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域稳稳扎根,更能解决西域目前极大的后勤压力,使得包括军粮在内的一些物资自给自足。
除去这些,在其他方面西域还能反哺中原,促进西域地方开发,这对于大明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打成一片
淳亲王抵达京师转眼就过了五日,在这五日之间,他在关效武的陪同下重游了整个京师,目睹了京师在大明统治下的变化。
满清时期,北京城虽然繁华,却同样有着肮脏和阴暗面,淳亲王作为满清皇族,康熙朝的阿哥,从小就生活在这个城市,当然知道这些。
可是现在,在大明的京师和满清时期的京师完全不同,处处都展现出一副勃勃生机,就连路上行走的普通人也和满清统治下的百姓不一样,在他们的脸上看不到那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来的压力,也看不见那种赔笑的奴才像,取而代之的是无比的自信和骄傲。
这点是让淳亲王大为诧异的,他这些天不止一次看见普通百姓在衙役官差(警察)打交道的时候没有那种见官的卑躬屈膝,而警察对于百姓也没有高高在上的嘴脸,无论对错,一切都有律法制度。
此外,京师中的西方人处处可见,这些西方人大多都以明人的装束打扮,其中有不少居然说着一口流利的汉语,如果不看脸的话,根本就无法辨别出对方的来历。
市面上各类商品琳琅满目,有南方的丝绸、茶叶,蜀中的蜀锦,江西的瓷器,中原的宫灯,河北的大枣,西南的药材……就连西方而来的舶来品在集市上也是比比皆是,许多东西就连淳亲王也是头一回见着。
据关效武说,京师这边的货物还不算多不算全,在天津、上海、宁波、广州这些城市更是世界各地的货物汇聚,价钱也比京师这边便宜许多,他前些年做牙行的时候就是靠着帮一些内地商家介绍买卖赚到了钱,现在自己开的铺子其货物来源大多也是从天津或者上海等地直接采购,其获利不小。
看到这些,淳亲王居然下意识地想到了曾今在书中读到关于盛唐时长安的景象。书中曾今描述盛唐长安“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水门向晚茶商闹,桥市通宵酒客行!”而现在的京师就是如此。
虽然作为满人的一员,康熙的皇子,先后三位满清皇帝的兄弟,如今满清的亲王,淳亲王对于大明替代大清是抵触的,可他不得不承认现在的大明远远超过了当年大清统治时期的繁华。
之前满清时期一帮文人所吹嘘的“康熙盛世”相比现在的大明简直就是一个天大的笑话,被现实所震惊的同时,淳亲王心中又不由得黯然。
陪同淳亲王这几天,关效武和淳亲王的关系越发亲近,给了他不少帮助。
这一日,关效武陪着淳亲王去京师的一家织厂看了看,这家织厂规模不小,拥有新式织机近百台,工人三百多人。
看完工厂后,关效武和往常一样请淳亲王喝酒,在酒桌上淳亲王却没了早上出发前的神采,整个人显得有些心事重重。
“小武,这大明真是了不得啊!奇技淫巧居然研制到如此程度,如不是亲眼所见简直无法想象。”
“九爷,您这话还真是说到点子上了,其实呀在南边这样的工厂更多,尤其是苏松那边据说千台以上的织厂就有好几家,今日我们去的这家在京师算不错,但同南边相比根本不算什么。”
淳亲王点点头,今天参观的时候他也听东家说了这事,这家百台的织厂就如此规模,苏松那边千台的大厂会是什么样就更不用说了。
而且现在大明,织厂还是普通的,其他一些工厂规模更是吓死人,尤其是一些大铁厂其占地就足有百亩,每日产铁上万斤,这在满清时期是根本不可能存在。
怪不得大明如此强大,也只有大明才有如此财力和底气发展火器,甚至能把钢铁当成路轨铺设建造铁路和火车。面对这样的一个对手,在来之前还信心满满的淳亲王现在已没了半点底气,他虽然懂得一些东西,可凭着他一个人又如何能了解得这么多?
