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话音刚落,赵忠就吓了一跳。什么!雍亲王要处死郭络罗氏?这……这……。
虽然郭络罗氏现在已经是废后,可不管如何她这个废后不是一般的废后,毕竟那道旨意是雍亲王下的而不是建兴。再加上郭络罗氏可是安亲王岳乐的外孙女,出身尊贵无比,这样一个贵人说杀就杀?自己这主子爷就不怕朝内外闹出事来么?
可转念一想,自己这主子爷连皇帝都软禁着,自己当了所谓的摄政王,这等事都做了何况杀郭络罗氏?再说了,自己如果不去也是不可能的,非但保不下郭络罗氏的命,就连自己的命也会一起搭进去。
当即赵忠应了一声,从地上爬起来正准备去办这事,还没等他走到门口却又被雍亲王喊住了。
“主子爷,您还有什么吩咐?”赵忠还以为雍亲王突然想明白了,要收回成命呢。
谁想到,雍亲王下一句话瞬间就让赵忠整个人汗毛竖立,差一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办完后,直接把皮囊给本王烧了,然后挫骨扬灰!”
这一句话从雍亲王的嘴里淡淡说出,仿佛就是在说一件很轻飘飘的小事一般,他说完后,就拿起了一份奏折看了起来,似乎刚才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一般。
赵忠努力咽了下口水,答应了声后转身出了门,到了门口他这才发现自己背后全被汗水打湿了,脸色更是难看到了极点。
深深吸了口气,回头看了眼屋那边,赵忠咬咬牙一跺脚,招手喊了几个心腹小太监,随后一行人朝着关押郭络罗氏小院方向匆匆而去。
当天晚上,得知郭络罗氏被处死,尸身也被挫骨扬灰后,雍亲王的心情难得大好,念头通达。
去了心里的一块病,雍亲王就连用晚膳都多用了些,脸上也难得浮现出久违的笑容。
郭络罗氏的事完了,可建兴还在,雍亲王觉得是时候一并处理建兴的事了。建兴这个皇帝依旧是皇帝,这对于他来说终究是根刺,这根刺不拔掉,他仅仅之是摄政王。
为了大清,为了天下,为了祖宗基业,他雍亲王就算被着骂名有些事终究要做。何况当年皇阿玛死得不明不白,建兴原本就得位不正,自己拨乱反正也是天经地义,想到这雍亲王嘴角掠过一丝冷笑,终究下定了一直以来迟疑的决心。
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逢场作戏
“大帅,朝廷那边刚送来的旨意。”
迪化东三十里地就是隆科多的大营,说是大营其实也不对,眼下的大营一个小城没什么区别,不仅有着不高的城墙,城内还有不少建筑,再加上来往的百姓和商人,几乎就又是一个城市,同迪化一东一西,遥相呼应。
隆科多在这边已有大半年了,他的帅帐或者说帅府就在城中央,今日同往常一样,隆科多先去四周转了转,等回到帅府的时候就有戈什哈从外面走来,手里拿着一个匣子递上。
接过匣子,隆科多知道这兵不是什么朝廷的旨意,而是雍亲王给他的信件。作为国舅,他对自己这个外甥太过了解了,而且这一套故弄玄虚的把戏是雍亲王最喜欢玩的。
向戈什哈摆了摆手,隆科多等人退去后打开了匣子,果然不出所料,里面正是一封雍亲王给他的信。
信不是很长,但隆科多看完后脸色有些难看,雍亲王在信中让他一月内拿下迪化,解决掉郭亲王那边的问题,彻底平定西域局势。
虽然信中的语气带着安抚,甚至还称赞隆科多忠于王事,让他大清基业着想,平定西域,可使大清以西域为基重整旗鼓。但信中隐隐有提到了,意思虽没说的很明,可明眼人都能瞧得出来,那就是如果隆科多办不到的话,雍亲王就要撤换统帅,把他召回朝廷,等到哪时候隆科多想得到结果,回到朝廷自己不是被搁置就是被边缘化,弄不好一向小心眼的雍亲王还会找他算后账。
看完信,隆科多捏了捏拳头,胸口堵着一口气不由得站起了身,在屋里下意识地走动着。
说实话,隆科多和郭亲王在迪化对峙这么长时间,期间也交过手,不过隆科多的兵力并不占优,再加上郭亲王早早占据迪化,城中粮草不缺,根本就不怕隆科多的大军攻打。
所以说,隆科多想在这种情况下拿下迪化,完成雍亲王让他解决郭亲王的命令实在是难,如果能做到他早就做了,何必等到现在?
