格和完善的法律来约束行为。同时朱怡成对于臣子之间的控制和朝重权力平衡,这些年早就练的炉火纯青,岳钟琪这样的统兵大将,虽然朱怡成知道他从没什么反心,同时也是一个比较纯粹的军人,可就是如此在必要时候还是要敲定一番,这既是给他提个醒,也是给其他人看看,以防止有些人太平日子过久了生出不必要的心思来。
按照朱怡成原来的想法是打算把岳钟琪在京师晾一些时日,至少等明年开春后辽东第二次军事行动开始前再把岳钟琪调至辽东当董大山的副手。谁想人算不如天算,满清那边怡亲王在辽东的一系列动作使得辽东局势发生了变化,这使得朱怡成在暂时无法冬季展开军事行动的情况下权衡利弊,从而把目光投向了蒙古。
所以,在朱怡成授意下,原本暂时搁置的鄂尔泰方面就成了一颗可用得棋子,通过锦衣卫方面拉拢鄂尔泰,同时重新调整北方战略部署,既能先稳住蒙古,又能牵制辽东满清,同时分裂满清内部,再者防备更北边的俄罗斯人。
这些计划定下后,朱怡成必须要在北方有一个合适的执行者,这个执行者不仅要有极强的军事能力,更能强有力地执行朱怡成的计划。原本在山西的马功成是一个合适人选,无论能力和资格都足够,但同岳钟琪一样,马功成领兵在外这么长时间,就算他的忠诚不容置疑,可时间长了也不是件好事。
何况马功成眼下已是军机大臣,但他这个军机大臣一直在外,这对于军机处的运行并不是件好事。再者,之前军机处之所以会搞出那么多事来,其关键也在于军机处内部的武失衡,仅仅凭庄岩一人根本就压不住官集团的联手,何况现在蒋瑾已实领军机,在这种时候马功成是必须要回来了。
放眼朝廷内外,朱怡成的合适人选并不多,庄岩倒是合适,可他同样也是军机大臣,如果把他派过去那么军机处方面就算马功成回来也和之前没什么区别。所以选来选去,最合适的人选就是暂时在京师的岳钟琪了。
把岳钟琪召来,朱怡成用前面一番话和理由彻底打消了对方原本的顾虑,非但如此还使得岳钟琪感恩莫名,这让朱怡成心中暗暗得意,同时也对岳钟琪去北边后更多了几分期待。
既然要把岳钟琪摆到这个位置,那么有些话就必须要和他讲清楚。
接下来,朱怡成仔仔细细同岳钟琪解释了辽东的变化,还有拉拢蒙古,针对东北、西北的满清和防备北方俄罗斯的一系列方针。
听着朱怡成所说,岳钟琪才明白自己的任务之重,他原本以为自己只是领兵打仗而已,谁想到还有那么多问题所在。
不过越是如此,岳钟琪心中也越是兴奋,这不恰恰证明了朱怡成对他的看重么?如此大的计划重任压在他的肩上,一旦做成了自己定能立下大功,说不定甚至爵位也能更进一步。
再者,作为军人岳钟琪非常清楚蒙古和中原王朝的恩怨,而这一次极有可能彻底收服蒙古,把游离在中原王朝政治边缘的区域纳入直接统治。这可是青史留名的大好机会,想到这岳钟琪甚至兴奋得整个人微微颤抖。
“此次锦衣卫会全力配合,当然无论对于蒙古还是西北的满清,必要的时候该打还是要打,该给他们颜色看还是得看,这点你可明白?”
“臣明白,臣去了北边定按皇爷的意思办,请皇爷尽管放心。”
朱怡成点点头,岳钟琪军事上的能力他不担心,但是北边的事不仅是军事,还包括政治和谋略,所以这一回他让锦衣卫抽调精干人员协助岳钟琪。
“除锦衣卫外,总参谋部此次也会给予协助,具体人员朕会交代庄岩。”
“皇爷英明,有锦衣卫和总参谋部的配合,臣的把握就更大了几分,臣定不负皇爷期望。”岳钟琪略微一想就明白了朱怡成这样安排的意思,心悦诚服地回道。
当日,岳钟琪在宫中呆到傍晚,就连午饭都是朱怡成留他在宫中吃的。等离开大内后,岳钟琪整个人和入宫前完全不同,再也没了入宫前那副谨慎小心的样子,眉目中更没了半点忧虑。如今的他行步如风,神采飞扬,叱咤沙场的岳大将军又回来了!
