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叛贼-第7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那就等他来了再说吧。”朱怡成淡淡地说道,接着也不搭理曾逸书,更没赐座,直接就拿起了放在一旁的奏折继续看。

    曾逸书站在那边一声不吭,可心中却如同翻江倒海一般,他现在断定一定有大事,绝对不可能是小事,要不然朱怡成绝对不会如此不客气。

    虽然朱怡成没有开口责问,更没有表现出雷霆大怒的样子,可熟悉朱怡成脾气的曾逸书却知道出大事了,绝对不会是什么小事。

    偏殿静悄悄的,曾逸书脑海中飞快琢磨着究竟是什么事让朱怡成如此恼怒,而且对自己这个军机大臣又是如此不客气。可想了半天,曾逸书也没想明白,他更不敢问,只能继续这么站着。

    过了大约一刻多钟,随着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庄岩从总参谋部赶来了。

    到了偏殿,见到曾逸书这么站着,朱怡成又是如此表情,庄岩心里顿时一沉。相比曾逸书,庄岩在朝中的资格可比他老多了,对于朱怡成的脾气性格更了解些,心中顿时觉得有大事要发生,宁静的偏殿中仿佛就像是暴风雨前夕的平静,随时随地会雷霆万钧。

    “臣庄岩见过皇爷……。”

    “来了?”朱怡成抬起眼,淡淡地反问。

    庄岩不知道怎么回答才好,迟疑下说道:“臣刚在总参谋部同各参谋进行西北战前推演,未知皇爷召见来的迟了,还请恕罪。”

    “西北出兵的准备如何了?”朱怡成直接问道。

    “回皇爷,军中各部基本已经到位,物资补给也正在进行之中,按照总参谋部的推演来看,四月中旬出兵不会有什么问题。”

    “哦,四月出兵不会有问题?”朱怡成追问道。

    庄岩愣一下,仔细想了想后道:“回皇爷,不会有问题……。”

    “啪”的一声响,把曾逸书和庄岩顿时吓了一跳,只见朱怡成直接把手中拿着的奏折甩在了地上,整个面容猛然变得狰狞和扭曲起来,同时又传来朱怡成的咆哮:“你们军机处是干什么吃的!啊!还不会有问题?问题大了去了!朕让你等参议军机不是当泥菩萨的!如此大的事居然不见你等来报!简直就是尸位素餐!”

 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太仓大案

    皇帝暴怒,作为臣子的庄岩和曾逸书同时跪了下来,他们虽然不清楚朱怡成为何如此发怒,可定然是有原因的。

    但是现在,任凭两人如何想,就是想破脑袋都想不明白朱怡成究竟为什么事如此大怒,而且从朱怡成的话中似乎是和西北出兵有关,可绞尽脑汁都没记起西北出兵的准备中有什么不妥。

    “睁开你们的狗眼好好看看!还准备完善,没有问题?都是狗屁!一个个欺上瞒下,简直把朕当成傻子了?朕把军机处交给尔等,尔等就是用这个来回报朕的?”

    朱怡成脸上怒气勃发,表情都已经扭曲了,他直接把一份奏折甩到他们两人跟前,整个人散发出一股掩饰不住的杀气。

    庄岩和曾逸书跪在地上不敢起身,双膝前行几步到了那份散在地上的奏折前,然后两人凑着脑袋仔细看这份奏折的内容。

    这份奏折是西北岳钟琪那边发来的,上面的内容比较简单,只是向皇帝说明了西北各部的准备工作而已。

    但是,仔细再看,庄岩和曾逸书很快就发现了内容中的一个问题,那就是岳钟琪提到西北方面部队调集顺利,但补给还未完成,尤其是军粮调集比较缓慢,至今为止西北方面的物资补给中军粮调集速度比想象中的慢,其数量都只有原来进度的一半。

    岳钟琪提出,如果按照目前的进度话恐怕会影响到西北战事的展开,希望朝廷能够抓紧调集军粮避免延误。

    在奏折后面有着军机处的批复,军机处的意见是军粮调集已在进行之中,西北军粮到达不会有什么问题,主要是因为山西和陕西方面的粮草不足,军机处已从河南和直隶等地进行补充了。

    这些内容粗看似乎没什么问题,可当庄岩和曾逸书仔细一琢磨后两人脸色猛然就变了,尤其是曾逸书脸色变得铁青,转而又涨得通红,他此刻终于明白朱怡成为什么会发这么大的火了。

    “臣办事不力,请皇爷责罚!”

