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菜香味飘飘荡荡的像是宁军对蜀州军施加的魔法攻击,对蜀州军的精神进行了残酷的折磨。
李叱蹲在一口铁锅旁边看着火,前几天大雨连绵,找到点干柴其实也不容易。
大部分的木柴都是湿的,不过好在点起火来就问题不大了,问题不大但是烟气大。
就是这烟气,都让眉山上的蜀州军恨得牙根都痒痒。
这烟火气,是他们的奢望。
李叱他们这口锅里炖着的菜,是他们几个今天的晚饭。
结果感觉到快熟了的时候,将军们一个一个端着饭碗来了,都想吃李叱亲手做到的饭菜。
高希宁站在一边也恨的牙根儿都痒痒,因为她觉得自己是吃不上了
“大哥。”
余九龄压低声音说道:“他们吃咱们的,咱们去吃他们的。”
高希宁坚定的摇了摇头:“不。”
余九龄:“可咱这的也不够吃啊。”
高希宁道:“先吃咱们这的,能抢多少是多少,然后再去吃他们队伍里的,能吃多少吃多少,这样就不会显得太亏。”
余九龄挑了挑大拇指:“当家的抠门成那样,大哥你真是功不可没,调教有方。”
高希宁:“”
而与此同时,在距离蜀州很远的冀州,宁军的战事也快要到结束的时候了。
原本逃往西北的韩飞豹,一意孤行,率军攻打城关,试图和草原上的铁鹤部骑兵汇合。
结果他们中了宁军的计策,宁军故意装作不敌,把城关让给了韩飞豹。
韩飞豹出关之后才知道,铁鹤部早就已经被击败了,逃之夭夭,甚至能逃之夭夭的人都不多。
这下韩飞豹吓得要死,哪里还敢耽搁,带着所有兵力往东北方向突围。
此时此刻,他也只能是听从元桢的建议,往兖州方向转移。
可是唐匹敌的宁军却在他后退的半路上拦截,韩飞豹在一场大战之后,又是损兵折将。
不过这个人的运气倒着实不错,这般的围追堵截,居然没有把他打一个全军覆没。
还能带着几万人往冀州东北方向继续突围,他们一路走一路抢夺粮草物资,也就是勉强够不饿死的。
因为冀州这边早就有所准备,所有的城池都紧闭城门坚守不出。
唐匹敌的队伍追的紧,韩飞豹也不敢浪费时间攻打城池。
所以只能是在村子里能抢到些什么就是什么,他的另一个好运气在于,逃亡冀州东北方向的时候,恰好赶上了秋粮收获的季节。
可这种被人撵着杀的日子,让韩飞豹和他手下的人,都有一种巨大的屈辱感。
当然,这种屈辱感他们也不陌生,毕竟在京州的时候,他们也是这样被唐匹敌率军撵着杀的。
要想离开冀州去兖州,挡在韩飞豹大军前边最要紧的一座山关,就是龙头关。
龙头关外就是兖州,出去后便是茫茫雪原。
此时此刻,距离龙头关已经只有不到百里,韩飞豹的队伍不得不停下来休整。
他们没有冬衣。
士兵们身上千奇百怪,有的人把棉被撕了,裹在身上当棉衣穿。
有的人在腿上绑了干草,也不管有用没有,他们面对着冀州的寒冷,也只是想着反正能挡一些是一些。
雍州军逃到这,还有大概五万多人,但这并不是他们的全部,还有他们强掳的百姓们,大概有一万多人。
出蜀州的时候,浩浩荡荡的数十万大军,逃到这的时候,看起来比最初那些因为快要饿死才举旗造反的难民还不如。
都是一样的衣衫褴褛面黄肌瘦,不一样的是他们还在被追杀,所以说还不如那会儿的难民呢。
“主公。”
元桢站在高处,用千里眼看着东北方向。
“斥候说,距离龙头关已经不到百里了。”
他让士兵把地图拿过来,雍州军中有很详细的中原各州地图。
这就要归功于当初的山河印,还有后来雍州军的谍卫组织。
冀州的地图尤为详尽,因为山河印当初在这布置的人足够多,而且为了监视李叱,那些人后来也安排了不少人到冀州来。
“这是龙头关的地形。”