除去这个原因外,隆科多也有些私心,雍亲王是如何上位的他是最清楚不过,虽然为了家族和自己地位,隆科多在那时候投靠了雍亲王,可要说句实在话,在他心里对建兴却还是有些感情的。
毕竟建兴才是大清真正的皇帝,雍亲王只不过是摄政而已,而且他这个所谓摄政说白了是自己封的。除此之外,相比建兴,虽然建兴的性格有其不足,也不如雍亲王果断和坚韧,但是建兴待手下还是不错的,隆科多在中原大败,导致大清丢失中原,如此大的责任建兴看在他以往功劳的份上也没拿他怎么样,依旧重用如故。
可雍亲王就不同了,雍亲王的刻薄寡恩是出了名的,作为舅舅的隆科多怎么会不了解自己这外甥的脾气?而且雍亲王这人尤其爱较真,并不是一个好伺候的主子。
这些日子,隆科多并没有再全力进攻迪化,两军虽有交战,可实际上都是小打小闹。说白了隆科多从心里并不想真正解决郭亲王,一来他的兵力限制,双方军力差不多,隆科多没有把握一战成功。二来郭亲王这些年在西域的帐不是白打的,谁都没想到当年的十阿哥十草包居然有这么样的本事,西域这些年郭亲王灭国无数,不仅历练出来了,甚至还在军中建立了极大威望。
至于其三,隆科多也是为了自己,他清楚雍亲王现在用他是因为朝中没有什么大将。
十三阿哥怡亲王远在辽东,十四阿哥诚亲王在西南,这两位阿哥可以说是眼下大清的统兵阿哥,前者深得雍亲王信任,后着实雍亲王一母同胞的兄弟,但可惜前者不再身边,后者却又是建兴的铁杆,雍亲王无论想用或者不用都无能为力。
至于大阿哥,这位老大现在的职权已经全被雍亲王剥夺了。在建兴施政的时候,至少建兴还用一用自己这位大哥,虽然直接领兵的时间不太长,但之后建兴把他摆在训练军队和研制火器这一块,大阿哥这些年做的也算不错,至少不能上战场也能在这方面为大清效力。
可建兴被软禁不久,大阿哥的差事就被雍亲王给拿掉了,很快他头上的大将军头衔也没了。眼下大阿哥和闲散的亲王没什么区别,等于成了普通宗室,甚至还要受到雍亲王的防备。
除去上面这些,还有一个鄂尔泰。作为建兴一手提拔起来的统帅,政变事一出后,鄂尔泰就察觉到了不对劲,根本不给雍亲王半点施手段的机会,趁着明军进攻山西和和关中的机会,直接带着精锐跑到了蒙古那边。
眼下鄂尔泰几乎等于半独立状态,虽然名义上还是大清的臣子,但实际上已成了割据地方的军阀。鄂尔泰拥兵数十万,还有蒙古在手,现在可以说除了大明外谁都拿他没有办法。
说句实话,隆科多心里很羡慕鄂尔泰,只可惜他原本的精锐已在中原荡然无存,眼下人再西域,粮草补给什么根本没办法自足,反观郭亲王那边,由于当初灭国时狠狠捞了一把,除了交给朝廷外郭亲王根本不缺物资。
再者,那些西域小国已经被郭亲王打怕打服了,利用西域的资源郭亲王甚至还有地理优势,隆科多根本就不能比。
所以说,隆科多在起初进攻迪化不果后,采取了对峙的战术,这既是无奈,也是隆科多给自己找的一条后路。
在他看来,只要郭亲王还在,雍亲王就不会拿他怎么样,说句不好听的就是养寇自重,而他采取这种策略后的确如此,虽说雍亲王那边颇有不满,但又只能默认现状。
而郭亲王那边也不傻,隆科多的动作他也看得明白,所以讲现在的情况几乎是两人联手故意演戏,表面上看三五天双方打一下,可实际上都是小打小闹,甚至一场仗下来死的人一个都没,要不然他所谓的大营如今会变得这样热闹?估计这样下去几年,甚至当年的丝绸之路就会重现了。
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大战将至
隆科多和郭亲王之间打打停停,私下保持着默契固然有双方力量相等的基础,谁都没有把握能够赢得对方,同时也有着私心存在。
郭亲王那边不说,就拿隆科多来讲,前面说过他想为自己留一条后路,毕竟雍亲王虽然掌握大权,可名义上只是摄政,真正的皇帝还是建兴。谁能保证建兴皇帝就没有翻身的可能,要知道无论是郭亲王还是诚亲王,这两位都是手握军权的带兵亲王,他们可都是建兴的人。
此外还有在蒙古的鄂尔泰,他之所以现在形同割据,不就是因为雍亲王把持大权担心清算么?一旦建兴突然有一天翻身重掌大权,这局势就一下子全扭转过来了,到时候他隆科多又将何去何从?