    “臣失察,请皇爷责罚!”

    无论是庄岩还是曾逸书都是脸如死灰,同时又咬牙切齿。

    他们怎么都没想到居然发生了这样的事,而且这奏折上还有军机处的批复。虽然这个批复不是他们两人写的,仅仅只是军机处行走的代为批复,毕竟这个奏折不是什么大事和急事,以目前军机处的工作程序来说,这种内容的奏折一般都是在军机处走个过场罢了。

    但不管怎么说,作为军机大臣,他们的责任是逃不了的,最要命的是这事居然不是军机处发现上报,反而是由皇帝朱怡成察觉后找他们来,所以朱怡成骂他们尸位素餐一点都没错。

    “这才过去几年?你们这些官员就忘记了朕的提醒?难道朕的刀不利么?朕就不敢再砍你们的脑袋么?”朱怡成冷冰冰地喝问。

    庄岩和曾逸书满头大汗,此刻他们同时想起了当初福建案的时候。正如朱怡成说的那样,离福建大案到现在这才几年时间?要知道当年福建案爆发后朱怡成雷霆大怒,不仅砍了许多人的脑袋,更因为此案被牵连罢职入狱的官员、商人更是不计其数。

    可眼下,突然又出了如同福建案这样的大案子,更要命的是这案子居然还直接影响到了朝廷对于西北的开战准备。这是朱怡成绝对不能容忍的,更是不能接受的。

    相比庄岩,曾逸书更是后悔无比,要知道庄岩在军机处主管的是军事方面,毕竟他兼任总参谋长。可是曾逸书不同,他管的是民政,再加上当初朱怡成设置太仓就是让曾逸书负责的,作为当年太仓设置的主要执行人,曾逸书应该对太仓的情况极为了解,可偏偏这些日子因为自己的疏忽没有仔细看这份奏折,从而闹出了如此大事。

    几年前,朱怡成迁都京师时就开始在各地设置太仓,并且把这个工作交给了曾逸书负责。

    不得不承认曾逸书在这件事上做的不错,几年下来分别在直隶和其他各省都设置了太仓,而且太仓设置后也起到了不错的效果。

    其他的不说,就说当初大明拿下陕西和山西的时候,由于满清掠夺了两地的大量物资,从而导致两地闹起饥荒。为了平息饥荒,稳定地方,朱怡成利用太仓的存粮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从而使得两地政局很快稳定了下来。

    可是现在恰恰就是太仓出事了,按照各地太仓的储备,根据原来计划完全可以就近供应西北战事准备,更不用说在去年秋季的时候朝廷就已经开始充裕山西、陕西两地的太仓储备了,从这点来看根本就不可能出现西北军中军粮准备缓慢,也不可能出现从其他太仓调拨的情况发生。

    但偏偏这种情况就发生了,从岳钟琪的奏折内容来看,西北物资准备中军粮准备远超过预期的时间和数额,而且现在还出现了从河南等地调粮补充的情况。

    这意味着什么?曾逸书心里很清楚,这意味着山西和陕西两地的太仓实际数额同朝廷掌握的完全不同,大大少于朝廷账面上的数字,出现了巨大亏空。

    一想到这,曾逸书就汗如雨下,如果这事再深思下去的话,恐怕其他省份的太仓也有问题。

    太仓,作为国之正储,对经济运行、地方和军事供给有着重要意义,太仓出现了大亏空,答案只有一个!

    “曾逸书!”

    “臣……臣在……。”

    “当年朕让你设立太仓,对于太仓之事你在军机处是最为熟悉的……。”

    曾逸书点点头,却不敢回话。

    朱怡成压着怒火的声音仿佛在他耳边响起:“既如此,此事就由你去查!给朕查个水落石出!无论是军机处的谁,还是朝中什么人,又或者地方上的任何人,朕都要一个答案!”