更要命的是,现在的大明从政治结构和施政方式,还有其他一些东西让淳亲王根本就看不懂,这些日子他琢磨过,研究过,也询问过,可最终能搞明白的仅只是凤毛麟角罢了。
“小武,这几日着实辛苦你了,来!敬你一杯。”心中长叹了声,淳亲王转而端起了酒,对面前的关效武说道。
“九爷,您这话说的折小的寿啊!先不说九爷您的身份,当年如不是九爷您照顾,小的哪里还会有今天?现在九爷回京,小的做这些是尽本分而已。”关效武有些受宠若惊。
“当年是当年,现在是现在!”淳亲王正色道:“况且爷当年也没做什么,可你如今担着风险帮爷,这片心意爷领,来来,喝!喝了这杯酒!”
说着,主动拿酒杯和关效武碰了碰,淳亲王抬手一饮而尽。
关效武也喝完了杯中的酒,放下酒杯问道:“九爷,您明日打算再看什么?小的好去安排。”
淳亲王摇摇头,说道:“不看了,再看也是如此。回来也又五六日了,明日爷打算去问问大明那边的情况,也不知这大明天子何时才能见我,再这么拖下去,爷这心里越发没底呀。”
“这倒是,这倒是!”关效武连连点头,想了想道:“九爷,不瞒您说,这几日我也托人私下打听着爷的事来着。”
“嗯?”听关效武这么一说,淳亲王略有意外。
关效武笑道:“九爷,现在虽不如从前了,可不管怎么说小的在天子脚下呆了那么多年,这认识的人不少,朝廷大员小的没资格上前凑,可这六部普通官员还是能接触到些……。”
淳亲王这才恍然,关效武说的没错,所谓蛇有蛇道,猫有猫路。这天子脚下的百姓自然也有自己的关系,现在虽已不是满清的天下,关效武这个满人也没了当年的人脉,可不管怎么说作为京师百姓,尤其是做过牙行现在又在做买卖的关效武认识些人包括朝廷官员也是再正常不过。
想到这,淳亲王对关效武的话顿时有了兴趣,他仔细听关效武继续往下讲。
“九爷,据说现在朝廷内争论的厉害。”关效武说到这左右看看,见没人注意到他们这边,压低声音道:“九爷,您实话告诉小的,这西边是不是又打起来了?”
“呵呵,不是一直在打么?”
“九爷!小的说的可不是大明和……,而是准葛尔的策妄阿拉布坦,朝中不少大臣觉得这是个好机会,所以九爷您的事就……。”
咯噔一下,淳亲王心里一惊,表情瞬间严肃了起来。
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坑
“闹了半天居然是因为这……。”淳亲王没有怀疑关效武的话,策妄阿拉布坦从藏地出兵趁火打劫,这个事他当然清清楚楚。
在离开西域的时候,隆科多已领兵南下了,也就是说他和隆科多几乎是同一时间出发的。
从西域一路东进,淳亲王花了这么多时间抵达京师,算算日子隆科多那边差不多也和策妄阿拉布坦的仗打起来了。
这个时代又不是后世,信息闭塞,西域那边的仗现在打成什么样子,如今谁占了上风,淳亲王是一概不知。
可淳亲王不知道不代表大明朝廷不清楚,通往西域的河西走廊如今就在大明手中,大明的军队之前驻扎在镇远城,西域虽大但凡有风吹草动,以大明的情报能力不会不知道。
这点,淳亲王深有感触,大明锦衣卫无孔不入,在西域的探子满清那边可没少抓着,可就算这样,没抓到的探子更多,从这点来讲关效武提到的应该是真的。
淳亲王的表情严肃之极,心中更是忐忑不安。大明和满清之间的仇恨不是简单就能化解的,普通满人,比如关效武这样的大明可以容得下,但满清皇族,恐怕大明天子是要除之而后快。
这个道理非常简单,虽然满清入主中原后一直号称是为当年崇祯皇帝报仇,从而侥幸坐了天下。所以满清和前明没仇,反而因为灭了李自成算得上是前明的“恩人”。
这个可笑的理由是满清统治阶级为自己脸上贴金,糊弄天下人的。实际上前明的灭亡固然有着李自成的原因,但真正被灭却出于满清,彻底剿灭当年南明反抗力量的同样也是满清。
此外,假如说之前的理由用春秋笔法或许还能圆的回来的话,那么康熙在位的时候把余姚何家一家满门处死,其中何老员外同其子其孙在菜市口千刀万剐,这件事就注定了满清和大明直接的仇恨无法化解。