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拨乱反正
“啪”的一声脆响从屋里传来,站在门口的赵忠身子微微一震,紧接着嘴角情不自禁地抽了一下。
不用说,里面那位主子爷又在摔东西了,这回不知道摔的是茶盏还是别的什么。要说实话,相比之前的康熙老爷子,就算是现在被关着的建兴皇帝,自己这位主子爷实在是难伺候。
三五天发一回脾气,一发脾气不是摔东西就是骂人什么,从北京带过来的那些碗呀茶盏什么的,再给他这么摔下去估计得摔完了。那些东西可都是制造所出的贡品,要是放在以前倒不是什么事,可是现在摔一件少一件啊!
不过还好,这位主子爷发脾气也就是在私下,当着他们几个奴才。对于大臣们倒是从来不这样,但作为一直在身边伺候的赵忠来讲,他早就看出自己这位主子爷是为了大清的将来犯愁,可这事连主子爷都没太好办法,何况他这个奴才呢?
竖着耳朵听着里面的动静,和之前一样摔了几件东西后,动静渐渐下了下去,这时候赵忠才深吸一口气,转身迈步进了屋里,见到地上一片狼藉,自己的主子爷有些疲倦地坐着,赵忠也不喊其他人,自己蹲下身子和之前一样收拾了起来。
“郭络罗氏现在在干嘛?”正当赵忠小心翼翼地收拾的时候,雍亲王的声音从前面传来,他的声音虽然平淡,却骨子里带着一丝冰冷。
“回主子的话,郭络罗氏还是呆在冷宫,由奴才派人看守着……。”赵忠连忙回道。
“她这些日子就没说些什么?又或者埋怨些什么?”雍亲王继续用那种语气问。
赵忠心里一沉,知道郭络罗氏这位废后有麻烦了,虽说赵忠是雍亲王的人,可不管如何对于郭络罗氏这位废后还是有几分怜悯之心的。毕竟郭络罗氏的皇后原本当的好好的,谁想一夜之间雍亲王发动政变,建兴皇帝成了傀儡,自然她这位皇后也失去了以前的地位和尊贵。
之后,性格火烈的郭络罗氏大骂雍亲王,惹怒了这位主子爷,随后雍亲王直接以皇帝的名义下旨废了郭络罗氏皇后之位,紧急着再找了个小破院子把她关在了里头。
从人上人转眼就成了什么都没有的阶下囚,原本就对雍亲王愤怒无比的郭络罗氏更是恨之入骨,何况她的出身尊贵,向来又看不上雍亲王这样的人,就算被废被关后,郭络罗氏每日也忍不住要骂雍亲王几句,甚至那些骂人的话尤其难听,为了担心雍亲王知道,下面人都不敢禀报,万一这脾气不好的主子得知后迁怒他们这些奴才反而得不偿失。
可现在雍亲王突然直接问起,赵忠不能不回。非但要回,还得实实在在地回,深知雍亲王脾气的赵忠知道,一旦他话语中隐瞒了什么,等雍亲王找其他人一查实,那么他的小命铁定就没了。
所以说,怜悯归怜悯,自己的小命还是最重要的,当即赵忠一五一十地把郭络罗氏的情况说了说,至于讲到骂雍亲王的那些话时,赵忠迟疑了下,这才吞吞吐吐地挑了些讲了一二。
“好……好啊!这女人进了冷宫还如此嚣张,她以为自己还是皇后不成?”还以为是后宫之主不成?听了这些话,雍亲王不怒反笑起来,可这笑声中却带着无比的寒意。
赵忠心里忍不住打了个颤,正琢磨雍亲王会如何的时候,他的声音又悠悠传来。
“郭络罗氏大逆不道,既然她无心悔改,那就送她上路吧。赵忠,去取一道白绫,你带人亲自走一趟。”
话音刚落,赵忠就吓了一跳。什么!雍亲王要处死郭络罗氏?这……这……。
虽然郭络罗氏现在已经是废后,可不管如何她这个废后不是一般的废后,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