元桢把地图展开,然后手指着龙头关的位置说话。
“龙头关坚固高大,若是从兖州方向攻入冀州,难如登天,可是咱们不一样,咱们是从龙头关内部往外打,所以要轻松不少。”
他看向韩飞豹道:“目前推测,龙头关里的守军数量不会很多,因为宁军大队人马都已经调到了江南,尤其是冀州这边,因为觉得北方暂时无战事,所以兵力调动的最多。”
韩飞豹道:“先生的意思是,我们不能再多耽搁,必须速战速决。”
元桢点了点头:“当初沈珊瑚带着兖州军南下,几乎带走了兖州所有的宁军战兵,如今的兖州,兵力必然空虚。”
“若我们有机会攻破龙头关,决不能有任何迟疑,还要往更东北的方向进军。”
元桢道:“唯有打开和渤海国的通道,我们才算真的稳住了。”
一听到这些话,韩飞豹就会想起来元桢黑武人的身份。
他到现在为止也没能做到对黑武身份的不抵触,然而却变得别无选择。
争霸中原已经变成了痴人说梦,唯一还能保存些许实力的办法,就是攻入兖州。
而到了兖州,若不得渤海国的协助,他想立足也没多大可能。
兖州人历来都不怕打仗,民风彪悍,现在要说用这五六万人的残兵败将就把兖州人震慑住了,韩飞豹自己都不信。
“主公。”
元桢道:“也唯有出了龙头关,我才能安排人去黑武帝国求援,冀州这边封锁严密,出不去。”
韩飞豹重重的叹了口气,然后语气很低沉的说道:“先生安排就是了。”
元桢道:“那好,请主公下令,不要再休息了,队伍必须一口气赶到龙头关。”
韩飞豹道:“可是我们已经连续行军十余日,没有丝毫喘息,再赶路的话,士兵们就算到了龙头关也没体力攻城。”
元桢一字一句的说道:“可那姓唐的不会给主公时间。”
韩飞豹愣了愣,又是叹了口气,然后点头道:“都听先生的。”
传令继续赶路的人催马在队伍里呼喊,那些坐在地上躺在地上的士兵,一个个都不由自主的开始骂街。
其中不少人甚至都在想着,干脆回头和唐匹敌的宁军打一架,就此战死算了。
这种日子,比面对死亡还要煎熬的多。
如果韩飞豹他们知道,此时在蜀州裴旗的日子也是难熬,也不知道韩飞豹还能不能笑出声。
当初他摆了裴旗一道的时候,可是笑的很开心。
在蜀州军后边不到二百里。
唐匹敌从马背上下来,舒展了一下身体后,感觉身体格外的通透。
到了东北边疆这边,山高云淡,看看远方,就能让人觉得心情变得格外透彻起来。
将军程无节过来,递给唐匹敌一壶水:“大将军,是要宿营休息吗?”
唐匹敌算了算距离,点头道:“让士兵们好好睡一夜,明早起来再继续赶路。”
程无节道:“可是估摸着,距离追上韩飞豹那个王八蛋没多远了。”
唐匹敌道:“正是因为没多远了,才要让将士们都好好休息。”
他转头吩咐道:“从今天开始,日出而行,日落就停,晚上都要好好睡觉。”
程无节明白过来,大将军是要用最好的状态,打那支残兵败将。
虽然程无节想着这其实没什么必要,因为韩飞豹那边必然狼狈不堪。
可是大将军的军令,从来都不能质疑。
他让士兵们去传令,然后找了个还算背风的地方躺下来。
唐匹敌走上高坡,举起千里眼看向东北方向。
“好不容易来一次兖州。”
唐匹敌自言自语道:“如果打完了韩飞豹就这么回去,总觉得有些亏。”
在下边躺着的程无节听到这句话,噗嗤一声就笑了。
他心想着,大将军起了念头,渤海国那边的人,应该提前自求多福了吧。
每到周五更新可能不大正常,因为要接孩子,孩子在外县读书。
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什么是敌人
龙头关。
韩飞豹带着他的残兵败将到了距离城关二十里左右的地方停下,下令大军整顿。