今日留一线,来日好相见。
这就是隆科多真正的想法,但他怎么都没想到雍亲王这一次居然会来了这么一份信,这份信中无论口吻还是隐藏的含意都和以往不同,说是信件,其实就是一份最后通牒,假如隆科多不遵循雍亲王的意思的话,那么接下来等待他的是什么隆科多心里自然清楚。
“难道朝中又出什么事?”心中焦虑的隆科多在屋里转了几圈,猛然间就想到了这个问题。
雍亲王这信的用意和往日不同,信中的威胁也是明摆着的,虽说雍亲王掌握大权有些日子了,可之前隆科多一直觉得只要建兴的羽翼还在,在没有彻底搞定郭亲王和诚亲王这两位领兵亲王的前提下,雍亲王依旧会投鼠忌器,暂时形成双方平衡。
但如今似乎平衡已被打破,雍亲王的态度越来越强硬起来,这对于隆科多来讲并不算是什么好事。
眼下摆在隆科多面前的是两条路,一条路是按照雍亲王的意思继续进攻迪化,想办法拿下此城,再彻底解决郭亲王的军队,把整个西域归属权归由以雍亲王摄政的大清统治之下。
这条路其实隆科多早就试过,要以兵力、资源、地利等方面,隆科多并不占优,如果能打下迪化他早就打了,问题就是很难。要不然隆科多也不会一直和迪化东西对峙,双方暗中默契僵持到现在了。
至于第二条路,那就是不遵雍亲王的命令,依旧我行我顾。可这条路是行不同的,前面说了隆科多大军的物资补给全部捏在雍亲王手里,而且他的部队中有不少也是雍亲王的人,一旦他想效仿鄂尔泰根本不可能成功,弄不好还会因此引起雍亲王的警惕。
至于投靠郭亲王,隆科多更是从来没有想过,要知道他的家人全被雍亲王捏着,以他对雍亲王的认识,一旦他这么做了那么转眼雍亲王就会对自己的家人下手。
再者,郭亲王和隆科多不是同路人,投靠过去隆科多的日子也不会好过,与其如此倒不如继续留在雍亲王这边,至少目前来讲朝中缺少大将,只要自己不反对雍亲王,他这个名义上的舅舅还是能保住荣华富贵的。
想到这,隆科多终于下了决心,决定按照雍亲王的意思去办。
第二日,隆科多就召集将领宣布了军令,同时开始驱散大营的外来人员和百姓,整顿兵马进攻迪化。
“什么?隆科多居然要进攻迪化?来了多少人?”
迪化城内,郭亲王正搂着两个西域美女喝酒看舞,这两个美女都是他灭国时部下所献,其中一位还是小国的公主。她们正是二八年华,生的是国色天香,郭亲王一见就喜欢上了,随后就收入了府中。
正热闹之间,就有部下来报说是隆科多那边有异动,似乎要进攻迪化。听到这汇报郭亲王先是一愣,紧接着酒就醒了,他让身边的美女和那些跳舞的舞女还有乐师退下,正色就对来人急问。
“回王爷,隆科多的大营已驱散外人,正在整顿兵马,以奴才看似乎要全力来攻。”
郭亲王眯着眼想了想,隆科多的大营是什么情况他自然是知道的,其实双方私下达成默契后,就连迪化也放松了许多,依旧让商人和百姓出入,并没完全封锁。
而现在隆科多驱散外人,这分明就是要军事行动的样子。当然进攻迪化是一个可能,还有一个可能就是撤退。
不过以郭亲王对老四,也就是现在的雍亲王的了解,对他这位四哥的脾气清楚的很,既然这家伙已经坐上了摄政之位,对于自己自然是欲除之而后快的,在没有解决自己情况下绝对不可能让隆科多撤军,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