要知道这何家可不是一般人,那可是大明皇族后裔,真正的崇祯之后。
当今大明天子朱怡成就是当年搜捕何家的漏网之鱼,而现在无论公私,满清杀了大明天子全家,大明天子要彻底灭掉满清以报其仇,这个道理任凭谁都无法反驳。
每想到这件事,淳亲王心中就埋怨他老子康熙当年这事做的不地道。要知道在早年的时候康熙还假模假样下过旨,说什么要在民间找寻崇祯后人,以前朝皇族身份进行供养之类,可一转眼就直接把真正的崇祯后人给杀了。
说一套,做一套,把天下人全当成了傻瓜就算了,却又没杀干净,这不惹出了后来的那么多事,使得朱怡成在南方起义,一步步坐大,最终把满清赶出了中原。
在淳亲王看来,自己老子康熙英明一世,却做了这么一件不靠谱的错事。假如当年抓到何老头一家不杀,仅仅只是囚禁或者圈禁的话,也不会有后面那么多事发生。
可惜可惜,这天下没有后悔药,也不知道康熙在死之前是否后悔过自己这么做,对于这点淳亲王不清楚,但他却后悔当年自己没有劝阻康熙。
“不行!假如大明一意要隔岸观火,甚至同策妄阿拉布坦联手的话,那么我大清就彻底没救了……。”
淳亲王心中对自己如此说道,心中更是焦虑万分。
他下意识地朝着不远的紫禁城方向望去,这个地方当年他出入自由,想什么时候进就什么时候进,可现在时过境迁,住在里面已经不是大清皇帝,而是大明的皇帝,而他这个大清的阿哥,如今的大清亲王却再也无能力踏入其中,只能等待大明那边的决定。
“九爷,怎么?这准葛尔的策妄阿拉布坦事是真的?”淳亲王的表情变化被关效武瞧在眼里,他顿时有些惊愕地问道。
淳亲王稍迟疑下,最终没有隐瞒点了点头,并且同关效武大致说了下这件事。
“这……这如何是好!”关效武听完神色大变:“我原本以为同我说这事的人是胡言乱语呢,谁想却是真事!九爷,这前后夹击,凶险异常啊!我们这大……。”
关效武停顿了下,再紧张地看看左右轻声劝道:“这西边弄不好就不成了,九爷,西边既然失了天下,有着结果倒也不意外,九爷您要不直接就在京师留下吧,凭着九爷的才能就算不为皇族以后安安稳稳是肯定没问题的,这大明其他的先不去说,对于普通满人只要能效忠大明还是不错的。”
淳亲王苦笑着摇头,关效武这话根本不切实际,他自己也说了是普通满人,可他淳亲王算得上普通满人么?况且现在坐在皇位上的是自己的铁杆兄弟,淳亲王当阿哥的时候就义薄云天,何况如今呢?
再说了,自己一家老小都在西边呢,他怎么可能弃大清所不顾?这是淳亲王无论如何都做不出来的事。
“小武,能不能帮爷一件事?”想到这,淳亲王开口问。
关效武二话不说一拍胸口:“爷,您这说什么话,还提帮不帮的?小的人都是九爷的,但凡九爷有差,小的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好!”淳亲王大喜,虽然他清楚关效武不会拒绝自己,但有关效武当面的承诺淳亲王心中就更定心了。
当即淳亲王就问关效武能不能通过他的关系在大明官方疏通渠道,从而找到能够在大明天子面前说得上话的人。
用这种方式尽快让大明天子打消联合准葛尔的策妄阿拉布坦的念头,从而给大清一条生路。再不济,让大明天子能够接见自己也成,只要自己见到了大明天子,那么凭着自己表现出来的诚意,或许大明会接受大清的称臣而降,从而保住大清一脉。
当听完淳亲王的要求后,关效武紧皱眉头许久都未回答,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坦诚告诉淳亲王前一个要求根本就做不到,自己如今只不过是一个区区商人,哪里有什么能力影响大明朝廷的决策?别说是他了,就连自己认识的那些大明官员也是不可能的。
倒是后者或许可以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