    “臣遵旨,臣一定戴罪立功,如查不明白,臣提头来见!”曾逸书冲着朱怡成磕头回道。

    朱怡成说的没错,这事绝对不会是地方一个两个人所为,说不定军机处的人也卷了进去,要不然军机行走也不会如此批复。

    想到这,曾逸书眼都红了,他现在恨不能马上就去查,把这些家伙一个个全揪出来,让他们知道什么才是王法。

 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绝不姑息

    蒋瑾是第二天清晨知道的这事,当他得知此事后惊愕异常,连忙赶到皇宫求见朱怡成,但朱怡成却没第一时间见他,直把他晾了整整三个时辰,等到中午才让他进去。

    见了朱怡成,蒋瑾就俯首而倒,自请其罪。

    虽然过了一晚,但朱怡成心中的怒气却依旧未消,他怎么都想不明白这些官员为何如此贪婪,前赴后继毫不怕死。

    试问,朱怡成给官员的俸禄不低,别说相比前明时期了,就是满清的俸禄也远不能比。要知道现在大明给官员俸禄还包括养廉部分,就算是最低品级的官员,每月的俸禄都足以过的非常不错,一些品级高的大员,其俸禄甚至能安心当个富家翁了。

    可就算这样,有些官员依旧贪得无厌,甚至把手伸向了太仓这样的储备。这是朱怡成绝对不能允许的,更是无法容忍的。在当初福建案中,朱怡成高举屠刀狠狠杀了一批,判了一大批,原本想这吏治会好上许多,可谁想才过去了这些年,又爆出了太仓案,其性质之恶劣甚过于福建案。

    “尔等以为我不会效仿太祖当年处置,就为所欲为?”朱怡成冷冰冰的话响起,令蒋瑾汗流浃背。

    朱元璋对贪官的手段是历来所有皇帝中最为残忍和坚决的,对于惩贪,朱元璋甚至使上了剥皮楦草的酷刑。

    这样的酷刑是前所未有的,更令贪官胆战心惊,可就算这样也没杀绝贪官,等朱元璋一死,此刑不了了之,前明的贪腐一年甚过一年。

    “皇爷,臣身为首席军机,未能明察此事,臣有罪!”

    “你罪过大了去了!”朱怡成不客气地骂道:“如此大事,军机处却一无所知……不!朕甚至怀疑军机处内部就有勾连,你这个首席军机大臣是干什么吃的?”

    蒋瑾不敢多作分辨,这时候多说多错,倒不如老实磕头认罪。

    在朱怡成身边这么多年,蒋瑾很清楚朱怡成的脾气性格,如果朱怡成要严办他的话根本就不会见他,而且也不会骂他。既然见了他,又骂了他,那表示蒋瑾在朱怡成心中还有位置,这事就有周旋的可能。

    果然,蒋瑾猜的没错,朱怡成把他骂得狗血淋头,最后罚了他两年俸禄。

    两年的俸禄,虽然是一笔很大的数额,但对于蒋瑾来说却算不了什么。听到如此处置,蒋瑾终于把一颗提着的心放了下来,磕头谢恩。

    “朕已让曾逸书核查此事,这件事需一查到底!”

    “臣明白,臣定然配合曾大人清查此事,绝不放过任何一人。”

    朱怡成见蒋瑾还算知趣,而且这事说起来蒋瑾也只是失察而已,作为首席军机大臣他负连带责任却不是主要责任。再加上蒋瑾一向对于金钱这块很是谨慎,从来不乱伸手,这点朱怡成还是清楚的。

    敲定了他后,朱怡成这才让蒋瑾起来,给了个他凳子坐。随后询问了下军机处一些关于西北军务和其他些事,之后就让蒋瑾离去。

    离开偏殿,蒋瑾这才发现自己的后背已全湿了,这都是给这事吓得。

    一想到好好的突然出了这样的事,蒋瑾心中的怒火就压抑不住,他快步朝着军机处走去,同时心里下了决心,这件事必须给皇帝,给天下一个说法。

    太仓案并没有像福建案那样兴师动众,那是因为西北开战在即,朱怡成不想在这种时候因为查案的缘故影响到西北军事的准备。

    同时,朱怡成琢磨过,太仓案绝对是件大案,甚至使上下勾结牵涉颇广的重案。假如兴师动众的话,一旦消息走漏那么把火烧了太仓,然后以失火为由上报,就算朱怡成把这些官员全部砍了脑袋也晚了,到时候准备了许久的西北战事定然会受到影响。

    考虑到这些,这件事暂且封锁,仅仅只有军机处几位大佬知晓。而且朱怡成把这事的查案交给了曾逸书不仅是因为他熟悉太仓,同样也是防备消息走漏,直接越过了都察院和三司,以军机大臣和钦差的名义出面,由锦衣卫配合查案。

    回到军机处,蒋瑾召集各军机大臣私下开了个秘密会议,然后各自就行动了起来。

    虽然这案子朱怡成让曾逸书去查,可关系到军机处的大案,蒋瑾包括其他军机大臣必须要先从自己身边自查,以搞清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