他亲自带着一队斥候靠近龙头关来查看,这是他人生至今最重要的时刻了,他不得不加倍小心。
对于韩飞豹来说,他曾经想象过很多种自己人生重要的时刻。
其中最重要也是他最大的梦想,当然就是穿上明黄锦袍,头戴九龙金冠,站在那三尺高台上,却能指点江山。
再想想现在这人生最重要的时刻,竟然是面对一座必须杀过去才能逃亡的关城。
这种人生的落差,经过了这么久的逃亡之后,其实也没有那么大了。
就好像他曾经对黑武人厌恶至极,甚至幻想过,自己成为九五之尊后,第一件事就是把黑武人从这个世上抹掉。
成就万世霸业,只在他一念之间。
然而此时他所想的却是,如果元桢说的是真的,那么自己得黑武人和渤海人的支持,或许真能在兖州立足。
从争霸中原,到在兖州立足,从想踏灭强敌,到寄人篱下。
“主公。”
元桢爬伏在一个高坡后边,用千里眼看了一会儿后压低声音说道:“从城墙上守军的数量来看,他们应该已经有所准备。”
韩飞豹点了点头,这是预料之中的事。
他可是从冀州西边一路跑到冀州东边来的,要说龙头关这边没有任何准备,那反而会让他觉得不对劲。
李叱静心治理的冀州,是最先完成了李叱梦想的地方。
在这,不但百姓们有着富足的生活,也有着极为团结的习惯,这种习惯,又可以称之为同仇敌忾。
这么多年来,那么多人祸害了冀州,祸害了冀州百姓。
宁王李叱用了数年时间才让冀州恢复安宁,才让百姓们过上好日子。
冀州的百姓们,又怎么可能容的下敌人再一次对他们的欺压?
所以韩飞豹早就预料到了,冀州各地的大城小城都已经紧守不出,龙头关自然也是一样。
“抓两个舌头。”
韩飞豹压低声音吩咐了一句。
在龙头关内,有大大小小不少村子,因为这里有宁军大队人马驻扎,百姓们就觉得这里安全,这里稳妥。
所以从冀州归于平静之后,龙头关内各村的人数,非但没有减少,反而越来越多。
这边的地域辽阔,不管是种植还是放牧,只要肯好好干,日子都不会过的差。
韩飞豹看向元桢说道:“如果只有守军没有伏兵,那么我们天黑就可以进攻,最迟明天一早进攻。”
元桢自然明白韩飞豹的意思,他也总算是能稍稍松口气,因为韩飞豹终究是还没有全都废掉,作为一个统帅,最基本的在军事上的才能还在。
如果龙头关里有伏兵,或者是四周在山林处有伏兵,那么雍州军一攻龙头关,就会被宁军包围。
而最简单的获取情报的办法,就是抓百姓来问。
如果有宁军大队人马来过,百姓们不可能看不到。
元桢看向他的那几个亲卫,这些人是他从黑武南下就带在身边的。
虽然元桢在黑武朝堂里明面上的地位不高,但汗皇对他确实很在意,也对元桢这次南下寄予厚望。
黑武汗皇很清楚,哪怕强如黑武帝国,连续经历了几次南下失败之后,也无法短时间内再次大规模的对中原动兵。
唯一的办法,就是促使中原内乱继续,消耗永远的实力。
所以他调派了不少真正的高手保护元桢,他相信以元桢的能力,一定会有所作为。
但黑武汗皇没有预料到的是,他相信元桢的能力,但他选择的韩飞豹,确实配不上元桢的能力。
换句话说,如果是把杨玄机和韩飞豹换一个位置,杨玄机一定比韩飞豹做的更好。
再换句话说,如果选择了接受黑武人帮助的是关亭候,那么他绝对会成为中原大灾。
好在是,这个中原,并不是所有人,都那么容易弯下脊梁。
元桢思考了片刻,看向自己的亲卫之一,一个三十岁左右的中年男人。
此人名为户陀,出身于黑武青衙。
虽然在青衙中并没有多高的官职,但这并不代表他的武艺和能力不如那些官职高的人。
黑武人对于阶级等级的划分,比中原还要严苛的多。
他们对于贵族血统